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观太乡: 九六年春、夏、秋三季养蚕7100张,产茧203770公斤,产值241万元,单张产茧量28.7公斤,单张产值340.67元,平均每公斤茧价11.87元,单张产茧量、产值分别比去年增加11.7%、57.7%。通过“公司+农户”二次返利,蚕农获返利金额168587.2元,每公斤鲜正茧平均返利1.37元;其中,最高返利金额3元,平均返利2元以上的占返利样茧的40.6%,主要蚕茧质量指标明显提高,平均解舒丝长693.49米,上车率90.9%,健蛹率84.2%,解舒率提高20%。 养好蚕、卖好茧,为观太蚕桑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  相似文献   

2.
<正> 关中新蚕区蒲城县,在实行蚕茧“产、供、销”一体化管理后,蚕桑生产稳步发展,形势喜人,1985年蚕茧产量较1984年翻了一番,1986年新栽桑100余亩,养春蚕540张,总产蚕茧12.5吨,比上年同期增产68.9%。蚕茧价格稳定,平均斤茧价1.94元。饲养的陕蚕二号,茧层率最高达27%,茧价2.43元。群众兴桑养蚕的积极性逐渐高  相似文献   

3.
据有关资料显示:2002年大部分省市的春夏茧收购价比2001年每公斤下降4~8元。导致茧价下跌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茧丝市场低迷,出口数量减少。二是国内过快扩桑,蚕茧供过于求,造成蚕茧积压。三是茧丝质量低下,缺乏竞争力。虽然我国是茧丝绸大国,但产品质量却无优势,缺乏竞争力。此外,一些自营出口企业的低价竞争,也直接影响到丝绸产品的出口。那么,如何面对茧市低迷?冷静面对市场行情,稳定蚕桑面积。目前,有许多蚕农面对茧市低迷,心灰意冷,不再对桑园进行投入和管理,使桑园处于丢荒状态,不少蚕农都在消极观望。其实,在市场经济的年代,不管干哪…  相似文献   

4.
<正> 为逐步提高蚕茧质量,正确执行茧价政策,富安镇茧丝绸公司在1987年试行了密码收购蚕茧的方法。通过一年来的初步实践,效果较好。一、密码收茧的方法1.印好密码收购单。密码收购单上印有号码、售茧数量、上茧率、茧层含水率、毛脚茧率、评定茧价等项目。用不同颜色区分各个磅口的密码收购单,一式两份。  相似文献   

5.
《四川蚕业》2009,37(1):55-55
为了在市场疲软时保护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梓潼绿神丝绸有限责任公司与县财政一道出台了蚕茧保护价收购政策,每公斤鲜正茧不低于13元,业主大户、共育户不低于15元,为了使保护价能够顺利实施;从2006年开始,县财政与公司每年各出资50万元建立蚕茧风险基金,连续出资三年共300万元,由县财政专储,任何人不得使用,当行情低迷时启动保护价。2008年正晚秋由于行情疲软,县财政和公司对蚕农每公斤鲜正茧价补贴2元,使全县平均收购价格稳定在17.80元以上,  相似文献   

6.
<正> 今年,冕宁县泸宁区春茧获得了丰收。饲养的1256盒蚕种,总产茧36186.61公斤,比去年同期净增4783公斤,增长13.6%,总产值达144833.16元,比去年净增46266元,增长46.9%,平均单盒产值115.2元,比去年有大幅度的增长。这个区春茧丰收的主要因素是四个:一是,政策调动了蚕农养蚕积极性。春蚕饲养前,省丝绸公司、省物价局联合制订了蚕茧价外补贴政策:每公斤正茧补贴0.60元,每公斤下茧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茧丝市场从“蚕茧大战”转为蚕茧积压,茧价丝价由高抬不下,到茧价低贱伤农。茧丝绸形势十分严峻。激烈的竞争迫使我们必须形成共识,共同渡过难关。  相似文献   

8.
<正> 如皋县江安乡1990年春蚕期在狠抓科学培桑、小蚕共育、防病消毒等措施的同时,大力推广方格簇,不但蚕茧张产、总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而且蚕茧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上车茧率由上年的85%提高到93.2%,解舒率由56.8%提高到61.4%,茧丝长由998m提高到1098m,鲜上茧出丝率由17.6%提高到20.5%。每公斤方格簇茧平均价达12.26元,比草笼茧平均价高1.28元。广大蚕农看到了使用方格簇可改善茧质、提高效益的优点,推动了如皋县其它乡镇使用方格簇的积极性,全县1990年方格簇使用量300万片左右,1991年将达720万片,使用方格簇上簇的将达80%。  相似文献   

9.
<正> 上簇结茧,是养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上簇管理及簇具的好坏,是决定蚕茧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我县近年虽产茧量成倍增长,1986年比1980年增长7.99倍,但上茧率不高,茧价低,经济效益差。1985年全县养蚕2020张,总产茧52120公斤,总产值170327.70元,平均张值84.32元,平均公斤茧价3.26元。1986  相似文献   

10.
养殖致富     
精打细算养蚕创收 江苏省金湖县涂沟镇于沟村有位养蚕高手,历经蚕茧市场的20多年风雨,他始终不改养蚕老本行。 他科学养蚕,除了使用塑料大棚、稀放、方格簇上山、室外预挂等方法外,要求最严的是蚕室、蚕具消毒。他种植的40亩胡桑一年要养3茬蚕,亩产达115公斤。他饲养了40张春蚕每张平均产量高达51公斤,总收入3万元。对蚕茧市场他颇有见地。认为,现在许多蚕农茧价高时就兴冲冲地栽桑,茧价低时就毫不留情地砍桑。通过精打细算他总结出,无论茧价如何下跌,哪怕是跌到县茧丝绸公司最低保护价12元/公斤,还是比种粮、棉效益高,  相似文献   

11.
我区桑蚕茧生产两年连续减产,预计87年产茧6.0万担,比86年7.52万担减20.2%,比解放后最高产量9.45万担减36.5%,减产的主要原因还是政策因素造成的,如前两年蚕茧销路不好,茧价偏低,挫伤了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去年下半年开始,蚕茧生产形势有所好转,茧价有所回升,特别是今年,虽有关部门规定收购价每市斤鲜茧为2.0元(按茧层率19%计,下同),但各地实际收购价全区平均大约在2.3—2.5元左右,当前农民挖桑情况已基本停止,养蚕积极性有所提高,但由于桑园面积减少.因而今年蚕茧产量仍是减产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周晓辉 《四川蚕业》2003,31(3):42-43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从长远看对我国纺织丝绸业是利大于弊 ,将有助于激发我国企业的活力 ,产业将因此得到提升。但是 ,入世后 ,国外实力雄厚、设备及技术先进的企业将逐步渗透 ,对我国丝绸企业将产生更大的竞争压力 ,特别是茧丝绸质量的竞争、国际丝绸市场份额的竞争 ,将给我国茧丝绸业带来新的挑战。下面 ,我对影响蚕茧质量的因素及提高蚕茧质量问题谈谈个人意见。1 影响蚕茧质量的因素1 1 “蚕茧大战”造成的恶果。由于蚕茧大战 ,互相抬价抢购蚕茧 ,没有认真执行好茧好价 ,劣茧低价 ,分级定价的质量标准 ,形成好茧坏茧一个价 ,打击…  相似文献   

13.
蚕茧作为茧丝绸工业的主要原材料,蚕茧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蚕茧资源利用、产品档次和经济效益.淳安县作为我国国内重要优质原料茧生产基地,也是设施大棚养蚕推广面积规模最大县之一,虽然淳安县能大量生产5A级生丝的原料茧,但是生产能缫制精品6A级生丝的原料茧却很少.为提升蚕茧质量,摸清原因,2019年,我们对设施大棚养蚕所生产的蚕茧进行质量、缫丝成绩试验、测试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设施大棚内养蚕要比普通蚕室内养蚕结茧率低3.15%、死笼率高3.57%;设施大棚内生产出的蚕茧比普通蚕室内生产出的蚕茧上车茧率低0.77%、茧丝长短25.6 m、解舒率低1.23%、茧丝纤度低0.03 dtex、出丝率低0.45%、洁净低0.19分,差异显著.因此,做好设施大棚内养蚕期间和蔟中管理过程中对温湿度的调节和通风换气,可有利于提高设施大棚蚕茧质量和茧丝品质提升.  相似文献   

14.
<正>我市茧丝绸体制改革目前尚未全部到位。虽市政府已明文规定:蚕茧统一由市丝绸集团总公司收购经营,但我市1997年春取得省发收烘许可证的22个茧站中,只有5个茧站属公司经营管理,8个外贸投资茧站和9个供销社自办茧站共17个茧站的人财物,仍属供销系统管理。在近几年的蚕茧收购经营中,由于权属关系和利益关系尚未理顺,在具体操作中产生了一些矛盾。不但影响了茧价  相似文献   

15.
<正> 提高蚕茧的采售质量是提高蚕茧质量的重要一环。为此,收购部门在评茧标准上作了有关补充规定,以鼓励蚕农提高售茧质量。如1987年规定,收购春茧上茧率达90%以上可以享受价外补贴每公斤茧0.16元,生产扶持费每公斤茧0.90元,而上茧率在90%以下的,没有价外补贴,生产扶持费也只有0.70元。茧层含水率实行茧量升降补正,毛脚茧实行按比例扣级。对此,有的蚕农还不甚知道,还有出售统茧、潮茧、毛脚茧的现  相似文献   

16.
《蚕桑通报》2009,40(1):65-65
2008年江苏省蚕茧市场低迷、茧价下跌、效益下降、生产规模萎缩,全省去年养蚕264万张,同比减少18%,全年产茧9.7万t,同比减产7%,蚕茧平均收购价940元/50kg,同比下降6%,蚕农茧款收入18亿元,减少13%,蚕农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春茧价格一直下滑,2008年富阳市春蚕的饲养量8600张,平均张产47.5kg。茧价16.40元/kg,每50kg茧与上年相比减218.00元,减幅26.5%。使用方格蔟的茧比普通茧每50kg提高200.00元收购,说明只要茧质好收购部门(用茧单位)愿高价收购蚕茧。现在情况是茧质量普遍下降,所以茧价一直不能提高,根据富阳市2008年春茧质量调查统计,平均一茧丝长1065.58m,解舒率53.06%,净度89.23%,上茧率75.01%,出丝率32.58%。  相似文献   

18.
<正>近几年由于“蚕茧大战”恶果没有消除,加之蚕茧收烘经营管理混乱,导致蚕农的蚕茧质量意识淡薄,蚕茧质量严重下滑,直接影响我市茧丝绸行业的经济效益。 为提高蚕茧质量,增加收入,巩固蚕桑生产,徐州市各级政府及业务部门近两年采取综合措施,实施配套技改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1996年春期全市发种21.4万张,生产蚕茧7625吨,平均张产35.75公斤,比1995年同期增长4.4%,蚕茧质量大幅度提高。1995年春全市从13个最好庄口抽样送省蚕茧检验所检测,只有5个样茧解舒率达60%,上茧率达95%,解舒丝长700—750米。而1996年春从7个庄口抽样送省蚕茧检验所检测,干茧出丝率平均达41.36%,茧丝长平均达1252.1米,解舒丝长平均达864.6米,解舒率达68.48%,上车茧率平均达99.16%,上述指标比1995年同期全面增加(抽样庄口试  相似文献   

19.
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是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和国家扶贫型农业龙头企业,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积极培育和壮大了淳安农业主导产业蚕桑产业,为促进全县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十分积极的贡献,特别是在今年茧丝绸市场受国际宏观经济的影响,其它蚕茧主产区的茧价已下滑至400~500元/50kg的严峻形势下,积极统筹茧丝绸贸、工全力反哺农业,龙头带动作用发挥更为明显,使全县农民出售的蚕茧价格一直稳定在1 000元/50kg以上,即使在茧丝绸行业进入了近十年来最"寒冷"的一年,全县蚕农仍稳定增收,2.9万农户户均蚕桑收入9 069元,蚕桑总产值达到了2.63亿元,蚕茧收入在全县农民总收入中的比重占到了12%,同时全县发展了7家缫丝厂、两家绢纺企业和1家丝绸织造公司等一批丝绸加工企业,茧丝绸全行业总产值超过了6亿元,年上交税收2 000~3 000万元,解决了全县近10万农民的就业.应该说,以茧丝绸总公司为龙头的茧丝绸行业在全县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 为了理顺蚕茧收购渠道,搞好收茧秩序,正确贯彻茧价政策,提高蚕茧收烘质量,促进蚕桑生产稳步发展,根据国家茧丝协调小组1997年2号、10号文件,省政府1997年57号文件及国家计委、国家茧丝绸协调小组计价管(1998)279号《关于1998年茧丝价格政策及收购管理的通知》精神,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