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文摘(5则)     
《广西植保》2001,14(3)
克螨特 :梨树禁用。波尔多液 :桃、李树在生长季节较敏感 ,应慎用。石硫合剂 :对葡萄、桃、梨等果树的幼嫩组织易发生药害 ,使用要慎重。稻丰散 :对桃树和葡萄的某些品种会产生药害 ,使用要慎重。磷胺 :桃树忌用。敌敌畏 :核果类果树禁用。乐果及氧化乐果 :桃、梨、枣树对稀释倍数小于 1 5 0 0倍的药液敏感。因此 ,在使用前要先做试验 ,确定安全使用浓度 ,防止药液敏感现象发生。砷制剂 :核果类、柑桔和梨树的某些品种不可使用。草甘膦及克芜踪 :这 2种灭生性除草剂只能在果树行间定向喷雾除草 ,不可喷溅到果树枝叶上。韦成礼 (广西大学 南…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随着襄阳市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襄阳市玉米种植面积达16.8万hm2,玉米田常年化学除草面积在16.3万hm2左右,化学除草剂普及率达97%。除草方式主要是:播后苗前封闭除草、苗后茎叶除草和苗后定向喷雾除草三种。随着玉米除草剂的大面积使用,襄阳市玉米药害事故逐年增多,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本人近年参与全市玉米药害事故调查十余起,现将襄阳市玉米药害发生的原因及补救措施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科健 《江西植保》2004,27(2):73-73
使用安全保护剂如25788可以防止和解除酰胺类除草剂的药害。BNA-80能有效抑制杀草丹的脱氯,避免水稻矮化。激素型除草剂造成的药害,可喷施赤霉素或撒石灰、草木灰、活性炭等缓解。光合作用抑制剂和某些触杀型除草剂的药害,可施用速效肥,促进作物恢复生长。土壤处理剂的药害可通过翻耕、泡田和反复冲洗土壤,尽量减少残留。当然,有些除草剂的药害是可以恢复的,如野燕枯喷药后,小麦叶片短时期变黄;草甘膦作为定向喷雾剂用于棉田,施用后,短时间内也会造成棉苗叶子发黄;都是属于可恢复的药害症状,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除草剂药害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玉米除草剂使用不当往往造成药害,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笔者结合多年生产实践经验,介绍玉米除草剂的常见药害和解除药害的方法。1常见药害1.1烟嘧磺隆药害玉米三至五期叶喷施烟嘧磺隆后5~10 d,玉米心叶褪绿、变黄,或叶片出现不规则的褪绿斑。有的叶片卷缩成筒状,叶缘皱缩,心叶牛尾状,不能正常抽出。玉米生长受到抑制,植株矮化,并且可能产生部分丛生、次生茎。药害轻的可恢复正常生长,严重的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5.
烟嘧磺隆是玉米田常用除草剂,能有效防除多种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常因使用不当造成药害。应先了解其施药要求,掌握使用技术后再施用,以免药害发生。药害症状受轻度药害,表现为施药后5~10 d玉米生长受抑制,心叶褪绿、变黄,或叶片出现不规则褪绿斑,一般10~15 d后可恢复生长;药害严重时,叶片卷缩成筒状,叶缘皱缩,心叶呈牛尾状,不能正常抽出,去除半边"尾巴"几天后心叶即可长出。  相似文献   

6.
除草剂防除豌豆地杂草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地杂草与蔬菜争肥、争光,严重地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应用化学除草剂能有效地解决蔬菜地杂草的防除,且能省工、省时,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豌豆地除草,因种植播种密集,人工除草困难,苗后使用触杀性除草剂对蔬菜会造成药害,影响作物生长,为科学地选用选择性除草剂,对其进行有效防治,于2000年9月14日用旱草净、乙草胺在豌豆地进行播后芽前除草药效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草甘膦是内吸灭生性除草剂,对多年生杂草地下组织破坏性很强。但进入土壤后即失去活性.药后当天整地播种,对作物生长无不良影响。因此被广泛用于茶园、桑园、果园、休耕田、麦、油菜等免耕田播种前除草,以及玉米、棉田行间的定向喷雾。用于防除几乎所有的一年生或多年生杂草。草甘膦还具有毒性低,对人畜安全的优点。同时随着转基因作物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2001年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运城市盐湖区棉花红叶枯病暴发流行,发生面积9400hm2。所有棉田在1个月之内普遍发病,半数以上的棉田病株率50%~70%,严重的田块达100%,棉株叶片脱落成光秆,仅剩几个棉铃,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棉花红叶枯病又称棉花红叶茎枯病、棉花黄叶枯病。据观察,发病初期棉株中、下部叶片由绿变黄,继而变红或紫红,叶背、叶脉及其附近仍保持绿色,病叶变厚,皱缩发脆,病害在棉株上自下而上,由内向外扩展;后期病叶发生不规则的红褐色或褐色斑枯,呈灼焦状,叶缘上卷,叶片干枯脱落成光…  相似文献   

9.
《杂草科学》2010,(3):64-64
烟嘧磺隆是玉米田常用的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近年来该药在部分地区应用后产生了较重的药害。症状表现为玉米心叶褪绿变黄,或叶片出现不规则褪绿斑;有的叶片卷缩成筒状,叶缘皱缩,心叶呈牛尾状,不能正常抽出;植株矮化,有时会产生丛生、次生茎。  相似文献   

10.
1991年6月10~30日湖北省监利县、人民大垸农场、湖南省华容县万亩棉田发生了一起由除草剂引起的严重药害,各有关单位对产生药害的原因作了认真细致的调查。一、药害情况受害作物主要为棉花,还有小面积其它作物及树木等。受害棉株高30~40厘米,已开始现蕾,产生药害的棉株表现为顶端畸型,新叶呈鸡爪状,扭曲,整个棉株停止生长,经鉴定为除草剂2,4-D丁酯对棉株产生的药害。受害严重的需改种,受害较轻的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喷洒九二○、施肥等)。具体损失尚难估计。受害棉田分布于沿监利县芦苇田一线,受害棉田与苇田相隔距离从数十米到8千米不等,长江对面华容县的一些地区也受到影  相似文献   

11.
稻田化学除草 ,有时会因环境或除草剂施用方法不当等出现药害。为更好地推广稻田除草剂 ,笔者进行了系列的调查研究 ,摸索出药害的判断及补救方法 ,在生产实践中能减小药害造成的损失。1 除草剂药害的判断为了增加灭草效果、扩大杀草谱 ,大多数复配除草剂含苄磺隆、吡嘧磺隆、乙草胺、甲磺隆等 ,在推广使用中会因农户不懂使用 ,遇上坏天气等而引致药害。主要表现为 :①白根少或无白根 ,根变黄、黑或腐烂 ,根生长停止或变畸形 ;②茎叶失绿 ,出现黄 (褐、白 )斑 ,茎叶扭曲变形 ,输导组织变坏 ,叶尖或整叶黄化枯萎 ;③新叶和分蘖伸出缓慢或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除草剂草甘膦已在茶园广泛使用,特别在江苏省内已得到大面积推广。茶园除草劳动强度大,而杂草生长旺盛期也是采茶季节,这样就造成劳动力紧张,影响采茶的进度和产量。自从推广化学除草剂草甘膦后,这方面的矛盾得到了较好的解决。茶园使用草甘膦只要做到定向喷雾,避免药液直接接触茶树,就能防止发生药害。据镇江市五洲山茶场试验,每亩用草甘膦有效成分15克,喷洒在一年生幼龄茶树上,也没有发生  相似文献   

13.
草甘膦对枳壳苗有药害,但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不会造成死苗。它对枳壳苗株高、茎粗的生长抑制作用随用药次数的增多而增大,只要控制好使用次数和药量,不论是用来春接或秋接,植株的茎粗度都能生长达到砧木嫁接的规格要求(离土面5厘朱处茎粗0.4厘米以上),嫁接后对柑桔苗的生长无任何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农药药害是指在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治过程中,农药使用方法不当或未严格按照农药标签要求施药或购买假冒伪劣农药而引起农作物生长发育不正常,造成落叶、落果、灼伤、叶片失绿等生理症状,轻则导致减产和产品质量下降,严重时可使作物绝收。据湖北省农药检定管理所组织全省调查结果,近年来,由于农作物化学除草  相似文献   

15.
使用化学除草剂的目的是通过防除杂草,达到节省人工并尽可能获得高产。稻田化学除草剂具选择性,任何制剂的安全是相对的,因环境或施用不当等会出现药害。为了更好地筛选、推广应用除草剂,我们进行了系列的调查和研究,提出了药害的判断及补救方法,以减小药害,挽回损失。1除草剂的药害判断为了增加灭草效果、增大杀草谱,在等磺隆、毗呼磺隆中加入少量的乙草胺、甲磺隆等,在推广使用中会因农户不懂使用,遇上坏天气等而引致药害。主要表现为:白根少或无白根,根黄、黑或腐烂,根生长停止或变畸型;茎叶失绿,出现黄(褐、白)斑,茎…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当阳市有不少农户因玉米田除草剂使用不当,导致药害时有发生,轻则影响玉米正常生长,严重时会导致玉米减产甚至绝收。针对玉米田除草剂药害频发情况,笔者从药害症状、原因、补救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多年的调查与总结,并提出了科学使用技术,指导农户开展玉米化学除草。  相似文献   

17.
杂草是葡萄园的一大危害,选择41%草甘膦喷施除草能达到省工、节本、提高除草效果的目的,调查结果认为表层土壤湿度较大时,易出现草甘膦药害症,表现嫩叶花斑、心叶发白或停止生长、危害的叶片发黃不能正常生长、落花落果严重;建议葡萄园要适时适量施用草甘膦。  相似文献   

18.
棉旱粮区麦田用麦草灵对后茬作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乡属棉旱粮套种地区,土壤沙性,偏碱。1991年秋播推广了绿磺隆与甲磺隆混配而成的麦草灵防除麦田杂草1.4万亩。取得了良好的防除效果,株防效达87.1%,鲜重防效达91.2%。施药后麦苗虽有一段时间发黄,生长受抑制,但到返青后仍能恢复生长。然而,麦草灵在土壤中的残留对后茬多种作物造成了严重的药害。据初步统计,全乡春播作物发生药害面积1000多亩,占使用面积的8~10%。其中,绝收250亩,农民反映强烈。为此,我站对部分受害作物进行跟踪调查,并实施了一些补救性措施。现将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棉花黄萎病是系统性土传病害。病菌从根部侵入棉株 ,随维管束扩展至棉株的各个部位。人们一般取茎基进行分离培养以获得黄萎菌 ,但我们在分离试验中发现 ,有时从茎基部难以分离出黄萎菌 ,尤其是枯、黄萎病混生棉株。为此 ,我们进行了棉株不同部位分离黄萎病菌的比较试验。经 4批共 2 9株的 1 51块茎基组织和 3 3 1块叶柄组织常规分离 ,在培养 6d时 ,茎基和叶柄长出黄萎菌落的百分率平均分别为 3 9.7%和71 .0 %。结果表明 ,叶柄是分离黄萎菌的最佳部位。用叶柄分离的优点 :一是叶柄比茎基菌落出现早、多而纯。在PSA、PDA和水洋菜三种…  相似文献   

20.
1986年笔者对小麦拔节后使用百草敌发生药害的情况进行了观察和试验,现筒报如下: 一、药害症状 1.茎秆畸形 施药后麦苗倾斜弯曲,以后可逐渐恢复直立为轻者;稍重者,植株基部呈圆弧形弯曲,茎秆呈“J”形:严重者,节间缩短,以穗颈节更甚,茎秆粗矮,弯曲呈“S”形。 2.畸形穗 轻度仅麦芒弯曲;中度穗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