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1羊瓣胃阻塞1.1病因长期饲喂过量粗糙干硬饲料,而饮水不足;或饲料内泥沙过多,长期沉积胃内,导致瓣胃小叶压迫坏死而发病。也可由其他胃肠疾病、热性疾病或久病而继发本病。1.2主要症状本病发展缓慢,初期食欲、反刍减少,粪干小,鼻镜干燥,口津黏少。中期食欲大减或废绝,反刍很少或无,粪干如栗,鼻镜干而起壳,口干舌燥,舌刺坚硬。后期卧地不愿起立,背弓腹缩,眼球下陷,鼻镜龟裂,皮毛焦枯,常因全  相似文献   

2.
王道坤 《动物保健》2005,(12):28-29
(一)冬春季节气温很低.投喂的饲料品质较差.如果管理措施不到位.牛最易患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1.瓣胃阻塞.俗称“百叶干”。因饲喂劣质草料或缺水造成,主要症状.食欲减退,粪便干燥、色暗、球状、表面附着粘液、后期粪温升高,头贴于腹部或地面.  相似文献   

3.
牛瓣胃阻塞(又称百叶干)是比较严重的前胃疾病之一.多因冬春两季长期吃单一的质量较差的粗纤维饲料,加以初春天气干燥及饮水不足.致使胃运动机能减弱,食物在瓣胃内停滞、变干而引起.1 瓣胃阻塞诊断依据:饮、食欲逐渐减少,反刍少、慢,鼻镜渐干,粪干少,以后食欲废绝,反刍停止,  相似文献   

4.
正瓣胃阻塞中兽医称"百叶干"。本病多发生于春末夏初气候干燥季节。病因是由于长期饲喂过于细碎的饲料,如麸皮、糠麸或其中混杂大量泥土的饲草;或吃了坚硬的难以消化的粗纤维饲料,如半干的苜蓿秆、豆秸,加上饮水严重不足使瓣胃收缩力  相似文献   

5.
<正>瓣胃阻塞又称为瓣胃秘结,中兽医又称为百叶干,是由于牛瓣胃的收缩力减弱,使胃内容物不能运送到皱胃,缺少饮水,食物干涸积滞而引起的阻塞的疾病。饲料搭配不当,精细饲料如细糠等饲喂过多,引起牛瘤胃积食,瘤胃内蓄积大量的难以消化的干物质,容积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大多数患牛在3~5 d后死亡。1典型病例阿勒泰市拉斯特乡,王某自养奶牛近日出现排粪干硬,吃草少,不倒嚼。现场调查,发现患牛精神沉郁,鼻镜干燥,结膜潮  相似文献   

6.
周军 《动物保健》2012,(1):35-35
牛百叶干病又叫瓣胃阻塞病,冬春天气寒冷,牛因长期大量饲喂含粗纤维多的干硬饲料或混有大量泥沙、麻线、毛发、破布、塑料袋等异物的草料,且青料和饮水不足,造成胃液干枯,草料集结在瓣胃中。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冬春季节气候寒冷且时间长 ,牛饲料中缺乏青绿多汁饲料 ,粗饲料一般以玉米秸杆和稻草为主 ,长期饲喂 ,容易引起瓣胃阻塞疾病的发生。近几年来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 2 5例 ,收到满意效果。瓣胃阻塞是由于前胃运动机能障碍 ,导致瓣胃运动减弱 ,内容物不能排入真胃 ,水分被吸收而干涸 ,形成阻塞的一种疾病。本病冬春季节多发 ,发病初期在诊断上较困难 ,单纯应用西药治疗效果不佳 ,是一种危害较严重的疾病。1 发病规律原发性瓣胃阻塞主要是由于长期大量饲喂难于消化的粗纤维含量高的饲草、饮水不足、缺乏运动等造成的 ;继发性…  相似文献   

8.
周军 《湖南饲料》2012,(1):39-39
牛百叶干病又叫瓣胃阻塞病,冬春天气寒冷,牛因长期大量饲喂含粗纤维多的干硬饲料或混有大量泥沙、麻线、毛发、破布、塑料袋等异物的草料,且青料和饮水不足,造成胃液干枯,草料集结在瓣胃中,水分被吸收而成百叶干病。过度劳役,饮喂失调,使役前后饲喂过急、过饱,日久气血亏  相似文献   

9.
1病因奶牛瓣胃阻塞主要是由于长期饲喂粗硬难消化的饲料,如半干半湿的甘薯蔓、花生蔓、豆秸、麦秸、麦糠,以及粉状饲料混有泥砂饲料等。饮水不足,使役过重或运动不足均能引起本病。另外,本病也继发于前胃驰缓、黑斑病地瓜中毒,以及其他胃肠病和某些热性病的经过中。2临床症状患牛精神沉郁,鼻镜干燥、龟裂,食欲、饮欲、反刍减少,最后废绝,前胃蠕动音减弱、消失,触诊和叩诊瓣胃区疼痛,嗳气减少,并出现慢性膨气。排粪减  相似文献   

10.
牛瘤胃积食是瘤胃内滞积大量饲料,致使瘤胃异常充满,胃壁扩张,并伴有运动机能障碍的一种疾病。多见于冬、春季节。1发病原因主要原因是采食过量,如突然更换饲料,特别是由粗饲料转为精饲料;由舍饲转为放牧;由劣质饲草转为优质饲草,或脱缰偷食大量精料,或采食大量粗硬不易消化的饲料,或过食易膨胀的精料(如豆类,玉米等)后又大量饮水等,皆能引起本病的发生。本病也继发于前胃弛缓、瓣胃阻塞等疾病经过中。2临床症状患畜停止采食,反刍减弱或停止,嗳气酸臭,瘤胃蠕动音沉衰或完全消失,鼻镜干燥,通常排少量软粪或稀粪,粪色暗,严重者粪内附有血液和…  相似文献   

11.
1 “百叶干”病 又称重瓣胃阻塞或烧包,该病常因长期过多的喂干草、干料、缺水、耕牛体内停留在瓣胃中的水分被吸收后,滞留在瓣胃内难以下行而形成瓣胃阻塞,进而使瓣胃失去消化功能而引起。其主要症状是:病初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口腔干燥,粪便少而干,色暗,呈球状,表面附有粘液,粪内混入未消化的饲料,后期粪便黑小而坚硬,尿少而黄,食欲废绝,反刍停止,鼻镜干燥,甚至龟裂,行走无力,卧多立少,常左侧颈弯,呻吟,磨牙,舌苔发黄,体温升高,脉搏增强,呼吸加快,头贴于腹部或贴地。若在三胃处作压迫触诊,疼痛敏感,压之有坚实感,穿刺时可听到“沙沙”音,注射药有一定阻力。  相似文献   

12.
百叶干(瓣胃秘结)是因农民不习惯给牛饮水,导致牛长期饮水不足,津液亏损或过度劳役,以致脾胃机能减退,内容物逐渐停滞于三胃而变干,导致发病.病牛不食也不反刍,精神沉郁,鼻镜干燥,被毛逆立;粪干而小,如黑色算盘珠,排粪减少;体温升高,触击三胃区患牛疼痛不安,磨牙,听诊胃蠕动音消失.  相似文献   

13.
牛百叶干病又叫瓣胃阻塞病,冬春天气寒冷,牛因长期大量饲喂含粗纤维多的干硬饲料或混有大量泥沙、麻线、毛发、破布、塑料袋等异物的草料,而此时青料和饮水不足,造成牛胃液分泌不足,  相似文献   

14.
<正>百叶干,中兽医又称之为津枯胃结,多因饲喂粗硬干饲料太多,饮水不足,致使胃中津液耗损过甚,百叶干枯,故名百叶干;而现代兽医学认为是由于前胃运动机能障碍,瓣胃收缩力降低,其内容物停滞,水分被吸收而干涸,以至形成瓣胃阻塞的一种疾病;是反刍动物牛的一种常见病,此病在本地多发生于冬春缺乏青绿饲料的季节,病程经过缓慢,发病初期诊断较困难,仅用中药治疗,效果多不佳,笔者在20多年的兽医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15.
正该病中兽医称为"百叶干",是前胃弛缓,瓣胃收缩力减弱,内容物充满、干燥所导致的瓣胃阻塞和扩张。多发于冬、春季节。1)病因。主要是采食了大量的坚硬含粗纤维多的、带泥沙不洁的糟糠和霜冻饲料,饮水量又不足。也可继发于前胃迟缓、瘤胃积食、真胃阻塞、扭转等病的过程中。2)症状。初期与一般消化不良相似。1周后体温上升,饮、食欲废绝,反刍停止,鼻镜干燥无汗甚至  相似文献   

16.
正冬春季节,牛的饲料大多数是植物秸秆为主(如麦草,干玉米秸秆,糠渣),若饮水不足,或虚弱感受风寒等,极容易造成消化不良里热外寒,表里不通。形成瓣胃阻塞或肠秘结。根据患牛的病因和临床症状。常见的可分热结便秘,寒秘和虚秘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17.
重瓣胃阻塞又称百叶干,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造成奶牛胃液干枯,食物在瓣胃内不能正常运转前行的一种常见病症。多发生于冬春青绿饲料缺乏的季节,病程经过较为缓慢。  相似文献   

18.
耕牛瓣胃阻塞是临床上常见而治疗比较棘手的一种前胃疾病。我站自1993年以来,运用中西药结合的办法治疗耕牛瓣胃阻塞75例,治愈72例,治愈率达96%,获得满意效果。病因本病是因长期饮水不足或饲喂大量干粗饲料,以及过度劳役使津液耗损、气血虚亏、瓣胃运动机能减弱,传导无力,积滞不行,日久而形成百叶干燥导致本病发生。症状患牛精神不振,被毛逆立,食欲、反刍减弱或废绝、口津粘稠、口色红、舌苔黄厚。重则舌津干枯,鼻镜干裂,停止排粪或排干、小、硬的粪珠并附有粘液。瘤胃轻微膨气或坚实,蠕动音减弱,触压瓣胃区病牛疼痛不安,听…  相似文献   

19.
瓣胃阻塞早期较难确诊,而症状明显后治疗,收效不佳,死亡率较高。笔者用加减猪膏散结合瓣胃注射的方法,治疗重症百叶干8例,治愈6例。 (一)主要病状精神沉郁,食欲废绝,鼻镜干燥,拱背,磨牙,粪干、量少,呈算盘珠样,深触瓣胃有痛感。 (二)治疗 1.猪膏散加减:大黄90克(后下)、当  相似文献   

20.
“百叶干”病,又称重瓣胃阻塞或称烧包。该病常因冬季长期过多的喂干草、干料、缺水,耕牛体内火旺,停留在瓣胃的饲料,所含水分被吸收后,被滞留在瓣胃内难以下行,而形成瓣胃阻塞,进而使瓣胃失去消化功能而引起的。其主要症状是:病牛初期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口腔干燥,粪便少而干,色暗,呈球状,表面附有粘液,粪内混有未消化的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