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黔油12号系贵州省农科院油料所育成的半冬性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组合.1995年参加组合鉴定;1996年进行品比试验;1997~1999年连续2年通过省区域试验和省生产试验;1999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准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淮杂油1号是江苏徐淮地区淮安农科所选育的三系双低杂交油菜新组合,在1998~2000年度省优质油菜区域试验和2000~2001年度省优质杂交油菜生产试验中,产量一直居各参试品种首位,2001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油200102.  相似文献   

3.
皖油 16号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通过杂交选育途径育成的甘蓝型双低 (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甙 ,下同 )油菜新品种。 1997~ 1999年先后参加并顺利通过安徽省甘蓝型油菜新品种 (系 )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2 0 0 0年 12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笔者主要介绍其选育方法和主要特征特性 ,并提出了大面积应用推广应掌握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苏油4号是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低芥酸、低硫苷品系为主体亲本,与本地区育成双低(低芥酸、低硫苷)品系组配杂交,F2再用主体亲本进行回交而育成的高产、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于2004起参加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7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苏审油:  相似文献   

5.
根据两高一优农业发展的需要,几年来,我们加大了杂交高粱选育力度,育成了高粱新杂交种熊杂5号.1 品种来源与选育经过熊杂5号系利用铁岭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239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321为父本,于1991年组配而成. 熊杂5号于1991年开始在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试验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1994年参加省区域预备试验,1995~1996年参加省区域试验,1997~1998年参加省生产试验.1999年10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6.
南农油1号是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选育的甘蓝型油菜双低中熟半冬性常规品种。2006年-2009年参加了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为高产、优质、多抗的特点,适合机械化生产,适官种植区域为江苏省油菜主产区。2009年通过江苏审定(审定编号:苏审油200903)。  相似文献   

7.
甘蓝型油菜(B. napus)油蔬两用新品种宁杂15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杂15号是在MICMS雄性不育系宁A6改良成功的基础上,以新不育系宁A7为母本,恢复系N131为父本,育成的油蔬两用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02年测交配组并进入产量鉴定试验,2003年参加江苏省油菜新品种预试,2004年参加江苏省杂交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2007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通过江苏省审定的第1个可用于油蔬两用栽培的杂交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1品种来源 黔油12号系贵州省农科院油研所用蜀杂1号F2分离不育株与"双低"品种R8杂交选育的"双低"核不育系SAB3作母本,与"双低"品种的优系双168作父本组配育成的半冬性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组合.1999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镇油 3号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用双低油菜品系 890 1作母本 ,( 890 1×湘油 10号 )作父本杂交 ,经多年连续套袋自交 ,定向选育而成。 1998~ 2 0 0 0年度参加江苏省优质油菜区域试验 ,2a平均单产 2 799.3kg/hm2 ,比对照宁油 10号减产 0 .93 % ,2 0 0 0~ 2 0 0 1年度参加江苏省优质油菜生产试验 ,平均单产 2 474.1kg/hm2 ,比对照宁油 10号增产达 9.0 3%。在多年多点的试验示范中表现出了丰产性好 ,熟期适中 ,抗逆性强 ,品质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审定编号:苏审油201101。来源与类型:原名"镇2609",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宁油3号/9502)F3为母本,(8901/苏8518)F2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于2007年育成,属半冬性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种。适宜江苏省油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豫油5号是河南省农科院棉油所选育的雄性不育三系双低油菜杂交种,1998年4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年获国家“攻关后补助品种”,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由于其适应性强、产量高、抗逆性好而成为豫南发展双低油菜的主推品种。为了加快豫油5号的推广应用,现将其产量性状  相似文献   

12.
“镇豇 1号”是镇江市蔬菜研究所利用“之豇”变异株系 ,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优质、丰产、抗病新品种。 2 0 0 1~ 2 0 0 2年参加江苏省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 ,2 0 0 3年 5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正式定名。1 特征特性镇豇 1号为早熟豇豆品种 ,4~ 5月份  相似文献   

13.
利用自育的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212A与改良恢复系1102C杂交选育而成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陕油8号,1998~1999年两年参加黄淮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102.15kg,对照品种秦油2号平均公顷产量2016.15kg,陕油8号比秦油2号增产4.27%,居参试品种第一位.2000年参加黄淮海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778.0kg,对照品种秦油2号平均公顷产量2627.1kg,陕油8号比秦油2号增产5.74%.  相似文献   

14.
"镇油3号"(原名"镇9701")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1992年用双低油菜品系"8901"作母本,"8901"/"湘油10号"作父本杂交,经多年自交分离定向选育而成.该品种2001年8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  相似文献   

15.
高化平 《农家致富》2007,(12):25-25
淮杂油1号油菜新品种由江苏淮阴地区农科所以(H052AXH016)和MR杂交育成。1998~2000年参加江苏省区试.2000~2001年参加江苏省生产试验.200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16.
1选育经过1993年长春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锦丰为母本,以长选2号为父本有性杂交,当年收获F杂交种。1994年F1代表现出杂种优势。1995年从F2代分离株系中选出优秀单株,进入选种圃。1996~1997年继续选择优秀单株。1998年F5代选择性状稳定、成熟度好、空秕率低、丰产性好、综合性状比较理想的株系于1999年进行品比试验。2001年参加省区预备试验,2002年参加省区域试验,2003年参加省区生产试验。2004年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长选14。  相似文献   

17.
《农家致富》2004,(14):28-28
淮杂油1号油菜新品种由江苏淮阴地区农科所以(H052AXH016)和MR杂交育成1998~2000年参加汀苏省区试.2000~2001年参加江苏省生产试验,200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18.
优质高产饲用大麦扬饲麦1号的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 选育经过扬饲麦 1号 (原名 690 7品系 )是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从西引 2号×菲特组合中于1995年选育而成。 1995~ 1997年参加江苏省大麦区域试验 ,两年平均亩产为 4 2 3.9kg ,比对照苏引麦 2号增产 3.2 7% ,居全省参试品系首位。 1997~ 1998年参加江苏省大麦生产试验 ,5个点均比对照西引 2号增产 ,平均亩产为 385.4kg ,比西引 2号增产11.51% ,增产幅度为 8.39%~ 14.0 1%。1998年 11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定名为扬饲麦 1号。我省麦区均可种植 ,尤其适宜于沿海和淮北中高肥地区种植。 1998~ 1999年度在临海农场…  相似文献   

19.
品种来源:陕垦6号是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小麦研究室1999年4月用兰考906作母本、以小偃22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5年系统选育于2004年6月选育而成,选育系谱号99(01)1-2-1-1.2004~2005年度参加预备试验,2005~2006年度参加品比试验,2006~2007、2007~2008年度参加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9年3月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陕审麦2009001.  相似文献   

20.
一、选育经过 1997年利用粳质籼型不育系K17A为母本,与本所育成的恢复系R507测配;1998年K17A×R507组合进入测交优势鉴定和组合比较试验,综合性状具有明显优势;同年正季在江苏扬州进行K17A×R507小面积制种.1999~2000年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2001年参加江苏省生产试验,2002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定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