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貉巴氏杆菌病又称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貉、水貂、黑狐、麝等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败血和内脏器官出血为特征,常呈地方性流行和散发,给毛皮动物饲养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正>貉巴氏杆菌病又称出血性敗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貉、水貂、黑狐、麝等的急性敗血性传染病。以敗血和内脏器官出血为特征,常呈地方性流行和散发,给毛皮动物饲养业带来很大的损失。犬瘟热是肉食兽(犬科和鼬科动物)中高度传染的急性传染病。本病以发热、呼吸  相似文献   

3.
<正> 水貂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水貂出血性败血性疾病,近年来广为流行,对养貂业危害严重,目前尚缺乏可靠有效的免疫预防措施.王金生等(1981)曾采用猪、鸡巴氏杆菌苗过渡到水貂上预防本病.我们于1988年先后在吉林省长春、靖宇,辽宁省庄河,山东省沾化等地的发病貂场,从病貂肝、脾组织中分离出4株巴氏杆菌,以此为菌种,参考Kagan.F.I.等及其它有关畜禽巴氏杆菌苗的研制方法,试制了水貂巴氏杆菌多价  相似文献   

4.
毛皮动物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伤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是毛皮动物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其对毛皮动物养殖业的影响比较大,本文就毛皮动物巴氏杆菌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诊治进行了简要论述,以期为毛皮动物养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水貂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所引起的出血性败血性传染病。此病在我国养貂场曾多次发生,引起水貂大批死亡,对养貂事业的发展威胁较大。目前在我国对水貂巴氏杆菌病免疫的研  相似文献   

6.
<正>水貂巴氏杆菌病也称水貂出血性败血症。本病除感染水貂外,也感染其他的野生动物、家畜及家禽。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而传染,无明显的季节性,春、秋两季多发。本病的主要特征为急性、败血性和出血性炎症。人也可发病,但比较少见。1病原本病的病原为巴斯德氏菌科、巴斯德氏菌属中的多杀性巴氏杆菌。菌体粗短,呈球杆状或卵圆形,  相似文献   

7.
<正>巴氏杆菌病是各种畜、禽和野生动物多发的细菌性、出血性、败血性传染病。饶阳县某水貂养殖场发生一种以呕吐、腹泻、呼吸困难等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发病水貂不分年龄大小,以幼貂发病较重,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检验确诊为巴氏杆菌病,现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殖场饲养水貂856只,其中母貂178只,公貂60只,幼貂618只,水貂长势良好。主诉:饲喂饲料配方没有变动,动物  相似文献   

8.
<正>牛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动物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本病发生广泛,是一种条件性疾病,呈季节性流行。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动物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马鹿感染后主要呈急性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以高热、肺炎为主要特征,死亡率较高。1发病情况都兰县巴隆乡某马鹿养殖专业合作社现养殖马鹿113头,成年马鹿均于2012年由本省购入在本地进行饲养繁殖。2014年5月1日前后,先后有4头成年马鹿陆续死亡,病程短死亡速度快。在询问调查得知这一群马鹿除了4月份按计量在饲料里拌服过了一次速净驱虫药(阿维菌素和丙硫咪唑的复合片  相似文献   

9.
水貂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败血性传染病。1983年6月底,平山外贸冷冻厂养貂场水貂相继发病死亡。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及剖检等  相似文献   

10.
<正> 水貂“野兔热”病是由土拉伦斯杆菌引起的啮齿类、毛皮动物、家畜、家禽以及人的一种传染病.国外曾有过关于水貂、海狸鼠、银黑狐、北极狐散发本病的报道,国内尚未见关于水貂流行本病的资料.陕西省某养貂场,1988年10~12月份,大群水貂曾陆续发病,经诊断为水貂“野兔热”病,现将该场本病的流行情况及诊断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水貂巴氏杆菌病也称水貂出血性败血症。本病除感染水貂外,也感染其他的野生动物、家畜及家禽。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而传染,无明显的季节性,春、秋两季多发。本病的主要特征为急性、败血性和出血性炎症。人也可发病,但比较少见。  相似文献   

12.
水貂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架子猪 ,毛皮兽中水貂最易感染。病貂和带菌动物(猪、鼠类、鸽子、家兔 )是水貂丹毒的主要传染源。食用污染丹毒杆菌的畜禽、鱼类及其加工副产品也会感染。患过丹毒的水貂 ,可产生较强的免疫力 ,一般不会发病。但病愈后长期带菌 ,向外界环境不断排菌 ,引起其他水貂及动物发病。因此 ,饲养水貂的养殖户必须重视水貂丹毒的防治 ,否则会造成水貂丹毒的大面积发生和死亡 ,给养貂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 主要临床症状患病水貂精神沉郁、萎靡不振、食欲减少或废绝。口腔、鼻腔、结膜…  相似文献   

13.
<正>水貂巴氏杆菌病在兽医临床上一般习惯称为水貂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以出血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生容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此,广大养貂从业者一定要高度重视,熟悉该病的流行特点,认真做好防控工作。1病原特点(1)本病的病原为巴氏杆菌,巴氏杆菌中的多杀性巴氏杆菌,长1~1.5μm,宽0.3~0.6μm,中央微凹的短杆菌。不形成芽孢,无运动性,普通染料都可着色,革兰  相似文献   

14.
<正> 毛皮动物巴氏杆菌病是人兽共患的传染病。据报道,国外曾发现200多例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的患者,国内人感染毛皮动物巴氏杆菌病尚属罕见。1989年7月,我院收治1例经破损皮肤感染狐巴氏杆菌病患者,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牛巴氏杆菌病又称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本病是黄牛和水牛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败血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养牛业的不断发展,牛巴氏杆菌病已成为养牛业的一种主要疾病,其发生与流行已严重影响着养牛业的发展。1流行病学本病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病原体存在于多种健康动物口腔和咽部黏膜,与宿主呈共栖状态。各种家畜均可感染本病,病原体为条件致病菌,当动物处于应激状态,机体抵抗力低下时,细菌则可在体内大量繁殖,发生内源性传染。在同种或不同动物间  相似文献   

16.
<正>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溶血性巴氏杆菌引起鹿及其他多种动物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动物巴氏杆菌病的急性型常以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为主要特征,所以过去又叫"出血性  相似文献   

17.
正牛巴氏杆菌病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一)流行病学牛巴氏杆菌病除侵野生反刍动物外,主发于各种年龄的牛,水牛易感性高;病畜和带菌动物是该病传染源,该病可通过直接和间接传播。该病常见春、秋放牧的牛,呈散发,有时也地方流行,热带比温带地区多发,天气变化,运输等后常见散发病例,也可见大流行;病毒和霉形体感染也可诱发巴氏杆菌。  相似文献   

18.
禽巴氏杆菌病(Avian pasteurellosis)又称禽霍乱或禽出血性败血症,是一种由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引起的以发病急、剧烈腹泻和出现急性败血性为主要特征的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流行快、死亡率高,给养禽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简要阐述了本病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诊断,同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旨在为诊治本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巴氏杆菌病是主要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动物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牛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特定血清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1流行情况多杀性巴氏杆菌,是细小、两端钝圆的球状短杆菌,多散在、不能运动、不形成芽孢。该菌抵抗力弱,干燥和直射阳光很快死亡,高温立即死亡,一般消毒液均能迅速杀死,对磺胺、土霉素类敏感。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多种动物和人均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20.
禽巴氏杆菌病的综合防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鸡、鸭、鹅等禽类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我国动物防疫法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近年来,禽巴氏杆菌病在我市各养鸡场、养鸭场曾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与流行,笔者指导养禽业主通过采取综合防制措施,使该病得到迅速而有效的控制。现将禽巴氏杆菌病的综合防制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