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呼兰养鸭场于1982年6月初在肇东县个体养鹅户购入才出壳约4日龄的雏鹅5000只,运回后,本雏鹅群开始发病,个别的雏鹅开始死亡。约在10~15天后发病和死亡达最高峰,由7月7日到8月71日初步统计在5000只雏鹅中发病4296只,发病  相似文献   

2.
<正>1发病情况该饲养场2014年6月5日共购入雏鹅1500只,6月12日开始相继发病,6月24日来我们单位咨询时已经发病520只,死亡325只,发病率34.7%,病死率62.5%。2临床症状根据发病程度分如下3个类型。最急性型多见于1周龄内的雏鹅或雏番鸭,发病突然,死亡和传播迅速,易感雏鹅发病率可达100%,病死率高达95%以上,常见病雏鹅出现精神沉郁表现后数小时内即  相似文献   

3.
今春以来 ,我区雏鹅出现了一种以拉白色稀粪为主要症状、死亡率高的传染病 ,农民损失惨重。经诊断该病由鹅副粘病毒病引起 ,现将有关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本区某自然村 5户农民于 2 0 0 1年 1月 6日从外地同时购入太湖苗鹅 1 1 0 0只 ,分 5户不同地方饲喂。 1月 2 0日其中一新养鹅户突然死亡雏鹅 4只 ,遂怀疑雏鹅因受凉引起而未作重视 ,次日后陆续有鹅拉白色稀粪、死亡。近邻 4户鹅群也于 2日后相继发病死亡 ,日死亡高峰达 1 2 %。农户曾先后使用土霉素、复方敌菌净拌料 ,环丙沙星饮水 ,氯霉素肌注 ,小鹅瘟血清肌注 ,仍死鹅不断。 …  相似文献   

4.
近日,滦县两个肉鸡养殖户饲养的肉雏鸡于10日龄时相继发病. 1 发病经过 雏鸡自1日龄就不断死亡,且日见增多,排稀粪(开始为白色),雏鸡多数打蔫,采食量饮水量都达不到标准.进雏后曾先后投喂了雏德康+阿莫西林、保吉安、吉安I号等药物,但都未能控制病情.4日龄时雏鸡曾用Ma5+CO30免疫.来我处问诊时两养殖户肉雏鸡已分别死亡216只、120只,死亡率分别达8.3%、6.6%.  相似文献   

5.
<正>河北省沧州黄骅市养殖户邸某,饲养6600只罗斯308肉鸡,于2017年7月19日出现打蔫、冠髯发白等临床症状,发病快,死淘达0.5%~1%,经过发病情况调查、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诊断,诊断为肉鸡包涵体肝炎。1发病与临床情况该养殖户于2017年6月20日购入6600只市场雏鸡,前30天比较正常,伤淘64只,约占购雏总量的0.097%。31日龄大  相似文献   

6.
沙门氏菌感染广泛见于火鸡、鸡、鸽与鸭,但少见于鹅。我们在工作中遇到一起雏鹅副伤寒急性暴发,报告如下。某养鹅户共养雏鹅500只,分两批购入:1986年4月20日购入1—2日龄雏鹅300只;5月10日又购入同样日龄雏鹅200只,饲养在同一院舍和水池内。5月20日第二批雏鹅首先发病,三日后第一批雏鹅也相继发病。症状:病鹅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不愿走动,呆立或卧地,驱赶后走动几步又卧下。卧地后头、翅下垂,闭跟,羽毛蓬松。下水后,浮在水面上,缩颈、闭眼,不愿游动。  相似文献   

7.
1发病情况该养殖户于2012年11月14日购入5000只AA肉用雏鸡,前十天比较正常,伤淘41只,约占0.82%。12日龄鸡群中有150只肉鸡开始出现打蔫、烂翅膀、精神沉郁和食欲减退的症状,13日死亡145只。14日龄有161只肉鸡出现皮下和肌肉出血,翅尖出血的症状,死亡155只,发病鸡死亡率高达96%以上。2临床症状鸡群大部分采食量正常,逐渐出现病鸡,死亡  相似文献   

8.
雏番鸭细小病毒病与沙门氏菌病并发的诊治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 0 1年 1 1月 ,山东省临沂市某养殖户饲养的 60 0余只雏番鸭 ,相继发生了一种以败血、严重下痢、两脚麻痹、神经症状及死亡为特征的疾病。据统计发病期间共死亡 1 97只 ,死亡率 30 %以上 ,给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经过细致的调查和实验室检验等 ,诊断为雏番鸭细小病毒并发沙门氏菌感染。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该养殖场在 1 1月 3日从外地购入 3日龄雏鸭饲养 ,鸭舍为塑料大棚改建。据饲养人员讲 ,从饲养的第 3天就有个别雏番鸭发病 ,以后发病迅速增多 ,并有部分死亡。发病后用庆大霉素肌肉注射、环丙沙星饮水治疗 ,但收…  相似文献   

9.
1 流行情况 泸西县白水镇是我县山羊主产区,2003年6月24日,白水镇平山哨村养羊户严某从外县购入26只山羊,购入5 d后山羊群中就相继出现发病和死亡现象,l周后该村另外6户养羊户的山羊也相继发病,经过调查,该村有7户饲养户发病,7户饲养户共饲养山羊469只,其中发病227只,死亡114只,发病率48.4%,病死率高达50.22%.  相似文献   

10.
鸡曲霉菌病是由烟曲霉菌引起的一种禽的传染病,尤以雏禽的易感性最高,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旦发病,即可造成较大的损失。2000年6~7月,海宁市养鸡户王某、徐某的2批肉雏鸡相继发鸡曲霉菌病,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徐某自2000年6月11日从杭州某孵坊购入岭南黄雏鸡1500只。王某于2000年6月23日自本市某孵坊购入江村黄雏鸡4000余只。2户发病的共同特点是:从购入雏鸡的第3、4天就有雏鸡死亡,7~10日龄死亡达高峰。到12日龄时,徐某之雏鸡死亡457只,死亡率达到30.47%;王某的雏鸡至10日龄死亡296只,死亡率为7.4%。2批病鸡均…  相似文献   

11.
正发病情况2019年6月26日,黑龙江省伊春市境内某林业局一林业经营所,王某从外地购入雏绿头野鸭1000只。已接种小鸭瘟疫苗,采取地面上铺垫草平养。到7月11日,即雏鸭15日龄时开始发病,当天死亡18只,次日死亡54只,而后死亡逐日增  相似文献   

12.
1发病情况新疆霍城县六十四团某饲养户2001年饲养种番鸭320只,一直无疫情,于2002年5月开始用水炕自孵雏番鸭105只,同炕还孵化出雏鹅、雏鸡、雏火鸡等,当雏鹅7日龄时,售后余下的10只雏鹅开始发病,死亡8只,死亡率为80%,同时,售后余下的30多只雏番鸭相继开始病死,而同舍饲养的雏鸡、雏火鸡均健康。此后又孵化雏番鸭四批约2000只,均在7~13日开始陆续发病,死亡率在36.5%~65%之间,平均死亡率达51%,发病期间曾用氟哌酸、左旋氧氟沙星、炎瘟清、氯霉素、土霉素等药物治疗均无效。2临床症状6~13日龄为易发期,雏鸭突然发病,迅速波及全群,患鸭表现精…  相似文献   

13.
2003年8月,双城市杏山镇某养鸭户购入500只雏鸭,前期生长发育良好,6日龄有些雏鸭开始发病并死亡,至9日龄时发病260只,死亡107只。期间曾用氯霉素等抗菌药饲喂治疗均无效,经诊断为鸭曲霉感染,诊治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邵东县某专业户于1997年元月2日购入刚出壳雏山鸡200羽,圈养在一间旧房子里,场地阴暗潮湿,垫料发霉。10日龄时发现鸡群中有个别雏山鸡打瞌睡,食欲减少或不食,体温升高43℃~44℃。发病后肌注青霉素,口服土霉素均无效。元月13日死亡4只,元月15日又死亡7只。  相似文献   

15.
叶土发 《中国家禽》2001,23(13):19-19
1发病情况 2001年1月31日、2月1日和2月3日,某养鸭专业户分别从我市三个孵化厂购进北京鸭雏鸭5000只、3200只、4300只,合计12500只,三批雏鸭未进行鸭病毒性肝炎活疫苗免疫,从2月11~12日起,三批雏鸭陆续发病,突然死亡.曾使用青霉素、庆大霉素注射、恩诺沙星饮水治疗无效.户主于2月19日带病死鸭11只及病重鸭2只来本站求诊,据了解三批雏鸭已死亡3820只,死亡率30.56%.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6月,本县某养鸡场35日龄左右肉鸡发生大批死亡,以腹水症为主症。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在肉鸡养殖上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给养禽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对该病的发病情况、发病原因、预防及治疗措施进行简单的阐述。1发病情况该场存栏雏肉鸡5000羽,在35日龄左右时雏鸡相继发病650羽,发病率13%;死亡611羽,发病死亡率达94%;治愈49羽,治愈率8%。50日龄后发病减少。2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17.
某养鸡场于1985年3月中旬由湖北省三湖农场畜禽公司购得罗曼雏鸡2200只,其中,1日龄雏900只,7日龄雏1300只。饲养7天后,发现14日龄雏相继发病。全群病雏461只中,死亡224只。一、临床表现,病雏早期食欲、饮水正  相似文献   

18.
1发病情况 某养殖场2009年5月3日,从湟源县种鸡场购入600多羽黄羽肉鸡的鸡苗(28日龄),入场时小鸡精神状况良好,按常规进行了鸡新城疫和禽流感的免疫,饲养10d后,约有30%的鸡相继发病,以腹泻为主要特征,死亡5~6羽/d,12d死亡72羽。采用黄芪多糖、土霉素、氟苯尼考、硫酸庆大霉素、盐酸环丙沙星给药治疗效果不佳,仍有鸡死亡。  相似文献   

19.
2002年,郑氏兄妹二人合养4500只雏鹅,5日龄开始出现发病死亡的情况,经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小鹅瘟与曲霉菌混合感染,现将诊疗结果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这批雏鹅从辽宁某个体孵化场购入,出雏后经3次装卸,近40个小时运到饲养场,开食前注射抗小鹅高免血清0.3毫升/只。5日龄后陆续发病,共死亡2580只雏鹅,死亡率为57.3%。育雏舍是一个陈旧的粮食及杂物仓库,举架低,潮湿,饲养密度大(42只/平方米)。经检查,饲料原料玉米发霉,有20%的玉米脐发黑,垫料是陈旧稻草。2临床症状病雏精神委顿,羽毛蓬松,两翅下垂,食欲减少或拒食,鼻孔流出浆…  相似文献   

20.
1997年3月初,我市某单位自办养鸡场,从外地购入伊莎商品代母雏2300只,采用室内四层笼养,自配饲料。养至30日龄时发现鸡群生长缓慢,鸡只不断发病死亡,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后经我处诊断为高石粉日粮引起的痛风。此次发病死亡雏鸡210只,死亡率高达9.4%。1 临诊症状病鸡精神不振,羽毛松乱无光泽,厌食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