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余庆县海拨800m稻田两熟地区不同移栽密度对优质杂交油菜贵杂4号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不同移栽密度显著影响油菜产量,密度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以栽6000~7000株/667m^2产量最高,产量分别为196.0~182.3kg/667m^2。  相似文献   

2.
王显模  肖光杰 《耕作与栽培》2004,(5):45-45,F004
渝黄一号是西南农业大学选育的黄籽优质油菜新品种,含油量高达44%以上,为探索其在海拔1000m左右地区的适宜种植密度,以期为指导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本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在6000株/667m^2和7000株/667m^2其产量表现均好,且无显著差异,而以6000株/667m^2产量表现为最佳。  相似文献   

3.
不同栽培密度对脱毒甘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单因素的随机区组设计,探讨研究脱毒甘薯在8001000m海拔区的最佳群体结构,结果表明:以栽5000窝/667m^2产量2678.4kg/667m^2最高,其次是栽4000窝/667m^2产量为2537.6kg/667m^2;第三是栽6000窝/667m^2,产量2122kg/667m^2为最低。经方差分析区组间差异不显著,分析讨论认为栽4000-5000窝/667m^2是甘薯一号在800-1000m海拔地区的最佳密度,可作为指导大面积生产应用泰者.  相似文献   

4.
稻田免耕油菜适宜移栽密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移栽密度对油研七号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移栽密度对油菜产量有很大的影响,以栽6000/667m^2株为最高,产量达172.55kg/667m^2。  相似文献   

5.
不同栽培密度对渝黄一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同期播种.随机区组试验,探讨了渝黄一号在不同密度情况下的产量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密度对渝黄一号的产量影响很大。以密度6000株/667m^2的产量最高.其次是7000株/667m^2居第2位。建议以后生产上结合平衡配方施肥以6000株/667m^2密度为宜。  相似文献   

6.
仁怀中油杂1号适当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中油杂1号在仁怀市的适宜种植密度,进行两年不同密度同区组试验,结果表明:中油杂1号杂交油菜在适宜的密度范围内,单株移栽较双株移栽显著增产,单株移栽不同密度产量表现为:667m^2苛6500株>6000株>7000株>5000株>5500株>4500株>7500株>4000株>800株,经二次回归分析,产量与密度的关系为:y=0.4439 0.4155x-0.03509x^2,极值为5921株/667m^2,167.4kg/667m^2,研究表明中油杂1号的适宜密度范围在4500-7500株/667m^2,肥田选下密度,瘦田选上限密度。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优质杂交油菜品种黔油17号不同免耕栽培密度单因子试验的研究,主要探索黔油17号在贵州油菜主产区遵义推广稻田免耕种植的最佳适宜密度。研究结果表明:在遵义稻田免耕移栽条件下,黔油17号移栽密度在6000-8000株/667m^2范围内,个体发育与群体生长协调统一,综合性状良好,有效分枝数及有效角果数较多,可获得230kg/667m^2以上的较高产量水平;其中,黔油17号在遵义稻田免耕移栽的最佳密度为7000株/667m^2左右,在该密度下可获得278.29kg/667m^2的高产水平。  相似文献   

8.
赵军  杨珍  张德  何增国  殷稳娜 《中国种业》2024,(5):79-82,87
为了探究制种玉米母本生长特性和产量构成因素对不同种植密度的响应,为武威市及河西走廊地区制种玉米密植及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中早熟制种玉米品种英德 77 和中晚熟品种郑单 958 的母本 LH501、郑 58 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 4000 株 /667m2、5000 株 /667m2、6000 株 /667m2、7000 株 /667m2、8000 株 /667m2 等 5 个种植密度和 5000 株 /667m2、6000 株/667m2、7000 株 /667m2、8000 株 /667m2、9000 株 /667m2 等 5 个种植密度,探究不同种植密度对 2 个不同熟期制种玉米品种的母本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制种母本 LH501 在不同密度处理下的测产面积穗重、产量均随母本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百粒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密度为 8000 株 /667m2 时的产量最高,达 393.20kg/667m2。制种母本郑 58 在不同密度处理下的单穗粒重、百粒重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测产面积穗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产量随着母本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密度为 8000 株/667m 2 时的产量最高,达 568.71kg/667m2。因此,2 个参试制种玉米品种母本的最佳种植密度为 8000 株 /667m2。  相似文献   

9.
针对杂交水稻组合冈优151采用旱育秧,设置了栽0.9万穴/667m^2,1.1万穴/667m^2,1.3万穴/667m^2和1.5万穴/667m^24个密度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栽1.3万穴/667^m2,基本苗6.5万株,产量达642.3kg,居第1位,栽1.2万穴/667m^2,基本苗7.5万株,产量639.3kg,居第2位,栽1.1万穴/667m^2,基本苗4.5万株,产量601.1kg,居第4位。建议海拔1000m以下的水稻主产区,中上等肥力稻田风优151移栽密度应考虑在1.3万-1.5万穴/667m^2,基本苗在6.万-8万株/667m^2。  相似文献   

10.
脱毒马铃薯最佳种植密度探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随机区组方法,探讨研究费乌瑞它在生产中的最佳群体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以栽6000/667m2窝产量最高,单产为1813.5kg/667m2,比栽5000窝/667m2增产4.5%,比栽7000窝/667m2增产6.8%,比栽4000窝/667m2增产23.6%,比栽3000窝/667m2增产31.4%,其次是栽5000窝/667m2,单产为1732.4kg,比栽7000窝/667m2增产2.1%,比栽4000窝/667m2增产18.1%,比栽3000窝/667m2增产25.5%。第3是栽7000窝/667m2,单产为1697.5kg/667m2,比栽4000窝/667m2增产15.7%,比栽3000窝/667m2增产23%。第4是栽4000窝/667m2,单产为1466.8kg,比栽3000窝/667m2增产6.3%。经方差分析区组间差异不显著,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建议在大面积生产中,费乌瑞它的净作栽插密度以5000~6000窝/667m2为好,能确保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1.
开展的不同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油研599栽7000株/667m2的产量最高,单产187.87kg/667m2,栽6000株/667m2产量居第2.单产172.31kg/667mz,油研599在余庆县海拔780m左右地区最佳种植密度在6000~7000株/667m2.  相似文献   

12.
高淀粉夏薯不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探讨研究高淀粉红薯在夏季栽培的最佳种植密度,结果表明:5000株的密度产量最高,单产1633.4kg/667m^2,其次是5500株的产量为1416.7kg/667m^2,最低的是3500株的产量为1190.1kg/667m^2。经方差分析区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分析认为该高淀粉红薯在我市夏季栽培5000株为最佳种植密度,可作为指导铜仁市夏季生产高淀粉红薯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不同移栽叶龄、密度规格强化栽培对水稻经济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水稻采用强化栽培与常规栽培产量无差异,但其具有节水(20%~40%)、省工(2~3个)、节约用种(0.5kg/667m^),节省投支30~40歹己/667m^的优点,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在凤冈县气候条件下,最适移栽叶龄为3.0~4.0叶,最适密度为5000~7000株/667m^。以3.0叶龄移栽密度5000株/667m^产量最高,平均单产达570kg/667m^。  相似文献   

14.
免耕栽培密度对黔油18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杂交油菜黔油18号不同密度免耕栽培单因子试验,研究了黔油18号在道真县推广免耕栽培的适宜种植密度。结果表明:在同等生产水平下,黔油18号在5000-7000株/667m^2密度范围内,综合性状好,有效分枝及有效角果数多,产量达165kg/667m^2以上。  相似文献   

15.
不同栽培密度对高粱产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适宜开阳县高粱栽培的适宜密度,试验设置种植5000株/667 m2、6000株/667m2、8000株/667m2、10000株/667m2,进行4个水平的种植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在8000株/667m2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也有所增加,但数量超过8000株/667m2,单位面积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试验得出,8000株/667m2为高粱的适宜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6.
杂选1号不同移栽密度对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多点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不同移栽密度对优质杂交油菜杂选1号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余庆县海拔600-800m地区,密度间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以栽6063-7021株/667m^2产量最高,产量分别为192.0kg/667m^2和181.2kg/667m^2。  相似文献   

17.
吴跃勇  崔德祥 《种子》2008,27(2):107-108
通过不同播种期(15/3、25/3、15/4、5/5和25/5)和栽培密度(8000、9200、10400、11600、12800、14000株/667m^2)对贵阳白棒豆繁种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播种期不宜过早,也不宜过迟,该地区在4月中下旬播种可获高繁种产量;不同密度,繁种产量间差异迭显著水平,在一定范围内,制种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繁种密度为12800株/667m^2。时产量最高,为170.6kg/667m^2。  相似文献   

18.
种植密度对黔油17号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杂交油菜黔油17号7个处理水平的密度单因子试验,研究了黔油17在遵义及相似生态区的适宜种植密度。研究结果表明:在遵义生产水平下,黔油17的适宜种植密度为5000~7000株/667m^2;在此密度范围内,植株生长势强,有效分枝数多,综合性状好,含油量较高,产量可达180kg/667m^2以上。  相似文献   

19.
在坝地和坡地设置固氮甘蔗品种RB 72-454用种量分别为8000芽/667m^2,9000芽/667m^2和10000芽/667m^2(ck)3种处理,经新植和宿根试验结果表明:品种出苗率、分蘖率、茎高、茎径、产量、蔗糖分均随用种量增大而呈下降趋势。用种量8000芽/667m^2坝地甘蔗产量8859kg/667m^2,蔗糖分15.59%,含糖量1174kg/667m^2,节本增收322.9元/667m^2,坡地产量7351kg/667m^2,蔗糖分15.6%,含糖量974kg/667m^2,节本增收349.9元/667m^2。用种量8000芽/667m^2有利品种植操生育、经济性状提高和节本增收。  相似文献   

20.
以马铃薯品种兴佳2号为试验材料,在田间种植条件下,研究兴佳2号产量及其性状与种植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马铃薯株高升高,茎粗变细,主茎数减少,植株由于群体效应而徒长,纤细;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每667m~2种植6000株时产量最低,为2686.02kg;8000株时产量达到峰值,为4173.56kg,随后产量又降低。密度8000株与7000株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而与其他密度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得出兴佳2号适宜种植密度为8000株/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