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梁桂友  温放  韦毅刚 《北方园艺》2012,(10):117-122
对广西的野生木兰科植物种质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广西现有的野生木兰科植物有8属45种,其中很多木兰科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特性。在此基础上,对这些木兰科植物的观赏特性及园林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华君 《花卉》2010,(4):20-22
木兰科(Magnoliaceae)是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之一,全世界约有16属300多种,我国是木兰科植物的起源地和分布中心,现有木兰科植物11属160多种,其中观光木属、华盖木属为中国特有。华南植物园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木兰科专类园,共收集木兰科植物11属150多种。木兰科植物大都树干通直、树姿优美,花朵硕大,花色艳丽、花香袭人,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芳香性园林绿化树种,已应用于园林绿化的木兰科植物已有100种以上,本文主要介绍在世界上已应用推广较广的木兰科观赏花木。  相似文献   

3.
木兰科植物花色艳丽、花形奇特、花香宜人,树姿优美,是一类具较高观赏价值的园林树种。本文对木兰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种类、应用及管护中注意的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花事短闻     
《花卉》2009,(7):4-4
广州建“世界木兰中心”:世界上受威胁程度高的植物类群之——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的木兰科植物,近日住广州增添了一个为其繁衍子孙的“新家”——“世界木兰中心”。该中心在中科院华南植物同揭幕。华南植物园的木兰专家曾庆文表示,木兰科的不少种类正日趋濒危,日前已被列为我国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木兰科植物就有36种,列为联合国IUCN红色保护名录的木兰科植物有45种。广州气候兼容性强,大部分木兰科植物在这里都能适应。植物学家将在“世界术兰中心”培育和繁殖更多珍贵的木兰植物。  相似文献   

5.
木兰科植物观赏特性及应用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兰科植物是性状原始、分布广泛的双子叶植物,素为世界各国植物学家所瞩目和推崇。它们不仅具有药用、材用、工业用等各种经济用途,还具有绿化、美化、香化环境等多种生态功能。我国是木兰科的起源地和分布中心,有野生木兰科植物100多种,堪称木兰科植物资源大国,自然分布主要在江淮以南地区,人工栽培有逐渐北移的现象。木兰科植物有不少种为国家保护树种,许多种类具有很高的园林绿化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贵州乡土木兰科植物园林观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贵州乡土木兰科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查阅文献资料、查阅标本以及实地调查的方法,系统研究了贵州乡土木兰科植物的园林观赏特性。结果表明:贵州木兰科植物共有9属47种,其中很多木兰科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特性。其中含笑属最多,19种,占总种数的40.4%;木兰科植物叶型以中型叶为主,25种,占总种数的53.2%;叶质以革质为主,26种,占总种数的55.3%。花系以白色为主,占总种数的57.4%;29种具有花香,占总种数的61.7%;花期以春季最多,25种,占总种数的53.3%;果期以秋季为主,42种,占总种数的89.4%;贵州省木兰科植物多乔木,少灌木,多数具有香味,且具备多种园林绿化用途。  相似文献   

7.
木兰科是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我国是世界木兰科植物的起源地和分布中心,而云南又是我国木兰科植物的分布中心,有11属65种,较集中地分布于滇东南,滇西南和滇西北地区。虽然云南木兰科植物种类丰富,但是目前云南在园林中应用的种类并不多。  相似文献   

8.
榆科植物是优良的用材和绿化树种,为加快育种进程,满足市场需要,组织培养技术已广泛用于榆科植物的快繁研究中,本文对目前已取得榆科植物组织培养的技术成果及其在组织培养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展望,以期为榆科植物组织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目前兰科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着重从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褐化的防控、基础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天然植物成分等方面阐述了兰花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并总结了目前兰花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同时对未来兰花的研究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徐健  杨冬英 《现代园艺》2009,(11):46-47
<正>我国是木兰科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是木兰科植物的起源地和分布中心,现有木兰科植物木莲属、木兰属、华盖木属等共11属、约140种,其中观光木属、华盖木属为中国特有。大多数木  相似文献   

11.
李婷 《花卉》2016,(12):93-94
在进行相关的研究中经常会需要对于特定的植物进行培养,以便于获得所需要的信息。但是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培养组织发生污染的现象,导致植物组织的培养失败,无法打到培养的目的。本文首先介绍了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生污染的主要原因以及不同污染的不同特性,然后在此基础上分别介绍了不同污染下应当采取的应对措施,然后阐述了对于植物组织培养中污染苗的抢救方法,以期提高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效率。  相似文献   

12.
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利用细胞全能性培养再生植株的技术,具有快速繁殖、克服杂交不亲和及保存种质资源等优点。现对组织培养在基因工程、种质资源保存、原生体培养与体细胞杂交、单倍体育种、选择离体突变体、脱毒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同时简要介绍了组织培养在工厂化育苗、人工种子繁殖等方面的应用;并对组织培养在植物各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李顶强 《现代园艺》2014,(10):31-32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花卉生产的重要技术。但由于植物在自然界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在体内积累大量的植物病毒。如果在组织培养过程中,采集了含有植物病毒的植物组织,就很可能导致组织培养的失败。鉴于此,笔者在分析了植物病毒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危害的基础上,探讨了相关的脱毒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教育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在充分考虑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特点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超星学习通、融智云考和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探索了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线上、线下结合进行教学的方式。教学改革实践结果表明,这种线上、线下结合教学模式提升了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开展植物组织培养实验的实践能力,利大于弊,有通过教学实践进一步完善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作为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之一,木兰科(Magnoliaceae)是研究被子植物系统发育和起源的宝贵材料,我国栽培木兰科植物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资源丰富,是名符其实的“木兰王国”,木兰科植物花大色艳,具很高的观赏价值,目前在园林绿化上深受欢迎。  相似文献   

16.
植物组织培养对于提升名贵植物和珍稀植物培养质量效益以及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植物组织培养"这门课程属于现代生物技术课程,并且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以及技术含量,由此深受人们喜爱和关注。笔者就问题式教学法在"植物组织培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植物组织培养的三大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常发生褐变、污染、玻璃化现象三大难题,严重影响了组织培养材料的正常发育,给组织培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结合近些年的研究,对三者发生的原因以及控制措施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科研和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8.
根据《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教学目标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要求,对《植物组织培养》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得以提升,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工学结合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9.
裘晓梅 《花卉》2019,(14):152-153
本文以木本观赏植物为研究对象,对其组织培养技术方法进行分析。在简要介绍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技术理论的基础上,对观赏植物的组织培养必要性进行说明,并从外植体、培养基、激素、添加物、培养环境这五个方面,说明对组织培养产生影响的因素条件,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覃海英 《花卉》2020,(2):18-19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花卉的需求也在逐渐提升,同时在花卉质量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增长,是传统的繁育手段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其在花卉栽培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为使花卉栽培中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本文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花卉栽培中的应用进行简要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