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对原高大平房仓的密闭性能改造,提高仓房气密性,并合理充氮补气,调配浓度,进行稻谷充氮储粮杀虫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粮堆中保持96%~98%的氮气浓度,密闭储藏30d可有效杀死绝大多数储粮害虫,避免使用化学药剂杀虫,实现绿色储粮。  相似文献   

2.
在高温高湿地区应用氮气气调控温储粮技术,取得抑制虫霉,控制粮温,稳定粮情,绿色环保,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的效果。改变了长期以来单纯靠磷化铝化学药剂熏蒸杀虫的传统储粮做法。  相似文献   

3.
正气调储粮是一种安全、绿色、环保的储粮技术,满足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氮气气调储粮杀虫效果与仓房的气密性、氮气浓度及维持时间密切相关,仓房的气密性越好,氮气浓度越高,维持时间越长,则杀虫效果越好。由此可见,良好的仓房气密性是充氮气调储粮的基础。如何提高气密性,找准提高气密性的关键节点,成为气调技术应用重中之重。提高气密性,必须在粮食入库前就对气密性的关键节点进行技术处理。  相似文献   

4.
玉米在充氮气调储粮过程中,使用边充边排和只充不排两种充氮工艺,通过对杀虫效果、水分变化、品质、能耗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采用只充不排方式充氮,既可以满足安全储粮要求,还能够有效降低应用成本,是一种经济、高效、实用的气调储粮充气方式。  相似文献   

5.
对移动式膜分离制氮机进行智能升级改造,并在横向通风仓房分三个阶段进行气调储粮,第1、2阶段分别设定氮气浓度95%、98%进行环流充注,第3阶段充注浓度99%氮气鼓气囊,整个过程均为自动化控制。充氮过程中氮气浓度增长显著,仓房南截面氮气浓度略高于北截面,但整体均匀性好。采用智能充氮气调技术可以有效防控储粮害虫并降低充氮气调成本及人力成本,易于被更多的粮食仓储企业接受。  相似文献   

6.
通过改造浅圆仓测温电缆,实现了浅圆仓膜下充氮气调和膜上中央空调控温,提高了卸粮口、大门口、通风口等死角的害虫致死率。将浅圆仓氮气气调杀虫与控温储粮相结合,实现了储粮安全度夏。  相似文献   

7.
通过利用智能控制系统进行充氮气调试验,分析氮气浓度变化及原因,以便更好地指导日后的智能气调储粮工作.  相似文献   

8.
针对浅圆仓智能充氮系统的工艺、稳定性、氮气浓度保持情况和充氮气调对进口大豆储藏品质指标以及储粮害虫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60%RH以下、氮气浓度95%以上保持68d,进口大豆脂肪酸值和蛋白质溶解比率变化不明显;储粮害虫锯谷盗和赤拟谷盗的生长发育影响显著。智能充氮系统稳定、工艺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浅圆仓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充氮试验,探索最佳的浅圆仓充氮气调储粮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上充下排方式,先以设备允许的最大流量(流量165m~3/h,浓度95%)充入氮气,当仓内氮气浓度接近95%时,再逐步提高设备氮气浓度至99%(流量90m~3/h),此工艺相较其他方法充氮速率略高,能耗相对略低,仓内氮气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利用智能控制系统进行充氮气调试验,分析氮气浓度变化及原因,以便更好地指导日后的智能气调储粮工作。  相似文献   

11.
优质稻谷保鲜储藏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用热风就仓干燥、自然风就仓干燥和烘干机干燥到水分为15%左右的优质籼稻在准低温条件下储藏10个月;将水分为17%的同种优质籼稻在低温条件下储藏13个月。在储藏期间定期测定和稻谷品质有关的13项检测项目。稻谷在储藏期间未发现发热、生霉、生虫等现象,色泽、气味正常,各检测项目测定结果表明,试验结束与试验开始的数值变化不大,一般都在10%以内,因此可以认为稻谷在储藏期间品质一直新鲜。提出保鲜储藏的合理储藏期和保鲜优质籼稻品质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2.
鄂中地区偏高水分晚籼稻谷安全度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机械通风结合粮面稻壳压盖控温技术,进行了偏高水分晚籼稻谷保水度夏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仓稻谷水分下降了0.5%,比对照仓水分少下降0.5%;粮食平均温度保持在准低温线以内,延缓了粮食品质陈化,确保了储粮安全。  相似文献   

13.
选用功率较小的储藏物冷却机与负压通风相结合,对福建漳州地区的粮面压盖稻谷仓进行降温冷却,通过改变粮面压盖方式实现冷却的均匀性和彻底性.累计运行时间112.7 h,降温3.3℃,水分变化为0.1%,达到了保水降温的效果.运行期间的降温单位能耗为0.47 kW·h/℃·t,符合《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技术规程》的规定,结束降温后粮面压盖延缓了粮温复温.  相似文献   

14.
在平房仓和立筒仓开展空调控温储藏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的空调运行条件下,平房仓内空调对稻谷仓仓温及表层粮温的控温效果优于玉米仓;立筒仓粮堆底层和表层的温度变化幅度都比较大,在夏季高温季节开启空调,对表层粮温的控制效果明显,可延缓其变化幅度和降低温度值;空调温度的设置应根据气温和粮情的变化适时做出调整,在达到控温目标的同时实现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川渝主要储粮区(中温高湿区)偏高水分稻谷和小麦的实仓安全储藏预警技术。实仓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储粮条件下,稻谷和小麦中早期储藏危害真菌的生长均明显受到水分、初始带菌量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小麦的耐藏性和储藏安全性明显优于稻谷。早期储藏危害真菌的数量变化可以作为监控即时粮情的重要参考指标,其良好的预警作用(高灵敏性和及时性)对粮食安全储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水分稻谷安全度夏控温及隔热储粮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收购市场化后,部分高水分的粮食进入粮库,严重影响储粮的安全.一年来我库对部分轮换入库高水分的稻谷首先采取边入库边通风降水,然后通风降温有效控制粮温;再采取薄膜密闭、稻壳覆盖隔离粮堆和屋面喷水隔热等多种隔热及控温储粮技术的综合应用,探索出一条高水分稻谷安全度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采用机械通风对高水分玉米进行降水试验,结果表明:机械通风降水技术具有投资少,能耗小、费用低等优点,较人工晾晒和烘干节省费用,可最大限度地保持粮食品质、稳定储粮性能,各项品质指标均符合宜存要求。入仓前的粮食清理、及时调整通风方式都有助于提高通风降水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18.
章荣  柏光富 《粮食储藏》1998,27(4):18-22
文章介绍了高房仓进行环流熏蒸的原理,网络设计,安装及操作方法。经试验表明.该技术与常规施药熏蒸技术比较,具有杀虫效果好、用药量低、降低粮污染、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根据水分的高低,对新收购的高水分玉米分别储存在露天囤和高大平房仓中,将露天囤里的玉米通风降水后转入高大平房仓储存,再对玉米通风降温,并采取仓房密封、悬挂防晒网、空调控温等配套措施控制粮温,期间采取磷化铝多次补药熏蒸杀灭粮堆内害虫及霉菌,使玉米安全度夏。  相似文献   

20.
玉米耐储性较差,特别是在高温高湿地区,储藏度夏期间异常粮情时有发生,品质变化快,水分减量大。根据华南惠州地区的储粮生态特点和本库的设施设备条件,综合应用冬季缓速通风降温、春季压盖隔热、夏季空调控温与氮气气调等多项技术优化组合,通过多技术协同效应,经济、有效地控制了仓温和粮温,延缓了玉米品质变化速度,减少了水分损耗,科技保粮优质创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