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VR039—16葡萄砧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VR039—16是从Vitis vinifera L.CV.Almeria与V.routundifoliaMichx(圆叶葡萄)杂交后代中选出的。其“雄株1号”是加利弗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H.P.Olmo于1948年育成的。它与其它VR(V.vini-fera×V.routundifolia)杂交种最初被用来研究葡萄(V.vinifera)与圆叶  相似文献   

2.
14.蔷薇科Rosaceae 一、李亚科PRUNOIDEAE FOCKE 桃属Amygdalus L. (1)山桃Amygdalus davidiana (Carr.)Yu:产南坪、平武。 (2)甘肃桃Amygdalus kansuensis Skeels:产南坪县。 (3)光核桃A.mira(Koehne)Kov.et Kost:产马尔康。 (4)桃A.persica L.:产万源、安县、平武、越西、甘洛、德昌、冕宁、昭觉、宁南、宜宾、合川、合江、长  相似文献   

3.
桑叶葡萄(Vitis ficifolia)是中国重要的葡萄属野生资源。以桑叶葡萄'九里沟桑4号'为试验材料,利用Illumina HiSeq PE150测序平台完成了其全基因组重测序,并组装了其叶绿体基因组。注释结果表明,桑叶葡萄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60 751 bp,呈典型的四分体结构,其大单拷贝区(large single copy,LSC)、反向重复序列(inverted repeat,IR)和小单拷贝区(small single copy, SSC)的长度分别为88 971、26 355和19 070 bp。注释共得到133个基因,包含88个蛋白编码基因,8个rRNA基因,37个tRNA基因。在桑叶葡萄中共搜索到84个SSR位点,其中单核苷酸、二核苷酸、三核苷酸、四核苷酸和五核苷酸重复基序个数分别为55、8、9、9和3个。用MEGA软件,通过邻接法对包括5个葡萄种类的32个种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桑叶葡萄与山葡萄(Vitis amurensis)、欧亚种'黑比诺'(V.vinifera'Pinot Noir')、夏葡萄(V.aestivalis)以及圆叶葡萄(V.rotundifolia)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4.
我国葡萄野生种质资源的同工酶研究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正> 同工酶酶谱分析是研究植物分类,遗传变异的一个有效方法。为了在葡萄育种上充分利用起源于我国的葡萄属野生种质资源,我们从1980年开始进行葡萄野生种(类)的同工酶研究,以探讨野生种的分类和与育种有关的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一、材料和方法 (一)样品采取分析样品采自陕西武功西北农学院野生葡萄原始材料圃,种类有:山葡萄、双庆山葡萄(Vitis amurensis),刺葡萄(Vitis davidii),兰葡萄(Vitisdavidii var·cyanocarpa),秋葡萄(Vitis  相似文献   

5.
抗砧3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于1998年以河岸580(Vitis riparia)作母本、SO4(Vitis berlandieri×Vitis riparia)作父本杂交育成的葡萄砧木品种,高抗葡萄根瘤蚜、根结线虫,耐盐碱;与葡萄品种嫁接亲和性好;适应性强,产条量高。  相似文献   

6.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 在一个葡萄的种间杂交组合〔毛葡萄8324296 (Vitis quinquangularis) ×欧洲葡萄粉红玫瑰(V. vinifera) 〕的F1 群体中发展分子标记,共产生了89 个稳定的RAPD 标记,连同4 个形态标记(花型、霜霉病抗性、果皮颜色、果汁颜色) 构建了一个葡萄RAPD分子连锁图。该图覆盖基因组总长度为1 033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7.8 cM, 为毛葡萄连锁图谱的构建提供了一个连锁框架。  相似文献   

7.
葡萄根系腐解物的化感效应及酚酸类化感物质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坤  郭修武  郭印山  谢洪刚  胡禧熙 《果树学报》2011,(5):776-781,F0003
为探讨葡萄根系腐解物的化感作用,采用室内红地球葡萄(Vitis vinifera)组培苗和室外贝达葡萄(V.ri-paria×V.labrusca)盆栽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葡萄根系腐解物的化感效应,并利用LC-MS技术对根系腐解物中的化感物质进行了分离鉴定。室内试验表明,0.01、0.05、0.1 g.mL-1(根系...  相似文献   

8.
为阐明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在葡萄种质耐盐机理中的作用,以耐盐葡萄砧木抗砧5号(Vitis berlandieri-V.ri-paria×V.amurensis-V.vinifera)和盐敏感砧木Macadams(V.riparia)为试材,比较研究了在不同质量分数NaCl胁迫下,叶片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和有机渗透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引起葡萄叶片膜透性增加,盐敏感品种Macadams的膜透性高于耐盐砧木抗砧5号;MDA含量随盐胁迫加重而升高,但抗砧5号低于Macadams;盐胁迫下葡萄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上升;可溶性蛋白的变化趋势不一致。由此说明脯氨酸、可溶性糖是葡萄在盐胁迫初期的重要有机渗透调节物质,而可溶性蛋白在葡萄中的渗透调节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葡萄白粉病(Uncinula necator)起源于北美洲,遍布于世界各葡萄产区。该病主要危害葡萄的叶片、枝梢及果实等部位,以幼嫩组织受危害最重。我国南方湿热地区因气候条件不同,各年份葡萄白粉病发病程度不一,温暖闷热的天气有利于白粉病的大发生,在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南方葡萄研究中心的葡萄资源圃,每年9—11月为葡萄白粉病发病盛期。欧洲葡萄(Vitis vinifera)品种品质优良但不抗白粉病,特别是在南方栽培易感病而给生产上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美洲葡萄(V.labrusca.)品种虽对白粉病抗性较强,但果实品质较差,使生产应用受到限制。原产于中…  相似文献   

10.
葡萄贮藏中SO_2伤害与膜脂过氧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耐SO2品种巨峰(Vitis vinifera Linn.×V.labrusca Linn.)和不耐SO2品种红地球(V.vinifera Linn.)为试材,研究了葡萄贮藏中SO2伤害与膜脂过氧化的关系。为探讨SO2伤害与自由基产生的关系,在传统低温贮藏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巨峰葡萄常温离体试验。结果表明,SO2伤害使葡萄脂氧合酶(LOX)活性升高,丙二醛(MDA)含量及组织相对电导率增加。受SO2伤害后,耐SO2品种巨峰的LOX活性、MDA含量和组织相对电导率的上升幅度均低于不耐SO2品种(红地球)。SO2伤害诱发自由基产生,导致葡萄MDA含量增加,自由基清除剂可降低MDA含量增加的幅度,减弱SO2对膜脂的伤害。  相似文献   

11.
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9个葡萄花发育相关基因在藤稔葡萄夏芽成花过程中的表达进行分析。所研究的基因包括:Vitis vinifera AGAMOUS(VvAG)、Vitis vinifera APETALA3(VvAP3)、Vitis vinifera FLOWERING LOCUSC(VvFLC)、Vitis vinifera FRUITFUL(VvFUL)、Vitis vinifera FLOWERING LOCUS T(VvFT)、Vitis vinifera APETALA2(VvAP2)和Vitis vinifera SUPPRESSOR OF OVER EXPRESSION OF CO1(VvSOC1)、Vitis vinifera APETALA1(VvAP1)以及Vitis vinifera LEAFY(VvLFY)。结果表明,经摘心处理的夏芽能够进行花芽分化及花芽形成,而未经处理的对照组夏芽未形成花芽;9个基因在处理与对照夏芽及发育枝茎尖中的表达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在处理样品中的表达与拟南芥中同源基因的表达基本相符。该研究对于深入了解葡萄花发育的分子机理,相关基因在转基因中的利用以及其表达的合理调控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葡萄种间杂交浆果颜色的遗传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桑叶葡萄(Vitis vificifolia Burge)即董氏葡萄(Vitis Thunbergii Sieb et Zuce)等野生种与栽培品种杂交第一代、第二代的57个组合,1988株浆果颜色的遗传表现表明:它们的杂交一代均呈黑色,很少分离。第二代分离显著。以杂交一代黑色株系与绿果的米勒·图高重交,它们的绿果后代均达50%;与紫果玫瑰香回交,多分离出约20%的绿果植株。桑叶葡萄组合杂交一代与巴立斯坦、白根地、伊丽莎白等绿果品种重交,有40%—50%的绿果后代。贝特组合二代的绿果株系与绿果品种杂交,后代全为绿果植株。不同种组合之间的复合杂交,后代分离显著。  相似文献   

13.
以珍珠岩栽培的7年生峰后葡萄Vitis vinifera×V.lanbrusca为试材,设置高(120 mg/L,全价复合肥配制,以氮计)、中(60 mg/L)、低(30 mg/L)3个营养液浓度,探讨了不同营养液浓度对葡萄果实发育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提高营养液浓度(中浓度),葡萄单果重相应提高,果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升高,可滴定酸含量降低,果皮着色有提前趋势;营养液浓度过高时,与中浓度相比,可溶性固形物下降,可滴定酸有增高的趋势,果实品质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14.
以酿酒葡萄‘赤霞珠(Vitis vinifera L.cv.Cabernet Sauvignon)’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采后不同剂量UV-B对葡萄果实中多酚含量及PAL活性的影响,为人为调控葡萄果实乃至葡萄酒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以成熟葡萄果实进行UV-B照射0 min(对照)、15 min、30 min、45 min、60 min、120 min,并随机取样测定果实中总酚、黄烷醇类多酚及PAL活性,结果表明:采后UV-B处理能显著提高葡萄果实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诱导采后葡萄果实多酚类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15.
葡萄种间杂种的抗寒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葡萄种间杂交3个组合的亲本及其123株F1代、1个种间杂种(品种)及其8株自交后代为试材,通过人工低温胁迫处理一年生休眠枝条,测定了冻害指数、电解质外渗率、可溶性糖3项指标的变化,并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了各株系的抗寒性。结果表明:"玫瑰香"(Vitis vinifera)×"黑龙江实生"(V.amurensis)、"红地球"(V.vinifera)×"双优"(V.amurensis)2个组合F1代的抗寒性均介于双亲之间;欧山杂种(品种)"北醇"自交后代出现了抗性分离,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抗寒;"燕山-1"(V.yeshanensis)×"河岸-3"(V.ripia)F1代116株出现了抗性分离,存在超亲遗传,筛选出高抗寒杂种28株,但总体上抗寒性遗传倾向于抗寒性弱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正> 葡萄保加利亚隐潜病毒(Grapevine Bulgarian Latent Virus GBLV),是侵染葡萄的一种病毒。它侵染美洲葡萄(Vitis labrusca)一品种“Concord”可导致萌芽推迟、枝条生长异常、叶变浅绿及果穗松散。侵染欧亚种葡萄(V.vinifera)品种或杂交种,多数仅表现症状隐潜特性,这也就是“隐潜病毒”名称的来源。GBLV在世界上分布范围较小,就目前资料来看,仅在保加利亚、美国纽约洲、匈亚利、南斯拉夫以及葡萄牙存在。意大利学者Martelli,G.P.等人首次由没有症状表现的欧亚种葡萄“Rcatelli”中分离到这种病毒并进行了描述。1980年Martelli等人做了GBLV侵染自然寄主——葡萄与人工接种寄主植物超微结构的观察;1983年Gallitelli等人研究了GBLV一株系的  相似文献   

17.
野生资源—毛葡萄的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葡萄(Vitis quinquangularisRe h a)作为一种野生果树资源在省内外广泛分布,博山县志上也曾有记载。1982年省、市科委下达了毛葡萄大面积栽培试验项目,我们在域城镇姚家峪村进行了开发利用和生物学特性观察,并研究探讨了育苗和栽培技术,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毛葡萄的经济价值和开发利用 1.毛葡萄经济价值:据分析(表1)除含有葡萄中所含的糖类、有机酸、蛋白质、果胶、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外,维生素C的含量为葡萄的3.4倍,毛葡萄中磷的含量也比葡萄高,并且有平喘、滋肾养阴的药用价值. 1 962年淄川酒厂利用毛葡萄作原料,加上六味中草药…  相似文献   

18.
以烟台地区广泛种植的欧亚种(Vitis vini fera L.)酿酒葡萄品种“蛇龙珠”(Cabernet Gernischet)为试材,研究了不同产量水平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产量缩短了“蛇龙珠”果实的成熟期.随着产量的减少,“蛇龙珠”葡萄中总酚和花色素含量呈现出上升趋势.单宁的含量在一定产量水平内随着产量的减少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葡萄卷叶伴随3型病毒(Grapevine leafroll associated virus-3,GLRaV-3)和葡萄A病毒(Grapevine virus A,GVA)常常复合侵染部分主栽欧美杂交葡萄品种。以半定量RT-PCR与qRT-PCR方法研究了‘希姆劳特’葡萄(Vitis vinifera L. × V. labrusca L.‘Himrod’)中不同组织内病毒的相对积累量,结果表明叶脉和韧皮部内的病毒相对积累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以成熟枝条韧皮部组织的cDNA为模板,优化了RT-PCR多重扩增体系,可以同时扩增待测样本中两种病毒的目标基因。从一株复合感染GLRaV-3与GVA的‘藤稔’葡萄(Vitis vinifera L. × V. labrusca L.‘Fujiminori’)中,分别克隆了GLRaV-3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全长序列和GVA部分基因组区域序列,后者包括CP基因的部分序列与病毒RNA沉默抑制子(viral suppressor of RNA silencing,VSR)基因全长序列。病毒核酸同源性分析与系统进化研究表明,不同GLRaV-3分离物的CP高度保守;而‘藤稔’葡萄的GVA分离物包含多种变异株,具有准种病毒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干旱胁迫下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对葡萄Vitis vinifera L.扦插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在正常水分(well-watered,WW)和干旱胁迫(drought stress,DS)下研究接种和不接种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