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产优质大穗型玉米新品种陕科9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陕科9号是宝鸡迪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自选系dx36为母本、自选系dx33作父本,于2007年在公司眉县玉米试验站内杂交组配育成的春播玉米新品种。2010~2011年参加陕西省春玉米区域试验,2011年参加陕西省春玉米生产试验。2012年3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陕审玉2012020号。  相似文献   

2.
大豆新品种吉农27号是以荷引10为母本,以吉农8601-26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按系谱法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06~2007年参加北方春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617.5 kg/hm2,比对照吉林30号增产6.2%;2008年参加北方春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106.5 kg/hm2,比对照吉林30号增产4.9%.粗蛋白含量为38.18%,粗脂肪含量为21.66%.该品种2009年6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3.
金岛808是葫芦岛市种业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以自选系2686为母本、昌7-2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2008年参加天津市春玉米预备试验,2009-2010年参加天津市春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0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津审玉〔2010〕001号。特征特性金岛808是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天津市春播生育期115d,与对照种农大108相仿。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浓绿色,叶缘绿色,长势强。  相似文献   

4.
糯稻新品种贵农糯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农糯1号系贵州大学农学院水稻研究所于2001年用香型糯稻品种农南香糯与兴糯925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2001-2003年在贵阳与三亚之间进行高产多抗目标性状的单株选择:2004年春定型育成.编号为2003南繁-528;2004年参加本所品系比较试验:2005-2006年参加贵州省糯稻新品种(系)区域试验.2008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稻2008011号.  相似文献   

5.
莆豆6号系以粤春04-5为母本、泉豆7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普法选育而成的春大豆高蛋白新品种。在2014~2015年的省多点区试中,该品种表现丰产、稳产、适应性广,平均产量达2065.8 kg.hm -2,比对照福豆234增产6.55%。2017年4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福建省春大豆种植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正>泉豆13号系福建省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本所选育的定型中间材料泉系8803为母本、定型中间材料泉系92-108为父本,通过人工去雄授粉的方法获得杂交后代材料,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选育而成的春大豆新品种。2012-2013年参加福建省春大豆区域试验,2014年参加福建省春大豆生产试验,201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闽审豆2015002。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桂春豆111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泉豆937为母本,以桂早一号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的春大豆新品种。2018-2019年参加广西第十三周期春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959.35kg/hm2,比对照品种桂春1号增产2.5%;2020年参加广西第十三周期春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593.65kg/hm2,比对照品种桂春1号增产3.9%。2021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高油、抗倒伏、抗病、抗虫等特点,适合清种亦适合间套种,适宜在广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地膜春小麦新品种陇春15号系从750025-12×山前麦的后代832-648中选择的变异株,后经北南交替选育而成,1996年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陇春15号是目前甘肃省春小麦推广品种中最适于地膜栽培的品种之一,其株高适中偏矮、抗倒伏,穗大粒多,品质优良,对当前流行的主要条锈菌生理小种表现高抗~免疫.陇春15号在甘肃省高寒阴湿地区和中部川水地区地膜栽培中,适播期为3月上中旬,一般较当地露地栽培提早7~10d;丰产栽培措施为纯N119.3~127.2kg/hm  相似文献   

9.
正大12号玉米是湖北襄樊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于2000年以自选系CTL34为母本,CT1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3~2004年参加宁夏进行的北方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于2006年经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正大12号玉米是湖北襄樊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于2000年以自选系CTL34为母本,CT1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3~2004年参加宁夏进行的北方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于2006年经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晋单 43原名春早单 2号 ,是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所 ,1 997年用自选系太早 95 0 2 /太早95 0 4为亲本育成的特早熟单交种。 1 997年春播鉴定试验 ,单产 63 75 .0kg/hm2 ,比对照冀承单 3号增产 1 4.9% ,各项选育指标符合育种要求定名春早单 2号。 1 998~ 1 999年参加本所夏播品比试验 ,1 999~ 2 0 0 0年参加山西省特早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 ,2 0 0 0年参加山西省特早熟玉米品种生产试验 ,均表现高产、稳产、抗病、耐旱。 2 0 0 0年 1 2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并命名为晋单 43。2 产量表现1 998年…  相似文献   

12.
《种子》2020,(8)
特早熟高产玉米新品种众德丰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以自选系P 10-95为母本,自选系P 13-606为父本杂交组配选育的玉米杂交种。2016年、2017年参加山西春播特早熟玉米Ⅰ区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8 892.0 kg·hm~(-2),比对照德美亚1号增产15.7%,2018年参加山西春播特早熟玉米Ⅰ区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 006.2 kg·hm~(-2),比对照德美亚1号增产16.9%。2019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稳产、抗病、抗逆、品质优良等特点。生育期122 d,适宜在山西省春播特早熟玉米Ⅰ区及有效积温≥2 200℃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大豆新品种柳豆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柳豆 2号是柳州地区农科所以贵港市农科所育成的配合力强的“杂交混选”作母本 ,以江苏春大豆晚熟农家种“如皋荚荚三”为父本 ,1 986年进行有性杂交 ,采用改良系谱法经 8代选择培育而成。 1 990年参加广西预试 ,原代号为柳 1 9-2 1。 1 991~ 1 993年参加第四周期广西春大豆区域试验。 1 995年参加广西生产试验 ,5个点汇总 ,平均单产达 2 5 86kg/hm2 ,比本地六月增产 33.9% ,比对照柳豆 1号增产 1 7.5 % ,接近于极显著水平。 2 0 0 0年 1 2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定名为柳豆 2号。2 特征特性柳豆 …  相似文献   

14.
湘春豆11号是我所培育的优质、中熟大豆(?)品种,1982~1984年,分别参加了湖南省和我国南方区春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产量均居供试品种的首位,比对照品种矮脚早增产显著或极显著。1987年1月,经湖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全省推广。为了建立湘春豆11号“高产、优质、低耗”的综合农艺措施,为大面积生产的规范化栽培提供技术资料,我们对密度和N、P、K、B的施肥量作了初步探讨,现将研究结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春小麦新品种吉麦2号,是由吉林农业大学小麦育种组通过复合杂交(罗16×陇春1号)×辽春7号多代选育而成的。该品种于1986年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定名,1987年推广面积达50余万亩。品种特征、特性: 吉麦2号种子长卵形、浅红色,千粒重为37~40克,蛋白质含量为15~16%。该品种属中早熟种,生  相似文献   

16.
<正>1选育经过新稻33号(57-11-4)是新疆金丰源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春海南三亚南繁时以日本水稻品种上育397作母本,以自育品系95-10-18为父本进行杂交,此后在新疆连续加代种植,采用系谱法选择,早代分系比较。2008~2009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稻早熟组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稻早熟组生产示范试验,2010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克旱13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以克76-751为母本、克70-96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的春小麦新品种。1992年春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85~1986两年所内鉴定结果,平均公  相似文献   

18.
克春19号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根据市场对强筋小麦需求,以克00-63/克00-2031为母本,以龙06-290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6-2018年参加黑龙江省小麦区域、生产试验,产量较对照品种平均增产5.4%,田间抗倒伏性强且抗穗发芽,于2019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相似文献   

19.
薛志强 《作物杂志》2013,(2):157+160
晋燕13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右玉农业试验站选育的高产抗旱燕麦新品种,2010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燕认2010001. 1 选育过程 晋燕13号是1998年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燕麦课题组用雁红10号作母本、皮燕麦455作父本进行选配杂交组合,经过7年连续选育而成,1999 ~ 2001年进入株系选育试验,2002 ~ 2004年进行品系鉴定试验,2005~2007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2008~2009年参加山西省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  相似文献   

20.
湘早籼11号(原7-81)是湖南省水稻所1983年用浙辐802作母本,湘早籼1号作父本杂交于1987年定型育成的中熟早籼新品种。1991年由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1989~1990年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468.2kg与494.3kg,分别比浙辐8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