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现行家蚕良种繁育实行3级繁育4级制种制度。原原种、原种繁育担负着扩大蚕种繁殖和选留母种继代的双重任务,原种又是繁育一代杂交种的种子。为此,只有搞好原原种、原种的繁育工作,才能为大面积茧丝生产提供品质优良、性状稳定的一代杂交种,并且延长推广的优良蚕品种的使用寿命,充分发挥优良蚕品种在茧丝生产中增产、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小麦原种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原种繁育的意义和任务 为了使优良品种较长时间地用于农业生产,正确地进行原种繁育,保持品种的纯度和生产性能,大量生产新品种种子,是品种应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品种选育的继续和品种推广的准备.  相似文献   

3.
<正>小麦种子繁育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小麦繁种的任务主要是保证小麦生产所需足够的种子,种性不退化,种子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为此,我国制定了三圃制小麦原种生产技术规程,以保持品种的纯度和优良种性,使其能较长时间地应用于生产。小麦简化繁种是产权单位从育种专家手里获取种子繁育出原种,再用原种生产出大田用种。  相似文献   

4.
小麦简化繁种操作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小麦种子繁育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小麦繁种的任务主要是保证小麦生产所需足够的种子,种性不退化,种子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为此,我国制定了三圃制小麦原种生产技术规程,以保持品种的纯度和优良种性,使其能较长时间地应用于生产。小麦简化繁种是产权单位从育种专家手里获取种子繁育出原种,再用原种生产出大田用种。  相似文献   

5.
良种繁育是种子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整个种子工作的基础。"三圃田"建设是青稞良种繁育的主要方法和技术措施之一。所谓三圃田,是指株(穗)行圃、株(穗)系圃和原种圃,即采用单穗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的程序生产原种的一种繁育方法。通过青稞"三圃田"建设,可有效保持和提高现有青稞品种的纯度和良好品质,并对防止品种混杂退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 我们育成的水稻品种繁育方法都是采取三级良种繁育制度,即原原种、原种、生产一级种。原原种由育种者繁育,原种由本所试验场繁育,生产一级种由本所繁种基地繁育。多年来一直是坚持这样的良种繁育制度,津稻1187育成后同样采取上述繁育制度。一、原原种的繁育(一)津稻1187于1979年育成,当年的稳定系全部收获,测产后保存在干燥器里,根据试验和繁种需要每年取出一定数量供试验和繁种用。当保存的种子少了就放在一个  相似文献   

7.
赵晓 《河南农业》2014,(11):9-10
<正>目前,桑蚕的繁育制度是3级饲养,4级制种。即在饲养原原母种时择优选留母种,同时生产原原种,饲养原原种生产原种,饲养原种生产普通种。原种繁育,担负着繁育良种、保护种性、充分发挥品种的优良性状,确保质量,逐步改善存在的不良形状。原种繁育是家蚕良种繁育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选择是保持和提高原种种  相似文献   

8.
1、原种的选育和应用原种(亲本)是种子的源头,是种子质量的基础。如果繁育的原种种子的质量不高。那么其它的生产、加工环节再严紧也都无济于事。所以在选育和引种中要特别重视原种的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 近几年来,我市烟草种植品种多、乱、杂现象严重,而且良种逐渐退化。为了生产优质烟叶,1988年许昌市政府决定将许昌市农场建为烤烟原种繁育基地。两年来,我场开发烤烟原种繁育田250亩,繁育出NC89、8277、G80等烟草原种2558公斤,推广面积51万多亩,经验收所生产的种子完  相似文献   

10.
饲用甜菜是高度异花授粉作物,品种群体内个体差异很大,在良种繁育过程中退化很快,研究及建立严格的制种技术规程十分必要.针对饲用甜菜的生物学特性,我们经过长期研究,制定了甜饲1号育种家种子及原种繁育技术规程,以保证饲用甜菜在良种繁育过程中能保持优良种性,并提高种子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适宜云南蚕区家蚕原种繁育的桑品种,以云南蚕区栽培的8个主要桑品种为材料,进行桑品种对家蚕原种繁育成绩影响的分析。结果表明:桑品种对家蚕原种繁育成绩存在不同程度影响,其中发育经过的差异较小,而生命力、茧质及卵质表现出显著性差异;桑品种对家蚕原种的繁育成绩影响的大小与繁育季节存在一定相关性。综合考虑生命力、茧质及卵质等主要性状,在云南省繁育家蚕原种,适宜选用的桑品种为农桑14号、云桑2号、云桑4号。  相似文献   

12.
应用四级种子生产程序,搞好种子生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种子生产中 ,我们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宗旨 ,不断进行技术改革 ,提高种子生产中的科技含量。其中 ,重要的改革是应用四级种子生产程序 ,逐步代替了三圃制。1 四级种子生产程序的应用1 988年前 ,我们进行良种繁育主要是采用三年三圃制。三年三圃制与四级种子生产程序相比有一定的缺陷。首先是原种生产周期长 ,跟不上品种更新换代的步伐 ;二是环节多 ,费工多 ,投资大 ;三是原种生产的种子量小 ,满足不了生产需要 ;四是株行、株系选择标准不容易掌握和统一 ,常因操作者对品种认识的局限性和偏爱 ,选出的原种不一样等。1 989年 ,…  相似文献   

13.
偃师国营原种场 ,在良种繁育体系改革以前 ,良种繁育技术往往采用三圃制。由于种子生产技术落后 ,种子质量不过关 ,盈利较少 ,甚至亏损。自 1 988年开始 ,用四级种子生产程序代替三圃制 ,主动与育种单位、种子公司等结合 ,走育、繁、推一体化道路 ,改变了过去应用三圃制 3年才能出原种的局面。采用四级程序后 ,利用育种单位提供的原原种 ,1年就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原种 ,使原种生产周期缩短了 2年。由于品种对路 ,质量提高 ,生产的原种年年供不应求。而且 ,四级程序操作简便、经济省工 ,种子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我们场从 1 989年开始扭亏为盈 …  相似文献   

14.
西吉县在海拔超过2 000 m的乡镇开展马铃薯脱毒原种繁育工作。从原种繁育场地选择、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方面对马铃薯脱毒原种种植技术进行阐述,通过优质马铃薯脱毒原种繁育,为农户提供了优质马铃薯原种种子,生产优质的马铃薯一级种。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家种子法,日本制定了良种繁育体系,并规定原原种由育种家或者受政府委托的原原种繁殖场生产。而用于繁殖的原原种的种子必须符合国家制定的标准,在种植前还必须经有关部门检查确认后方可繁殖。地方品种原原种生产在原产地良种繁殖场繁殖;国家登记品种的原原种生产在育成者的单位繁殖。 国家种子法还规定,各都、道、府、县(省级都要设置根据区域、生产试验确定推广品种的原原种圃和原种圃,为下一年原种圃和种子田提供必要的种源。  相似文献   

16.
原种是育成品种的原始种子,或生产上推广种植的品种,经过原种生产方法和程序生产的达到原种标准的种子。一般将育种者提供的最原始的、具有最好典型性的一批种子称为原原种。用原原种直接繁殖出来的种子称原种。原种必须符合以下标准:典型性一致,主要特征、特性符合原品种的典型性。原种的田间纯度不能低于99%;由原种长成的棉株,其生长势、抗逆性、丰产性和纤维品质的各项物理指标,均需保持原品种特点。原种是每一轮繁殖种子群体的开端,必须坚持高标准。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繁育高质量的亲本自交系种子,在自交系繁育的全过程,必须建立规范的繁育程序。玉米自交系种子分为四级,即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良种和制种田用亲本,其繁制生产程序为:育种家种子(套繁)-原种(穗系鉴定)-良种(混繁)-生产制种田用亲本,以3~4个世代为一循环周期。一般从育种家种子开始进行田间单株套袋繁制生产原种;用原种穗系套袋自交或姊妹交,淘汰不具备典型性状的穗系后获得良种;用良种选择合适隔离区混繁来生产制种田用亲  相似文献   

18.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及其应用模式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在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和良种繁育技术研究中,结合种子工作实践,研究总结出育种者种子→原原种→原种→良种的"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并根据各类农作物遗传变异特点和良种繁育方式的不同,归纳为四种不同应用模式。该程序使原种生产周期缩短两年,并能从根本上保持优良品种的种性和纯度,还具有操作简便、省时、省工、节约种源、减少世代之功效。有利于实现“育、繁、推”一体化和种子标准化。  相似文献   

19.
家蚕品种的种性维持,是指蚕品种固有的优良数量性状、质量性状在繁育过程中的延续。当前桑蚕种的繁育制度是3级繁育4级制种。原原种培育既要为蚕种良繁提供生产所需要的原原种,同时也要选留母种继代,因而也担负蚕种的种性维持工作。蚕品种的种性能否保持,关系到该品种能否在蚕丝生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及其使用寿命的长短。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国仍采用“三级繁育、四级制种”的蚕种繁育制度。原原种的繁育既要选留原原母种进行继代,又要为生产原种提供亲本材料。因此,选原种工作担负着种性保持及繁育良种的双重任务,而种性保持又是良种繁育的基础。在选原种工作中,应用正确的方法和措施,保持品种原来的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