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主要症状1.1白粉病。多发生于月季、菊花、大丽花、瓜叶菊、非洲菊等。主要为害嫩叶、嫩芽、嫩梢、花蕾和花梗。发病初期受害部位出现褪绿斑点,以后逐渐变成白色粉状物,后期病斑变成灰色。造成花卉植株矮小,嫩梢弯曲,花少而小或不能开放,叶片凹凸不平,严重时叶片卷曲、干枯,甚  相似文献   

2.
1主要症状 1.1白粉病.多发生于月季、菊花、大丽花、瓜叶菊、非洲菊等.主要为害嫩叶、嫩芽、嫩梢、花蕾和花梗.发病初期受害部位出现褪绿斑点,以后逐渐变成白色粉状物,后期病斑变成灰色.造成花卉植株矮小,嫩梢弯曲,花少而小或不能开放,叶片凹凸不平,严重时叶片卷曲、干枯,甚至整株死亡.  相似文献   

3.
江梅  胡海彬 《河南农业》2008,(15):17-17
一、白粉病 (一)症状 白粉病是切花月季的主要病害之一,在世界各地普遍发生,温室生产时全年都可发生。它侵染月季的绿色器官,叶片、叶柄、花蕾及嫩梢均可受害.其中幼叶最易发病。发病初期受害部位出现褪绿黄斑,边缘不明显,扩大后产生白色粉斑,并由点连成片,形成一层灰白色粉状物;嫩叶染病后叶片反卷、皱缩、变厚;叶柄及嫩梢染病后,被害部位膨大,向反面弯曲,节间缩短,枝条变细;花蕾受害后出现畸形,不能开花。  相似文献   

4.
<正>月季白粉病是月季常见病害,凡栽培地区均可发生此病,引起大量叶卷曲、焦枯,嫩梢枯死,花不开放或花姿不整,影响生长和观赏。一、发病症状叶片、叶柄、花蕾及嫩梢等部位均可受害。初期,叶上出现褪绿黄斑,逐渐扩大,以后着生一层白色粉  相似文献   

5.
邵伟 《农家致富》2004,(6):34-34
月季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茎秆及花蕾。发病初期叶面及叶背上产生白色近圆形星状小粉斑,以叶正面居多,后扩展戍连片白粉。后期发生蔓延到花蕾、花颈布满白粉。致使花蕾弯曲、死亡,月季白粉病一般在大棚方式生产鲜切花发生较重,当前生产上主要  相似文献   

6.
白粉病主要发生在植株叶片上,严重时可侵染到植株的幼芽、嫩梢和花蕾等部位。植株在初发病时,嫩叶正反面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白色粉斑(即病菌无性时代的分生孢子),并略显褪绿或呈畸形。在适宜的条件下,粉斑迅速扩大并连接成片,使得叶面布满白色粉状霉斑,后变成淡灰色,  相似文献   

7.
<正> 月季栽培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是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它可使月季生长健壮,开花繁茂,保护绿化成果。月季主要病害有白粉病、黑斑病,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刺蛾、星天牛等。 1 主要病害及防治 1.1 白粉病。在月季的嫩叶、嫩梢或花蕾、茎上密生白色霉点,叶背有白色粉末,叶片向内卷曲。 主要防治方法:在早春休眠芽萌动以前,喷施石硫合剂;抽芽时喷50%代森铵800~1000倍液。7天1次,连续喷3次。 1.2 黑斑病。5月份开始发生,霉雨季节及9月份多雨时发病严重,叶面形成黄色斑点,病斑逐渐  相似文献   

8.
白粉病、褐斑病、煤烟病是庭院花卉常见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和花蕾,严重时会引起整株枯死,影响庭院花卉的观赏和经济价值。一、白粉病可危害多种花卉的嫩叶,嫩梢和花蕾。主要症状:初时受害部位出现白色小霉点,后变成白色粉斑,叶背有白色粉末,叶片卷曲。防治方法:通风透光,降低  相似文献   

9.
《农家顾问》2012,(1):33
草莓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花蕾、果实、果柄等。发病初期在叶背面发生白色丝状菌丝,然后形成白粉状,为害严重时叶缘向上卷起、焦枯,花瓣受害变为红色,果实受害后果面覆盖白色粉状物。植株栽种过密,施氮肥过多,病害发生较严重。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特别是连作大棚和在白粉病重发区。②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10.
1.症状特点 白粉病是保护地草莓生产中的一种常见病害,主要危害叶片、果实、果梗.发病初期,叶片背面局部出现薄霜状的白色粉状物,以后迅速扩展至全株,随着病情的加重,叶片向上卷曲,呈汤匙状;花蕾、花感病后,花瓣变为红色,花蕾不能开放;果实发病后,果面覆盖一层白色粉状物,果实停止膨大,着色变差,失去商品价值.小苗感病后,质量变劣,移栽后不易成活.  相似文献   

11.
《北京农业》2012,(22):20
<正>瓜叶菊白粉病瓜叶菊在幼苗期和开花期如室温高、空气湿度大,叶片上最容易发生白粉病,严重时可侵染叶柄、嫩枝、花蕾等。初发时,叶片出现零星的、不明显的白斑,发展后整个叶片布满灰白色粉状霉层。植株受害后,叶片、嫩梢扭曲萎蔫,生长衰弱,有的完全不能开花。发病严重时,导致叶枯,甚至整株死亡。防治方法①室内经常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增加光照;②  相似文献   

12.
一、桃树白粉病 1.发病症状 主要危害果实、叶片和新梢。受害果实从5月份出现症状,在果面上形成直径约1厘米大小的圆形病斑,上有一层白色粉状物,即分生孢子。叶片受害后,在叶背面出现圆形白色菌丛,严重时菌丛覆盖全叶,受害叶生长受影响,叶片呈波纹状,严重时全叶干枯脱落。  相似文献   

13.
智彬 《现代农业》2015,(2):13-14
<正>一、白粉病病菌主要侵染嫩芽、嫩叶、嫩梢、花蕾和花梗等处。刚染病时,受害部位出现褪绿斑点,日渐扩大,以后逐渐变成白色粉斑,受害叶和茎梢生长畸形并向上卷曲萎缩,整株花卉生长衰弱,开花小而少或花有畸形。发病后期,白色粉斑逐渐变成大小不等的褐色或黑色斑点,叶片变黄、卷曲而最终脱落。这类病菌随气流传播,如环境湿度大、氮肥施用过多、通风透气不良则更易蔓延。白粉病在花卉中较常见,以气温较高的  相似文献   

14.
一、白粉病(一)病害症状白粉病属真菌子囊菌亚门单囊壳侵染引起,主要为害叶片、花器、嫩梢。叶片受侵染后出现褪绿斑,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大病斑,叶片较正常叶片发紫,表面覆盖大量白粉;嫩梢和叶柄发病时病斑略肿大,节间缩短,病梢有回枯现象;幼芽受害不能适时展开;花蕾受害后布满白粉,逐渐萎缩干枯,严重时全株枯死。病菌以菌丝体在病芽、病叶或病枝上越冬。3-4月开始发病,5-7月盛发,8月减少,9-10月再次发生。土壤中氮肥过多、钾肥不足时易发病。  相似文献   

15.
一、白粉病(一)病害症状白粉病属真菌子囊菌亚门单囊壳侵染引起,主要为害叶片、花器、嫩梢。叶片受侵染后出现褪绿斑,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大病斑,叶片较正常叶片发紫,表面覆盖大量白粉;嫩梢和叶柄发病时病斑略肿大,节间缩短,病梢有回枯现象;幼芽受害不能适时展开;花蕾受害后布满白粉,逐渐萎缩干枯,严重时全株枯死。病菌以菌丝体在病芽、病叶或病枝上越冬。3-4月开始发病,5-7月盛发,8月减少,9-10月再次发生。土壤中氮肥过多、钾肥不足时易发病。  相似文献   

16.
1白粉病 在开花结果期间易得此病,叶片上首先布满白色粉状物,逐渐使叶片失绿发黄,导致植株早衰,幼瓜畸形,使质量和产量明显降低。当白色粉状物刚刚出现时,可选用3种药剂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7.
黑穗醋栗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危害全株,植株感病后叶片皱面覆有一层白色粉状层。一般情况。下部叶片病斑多。后期叶片卷曲。枝条感病后。布满白粉。后期呈现褐色,严重时新梢枯死。后蔓延到果实上。发病早的果实大部分脱落。后期果面出现褐色病斑,失去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白粉病是大棚草莓常见的一种病害,该病侵染草莓植株的叶片、叶柄、花、果实。发病初期,叶背面零星长出薄薄的白色菌丝层,随着病情加重,白色菌丝层增厚,整个叶片被白粉状霉层覆盖,叶缘向上卷曲变形,叶质变脆,叶柄上也覆盖着白粉状霉层;花蕾受害,不能开放或开花不正常;果实受害则  相似文献   

19.
1为害症状草莓白粉病是露地和保护地草莓的重要病害,防治不当会造成严重为害。草莓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花蕾、果实、果柄等。发病初期在叶背面发生白色丝状菌丝,然后形成白粉状,为害严重时叶缘向上卷起,焦枯,花瓣受害变为红色,果实受害后果面覆盖白色粉状物,膨大停止,着色不良。  相似文献   

20.
正葡萄白粉病是常见病害,容易造成葡萄叶片、叶柄、嫩梢、新芽、幼果等受害。一、症状受害部位早期出现白色粉状物,中期是灰白色粉状物,后期是小黑点。二、白粉病难治疗的原因1.潜伏期的白粉病不易察觉,一旦看到病斑就意味着到了暴发期,病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