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藏族建筑文化及传承机制的分析,以西藏山南地区泽当镇民族路集镇设计为例,从藏族文化结构体系、设计原则、设计构想等方面,探讨了民族村镇本土化规划设计的模式与路径.  相似文献   

2.
<正>第三届森林文化节的主题是"体验森林感知文化"。文化节于3月27日开幕,10月底落幕。文化节期间全市15家森林公园将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西山森林公园有踏青节、植树节、"西山晴雪"摄影大赛;八达岭森林公园有丁香节、踏青之旅、夏令营;百望山森林公园有山花节、"悦"读森林、红叶节等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3.
云南民族竹文化资源开发的产业化构建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南丰富多彩的竹类多样性孕育了异彩纷呈的少数民族竹文化,是一项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生态文化资源。民族竹文化多样性是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云南少数民族竹文化资源开发作为案例,根据云南少数民族竹文化资源的特色、优势和开发潜力,提出了以少数民族竹文化为背景的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构建方案:"建立2种体系、实施1个工程",即建立生态竹林景观体系和民族文化景观体系,实施"12345工程"。  相似文献   

4.
藏族林卡是藏民族创造的园林类型,在青藏高原自然地理环境和藏文化滋生下形成,具有独特的民族造园精神和艺术特点。该文立足藏族林卡生成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对其造园精神作了系统论述,阐释了藏族林卡的艺术特征,从而使大家对藏族林卡和中国传统园林体系有更完整而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藏族林卡是青藏高原自然地理环境与藏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民族审美特点。本文对藏族林卡的造园审美观念作了论述,系统阐释了藏族林卡的造园艺术特点,目的在于使我们对藏族林卡有深入的了解,进而完善我们对中国传统园林体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候莉  周先锋 《中国林业》2009,(24):60-63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东南部,这里山川秀丽,民风纯朴,有33个少数民族在此居住,其中原生(世居300年以上)少数民族有10个。有“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之说,享有“歌舞之州”、“神奇之州”、“百节之乡”的美誉。以苗族和侗族为代表的原生态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7.
在伟大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生活着55个少数民族。他们与汉民族一起 ,组成了一个统一和睦的大家庭。这些少数民族以聚居、分散杂居的形式 ,像一株株常青的绿树 ,像一棵永不凋谢的山花扎根在这块土地上 ,各民族的节日文化也形式繁多 ,内容丰富多彩 ,真是一年四季月月有 ,春秋时令节节心。这里 ,我们就先到贵州浏览一下正月间他们过的“客家节”吧!在贵阳市郊区 ,你可以看到苗族同胞的“跳场”活动 ;在黔西北你看到的是苗族的“跳花”活动 ;要是在黔东南的凯里市 ,你会观赏到那儿的芦笙盛况。如果错过了机会 ,那么你就赶到月亮山…  相似文献   

8.
竹与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喜欢运用有着广泛用途而且富有文化内涵的竹为词根为各类事物命名。以"竹"为语素的合成词几乎涉及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在中国政治、经济、宗教、文学艺术以及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取意命名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从社会历史、文学典故、宗教信仰、民族节俗等方面进行挖掘,揭示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互渗性和互动性等特征,展现汉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为全面解读竹文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藏族八宝图是藏族吉祥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藏语称“扎西达杰”,在藏族人民的绘画中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并且含有深刻的含义的一种组合式绘画精品。结合案例分析了藏族吉祥八宝图中的二级符号特征,从藏族传统图案中提取了文化元素,与藏族建筑室内装饰结合,形成了特有的文化。  相似文献   

10.
云南少数民族竹文化多样性及其分布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云南丰富多彩的竹类多样性孕育了异彩纷呈的少数民族竹文化,是一项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生态文化资源。民族竹文化多样性是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系统论述了云南少数民族竹文化多样性、少数民族竹文化的分区区划以及少数民族竹文化的特色评价,以期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桃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间文学和信仰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肥城桃,因产于肥城而称"肥桃",又名"佛桃"。以其个大,味美,营养丰富,享誉国内外,并有"群桃之冠"的盛名。肥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衍生了丰富多彩的桃文化。文章从肥城桃的生态习性、栽培历史、桃文化发展脉络等方面进行阐述,针对肥城桃文化的弘扬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该文在分析云南丰富的旅游观赏竹类资源及其景观价值的基础上 ,从微观形态入手 ,探讨了竹类作为竹文化形成的 5个物质基础性美学特征 ;透过云南独特的观赏竹类及人文景观资源的宏观背景 ,论述了云南竹文化生态旅游的 4大宏观景观资源基础 ;经过对民族生态伦理和文化符号景观的研究 ,总结了作为民族传统生态意识的 3种典型风俗习惯 ,并揭示了作为云南民族竹文化精华的 3个特点 .作者以较宽的学术视野 ,通过借鉴新经济发展理论、创新理论和国内外生态旅游管理的成功经验 ,综合研究了横跨竹类学、民族学、生态学、生态经济学、旅游管理学等多学科的实物性、观念性和符号性民族竹文化景观 ,初步构建了民族竹文化的理论框架 ,简要论述了其独特性 ,并系统分析了民族竹文化与自然资源、其他文化以及生态旅游发展的相关性 ,旨在为生态经济型林业、文化经济学和生态旅游实践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文中还相应地提出了通过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云南丰富多彩的自然及人文景观资源、实现云南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 3种首要战略和相关原则  相似文献   

13.
郭燕 《森林与人类》2005,25(2):32-35
藏族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以其浩繁的卷帙、丰富的内容显示出多方面的价值,被称为了解藏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亚洲的《伊利亚特》。近年来,对史诗的研究已延伸至古代藏族社会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习俗、社会形态等领域,而其中所蕴含的生态文化也以其独特视角和特殊形式从千年以前留存至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态文化的研究和生态观念的传播是一项有益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如果我们的学术工作能够融入现实社会,对其发生哪怕些微的作用,也是值得付出的。基于此,本文拟从珠牡与仙鹤的关系,试析《格萨尔》中所蕴含的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14.
云南森林康养典型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云南省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典型模式,对云南省森林康养发展资源、模式建立、康养产品、发展趋势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云南省具有丰富多彩颇具特色的森林资源、区位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可为森林康养提供有力的物质基础;(2)根据云南森林康养特色资源建立10个典型模式,包括高山森林康养模式、森林花海康养模式、森林茶园康养模式、森林梯田康养模式、森林草甸康养模式、森林雨林康养模式、森林河流康养模式、森林湖泊康养模式、喀斯特地貌康养模式、竹林康养模式;(3)森林康养产品包括森林中医药产品、森林康养食品、森林康养体育产品、森林康养温泉产品、森林康养文化产品、森林康养自然教育、民族森林康养师等方面;(4)富有云南生物多样性特色、民族文化特色的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将会是云南森林康养业发展的趋势所在。  相似文献   

15.
新风吹进彝家寨,彝族农民换穿戴; 电视飞进彝家屋,山货纷纷销海外。这首在大姚县民族地区广为流传的顺口溜,形象而真实地描绘了改革、开放给大姚县各民族人民带来的巨大变化。大姚县是个拥有彝、白、回、傣、苗、傈僳等多种民族的贫困山区县,仅彝就占总人口的24%。千百年来,这些民族死守“宁肯饿死也不出门做生意”的旧习俗,长期过着“身在宝山不识宝”的贫穷落后的自给自足生活。 1978年大姚县委、县人民政府在党中央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对“文革”时期视为“四旧”的民族传统节日逐个进行考察。通过实地考察,县委、县人民政府认为:要使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较大发展,首要问题是更新各民族人民的商品经济观念,而更新各民族人民的观念,恢复民族传统节日是关键。县委、县人民政府的认识统一后,县委、县人民政府先后在全县14个乡镇恢复了昙华乡的插花节,龙街乡的太子会,三台乡的服装节、铁锁乡的冬街节,赵家店乡的火把节,新街乡的元宵节,仓街乡的三月会,湾碧乡的泼水节,石羊镇的开井节等10个民族传统节日。然后在每个节口中,利用群众云集的机会,县委、县人民政府的主要领导,在和各民族欢度传统节日中宣讲党的民族政策  相似文献   

16.
<正>广州文化公园三大传统花事活动之一的"第58届羊城菊会"于11月17日—30日盛大展出。本次菊会以"菊韵书香"为主题,将书香文化、品读乐趣与菊花菊艺结合展开构思,通过精心选择题材,巧妙运用菊花扎作、菊花造型等艺术手法,营造出极具书香韵味的菊花主题景组,传达了开卷有益、读乐无穷的意境,让每一位游客都感受到读书带给自己的正能量。此外,菊展期间文化公园还举办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包括2017羊城  相似文献   

17.
<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的英雄史诗,与藏族的<格萨尔王>、蒙古族的<江格尔>"呈三足鼎立之势",在世界文化宝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正>一到每年的6月18日,河北省巨鹿县都会举办杏采摘节,会搞围绕杏采摘的系列活动。从创办杏节的1991年算起,杏节已经成功举办了25届。杏节采摘逐年火爆让巨鹿县收获多多。今年,让当地干部群众没有想到的是,以杏促旅游却提前升温。杏采摘节前的"五彩杏花节"的火爆让当地政府和"吃杏旅游饭"的农家院和商贩们更显准备不足却惊喜连连,从3月18日到发稿时止超过了40万人次峰拥而入万  相似文献   

19.
藏族民居,绝大多数的屋顶形态是平屋顶,但也有相当一部分采用坡屋顶的形式。藏族民居的坡屋顶的渊源并非只有一个,是多源的,有些源自于外来文化,有些源自于本土文化。本文借助理论方面的依据、考古学方面的依据、文字语言学方面的依据,论证了道孚县藏族民居(道孚民居)坡屋顶源自于本土文化。  相似文献   

20.
从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状况谈起,分析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以及民族文化在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中的作用.从民族文化中的自然崇拜、图腾文化、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方式、乡规民约、习俗等多个层面探讨了民族文化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