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是我省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6000万亩左右,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52%左右,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50%左右。搞好小麦生产,不仅对全省粮食生产,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乃至社会安定均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省小麦生产发展较快,单产、总产连创历史最高水平。1990年,全省小麦单产仅为267公斤,总产166.1亿公斤。1991年小麦单产达300公斤,以后几年均保持在300公斤以上。1993年全省小麦总产首次跨过200亿公斤大关,达202.5亿公斤。1994年,全省6074.9万亩小麦,单产达335公  相似文献   

2.
小麦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播种面积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0%,占粮食复种面积的30%左右。 建国以来,我省小麦生产发展较快,亩产由建国初期不足50公斤到80年代中期已过250公斤,单产增了四倍,总产在1984年已达90亿公斤,为建国初期八点五倍。  相似文献   

3.
<正> 一、国内外小麦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一)国外小麦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小麦是世界各国普遍种植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以小麦为主要食物的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近30年来,世界小麦生产有了较快发展,1986年世界小麦收获面积34.25亿亩,亩产149公斤,总产为5.12亿吨.与1957年相比,世界小麦收获面积扩大了10.8%,单产提高了1倍多,总产提高了1.3倍.总的来看,在五十年代,总产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正> 吉林省为我国产粮大省,建国以来粮食产量持续增长,特别是70年代以来,总产有了更大突破。目前,全省粮食总产已由建国初期的50亿公斤增加到近五年的150亿公斤,增加了2倍。其中玉米总产由建国初期的12亿公斤提高到100亿公斤,增加了7.3倍。玉米总产的大幅度增长,对我省粮食总产跨上175亿公斤新台阶也将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据初步统计,1994~1995年度我省6123万亩小麦平均单产342公斤,总产209.5亿公斤,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为促进明年小麦持续增产,今年我省秋种的指导思想是:“确保面积,增加投入,优化品种,主攻单产,提高效益。”具体指标:全省有麦面积7200万亩以上,折纯面积6200万亩以上,单产345公斤,总产213.5亿公斤,比上年增加4亿公斤。在技术措施上,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 一、深化种植制度改革,选好留足间作套种行 各地要从全年生产大局出发,充分挖掘潜力,深化种植制度改革,扩大间作  相似文献   

6.
小麦是我省粮食生产的一大优势,播种面积约占耕地的70%,总产量150亿多公斤,占全省粮食总产的50%以上,面积和总产均居全国第一位。抓好小麦生产,对增加全省粮食总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种是实现高产稳产的关键因素,国内外研究资材表明,在小麦单产提高中,品种的作用约占40~50%或以上。因此,选育和推广新品种是极其重要的工作。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品种利用研究室的专家和科技人员,通过试验研究和生产示范,筛选了冀麦5418等优良小麦新品种(系),并对我省小麦品种的利用和合理布局提出了科学的建议,总结了推广良种的经验。目前,这些新品种(系)已在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还将在提高小麦产量上发挥其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7.
小麦超高产育种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山东省小麦年种植面积在 40 0万公顷以上 ,约占全国小麦种植面积的 1 3% ,总产占全国小麦总产的 1 8% ,单产与总产均居全国各省 (市 )的前列 ,在全国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全省小麦生产稳步发展 ,总产持续增长。 1 983年总产突破 1 0 0亿公斤 ,1 986年总产超过 1 5 0亿公斤 ,1 993年总产突破 2 0 0亿公斤大关。 1 997年全省小麦种植面积 40 4万公顷 ,总产 2 2 4.2 94亿公斤 ,单产 370kg/ 6 6 7m2 ,有几个品种小面积高产攻关创实打 6 0 0kg/6 6 7m2 以上的产量 ,最高产量达 731 .73kg/ 6 6 7m2 。…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高粱生产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粱是我省重要粮食作物。1986~1989年平均播种面积660.1万亩。占全省粮谷播种面积的16.3%;总产161.6万吨,占粮谷总产的13.5%。产量的高低对全省总产有巨大影响。辽宁是我国高粱主要产区之一。播种面积占全国高粱播种面积的24.6%,总产占全国高粱总产的31.3%,均居全国第一。平均单产240公斤/亩,比全国高12.3%,其单产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辽宁高粱单产与美国1987年单产292.4公斤/亩相比低18.0%,距先进的高粱生产国生产水平尚有差距。随着农业产业结构和粮食收购政策的变化,近年来我省高粱生产出现了新特点:高粱种植面积减少,1952年全省高粱播种面积2302万亩,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42%;1962年尚有1435万亩;1972年降至1281万亩;1982年降  相似文献   

9.
一、国内外大豆生产前景 近35年来,世界大豆生产发展迅猛,每年以12.9%的速度增长。现在,大豆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的第四大作物。1950年世界大豆种植面积仅有2.26亿亩,亩产80公斤,总产180亿公斤,1984年种植面积扩大到7.82亿亩,总产905.2亿公斤,亩产提高到115.5公斤。与1950年相比,面积扩大了2.5倍,亩产提高了44.4%,总产量增长了4倍。1984年,美国大豆面积为4.06亿亩,总产517.6亿公斤,居世界首位;巴西种植面积为1.36亿亩,总产152.5亿公斤,居世界第二位;阿根廷的面积为3864万亩,总产63亿公斤,居世界第四位。据统计,  相似文献   

10.
中稻是扬州市的重要粮食作物,1986年栽培面积为570.90万亩,占水稻总面积651.86万亩的87.6%,占全年粮食作物面积1389.72万亩的41.1%;总产为27.08亿公斤,占水稻总产30.24亿公斤的89.6%,占全年粮食总产52.01亿公斤的52.1%。为了使中稻在今后粮食增产中继续发挥作用,针对其栽期偏迟的特点,我们试验并推广了以利用其优势分蘖为主要内容的成套大苗栽培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小麦生产发展的主要技术思路陈维新(江苏省农林厅作栽站南京210009)小麦在我省粮食生产上占有重要地位,90年代以来,全省小麦平均年总产930万吨,占夏粮总产的81.87%,占全年粮食总产约30%。因此,加强对小麦生产的领导,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我省位于黄河中下游,平原面积大,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5.7%,气候和土壤等生态条件均适宜种植小麦,是我国小麦的重要策源地。多年来,我省在小麦总产,面积和贡献上一直处于全国首位,其小麦种植面积是全国小麦面积总播种面积的1/6,总产量约占1/5,是我国小麦主要产区之一。小麦在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我省来说,它是占首位的粮食作物。我省的粮食生产总量中,小麦占60%左右,所以小麦收成的丰歉,直接牵动着全省的整个农业生产,关系到人民的日常生活。因此,小麦生产在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正> 1988年我省水稻面积为759.19万亩,比1949年增加近2倍,平均每年增加12.3万亩。总产由5.96亿公斤发展到27亿公斤,增加4.5倍。但总的说,发展速度还是较慢,且波动较大。1983年省委提出到1990年水稻总面积要发展到1000万亩,总产达30—35亿公斤。就目前全省不同地区水稻发展的面积及单产的情况看,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方针应是:东部地区,扩大水田面积很困难,以均衡增产,提高单产为主;西部地区,应以扩大面积和  相似文献   

14.
<正> 一、国内外玉米生产概况玉米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1986年全世界玉米种植面积20多亿亩,占谷类作物面积的18.6%,仅次于小麦和水稻而居第三位;总产量48360万吨,占谷类粮食的26.4%,仅次于小麦而居第二位;亩产239公斤,超出所有谷类作物而居首位。由于玉米是高产作物和重要的饲料作物,因而近30年来,生产发展速度较快。1986年与1956年相比,世界玉米播种面积扩大了48.4%,总产增加了2倍多。从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作物的播种面积占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0%,产量的输出在全省也占重要位置,因此旱作物产量的波动将直接影响全省粮食的总产,从而影响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品种布局和农业生产决策安排等。目前我省在农业气象预报方面的研究水平较低,因此对我省主要旱作物的产量预报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对我省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来,我市的小麦生产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单产由1950年的41公斤增加到今年的393公斤,增长9.6倍,总产由6.2万吨增加到今年的77.2万吨,增长12.5倍。单产、总产增长速度均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 纵观建国以来的我市小麦生产,大体可划分为三个发展时期,即低产阶段的缓慢发展期、中产阶段的徘徊期和中产阶段的快速发展期。 ——低产阶段的缓慢发展期。建国初期的1950年,全市小麦单产仅有41  相似文献   

17.
去年,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总的概念是:大灾之年农业获得较好收成,农民收入稳定增加,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全省粮食生产夏增秋减全年减,预计总产可达400亿公斤,比上年减33亿公斤,减7.6%;棉花面积减少,单产提高,预计总产3.5亿公斤,比上年减2200万公斤;油料21.15亿公斤,比上年减9.75亿公斤;瓜菜预计总产6000多万吨,比上年增加200多万吨;果品总产800万吨,比上年减40多万吨。畜牧业持续稳定增长,预计肉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基本情况安徽省淮北地区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甘薯、大豆、玉米、高粱等。1981年全区粮食总产63.5亿公斤,其中夏粮2000万亩,总产30亿公斤,单产146公斤,总产比1949年增长1.2倍,比1978年增长42.0%。全区还有三分之二的耕地,亩产仅200公斤,处于中低产水平。淮北地区农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早涝灾害频繁;二是低产土壤面积大;三是作物结构布局不够合理;四是科学种田水平比较低。因此,开发研究中低产地区夏秋粮均衡增产技术,特别是秋粮均衡增产技术,发挥这个地区的生产优势,挖掘生产潜力,必将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19.
<正> 我省地处中原,气候温和,种植小麦历史悠久。建国后,我省小麦生产先后经过了四次大规模的品种更换,取得了重大的增产效果,使总产由1949年的50.9亿斤发展到今年的292亿斤,单产也由建国初期的80多斤增加到300多斤。无论面积和总产  相似文献   

20.
<正> 小麦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解放初期,我省小麦生产上是以冬性、弱冬性农家品种为主,春性、偏春性品种很少。五十年代经过大规模群众评选、比较鉴定,选出高产、稳产的农家品种和改良品种。据不完全统计,用于生产的67个主要小麦品种中,冬性品种19个,占28.3%;弱冬性品种42个,占62.7%;春性品种3个,占4.5%;偏春性品种3个,占4.5%。冬性、弱冬性品种共占91.0%,春性、偏春性仅占90%。当时生长条件差,全省小麦平均亩产仅50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