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研究梓叶槭苗期的生长表现,筛选苗期生长性状表现好的家系,为梓叶槭的保护和开发提供参考。以梓叶槭平武种群的15个半同胞家系播种苗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比较了苗高和地径性状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梓叶槭半同胞家系苗高和地径性状均达到了显著差异;苗高和地径家系遗传力较大,均在0.9以上;苗高和地径呈极显著正相关;苗高和地径遗传系数分别达到30.59%和29.06%,遗传改良潜力较大;筛选了2个优良半同胞家系。  相似文献   

2.
不同种源的马尾松半同胞家系子代苗期生长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自湖南、广西、浙江、广东、福建等5个省的36个马尾松半同胞优良家系自由授粉子代苗期生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马尾松家系苗的平均地径和苗高生长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平均苗木高生长、地径生长均以湖南、广东、广西3个种源的较好。不同家系之间在苗高、地径生长上也表现出极显著的差异,高生长以GXGLN2号家系为最好,其次是HN29号、GD1号家系;地径生长以GD8号家系为最好,其次是HN7号、GXGLN2号家系。综合考虑高生长和地径生长,GXGLN2号家系表现最好。马尾松苗高与地径生长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湖南省内30株无患子半同胞家系优树的种子为试验材料,开展家系种子播种育苗,研究各家系1年生苗苗高、地径等主要生长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家系间苗木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差异极显著,表明无患子家系间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丰富,具有较大良种选育潜力.综合苗高和地径性状,初步选择出SM27、SM16、SM05、SM22、SM12...  相似文献   

4.
以信丰县林木良种场从福建洋口林场引进杉木2.5代种子园无性系,2008年在信丰县林木良种场建立种子园,2014年11月从中采集64个半同胞家系种子,进行苗期子代测定,对其1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轮枝数生长情况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旨在探究苗期生长性状因子的相关性和差异性并选择出表现好的家系。结果表明:2.5代种子园子代家系间的苗高、地径、轮枝数生长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苗高与地径、苗高与轮枝数呈现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地径与轮枝数均呈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结合苗高与地径的生长表现,通过LSD法初步选择出E43、E07、E51、E11、E30、E21、E65、E16、E53、E69、E18、E63、E37等13个表现优良的杉木2.5代种子园家系。  相似文献   

5.
为了从苗期开始研究香椿优树半同胞家系的遗传变异,以来自四川香椿3大主要分布区域的18个香椿优树半同胞家系1年生容器苗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苗期生长比较与优良家系选择。结果表明:苗高与产地纬度、年均气温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与海拔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性,地径与各环境因子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苗高和地径变幅分别在38.1~101.6 cm之间和4.42~9.14 mm之间,不同家系间均有极显著差异。绝大部分家系苗高和地径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5%,苗木生长均匀一致。苗高和地径的遗传力分别为0.939和0.762,苗高受到的遗传调控大于地径。以苗高为主进行苗期选择,选择出蓬溪1、5号、合江7号3个优等家系,入选率16.67%,入选家系苗高和地径的遗传增益分别为35.33%和20.19%。入选家系的选择差大,入选率低,遗传增益大,经过造林对比试验后有成为良种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华北落叶松半同胞家系苗期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义才 《山西林业科技》2009,38(4):15-17,23
通过对华北落叶松半同胞家系苗木引种栽培,调查了各家系的成活率、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并以其成活率、苗高和地径生长量的综合分数为参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家系间苗木成活率差异较大,其中:华初85最低,仅为4%,华初78最高,可达96%,其他半同胞家系的成活率介于二者之间。华北落叶松半同胞家系可划分为4类:第Ⅰ类为表现好的,家系号为华初99,华初159,华初83,华初98和华初106,共5个家系;第Ⅱ类为表现较好的,共24个家系;第Ⅲ类为表现一般的,共48个家系;第Ⅳ类为表现差的,共7个家系。  相似文献   

7.
对美国湿地松三代种子园半同胞家系种子开展育苗试验,测定其苗高和地径生长,结果表明:湿地松半同胞间苗高与地径生长均存在显著差异。结合苗高与地径生长表现,通过Duncan法筛选出湿地松半同胞家系S9、S8、S5、S25、S16、S3、S7、S22为苗期生长性状优良的家系,从美国引进的湿地松家系苗期生长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青钱柳家系的生长差异,对20个青钱柳半同胞家系的苗期生长性状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青钱柳家系的苗期生长性状有较大差异,苗高、地径生长量变异幅度较大,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有利于家系选择;青钱柳家系的苗高、地径的遗传力分别达到0.87和0.82,属于高强度遗传,生长性状主要受本身遗传特性控制;综合考虑苗高和地径,初步选择出4个优良家系,具有良好的速生性和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以木荷种源商品种为对照,利用来自木荷无性系种子园子代34个自由授粉家系,开展轻基质容器苗培育试验,研究其主要生长性状家系遗传变异并开展优良家系早期初选。结果表明:木荷无性系种子园子代自由授粉家系间的苗高、地径、叶下高、叶片总数、最大叶片的长和宽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且具有较高的家系遗传力;以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同时大于全部参试家系和当地普通商品种平均值为标准,初选出10个速生的半同胞家系,选择强度达28%,入选速生优良家系群体苗高和地径均值为38.04cm和5.19cm,分别超过参试家系总体平均值的6.33%和3.42%;各木荷家系苗高和地径呈现出相对一致的生长规律,即苗木于7月初实施分盘分隔培育后,8—10月快速生长,随后放缓;而地径生长量在9—10月达到了一个生长高峰,且在苗木分盘培育之前,家系间幼苗生长已出现明显分化。  相似文献   

10.
以香樟16个半同胞家系子代为研究对象,在四川省大邑县进行苗期试验,测定1 a龄苗期苗高、地径、冠幅3个性状。采用方差分析、遗传力估算、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香樟家系间苗高、地径达到极显著差异,表明香樟半同胞家系苗期存在较为丰富的变异,进行苗期选择潜力较大;苗高、地径遗传力较高,属强度遗传;苗高、地径、冠幅三个性状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尤以苗高与地径相关密切;以苗高、地径2个主要苗期生长性状,初步筛选4个苗期生长较快的家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白城市林木良种繁育场的樟子松15个半同胞家系子代3 a生苗高和地径生长量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半同胞家系子代的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15个家系中苗高大于对照的占73.3%,地径大于对照的占86.7%,苗高遗传力为59.1%,地径遗传力为66.7%。按子代苗苗高、地径生长量大于对照10%的标准筛选6个优良半同胞家系,其中,63号家系的苗高和地径生长最快,分别为12.02 cm和0.63 cm,6个家系的平均苗高、地径分别为10.75 cm、0.57 cm,与CK相比较,其遗传增益分别为22.32%、21.03%。  相似文献   

12.
以30个桢楠优树的半同胞子代家系1.5 a生苗木为研究对象,测定苗高、地径和当年生新梢长度等生长量,分析各家系苗期的生长状况,初步筛选适宜四川复杂立地环境及气候条件的优良桢楠家系,为桢楠遗传改良及后期的良种选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苗高、地径、当年生新梢长等3个性状在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3个性状均受到强遗传控制,且3个性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综合考虑苗高、地径生长量,筛选出6个苗期生长较快的优良家系,其中崇州古寺2号家系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家系山桐子的生长差异,促进山桐子的开发利用,对19个半同胞家系的山桐子苗期生长性状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家系的山桐子苗期生长性状有较大差异,苗高和地径生长量的变异幅度较大,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有利于家系选择;山桐子家系的苗高、地径和主根长的遗传力分别达到0.94、0.87和0.91,属于高度遗传控制;综合考虑苗高和地径,初步选择出隆亨20号、隆亨27号和汉中6号3个优良家系,具有良好的速生性和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种子园半同胞家系子代苗期性状遗传变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四川省富顺县国营林场马尾松初级种子园58个半同胞家系子代为研究对象,在四川富顺国营林场开展苗期试验,测定6月龄苗期苗高、地径和冠幅3个性状.采用方差分析、遗传力估算、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家系间苗高、地径和冠幅等生长性状均达极显著差异,表明马尾松半同胞家系间存在较为丰富的变异,选育潜力较大;苗高、地径和冠幅3个性状遗传力较高,属强度遗传;苗高、地径和冠幅三个性状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尤以苗高与地径相关密切;以苗高、地径2个主要苗期生长性状,选出6个苗期生长较快的家系.  相似文献   

15.
以47个楸树半同胞家系为材料,通过苗期测定,初步选择出楸树优良基因资源。结果表明:参试的楸树半同胞家系1 a生苗苗高、地径生长量差异极显著。苗高单株遗传力为0.528 6,家系遗传力为0.816 2,地径单株遗传力为0.210 5,家系遗传力0.662 2。苗高生长量的单株遗传力、家系遗传力、遗传增益及遗传变异系数均超于地径生长量的。利用指数选择法,苗期选择了25个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16.
香椿优树半同胞家系苗期测定及家系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奠定香椿遗传改良的基础,以四川省45个香椿优树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轻基质容器育苗试验,通过苗期生长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家系间苗高和地径均有极显著差异,表明香椿优树半同胞家系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具选育潜力。综合筛选出蓬溪19号、蓬溪18号、蓬溪24号和蓬溪8号4个香椿苗期速生的家系,4个香椿优良家系平均苗高和地径分别为29.92 cm和4.18 mm,获得的遗传增益分别为23.59%和7.99%,较本次参试的45个家系平均苗高(23.22 cm)和地径(3.82 mm)分别高出28.83%和9.51%。然而,香椿半同胞家系间苗高、地径等性状均不能代表整个树体成长的过程,苗期表现只能为香椿优良家系选育的早期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青冈栎42个半同胞家系2年生苗为研究对象,对其苗高生长和地径生长进行测定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青冈栎不同家系间苗高生长和地径生长差异极显著。综合苗高生长与地径生长性状,进行Duncan分析表明:青冈栎39、27、28、19号等4个家系为苗期生长表现优良的家系。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改良代种子园不同家系苗期生长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桐棉种源改良代种子园15个优良家系苗木为材料,研究不同家系在9个月培育期间,苗高、地径、根系以及生物量之间的生长规律及差异,以及营养杯对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家系苗期生长均表现为"慢-快"趋势的生长规律,家系间种子发芽率、苗高、地上干鲜重、总干鲜重、地上干重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家系间地径未达到显著差异,营养杯大小对苗木高度和长根系影响较大,综合选择20、28、31、40、42、49号为生长最优家系。  相似文献   

19.
为详细了解云南松杂交育苗及苗期生长情况,对云南松51个杂交组合和19个半同胞苗木的苗高和地径生长性状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38个云南松种内杂交种幼苗苗高与地径生长差异大部分达到极显著水平,有15个种内杂交种的苗高生长值超过了总体平均值,有18个种内杂交种的地径生长值超过了总体平均值;云南松种内杂交相同母本的不同杂交组合类别之间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差异大部分达到极显著水平,有11个类别杂交种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均显著高于半同胞苗木的生长性状;13个云南松与思茅松种间杂交种幼苗苗高与地径生长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有7个种间杂交种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均超过了总体平均值;云南松与思茅松种间杂交种的苗高总体均值约是云南松种内杂交种苗高总体均值的1.4倍,二者的地径生长均值基本接近;云南松与思茅松种间杂交相同母本的不同杂交组合类别之间的苗高生长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地径生长差异不显著,有4个类别杂交种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均显著高于半同胞苗木的生长性状。  相似文献   

20.
观测了7年生欧洲云杉44个半同胞家系及1个对照2代幼林的苗高、地径、冠幅3个生长性状的年生长量。结果表明,家系间苗高、地径、冠幅差异显著,说明欧洲云杉半同胞家系间存在较大的变异,进行家系选择具有可行性。采用综合性状育种值评分法初选出9个优良家系,旨在利用早期选择开展优良2代家系的应用研究,为欧洲云杉半同胞家系遗传改良,建立2代种子园提供优良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