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青虾、河蟹生态养殖作为芜湖县特色水产养殖产业,据统计至2013年全县青虾、河蟹生态混养面积达3.2万亩,已成为芜湖县水产养殖支柱产业。虾蟹生态养殖生产管理过程中,水质调控技术是虾蟹生态混养模式取得良好效益的关键技术之一,2013年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在陶辛镇芮村虾蟹混养基地实施了虾蟹生态混养微孔管道增氧技术对比试验,通过一年的试验示范,为促进增产增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对比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提高农民养殖收入,2014年铜仁市渔业技术推广站开展了大闸蟹苗种不同放养方式、不同放养密度的养殖模式试验,进行养殖模式研究和经济效益分析,现将试验情况小结如下。一、条件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地点在江口县民和镇艾坪村大闸蟹养殖基地。每口试验池塘2~3亩,东西向长方形,长宽比约3∶2,池埂坡比为1∶2.5,共6个试验池。进排水系统齐全,水源充沛,水质清新,池底为黏性土壤,通气性好,有利于水草和底栖昆虫、螺蚌、水蚯蚓等生长繁殖。池塘水深常年可保持在  相似文献   

3.
<正>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我们在沈荡镇引进罗氏沼虾良种进行繁育,示范和推广罗氏沼虾塑料大棚养殖等模式、健康养虾技术,建立高效养殖示范基地3个,推行了良种、良法、良药、良肥等。通过一年多的试验与示范,共繁育良种2个,示范点亩收益为5578元,在全县示范辐射和推广面积达4000亩以上。一、罗氏沼虾塑料大棚虾苗暂养及池塘养殖技术1.池塘条件示范基地3个,共300亩,每池面积3~6亩,池底平坦,池深1.2~1.8米,水深1~1.5米。基地水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九江市科技局下达了市科技三项经费项目"小龙虾与黄颡鱼种轮养技术示范",2013-2014年在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实验基地进行了小龙虾与黄颡鱼种轮养试验。通过项目组近一年的养殖试验表明:养殖情况良好,养殖品种生长速度快,养殖效益明显提高,综合利润7027.6元/亩,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选取试验池塘2口,面积分别为4亩和6亩,池塘水深1.5~2.5米。池塘经过标准化鱼池改造,为二级护坡。进排水系统齐全。水源来自鄱阳湖水,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每口池塘配备2.2千瓦增氧机1台,并架设自动投饵机1台,池  相似文献   

5.
<正>天津市蓟县天津蓝科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和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在2013年和2014年进行了两年加州鲈套养黄颡鱼养殖模式的试验,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本文对具体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为该模式在北方地区的推广提供参考。一、试验池塘2013年试验在两口池塘中进行,面积分别为6亩(I号池)、12亩(Ⅱ号池),2014年试验池面积均为8亩(Ⅲ、IV号试验池)。试验池水深均为2米,池底  相似文献   

6.
2013年,我站首次承担了农业部“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示范稻鲤共作、稻鳅共作等两种模式,其中:“稻鳅共作”模式核心示范区位于黑龙江省富锦市长安镇巨贤村和高家村,示范区面积210亩,开展了泥鳅鳅苗培育和成鳅养殖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2023年在苏州大学、常熟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指导下,在常熟市沙家浜镇进行了河蟹“六月黄”+青虾+罗氏沼虾套养,旨在通过与传统河蟹养殖进行对比试验,选择优势品种,转变养殖思路,采用科学的养殖管理方式,通过错峰上市,提高亩均效益。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与准备试验选择在常熟市沙家浜镇芦荡村养殖示范户的标准化池塘进行,面积约40亩(共4个池塘,每个10亩),其中两个池塘按照传统“河蟹+青虾”模式进行养殖,  相似文献   

8.
<正>近两年来,海陵区水产技术部门大力推广养殖面积小、养殖管理精、经济效益高的“小精高”养殖模式,养殖最为成功的是海陵区苏陈镇双安村养殖大户顾冬,2021年将266亩河蟹池塘改造成17个20亩左右的锅底小塘口,以“河蟹雌雄分养为主、混养次之”的养殖模式进行养殖,亩效益可达万元。现将其中3个池塘2023年的养殖情况及养殖效益总结如下。一、池塘条件养殖池塘依据养殖期“零排放”河蟹绿色健康养殖模式进行池塘标准化改造形成锅底塘,  相似文献   

9.
<正>东港市现有海水养殖池塘近6万亩,其中海参养殖面积1万多亩。目前,海参养殖多以单养为主,为了充分利用池塘的空间和饵料、提高生态效益、增加经济效益,2013年,东港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利用海参养殖池塘进行了斑节对虾与海参混养试验,斑节对虾亩放苗4000尾,对海参养殖无不良影响。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京津冀沿海有上百万亩无法耕种但可以改造成养殖池塘的盐碱地,盐碱水池塘养殖对养殖技术要求较高。河北省特色海产品创新团队试验成功了盐碱水池塘罗非鱼套养脊尾白虾的养殖模式。文章从池塘条件与准备、关键技术、管理要点三个方面介绍了该技术,最后通过效益分析和模式特点分析证明罗非鱼套养脊尾白虾模式在盐碱水池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盘锦市大洼区水产研究所在大洼区赵圈河镇兴盛村进行稻田以养殖台湾大种鳅为主,搭配混养扣蟹100只/亩、中华小长臂虾种虾5千克/亩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试验材料1.稻田选择大洼区赵圈河镇兴盛村300亩稻田,利用其中100亩稻田地进行试验,100亩稻田地共分三块,平均每块33.3亩,水源充足,排灌水方便,旱可以灌,涝可以排。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种是南美白对虾。我们通过多年的对虾养殖研究工作,对不同的养殖模式进行试验分析,提出多种鱼与对虾混养,主养品种对虾,养殖过程少换水或不换水、一年一造的养殖模式,养殖三年,每年获得好效益。1.放苗前准备1.1池塘结构对虾养殖池1#号池8亩、2#号池10亩都为长方形钝角南北向,水深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河蟹养殖发展已趋于饱和,单养河蟹存在一定的风险,为保持水产养殖的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挖掘池塘生产潜力,我们于2013―2014年大胆探索河蟹、青虾、虎头鲨多品种高效混养模式,取得河蟹产量在85千克/亩以上、青虾20千克/亩左右、虎头鲨10~20千克/亩的成绩,现将2014年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供参考。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点试验选择在兴化市安丰镇四和村施兴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基地内。  相似文献   

14.
<正>上杭县池塘养殖面积7740亩,其中以山泉、山涧为充足水源的山坳池塘约2000亩,很适宜小龙虾养殖,为了改变和调整我县池塘历年来以"四大家鱼"为主的单一传统养殖模式,提升我县池塘水产养殖增产、增效目的,我们于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进行小龙虾池塘高产高效健康养殖试验示范推广,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准备试验塘座落在临城镇玉女村卫隆家庭农场,池塘3口,面积共21亩,进排水方便。塘内距堤埂2米处开挖2.5~3.0米宽、1.0米  相似文献   

15.
<正>近几年,我县通过外出参观学习、邀请专家教授到桐庐举办培训班等活动使河蟹养殖户养殖技术有了明显提高,通过专养河蟹,养殖平均亩纯收入达到3000元左右。为了挖掘蟹塘养殖潜力,充分利用蟹塘养殖空间,我们在2013年进行了河蟹青虾高效生态混养模式研究,通过研究探索该混养模式,希望能进一步提高蟹塘养殖经济效益,缓解养殖户在养殖中期只投入无产出的经济压力,增加农民收入。目前该试验已取得了初步成果,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池塘河蟹苗种雌雄分养商品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东 《科学养鱼》1999,(12):12-12
为了探索河蟹池塘养殖高标准、高产优质、高效益养殖发展的新思路,1997年底,我们选择江苏苏州西山镇震建村水产养殖场第14、15号池塘进行河蟹雌雄分养试验,取得了增产明显,增效突出的可喜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超过了同类养殖研究先进水平。这种养殖模式,将是河蟹池塘养殖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现将池塘河蟹雌雄分养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点、面积。选择太湖边上的苏州西山震建村养殖场第14、15号池塘。面积各10亩。2-放亩模式、时间。于1997年12月20日至1998年1月5日,在第14…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养殖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双季养殖青虾技术的发展,秋季放养时间与养殖单产之间成为新的课题,为此,作为一名科技人员,利用科技入户的方式,在嘉定工业区陆渡村养殖场开展养殖试验,经过2013―2014年连续两年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验条件1.试验塘的条件试验塘0.5~3.5亩,塘埂坡  相似文献   

18.
<正>安徽省无为县河蟹生态养殖起步早、发展快,2013年面积达15万亩。近年来由于夏季持续高温,水温高时达39℃,影响了河蟹养殖的健康发展。为此,2012年无为县一方河蟹养殖协会进行了河蟹井水微流水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13年开展了养殖对比试验,现将2013年对比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在圩区地下水位比较高的区域,选择水源充沛、水质良好、路通电通的1~6号池,每个池面积9亩,7号池面积7.5亩,为对照池。1~6号池开展井水微  相似文献   

19.
<正>为减少稻田养殖小龙虾污水排放对周围水域环境的污染,降低化学制剂对养殖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小龙虾病害的发生,采用全生态养殖模式和微生态制剂拌料与调水等技术,进行稻田小龙虾全程不换水绿色高效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在全程不换水的条件下,经100d~120d养殖,小龙虾产量达130kg/亩~160kg/亩,养成率在98%以上,发病率在2%以下,单季净收益3300元/亩~4700元/亩。  相似文献   

20.
<正>养鱼先养水,养水需活水。水产养殖病害防治问题是水产养殖工作者不可逾越的门槛。本养殖试验在传统活水的基础上引进了新的理念,通过水分子、氧离子的微观活化,提升水的质量。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增氧、水源及苗种投放于微山县沿河北村养殖基地内选择3个池塘开展小分子活化水技术应用试验:对照组池塘一26亩,编号为F5;对照组池塘二20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