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新疆农田地膜现状及危害性 1.1农田地膜的现状 地膜覆盖技术的普遍运用,大幅度提高了农作物产量。有利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缺乏残膜回收的有力措施,造成残膜在农田土壤中逐年增多,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1980-2007年,新疆共使用地膜约145万吨。  相似文献   

2.
地膜技术在保障农业生产持续高产、稳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由于农田大面积、连续使用地膜,造成了农田残膜过多,导致了土壤环境被严重污染,农作物、蔬菜减产等问题的出现。积极探索一套科学的地膜推广技术,使其既能发挥改善作物生长环境的作用,又能有效地防治"白色污染",对保障农业生产,保护耕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地膜技术在宁城县的推广情况、残膜危害程度、残膜污染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以期为控制该地区由农用地膜造成的环境污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农田地膜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文章从农田地膜使用情况、污染现状、治理措施等方面分析,就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希望实现农田地膜污染"零增长"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地膜覆盖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大量推广使用,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同时,由于农田里的地膜残留积累增多,也严重污染了土壤,影响了农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在系统分析地膜的作用机理、应用现状及残留危害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农田地膜残留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近几年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新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也愈加严重,加强环境污染治理问题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阐述了新疆农业面源污染中对化肥、农药及地膜的使用量情况,并按照时间顺序对环境规制进行梳理,整理出针对农业的相关环境规则制度,分析环境规制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作用,并对此提出新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农田土壤残膜的污染现状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因普通农用地膜在自然条件下难以降解,地膜覆盖的负面效应日趋严重,已严重影响我国土壤再生产能力,并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目前农田残膜的分布情况,残膜对土壤环境、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等方面的影响,以及残膜污染应对措施——残膜回收再利用和新型环保地膜的开发利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环保地膜的开发和地膜覆盖应用过程中地膜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以降低土壤残膜污染。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调查呼图壁县农田地膜残留量,分析了农田废旧地膜污染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治理对策建议,为呼图壁县农田地膜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双碳"背景下协调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对实现农业碳减排及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选取1991—2019年新疆人均农林牧渔总产值和化肥、农药、地膜使用强度以及畜禽排泄密度的时间序列数据,探讨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面源污染的关系;采用熵值法计算出综合指标污染指数,结合外部性理论并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判断新疆...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新疆农田地膜残留的影响因素,探讨农田地膜的残留规律.[方法]选择新疆31个地膜使用重点县市的棉田、玉米田和加工番茄田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覆膜年限、离村庄距离和作物种植种类对地膜残留规律的影响.[结果]农田覆膜年限、离村庄距离和作物种植种类对新疆农田地膜残留都有影响,其中农田覆膜年限和作物种植种类对地膜残留的影响较大.随着覆膜年数的增加,农田残膜密度会增加;离村庄距离<1km的农田地膜密度相对较小;不同作物农田地膜残留规律不一致,同等条件下,加工番茄田残膜密度最小.[结论]该研究为新疆农田地膜污染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农田残膜造成的"白色污染"也日趋严重,破坏农业生态环境、自然环境和影响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农田地膜使用及回收现状、做法以及清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田残膜污染防治的建议,从而保障和创造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随着地膜覆盖技术的广泛应用,残留于土壤中的地膜已经对农田及农业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多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新疆农田地膜污染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对新疆农田地膜残留量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新疆地膜污染治理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采取抽样方式,五点梅花形法.[结果]地膜的大范围应用, 对农业节水、增产、增效起着重要作用,新疆地膜的使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地膜在农业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作物产量,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益,但同时随着地膜覆盖技术的普及,残留的农田地膜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结论]农田地膜逐年的残留积累致使土壤耕作层对水分的吸湿性降低,渗透量减少,孔隙度下降,影响了作物正常的生长发育,特别对作物的前期生长影响较为严重,从而导致作物减产.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地膜应用污染现状及其防治途径研究   总被引:69,自引:8,他引:61  
地膜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资料之一,我国每年地膜应用量近百万吨,地膜覆盖面积1 000多万hm2,覆盖作物达40多种.地膜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但随着地膜应用量和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大量残留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不但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进行,而且对农业环境的安全与健康也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农田残留地膜已经成为影响农业环境、破坏土壤结构、危害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并造成农作物减产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统计数据的整理分析,以及在国内外研究文献总结和归纳的基础上,对我国农用地膜应用、污染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论述.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的地膜污染的现状,从地膜的标准化生产、节约使用、高效回收以及未来需要研发的新材料、新技术等方面提出相应的防治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地膜使用量和使用年限不断增长,对土壤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还地区农田生产一个清洁,已成为当前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将是地膜覆盖种植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宁夏农田农膜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于1996~1998年对宁夏农田残膜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至1998年,宁夏农田地膜污染面积达104438hm^2,残留量3616t,平均残留34.6kg/hm^2,残留率为20.3%,而且污染面积还在以2%朱速度递增。为此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强化环保意识,把农田农膜污染及防治工作到入农业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定期做好农田农膜污染环境监测工作,研制无污染地膜,采取农艺措施减  相似文献   

16.
正自从首次将农田地膜污染治理纳入法制化轨道以来,目前新疆农田废旧地膜回收率已突破60%,长期困扰农田的"白色污染"基本得到控制。2016年,新疆出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田地膜管理条例》,对  相似文献   

17.
残膜对农田污染的调查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0 引言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对推动玛纳斯县农业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长期使用地膜,已经造成残膜在土壤中积累,农田土壤污染日趋严重.近几年,农技人员在玛纳斯县各乡、镇开展了农田地膜污染情况跟踪调查,从调查结果看,连续种植地膜棉15年以上的棉田,地膜残留量为18.48 kg/667m2;连续20年以上种植地膜作物的田块,残膜量最高达到26.4 kg/667m2.由此可见,连续使用地膜的时间越长,残留量越大,对农作物产量影响也越大,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治理,最终将造成耕地颗粒无收.这对农业发展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隐患.因此,防治地膜污染已经是一项十分紧迫而又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农田地膜在发挥保墒增温作用的同时,还会带来一定污染,导致农业再生产能力降低。本文围绕蒙阴县农田地膜污染治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展开探究,先介绍农田地膜危害现状,然后总结当地农田地膜使用情况和残留现状,并分析原因,最后提出治理地膜污染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9.
宁夏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宁夏是一个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省份。近年来随着农业集约化生产和集约化饲养业的迅速发展,农用化肥、农药、地膜、畜禽粪便造成全区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性逐渐显现出来,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城镇环境、湖库及景观水体功能、农田环境质量和农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加大农业环境的监督管理、加强养殖场的规划管理、推广适用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以及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技术、建立监测检测和环境评价体系是有效防治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苏海英  周明冬 《河南农业》2016,(17):112-113
通过阐述新疆农田残膜污染现状及对策建议,提出要防治农田废旧地膜污染应遵循"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以强化管理为核心,以回收利用为主要手段,以替代产品为补充措施"的原则,积极防治残膜污染,主要通过清理和回收利用来减少污染,并依靠有利于回收利用的经济政策提高回收利用率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