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2 毫秒
1.
1江苏农垦农业机械化现状1.1农机管理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社会化、市场化服务程度显著提升经过多年的努力,江苏农垦创新农机经营管理模式,因地制宜地发展多元化农机服务,逐步形成了以“以农场为中心、农户为主体”的新型农机服务体系,农机管理、安全监理、技术推广、配件供应、机具维修等服务网络基本健全,建立了一批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服务公司、农机经营专业户、农机联合体、农机协会等农机服务组织,农机管理部门制定了各项农机作业及使用标准,加强对农机技术及作业质量的监督,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2.
农机合作组织建设是推动农机服务向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几年来,建湖县积极适应农村深化改革和农机化发展的新形势,在尊重机手意愿,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满足群众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吸纳农机技术人员、农机大户、农机经纪人及相关人员来创办、领办农机服务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协会、股份合作服务公司等农机合作组织快速发展,初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农机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广西农业机械化》杂志为双月刊,是广西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和广西农机学会共同主办的农机综合类期刊,主要读者对象是从事农机管理、推广、教育培训、质量鉴定、安全监理的工作者以及农机手、农机专业户、农机生产和销售企业工作人员等。本刊主要宣传和推广农机管理新经验、新成就,报道农机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反映各地农机动态.交流区内外农机信息,促进农机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本刊没有政策法规、农机沦坛、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衡水市农机管理部门大力引导、扶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机联合体、农机中介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提高农机利用率。衡水市农机管理总站将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紧紧围绕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转,促进了农业的丰产丰收,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此项工作走在了河北省乃至全国农机工作领域的前列。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的力度不断加大,农民购买农机、使用农机的积极性不断高涨,农机保有量迅猛增长,农机作业水平快速提高,各种农业机械像雨后春笋般地涌进农村千家万户,出现了家家购农机、户户用农机的新景象。但在看到农机化发展的同时,  相似文献   

6.
2006年以来,甘肃省临泽县认真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机经营者和农民群众的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农机安全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机安全管理水平、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创建“平安农机”活动以来,临泽县农机安全生产监管措施逐步落实到位,农机事故隐患明显减少,连续五年农机事故发生率为零。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牌证管理和驾驶人员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三率”全面达标;农机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服务“三农”水平明显提高。全县形成了县农机监理站指导、乡(镇)农机站协调、村委会组织、农机户自我管理的“四位一体”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为更便捷周到地为基层农机管理人员和农机手提供服务,近日,山东省茌平县农机局开通了“农机QQ”服务。自开通这项服务以来,该局共为服务对象提供农机业务服务38人次,业务范围包括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咨询、农机牌证管理咨询、农机跨区作业供求服务、农机维修技术服务咨询等,实现了农机管理人员与服务对象的即时互动,提升了农机管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8.
农机安全生产关系到农机化发展,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平安农机示范街道建设能普及农机安全知识,倡导农机安全文化建设,建立健全街道、村二级农机安全监管网络,不断强化农机安全社会化管理,创新完善农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全面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营造农机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为构建和谐新农村,  相似文献   

9.
“成立农机服务应急保障服务队,定期开展农机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农机安全操作检查到田间地头、农机安全知识教育进校园、进村屯、进农家,农机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农机路政执法检查……”日前,融安县对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向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发起冲刺,力争拿下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的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0.
为确保农机生产安全,实现兴机富民目标,浙江省嵊州市农机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通过三年时间建设,走出了一条以开展“平安农机”示范市创建为平台,以构健全村、乡、市三级基层农机安全监管网络,强化农机安全社会化管理宣传阵地,创新完善农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全面落实农机安全生产监管措施为目标的农机安全监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1.
蒋勇 《湖南农机》2009,36(1):11-12
农机市场体系由农机商品市场、农机劳务市场、农机技术市场、农机信息市场构成,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市场行为的局限性、市场竞争无序性、市场管理的不规范性等问题,应通过大力培育市场,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农机新产品的开发等手段推动农机市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2.
3月15日,由江苏省农机局主办,江苏省农机试验鉴定站、江苏省消协农机投诉站、南通市农机局、如皋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全省农机质量“3·15”活动在如皋市隆重举行,此次活动主题为“放心消费兴机富民”,旨在深入开展农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强化放心消费创建。全省13个省辖市农机主管部门分管领导、各市农机投诉站长、农机企业代表、农机大...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促进农机合作社健康发展,拓宽农机合作社经营者知识视野,11月23-24日,高要市农机中心组织本市部分农机合作社主要负责人外出参观交流学习。农机合作社负责人一行先后到开平农机市场、开平市沙塘镇芙冈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平市赤坎供销中心社谷物烘干中心、高要市长盛农机合作社进行了参观学习。通过外地和本地的对比,找出本市农机合作社与外地优秀农机合作社之间的差距,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14.
瑞安市围绕现代农业建设,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的思路,突出建设农机技术推广、农机维修保障、农机信息服务,着力构建上下贯通、纵横相错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全面拓展农机应用领域,提升农业服务水平,推动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浙江省大力推行责任农技推广制度,走出卜条特色明显的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之路。农机推广体系同部署、齐推进,责任农机推广制度得到了较好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根据省农业厅的统一部署,从2007年起陆续建立以首席农机推广专家、农机技术指导员和乡镇责任农机员为主体的责任农机推广制度。至目前,全省已确定并聘任各级首席农机推广专家91名、农机技术指导员696名、乡镇责任农机员2004名,有力地强化了农机推广队伍。一、主要做法1.建立组织体系责任农机推广组织体系主要由省、市、县和乡镇四级组成,省、市、县级设立农技推广中心农机分中心,乡镇设立农技推广中心或农机专业站。农机推广人员分为首席农机推广专家、农机指导员、乡镇责任农机员。省、市、县三级设首席农机推广专家,首席农机推广专家由本行政区域内有一定知名度和权威的农机科技人员和部分科技特派员担任。农机指导员主要由除首席农机推广专家外的县级农机推广人员(包括农机管理部门从事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人员)组成。责任农机员主要由乡镇或区域农技(机)推广机构人员、科技特派员担任,一般每个乡镇设有1名以上责任农机员。  相似文献   

16.
创建农机4S店 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山西省农机数量的大幅度增加,新的农机经营户的大批涌现,对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农机社会化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探索新形势下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新模式、新途径,解决农机户机具维修难、购买零配件难、学技术难等问题显得更为迫切重要。  相似文献   

17.
创建“农机安全村”是提高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地位、作用的需要,是提高广大农民机手农机安全生产意识,全面、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需要,也是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管理网络的需要。对实现新形势下农机安全生产工作重心下沉、防线前移,构筑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技术检审、执法监控三大防线,确保农机安全生产,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07年,海南省农机安全监理系统认真贯彻全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紧紧同绕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这个目标,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积极构建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长效机制,加强农机安全监理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农机安全监理行政许可和行政执法行为,组织开展农机安全专项治理活动,抓好农机安全生产日常监督管理,全省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稳定好转态势。  相似文献   

19.
基层农机监理站作为农机监理为民服务的窗口单位,联系群众最为直接。多年来,遂宁市安居区农机监理站全站职工坚持依法行政、为民服务,发扬“勇于创新,敢于争先”的精神,在为成功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区做出突出贡献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农机监理“为民服务、争先创优”示范窗口创建活动,着力加强自身建设,规范监理业务,强化安全宣传,努力健全完善区、乡、村三级农机管理网络新模式,为密切联系群众,优质为民服务,加强农机监督管理,保障农机安全生产,提升农机化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的农业发展中,农业机械一直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在农机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农机应用与服务仍存在问题。在农忙之后,规模化种植农户的农机基本闲置,而小型农户却购机用机难。为此,一种新型农机使用方式悄然兴起,即农机社会化服务,将耕整地、种植(播种或移栽)、施肥、灌溉、植保、收获、秸秆还田等环节中一个或者多个环节的作业交给农机专业户或农机合作组织,由农机组织使用相应的农业机械来完成作业,并收取一定费用。以水稻、小麦机械收获为主的“跨区作业”现象是我国典型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目前,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越来越壮大,服务重点逐渐从耕地、收获环节向耕、种、灌溉、植保、收获全生产周期发展。如何规范农机社会化服务,使农机所有者与农机使用者达到利益最大化,成为下一步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分析了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对农机社会化规范服务、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提出了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