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施锌对青花菜产量品质影响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试验在大田条件下, 在青花菜上进行了施用硫酸锌的试验。试验设0 、0-5 、1 、2 、4、8kg/667 作为基肥施入和叶面喷施等7 个处理。研究了施锌对土壤有效锌含量和对青花菜生理代谢、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每667  地施用1kg 锌肥, 土壤有效锌平均提高1-0645μg/g ;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施锌量的提高, 青花菜的叶绿素含量、光合强度、硝酸还原酶活力、根系活力、株高、茎粗、叶面积、根系干重、产量等随之提高; 超过这一范围后又随之下降。本试验认为: 2kg/667 是各项指标的最佳值。花球的含锌量在0 ~8kg/667  范围内随着施锌量的提高, 花球的含锌浓度提高, 但锌肥利用率下降  相似文献   

2.
关中灌区小麦、玉米轮作田磷肥施用定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1年定位研究表明,在关中灌区土的小麦,玉米轮作制中,将磷肥施于小麦,每kgP2O5平均增产14.9kg,后作玉米平均增产7.3kg,磷肥利用率25.6%,比等量磷肥施于玉米的增产效益高。施磷肥后,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多,耕层下土壤因得不到磷素补充,有效磷含量减少较多,年生产粮食10.5~12.0t/hm^2,年需要施磷肥(P2O5)105~120kg/hm^2,可维持土壤磷素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黑钙土的培养试验,研究了玉米秸秆及其根茬施入土壤后不同分解时间对土壤有效微量元素的影响。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玉米秸秆及其根茬处理的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对照。施用玉米秸秆土壤有效锌、猛、铁、铜提高幅度分别为0.70~2.05、4.77~5.94、3.24~5.28和0.19~0.63mg/kg;施用玉米根茬土壤有效锌、猛、铁、铜分别为0.21~0.64、2.30~3.72、3.96~6.63和0.21~0.68mg/kg。  相似文献   

4.
甘肃主要农业土壤磷、锌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玉米幼苗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施磷能显著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和玉米幼苗吸磷量;(2)施锌显著增加土壤有效锌含量和玉米幼苗的吸锌量;(3)施锌增加玉米苗吸磷量,但不影响土壤速效磷含量。施磷,对低磷土壤能促进玉米幼苗的吸锌量,但对高磷土壤则有碍锌的吸收。  相似文献   

5.
甘肃主要农业土壤磷、锌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玉米幼苗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施磷能显著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和玉米幼苗吸磷量;(2)施锌显著增加土壤有效锌含量和玉米幼苗的吸锌量;(3)施锌增加玉米苗吸磷量,但不影响土壤速效磷含量。施磷,对低磷土壤能促进玉米幼苗的吸锌量,但对高磷土壤则有碍锌的吸收。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黄泛冲积物发育的盐碱化潮土的长期定位试验和土壤、植物分析,研究了小麦-夏玉米轮作制下的产量演变;有机肥和化肥的肥效;土壤养分的变化和平衡,以及土壤盐分及其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年平均产量NPK〉NP〉NK〉PK;单施化肥的单位养分增产量P2O5〉N〉N2O;配施有机肥时,N〉K2O〉P2O5。化肥生产率玉米大于小麦,单施化肥大于配施有机肥。每年每公顷施N375kg,P2O5187.5kg,K  相似文献   

7.
玉米锌中毒可能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岩棉、盆钵和大田栽培试验,研究过量锌肥对玉米致毒的可能性。试验结果表明:营养液中锌浓度达到26.2mg/L(高出正常情况的200倍)、盆栽和大田土壤施锌量达到750kg/亩时,玉米幼苗地上部干物产量和籽粒产量与正常施锌量处理相比,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锌本身对植物的毒性是极小的。锌在玉米各器官内的分配顺序为茎>根>叶>籽粒;在施入最低和最高锌情况下,籽粒中锌浓度变幅仅为17-44μg/g,可见玉米的富锌能力是十分有限的。通过计算土壤锌的环境容量,3种供试土壤在亩施750kg锌肥的情况下,1-3个月后的环境容量为每亩278-352kg硫酸锌,表明石灰性土壤对锌的包容能力是巨大的,故在石灰性土壤上产生植物锌中毒是较困难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本文研究,二次多项式的95%最大产量相应的施氮量水平分别2为137.5kg/hm^2和120.6kg/hm^2,冬不麦和夏玉米轮作总产为14402kg/hm^2,基本达到了吨粮田水平,研究表明,为减少作物收获后0-100cm土壤NO3一N残留量,同时维持作物产量水平,可施用二次多项式95%最在产量相应的施氮量水平,也达到了减少土壤NO3-N淋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坡瘠地玉米高产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回归最优设计416B方案,研究了氮、磷、有机肥和密度对玉米的效应,结果表明,按选出的5种高产栽培方案,玉米产量可提高2倍,在施一定磷和有机肥的基础上,增加氮量利于叶面积的扩大,有助于提高玉米产量;在一定氮和有机肥水平上,叶片中磷含量和土壤有效磷的含量密切相关,R=0.687>R0.01(1.14)=0.23。  相似文献   

10.
玉米和其它作物一样,不仅需要氮素。也需要磷素、钾素和其它微量元素。但多年来大部分农户只重视氮肥的施用而忽视其它肥料的施用。使得土壤养分比例失调.已成为创高产的限制因素。以郏县为例,根据目前土壤养分化验结果:钾素比较富裕,磷锌高度缺乏。全县速效磷平均含量为12.95mg/kg.667m^2供磷量只有2公斤.有效锌含量仅0.47mg/kg,在临界值以下。通过配施磷、锌获得明显的增产效果。据试验在高肥地上每公斤过磷酸钙可增产玉米1.65-5.42公斤。中肥地每公斤过磷酸钙可增产玉米3.2-6.3公斤:在有关白苗的地块上喷施锌肥。病症很快消失。充分证明在目前产量水平下.氮磷配合补施微肥,改只施氮肥为全量施肥已成为再创高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采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不同品种类型玉米夏播制种的氮磷钾肥料三要素进行优化量比探讨。结果表明:玉米夏播制种的增产效应,中早熟型是:磷> 氮> 钾;中晚熟型是:氮> 磷> 钾。获得掖单2号制种产量高于5 625kg/hm 2 的施肥区间是:氮(N)187.5~222.0kg/hm 2;磷(P2O5)142.5~163.5kg/hm 2,钾(K2O)148.5~175.5kg/hm2;N∶P2O5∶K2O= 1∶0.75∶0.79。掖单13号制种产量高于3 600kg/hm 2 的施肥区间是:氮(N)231.0~262.5kg/hm 2,磷(P2O5)130.5~154.5kg/hm2,钾(K2O)120.0~148.5kg/hm2,N∶P2O5∶K2O= 1∶0.58∶0.54。  相似文献   

12.
玉米施用锌、磷及有机肥的肥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2-1996年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碳酸盐黑我下土种植玉米施用锌、磷、有机肥对玉米生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严重缺磷的碳酸盐黑钙土上,单独施锌无效,锌磷配施玉米苗期生物学产量增产明显,磷与锌呈正交互作用;施磷和有机肥时,玉米苗工站含量下降到19.4-23.3mg/kg,磷/锌比值大于140,玉米易出现白苗症;施入土壤的锌第1年固定率最高可达65%-885,第2年达85%-95%,第3年达88.5%-92.4%;磷与锌配施既能提高锌的利用率又能提高磷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东魁杨梅对主要矿质养分的年间吸收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东魁杨梅树体的解体调查结果表明,杨梅未结果幼年树(18株/666.7m^2)年间养分吸收量为N2.62kg,P2O50.37kg,K2O2.42kg,CaO1.29kg,MgO0.44kg,吸收比例为100:14:92:49:17。结果成年树(18株/666.7m^2,产量1350kg)年间养分吸收量,依次为9.4kg,0.9kg,10.6kg,4.7kg1.5kg吸收比例为100:10:113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秸秆还田与锌肥配施对土壤养分、春玉米产量及子粒锌含量的影响,为合理施用锌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无秸秆还田时,施用锌肥后比不施锌土壤有效锌含量提高64.00%,全锌含量提高2.51%,在施锌情况下,S1Z4处理比S0Z4土壤有效锌含量增加了0.21 mg/kg;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而单独施锌对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无显著影响;无秸秆还田条件下,施锌肥可增加春玉米产量14.06%,秸秆还田条件下,施锌则可增产17.3%;无秸秆还田情况下,施用锌肥使春玉米子粒锌含量提高20.17%,秸秆还田配施锌肥则使子粒锌含量提高32.61%。秸秆还田与锌肥配施是提高土壤供锌能力、增加春玉米产量和子粒锌含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南京地区马肝上、红淤土、黄土等土壤的养份含量,根据养分平衡施肥估算法,得出水稻在马肝土上的目标产量施肥量是N99.0kg/hm^2、P2O561.5kg/hm^2、K2O64.5kg/hm^2,N:P2O5:K2O为1:0.62:0.66;小麦在江淤土上的目标产量施肥量是N106.5kg/hm^2、P2O279.5kg/hm^2、K2O43.5kg/hm^2,N:P2O5:K2O为1:0.  相似文献   

16.
研究施用不同量的锌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锌能够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玉米产量随锌肥施用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土壤锌含量较低地区适量增施锌肥可以提高玉米产量,过量增施锌肥反而起到毒害作用降低玉米产量。通过本试验研究,可为玉米在农业生产中微量元素锌的施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1995 ~1996 年对不同密度 和施氮处理 研究玉米 新品种苏 玉 9 号的 吸肥特性。结果表明: 本 试验单产 在6 489.75~10 230.3 kg/hm 2 范围内, 吸 N 量 117.9~192.45 kg/hm 2 、吸 P2 O5 量 58. 35 ~88.35 kg/hm 2 、吸 K2 O 量119. 85~180.15 kg/hm 2 , N、 P2 O5 和 K2 O 吸收量与产量成正相关。增加群体吸氮量, 重点应增加吐丝 成熟的积累量;增加群体吸磷素量,重点要增加吐丝 成熟的积累量, 其次是增加出苗 拔节的积累量; 增加吸钾量,首先要增加出苗 拔节的积累量, 重点是增加拔节 吐丝的积累量, 并提高吐丝 成熟的积累量。适宜密度基础上增施氮可提高成熟期群体氮磷钾素积累量和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8.
对黑穗醋栗土壤施K肥和叶面喷施K肥研究表明,施K肥可以明显增加黑穗醋栗叶片中K素含量,并且增加叶片中N素含量,降低P、Mg含量,使树体营养趋于平衡,改善树体潜在缺K问题.从改善树体营养效果来看,土壤施K以每株0.15kg~0.3kg为宜,且萌芽前施入效果明显;叶面喷施效果次于土壤施肥,适宜浓度为0.5%~1%K2SO4。  相似文献   

19.
旱壮秧培育的土壤肥力指标及苗床培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扬州市主要稻区旱壮秧培育的苗床土壤肥力指标,里下河稻区土壤孔隙度60%以上,容重1.0g/cm3以下,有机质3.0%左右,速效磷40mg/kg以上,速效钾160mg/kg以上。丘陵稻区土壤孔隙度60%,容重1.0g/cm3左右,有机质2.5~3.0%,速效磷50mg/kg以上,速效钾180mg/kg以上。高沙土稻区土壤孔隙度55~60%,容重1.0g/cm2左右,有机质2.0%以上,速效磷50mg/kg左右,速效钾150mg/kg。旱秧苗床以肥沃菜园地和高爽旱地为好;以施有机肥为主,采取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的培肥技术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苗期玉米的盆栽试验,探讨了在镉、锌污染土壤上施入不同量的有机肥并配合淋洗措施后土壤中镉、锌的形态转化、迁移规律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改良效果。结果表明:施入有机肥后土壤中有效态镉、锌的含量明显降低,通过络合淋洗后土壤中镉、锌的总量减少显著,因而能够显著减轻Cd2+、Zn2+对植物的毒害程度。土壤Cd2+为0—100mg/kg时,施用猪粪450—675t/hm2,玉米受毒害程度明显降低;土壤中Zn2+的浓度为500mg/kg时,增施猪粪225—450t/hm2,玉米中锌的含量接近正常值。随有机肥施入量的增加玉米生物量增加也较显著,故在镉、锌污染的土壤上增施有机肥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改良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