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5 毫秒
1.
孙士铨  郝立飚 《养猪》1993,(4):20-21
观察了长·大杂种母猪及其亲本(父本长白、母本大约克)和杂种母猪的与配公猪本洛克猪近两年初产和第二胎268窝的繁殖成绩:1.初产:总产仔数分别为10.2头,9.29头、9.46头和9.20头;产活仔数分别为10.05头、8.88头、8.98头和9.07头;35日龄断奶45日龄窝重分别为138.37千克、113.86千克、115.23千克和117.52千克。2.经产:总产仔数分别为11.81头、10.2头、11.61头和9.92头;产活仔数分别为11.56头、9.70头、11.39头和9.67头;35日龄断奶45日龄窝重分别为149.30千克、113.1千克、128.47千克和121.35千克。长·大杂种母猪的繁殖性能显著优于双亲及其与配公猪品种,表现出显著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2.
<正>北京市克隆种公猪产下第一窝后代,这标志着克隆技术在国内现代化养猪中的大规模应用进入到实质生产阶段。近日,由北京市畜牧兽医总站等单位承担的种公猪克隆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本市克隆种公猪产下第一窝后代,共产仔11头,窝重为11.2 kg,个体平均体重1.02kg,目前仔猪健康状况良好。据北京市畜牧兽医总站专家介绍,全国对优秀种公猪的需求很大,而优秀种公猪的数量稀少。  相似文献   

3.
对3头克隆公猪的精液指标和配种效果进行了跟踪,并与同期普通公猪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克隆公猪的采精量、精子活力和精子畸形率与普通公猪差异不显著(P0.05),但精子密度极显著低于普通公猪(P0.01);克隆公猪能达到85%的配种受胎率和81.67%的配种分娩率,已能达到正常集约化养猪需要的标准;克隆公猪所配母猪的窝均总仔、窝均活仔均显著低于普通公猪所配母猪(0.01P0.05),分别为11.14头和9.94头,其窝均畸形数则显著高于普通公猪(0.01P0.05),窝均死胎、窝均木乃伊和窝均弱仔数则差异不显著(P0.05)。克隆公猪完全可以用于扩大优秀种公猪群体并应用于集约化养猪生产。  相似文献   

4.
双肌臀大约克猪选育与杂交利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双肌臀大约克第2胎母猪6窝纯繁的窝产仔、35日龄育成仔数和个体重分别为11.5头、10.83头和11.80千克,24头仔猪(12头阉公)20~105千克的育肥全期日增重、每千克增重耗料和日龄为816克、2.81千克和161.2天,6头阉公猪105千克时的胴体背膘厚、眼肌面积和瘦肉率分别为17mm、40.63cm2和65.87%;与长白公猪和长·二母猪杂交的后代各24头的育肥全期日增重、每千克增重耗料及各6头阉公猪的背膘厚、眼肌面积、胴体瘦肉率分别为810克和730克、2.88千克和3.03千克及18.83mm和20.08mm、38.5cm2和35.92cm2、64.63%和59.53%.  相似文献   

5.
《江西饲料》2010,(6):42-43
北京市克隆种公猪产下第一窝后代.这标志着克隆技术在国内现代化养猪中的大规模应用进人到实质生产阶段。近日,由北京市畜牧兽医总站等单位承担的种公猪克隆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本市克隆种公猪产下第一窝后代,共产仔11头,窝重为11.2kg,个体平均体重1.02b,目前仔猪健康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大江种猪场广州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与江高镇畜牧水产公司联合投资兴办,是广州地区主要种猪核心猪场之一,主要为生猪出口基地提供种猪。现饲养大约克夏种公猪10头,种母猪100头,平均窝产仔11头,育成10.4头,单月断奶窝重96.5千克;饲养长  相似文献   

7.
克隆种公猪生长状况和繁殖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可以成功用于克隆性能优良的种用家畜,理论上克隆个体与供体在遗传上是完全相同的。为验证该理论,本试验检测了克隆种公猪自身在出生后的生长发育指标以及克隆种公猪与供核种公猪精液品质各项指标、情期受孕率、窝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活仔数、仔猪初生重、仔猪断奶重和平均日增重等指标,探讨了克隆种公猪与供核种公猪在繁殖性能以及遗传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克隆种公猪与供核种公猪在各检测指标之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提示克隆种公猪与供核种公猪在繁殖性能和遗传性能上无显著差异,可以作为种公猪用于扩繁。  相似文献   

8.
李瑞珊  吕炳起 《养猪》1993,(2):26-29
在深县猪选育过程中,对266窝深县猪和50窝两元杂交猪进行了测试。经六代选择,五世代深县猪包括基础群6头公猪和11头母猪的血统,五世代23头公猪和69头母猪群体平均近交系数为17.3%±0.5%,亲缘系数29.6%±1.05%。深县肉猪(20—90千克)日增重549.5克,料重比为3.4:1,屠宰率73.5%,胴体瘦肉率43%。母猪头胎产仔9.9±0.45头,双月窝重82.6±4.84克。主要经济性状世代改进量:日增重25.8克(P<0.01),料肉比0.1千克(P<0.01),肥育期缩短6天(P<0.05)。头胎产仔多0.5头(P<0.01),双月窝重提高7千克(P<0.01)。以深县猪做母本,与汉普夏、杜洛克、长白、大白公猪杂交,均有杂种优势,但以汉深、长深两个组合最好。选育前后五年近交系数由2.11%上升到17.3%,但有关性能没有下降,连续三代全同胞和四代父女交配也无近交衰退表现。  相似文献   

9.
1种公猪成年公猪配种期体重200~300千克,豆饼1千克,玉米面1千克,小麦麸1.5千克,酒糟2千克,青绿饲料2千克,米糠1千克,食盐0.03千克,贝壳粉0.04千克。非配种期体重200~300千克,豆饼0.5千克,玉米面0.5千克,小麦麸1千克,酒糟2千克,青绿饲料2千克,米糠2千克,食盐0.02千克,贝壳粉0.03千克。  相似文献   

10.
选择种公猪必须进行测定,主要测定方法有公猪本身生产能力测定站测定,公猪本身生产能力现场测定及同胞和后裔测定。公猪本身生产能力测定站测定根据公猪本身生产能力测定站测定的实施方案统一实行。被测公猪必须由原种场育种技术员提供,同时提供同窝的2头母仔猪作为全同胞测定,被测公猪的体重不得超过24千克,日龄不得超过84天,体重要求尽量一致。被测猪在到达测定站时和两周后每次每头给1毫升维生素ADE制剂;此期间要进行预防性的驱虫治疗。  相似文献   

11.
刘声  张永泰 《养猪》1990,(4):8-10
采取综合攻关措施,使87窝仔猪60日龄窝重平均达到236.92千克,包括母猪哺乳期吃料在内仔猪每增重1千克耗料2.04千克,窝均盈利764.75元,产投比为2.1644;15窝194头全窝肥育试验,180日龄窝均活重达到1170.25千克,料肉比3.70,窝均盖利1372.95元,产投比1.6422,窝均产瘦肉468.80千克。  相似文献   

12.
1 初配年龄和体重 选择适宜的配种期,有利于提高公猪的利用价值.过早使用会影响种公猪本身的生长发育,缩短种用年限;过晚配种会引起公猪性欲减退,影响正常配种配种能力,且优秀公猪不能及时利用.适宜的初配期应以品种、体重和年龄来确定.我国地方猪种性成熟早于国外引进品种和培育品种,初配年龄为6~8月龄,体重60千克以上;引进品种和培育品种以8~10月龄,体重90千克以上为宜.  相似文献   

13.
新荣昌猪I系体型外貌,全身被毛白色,头部有黑斑,具有瘦肉型猪体型,经产仔数12.74头,双月断好窝重128.83千克,后备公猪6月龄体重70.8千克,后备母猪6月龄体重63.5千克。心率70.8次/分,呼吸18.1次/分,体温38.7℃,产仔,哺乳,配种与原种荣昌猪相似,与杜洛克公猪杂交,杂种猪日增重740克,与长白公猪杂交的后代瘦肉率达到63.53%,肉质良好,测定了主要性状的遗传参数和氟烷标记  相似文献   

14.
《养猪》1991,(2):15-16
采取综合措施,联合攻关,使448窝5252头仔猪平均窝重达230.76千克,窝均盈利651.19元,产投比为1.88;77窝904头全窝肥育,180日龄窝均活重达1129.67千克,饲料转化率为3.41,窝均盈利918.6元,产投比为1.32。窝均产瘦肉量449.35千克。  相似文献   

15.
选用长.大母猪与杜洛克公猪交配所产的仔猪18窝,按仔猪354、5、60日龄断奶分设II、II、II组,三组仔猪养至60日龄,测定早期断奶对农养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II组仔猪平均日增重294.8克,比II、II组分别提高了11.3克和34克。每生产1千克仔猪耗用母仔饲料2.21千克,省料0.45%和18.45%;仔猪育成率为96.5%,提高2.01%和4.1%(均P>0.05),母猪生产周期167天,比I组多9天,比III组少16天,毛利525.39元/窝,比增10.30%和47.80%。  相似文献   

16.
新荣昌猪Ⅰ系的若干种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荣昌猪Ⅰ系体型外貌:全身被毛白色,头部有黑斑,具有瘦肉型猪体型。经产仔数12.74头,双月断奶窝重128.83千克,后备公猪6月龄体重70.8千克,后备母猪6月龄体重63.5千克。心率70.8次/分,呼吸18.1次/分,体温38.7℃。产仔、哺乳、配种与原种荣昌猪相似。与杜洛克公猪杂交,杂种猪日增重740克,与长白公猪杂交的后代瘦肉率达到63.53%,肉质良好。测定了主要性状的遗传参数和氟烷标记基因的频率。  相似文献   

17.
田正伟 《养猪》2003,(6):11-11
选择同一胎次长大母猪18头与杜洛克公猪杂交产生18窝仔猪,共分3组,每组6窝,分别于21、28、35日龄断奶。各阶段分别饲喂妊娠母猪料(配种~21天,1.8千克/天;22~84天,2.2千克/天;85~108天,2.8千克/天)、哺乳母猪料(配种后的108天至仔猪断奶,3千克/天)、乳猪颗粒料。结果统计各项指标如表1。不同断奶日龄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但断奶~60日龄育成率差异不显著(P>0.05)。21日龄与28日龄组相比,繁殖周期缩短6.5天,每年可提高0.12胎次;21日龄与35日龄断奶相比,繁殖周期缩短13.2天,每年可提高0.23胎次。可见正确实施早期断奶可提高母猪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正>种公猪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种公猪的配种能力,使种公猪体质结实,体况不肥不瘦,精力充沛,保持旺盛的性欲,提高配种受胎率。1饲养种公猪的日粮标准要稳定,夏季每天供应量2.75千克,冬季每天供应量3.00千克,另外每只每天加喂1枚鸡蛋。采用潮拌料,调制均匀,每天喂3次,保证充足的饮水,食槽内剩水、剩料要及时清理更换。2管理配种计划原则。母猪产出仔猪的品种比例由销售人员会同技术人员讨论制定,依据生产仔猪的品  相似文献   

19.
25~55公斤生长猪日粮中理想的蛋白质含量试验采用公猪、阉公猪和母猪3种性别和8种日粮赖氨酸水平的交叉试验设计。供试猪只120头,选自40窝仔猪,每窝选公猪、阉公猪和母猪各一头,试验的8种日粮赖氨酸水平的含量为7.5~14.5克/公斤;日粮赖氨酸含量增加,其他必需氨基酸含量也相应增加,以保证形成理想的蛋白质水平,各日粮的消化能值相同(13.65兆焦耳)。供试猪均采用限制饲养,每日饲喂一次。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赖氨酸含量的增加,猪只的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有一段线性变化范围,然后趋于稳定。公猪、阉公猪和母猪的生长性能从线性变化到稳定阶段的转折点日粮,赖氨酸含量分别为11.1、10.2和10.9克/公  相似文献   

20.
1.加强种公猪的管理每头良种公猪年定饲喂配合饲料0.9—1.0吨。配种高峰期每天配合饲料不少于2.5千克,粗料1千克,青料4—5千克。配种高峰期,加喂鸡蛋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