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结合重庆市水稻生产机械化插秧的实际,从水稻生产中机械化插秧作业标准、作业质量、前期准备与气象条件和机插秧规程,机械化插秧作业对插秧机手和插秧机具的使用、检查调整与管护,以及机插秧作业注意事项等方面提出了规范化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
连传义 《西南园艺》2011,5(1):13-14
水稻机械化育秧插秧技术是采用规范育秧、机械化插秧的水稻移裁技术,可以降低劳动强度,实现水稻生产的高产稳产、节本增收。结合生产实际,介绍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和田间管理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分析近年来涪陵区南沱镇在机插秧育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机插秧育秧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各地在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中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机插秧工作已经从试验示范阶段,逐步进入到推广和发展阶段,一些地方基本实现了水稻插秧机械化乃至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5.
肖乾亮 《西南园艺》2010,(4):100-103
探讨水稻机插秧的意义和优势,并以重庆市永川区胜利路街道为例,分析水稻机插秧在当前农业生产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水稻机插秧推广的价值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对比分析不同机插秧密度对杂交中籼稻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单季杂交中籼稻机插秧宜选择30cm×16cm行株距;中上等肥力条件下,则宜选择30cm×14cm行株距。  相似文献   

7.
大米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食之一,因此水稻生产显得尤为重要。推广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机插育秧又是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关键环节,育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插秧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西南园艺》2014,(4):45-45
曾经,稻农的生活是这样的:春天,蹲在“小拱棚”里,汗流浃背地育苗;夏天,脚踏泥水、弯腰弓背地插秧。 如今,在长春市各大水稻主产区,已是另一番景象。  相似文献   

9.
刘玲 《吉林蔬菜》2002,(2):33-33
经过我所试验,甘薯插秧前剪根假植比对照可增产23.6%。 剪根假植增产的原因:一是可以剪掉秧苗从母株上带来的黑斑病菌;二是剪根后苗茎变短,便于直插,有利于集中结大薯,减少牛蒡根;三是假植可起到蓄秧促壮作用;四是采用假植技术可将上炕期由原来的清明节提前至春分  相似文献   

10.
6月     
《北方园艺》2007,(5):96-96
本月小麦进入抢天时收割时期,要争取颗粒归仓。水稻插秧,果树果实开始进入套袋时期,同时要及时进行果树夏剪,一定要在6月底前完成。陆地蔬菜要加强管理,叶菜类要注意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早稻+晚稻”、一季稻、“一季稻+油菜”3种类型的种植制度生产效益相差不大,667m^2。纯收入在1100~1350元;而抛秧、直播和机插秧3种栽培模式中,水稻软盘抛秧的经济效益最好,而机插秧栽培模式的生产成本较高,生产效益最低,直播栽培模式的生产成本最低,但产量低,生产效益不高,且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12.
从种子处理、床土准备、秧床与秧盘准备、播种和秧苗管理等方面介绍机插水稻软盘育秧要点。  相似文献   

13.
红莓,又称沙窝窝、托盘、木莓、马林、插秧泡、地仙泡、刺萢、红树莓等,为蔷薇科、悬钩子属,半灌木藤条,具有食用、园林、药用等多种用途兼用型树种,对其进行栽培繁殖具有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14.
作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对机插育秧及其注意事项进行总结,提出了“九步育秧法”,该技术浅显易懂,有利于提高机插秧的质量。本文简介其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结合青海湟源县青杨生长状况,构建针对性的插秧试验方法,旨在通过扦插技术的研究,提高青杨扦插技术使用的合理性,促进湟源县农产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有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方式即将被集约化的种子生产方式所取代的趋势,2010年度开展了机械化育苗、插秧、赶粉等技术的探索,结果初步表明: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全程机械化是可行的。制种生产全程机械化比目前大面积的常规生产每667m2节约成本421.5元,同等条件下增产6%~10%。  相似文献   

17.
科技窗口     
科技窗口我国沙漠种稻获得成功沙漠约占我国土地总面积的17%。沙漠种稻技术最近已由中国科学院兰一州沙漠研究所奈曼科学试验站研究成功。该技术的具体做法是:先铺设聚乙烯薄膜用作隔水层,然后在膜上均匀地覆盖10厘米厚的沙。待开春再在上面播种、灌水或插秧,随后...  相似文献   

18.
熊飞 《蔬菜》2006,(12):20-20
湖北省竹山县地处秦巴山腹地,由于四周高山围拱,受北方寒冷气流影响较小,冬季气候比较温和。在海拔400m以下的低山地区,利用冬闲田地种植一季地膜马铃薯,具有上市早、产量高、产品销路好,且基本不影响玉米、水稻等大春作物移栽、插秧等突出优势,综合效益明显高于种植一季小麦或  相似文献   

19.
晚稻套种榨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瑞安市阁巷等乡镇素有种植榨菜的传统习惯,近年来,当地菜农利用晚稻冬闲田套种榨菜,将榨菜的定植期提早,瘤状茎的膨大期提前,在农历春节过后就可采收,经过简单的加工提早上市,价格高,效益好,很有特色。采用该种栽培模式,水稻后期的生产管理基本不受影响,值得其他农区蔬菜基地学习借鉴。1 预先留好榨菜种植畦 晚稻插秧时,每插12米(m)左右空出一条20厘米(cm)宽左右的畦沟不插,供后期榨菜套种时移栽用。畦沟既可用作水稻田追肥、喷药时的操作沟,后期还可增加作物的通风透光性,因而虽然水稻插秧面积略减,但对总产影响不大。2 选择良…  相似文献   

20.
以在重庆推广的超级稻品种和部分主推品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试验品种在机械化插秧条件下的产量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 “Q优6号”和“粤优938”具有显著的库容和产量优势.相关性分析表明,穗粒数与库容量极显著相关,因此,认为在生产实践中在提高成穗率的基础上施用穗肥,提高个体生产率,实现“增粒”是超级稻扩库增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