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彭婷  宁卓 《世界林业研究》2021,34(4):118-123
近年来,碳关税成为国际贸易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而目前有关碳关税的讨论多集中于能源密集型产业。木质林产品(HWP)同时作为碳源和能够长期储存碳的碳库,具有碳流动上的特殊性,其贸易也显著影响一国的碳库储量。文中梳理当前有关碳关税的国内外研究及争议焦点,分析碳关税如何在不同类型的HWP中得以调整和应用,并分析对HWP征收碳关税给征收国和被征收国带来的影响,指出HWP的国际贸易可能带来的碳泄露问题。结论认为,出口国可选择采取碳关税措施减少本国碳汇效应较好的HWP的出口,并将更多的碳储量留在国内,但这一做法可能抑制本国林产品的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2.
文中首先从贸易规模和贸易结构2个方面分析中国与俄罗斯两国间木质林产品贸易现状, 然后运用产业内贸易GL指数和Brue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对1994—2013年20年间中俄两国不同种类木质林产品和整体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 最后对两国间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类型进行划分和测算.结果表明, 尽管中俄木质林产品贸易规模在不断扩大, 但产业内贸易水平总体偏低, 贸易方式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 中俄木质林产品贸易呈现出较强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3.
《世界林业研究》2021,34(4):118-123
近年来,碳关税成为国际贸易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而目前有关碳关税的讨论多集中于能源密集型产业。木质林产品(HWP)同时作为碳源和能够长期储存碳的碳库,具有碳流动上的特殊性,其贸易也显著影响一国的碳库储量。文中梳理当前有关碳关税的国内外研究及争议焦点,分析碳关税如何在不同类型的HWP中得以调整和应用,并分析对HWP征收碳关税给征收国和被征收国带来的影响,指出HWP的国际贸易可能带来的碳泄露问题。结论认为,出口国可选择采取碳关税措施减少本国碳汇效应较好的HWP的出口,并将更多的碳储量留在国内,但这一做法可能抑制本国林产品的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4.
主要从贸易规模、产品结构以及地域分布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与非洲木质林产品贸易的现状, 并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 分别从出口和进口两个方面, 对主要木质林产品的贸易情况进行了研究。结论是, 中国对非洲的木质林产品贸易以出口制成品、进口原料为主, 在木质林产品贸易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应通过加强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5.
木质林产品碳储量估算是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涉林议题之一。文中在简要概述该议题谈判进展和系统分析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阐述木质林产品碳流动在森林碳储量中的作用,并评述木质林产品碳储量的相关研究,总结计量方法应用、使用寿命以及垃圾填埋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谈判中木质林产品的相关概念及其碳储量核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森林在维持全球碳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采伐后木质林产品(harvested wood products,HWP)以下简称木质林产品.木质林产品是森林资源利用的自然延伸.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相关自贸区协定的签署,我国木质林产品国际贸易迎来了市场机遇,然而部分国家进出口关税的增加,也使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面临挑战。我国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量世界第一,然而原料进口价格的不稳定性,出口产品附加值不高,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此大背景下,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概述了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规模,分析了制约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的不利条件,提出了优化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文中在分析2008-2017年中国与东盟木质林产品贸易规模和结构的基础上,测度双方的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而运用社会网络结构分析法建立木质林产品贸易的结构关系网络.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各国木质林产品的贸易关系网络密度有所提高,且中国处于网络中心位置;随着双方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贸易竞争性有所增强而互补性有所下降,但中...  相似文献   

9.
林产品生产者和采集者通常不将他们的产品拿到市场上去销售,他们常把产品卖给政府机构、中间商或消费者。如果村民要想从他们销售的林产品中获得较多的收入,就必须改变目前社区水平上林产品销售和贸易的过程。影响其改革的主要因素有:  相似文献   

10.
木材非法采伐及其相关贸易是导致许多发展中国家毁林和森林退化的重要原因。森林破坏反过来导致约20%的全球碳排放。许多政府和私人部门以及国际社会纷纷采取措施确保木材的合法性。随之而来的木材合法性认证越来越普遍。文中概述木材合法性认证的概念及认证体系,归纳木材合法性认证的要点、局限性和启示,简要分析木材合法性认证对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