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青树     
凡是有大青树的地方,就必定有村庄。那是一个冬天的傍晚,我领着几个外地的摄影家在荒野上赶路。夕阳已把东山脊染成一条金黄色的长龙,暮霭正从西山脚浸漫过来,原野渐渐地显得苍茫。前不挨村,后不接寨,奔波了一天的摄影家又饥又渴,白天被秀丽景色引起的兴奋已渐渐转为对夜晚不知投宿何处的焦虑了。我也有点着急,不时地站到高处眺望。终于,望见一团绿荫出现在我们的前方。我惊喜地大叫道:“前面有村庄了!”晚上,摄影家问我怎么知道这里有村庄,我说:这很简单,我从远处看到这里有大青树,就知道树下一定有村庄。因为在这里大青树…  相似文献   

2.
大青树     
凡是有大青树的地方,就必定有村庄。那是一个冬天的傍晚,我领着几个外地的摄影家在荒野上赶路。夕阳已把东山脊染成一条金黄色的长龙,暮霭正从西山脚浸漫过来,原野渐渐地显得苍茫。前不挨村,后不接寨,奔波了一天的摄影家又饥又渴,白天被秀丽景色引起的兴奋已渐渐转为对夜晚不知投宿何处的焦虑了。我也有点着急,不时地站到高处眺望。终于,望见一团绿荫出现在我们的前方。我惊喜地大叫道:“前面有村庄了”晚上,摄影家问我怎么知道这里有村庄,我说:这很简单,我从远处看到这里有大青树,就知道树下一定有村庄。因为在这里大青树被…  相似文献   

3.
村庄     
很久了,我一直在思索一座村庄对于一个人到底意义何在。一个曾经在村庄生活过的人,村庄留给他记忆的是什么?一棵树,一阵风,或者一间房屋。  相似文献   

4.
鸽子 《云南林业》2011,(5):77-77
如果说,炊烟是村庄的翅膀。那么,我说,树木就是村庄的衣裳。不是吗?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村庄也是一样的,全靠郁郁葱葱的树木来装饰点缀。无论哪一个村庄,那里的树木有多美,那个村庄就有多美。那里的树木有多茂盛,那个村庄就其乐融融其乐陶陶,要多兴旺就有多兴旺。  相似文献   

5.
“我是因烧荒草不小心烧了森林,我承认犯了失火罪,但是,扑救山火的人采取放‘倒火’的方法,犯的应该是故意放火罪,你们为什么不追究他们的罪呢?他们放‘倒火’造成的林木损失为什么都计算到我应负的损失之内呢?”这是笔者前不久在预审犯罪嫌疑人付某时,她所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折柳送别谈起叶照青儿子读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忽然问我:“爸爸,你夸这首诗很美,可大家都去采折树枝,不等于破坏美吗?”一句话问得我张口结舌,只好敷衍”一道:“这是托物抒情,不能当真。”孩童年幼无知,倘...  相似文献   

7.
银杉情思     
“到了花评自然保护区,就该看银杉去!”这是我们到达花评后最大的愿望。向导小王是花坪林区银杉的护理员,20岁左右,他高个,脸白里透红,目光炯炯,是个漂亮的小伙子。“长期在深山老林里工作孤独吗?”我好奇地问。“刚开始也孤独,但爱上这一行就不会了。”他微微一笑,有点不好意思地说。“现在搞什么课题呢?”“我刚走出校门不久,底子薄,银杉、铁杉、五针松、邹果茶、厚友香、弥猴桃、福建相等项目,都是在老同志的指导下进行的。”好个谦虚的小伙子!“有女朋友了?”一没有。”他老老实实地回答。“想找个什么样的呢?”“我想…  相似文献   

8.
这些日子,老北京都说咱北京变化大了,隔天不转一转,就敢不认识。北京变化是大,可要问变化最大的是哪儿,十有八九的北京人会告诉你:长安街。长安街,谁不知道这是神州第一街。如果你还是半年前来过北京,到过长安街,那你的印象或许还是故宫、广场、十里长街,高楼大厦车辆奔流不息,那真叫个长呢!如果让我概括今天的长安街,一个字,“新”。“新”从何来?长安街上是绿树成线,绿地成片,天上不见了电线,街边不见了电杆,街也宽了,天也蓝了,能说长安街不“新”吗?长安街是“新”了,可这“新”,用长安街整治办副主任刘长乐同志…  相似文献   

9.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单位领导问我:“当了爸爸,有什么感受?”我满脑子除了感叹生命的孕育太过神奇之外,暂时还没有想过爸爸这个角色。恍然间回过神来,我说:“太累了,以后肩负的责任更大了。”领导疑惑地问道:“没了?”我说:“没了。”他说:“还有一点,幸福!”哦,我忘记了幸福。这是多么重要的一种感受。  相似文献   

10.
圈里人     
刘伟是我的大学同学,爱好写作,因为诗写得好,大伙都管他叫刘诗。叫他刘诗他很高兴,往后走在大街上有人问他你是谁,他就会笑着说:“圈里人管我叫刘诗。”毕业后,大家都各忙各的。3年后的一天,我在大街上遇到了刘伟,刘伟一副老板的派头。我问:“刘伟在哪里发财?”刘伟听了先是一愣,然后笑了笑说:“搞了家公司。”我说:“不写诗了?”“不写了。往后老兄也不叫我刘诗了,哪味儿太穷,现在圈里人管我叫刘董。”我一时改不过口来,有时见了面还是叫他刘诗。后来我好不容易改过来,可他又不办公司了。这天我又见到了刘伟,我说:“…  相似文献   

11.
怀念     
怀念王慧芹自古以来,中国把人们聚居的地方称为村庄(当然还有城市,但星星点点散布在大地上的更多的是村庄,而城市也是由村庄发展来的)。这种命名法很有意思。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两个字:“村”者,生长着树木的一小片地方;“庄”繁体字为“”,草字头下一个强壮的壮字...  相似文献   

12.
张女士刚从新西兰探亲回来,我们几个朋友一起喝茶时,她聊到了这样一件新鲜事。她说在新西兰有一次陪着老公开车兜风,看见行驶在他们前面的一辆轿车排气管子排出了黑乎乎的烟,老公立即对身边的妻子说:“我们报警吗?前面有戏了。”“你看见什么了?”张女士坐在老公身边,莫名其妙地东张西望。“你看见什么了?”老公故意装傻地问妻子。“我们前面没有发现任何敌情,你凭白不顾报哪家的警呢?”“看见了吧?跑在咱们前面的那辆车,尾气不合格。”“有什么不合格,我看你没在国外呆几天,学会多管闲事了。”妻子抱怨地看了老公一眼。“我…  相似文献   

13.
去年冬天,我携六岁的孩子在农村老家小住几天,适逢天降大雪,雪把整个村庄厚厚地裹了个严实。大雪封门给大人们带来“离群索居”的感觉,却给孩子带来了无比的快乐,面对纷纷扬扬的雪花,孩子兴奋得不得了,不顾大人的劝说和阻拦,欢呼雀跃地奔向这银色的世界。是啊,孩子难得的快乐!久居于城市钢筋水泥构架中的人们无法亲身感受大自然带给乡村的那份纯真、恬淡和旷远,更何况被“圈养”和“课业”重压的孩子们。  相似文献   

14.
父亲的选择     
父亲的选择赵志华父亲退休后,不听我的劝阻,义务为林场护林。1981年,他的右眼被盗伐者打伤了。在医院里,我又一次问他:要树?还是要我?我真没有想到,在树与我之间,栽了一辈子树,爱了一辈子树的父亲竞意外地选择了我,这使我很感动。父亲并非只是一个“树痴”...  相似文献   

15.
林花 《湖南林业》2004,(10):30-30
南唐诗人陆游在母亲的逼迫下与唐琬离婚。临别时,唐琬赠送陆游一盆秋海棠留作纪念。陆问:“这是什么花?”唐说:“这是断肠红!”陆说:“我们不应称它断肠红,而应称它相思红,今后我将飘流在外,此花仍由你好好养护。”过了10年.陆游回到老家.偶在绍兴城东有名的沈园上游玩。他在园中看到一盆秋海棠.勾起了他的心思,便指着秋海棠问老园丁:“此是何花?”园丁答:“相思红!”陆游一怔.相思红是我与唐琬取的花名,别人怎么知晓?  相似文献   

16.
“马医生,您查过我们家属病房了吗?”“查过了,没事,放心吧。”“马主任,您看我的病,怎么办呀?”“我怀疑你是白血病,不用着急,一会儿王医生会安排你住进病房。”这是我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原304医院)血液科病房走廊里看到的一幕。血液科主任马健,中国年轻一代的血液病专家,就是这样每天穿梭于病患之间,为他们解除病痛。在我等待了一个多小时后,利用中午吃饭的时间,马健和我聊起了他的行医生涯。  相似文献   

17.
啥时再回家     
大年初六的早上,我又背起自己的包准备上路了。母亲站在路口,不转眼地看着我,嗫嚅嘴唇。半晌,她用颤抖的声音问我:“孩子,啥时再回家?”母亲这句我听了许多次的问话,却让我一下不知怎么回答。  相似文献   

18.
时下,“绿色”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亮点词语,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随便在哪一家商场或者超市的货架上,贴着各式“绿色”标签的商品都是琳琅满目,大有“你绿我更绿”的架势。作为消费者,难道我们就唯“绿”是瞻吗?也不尽然,近年来也不时有一些绿色产品被揭露挂“绿牌”,卖“黑货”。那么他们的“绿色”标签是谁给他们贴上去的呢?到底谁才有资格为“绿色”认证?依据什么标准认证?这是我们需要了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孔夫子周游列国,来到燕国,进城门不多远,一少年拦住马车说:“我叫项方,听说孔老先生很有学问,特拦路求教。”孔夫子笑着说:“小孩儿,你遇到什么难题啦?”项方问到:“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  相似文献   

20.
“嗖,是长安镇沼气池服务网点吗?我是隘面村村民伍汉文,我家去年建的沼气池这几天出气量不足,进料困难,能不能帮助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