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圳市城市森林林内景观的美景度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分析深圳市城市森林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美景度评价法对城市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的林内景观进行景观评价,分析影响森林景观的主要因子,建立各类森林景观美景度模型,探讨主要构景要素与城市森林景观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深圳市人工林较天然次生林的林内景观质量高,人工林林内景观美景度平均值为0.092,天然次生林为-0.187。影响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林内景观质量的主要因子不同,人工林林内景观主要受林下层高度、层间植物丰富度、林木排列方式、枯树倒木、林下层统一度等9个因子影响,其景观模型是 SBE =0.131+0.177x5-0.195x8+0.208x9-0.162x10-0.129x12-0.00008x17+0.113x21+0.007x23-0.571x25;次生林林内景观主要受枯落物、郁闭度、通透距离等因子影响,其景观模型是 SBE =-2.016+0.157x1+0.215x4+1.753x16-0.063x18+0.021x24。  相似文献   

2.
采用SBE法,以塞罕坝机械林场落叶松纯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樟子松纯林和桦树天然次生林等4种主要林分的林内景观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纯林和白桦落叶松混交林美景度较高,樟子松纯林次之,桦树次生林最低;平均胸径在15 cm以下、密度在1 250株/hm2以上、林分透视距离在1倍树高以下、乔灌草结构、灌木盖度高于90%、灌木高度在1m以上,都显著降低了林内美景度;密度、林分结构(乔灌草结构)、灌层盖度(≥90%)3个指标进入美景度与林分指标的回归模型,解释了55.1%的因变量,且均与美景度为负相关关系,说明这3个指标显著降低了林分的美景度;林分美景度与灌层的生物多样性无显著相关关系,降低灌木层的高度和盖度,既可以增加美景度也不会影响灌层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花山喀斯特风景林群落结构与林内景观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和正确地认识群落结构特征与景观美学质量的关系,对揭示森林景观美学质量的形成机制和进行景观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SBE)和回归分析,从林分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和物种组成等群落结构特征层面,分析群落结构特征与景观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群落结构要素对美景度贡献大小顺序依次为Pielou均匀度指数乔木层密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林层数乔木层平均高度;Pielou均匀度指数和乔木层密度与美景度呈负相关关系,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林层数和乔木层平均高度与美景度呈正相关关系;物种丰富、乔木层密度较小、林层数多、乔木层平均高度较大的林分具有较高的美景度值。根据群落结构和林内景观质量关系得出群落结构优化策略,首先尽可能满足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需求,在此前提下从水平和垂直结构等空间配置上,综合运用林分抚育、林下层管理和美学规划等措施,构建出符合生态要求和具有较高美学价值的森林景观。  相似文献   

4.
徐州云龙山侧柏林景观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徐州市风景林的景观质量,采用美景度评判法对云龙景区侧柏林的景观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云龙山侧柏林总体景观质量不高;(2)少数样地因密度较低,树木长势良好,混生有少量阔叶树种而美景度较高;(3)林下植被层覆盖度、林分密度、枝下高、干形、林下层统一度等因素是影响美景度的主要因素;(4)建议通过间伐、补植、抚育、保护等措施把侧柏纯林逐步诱导为针阔混交林。本调查可为风景林的科学经营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林业资源管理》2017,(6):94-102
以福建三明金丝湾森林公园为对象,设置8个样地,以林分结构指标和景观因子为基础,耦合美景度对样地进行综合评价。进而基于生态风景林林分群落特征、林分结构及美学质量的作用,构建生态风景林目标树法优化经营措施,并实施、对比,以揭示耦合美景度的目标树优化经营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优化后林分的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变化分别为1.699%,-2.083%,-0.800%;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有所增长,增长幅度分别为4.508%,2.841%,3.030%;优化后的林分美景度有较大改善,增加幅度为90.788%。基于目标树经营策略风景林林分结构调整技术使得林分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在满足区位生态功能的生态需求基础上,能有效提高森林资源的景观美化价值,耦合美景度的生态风景林目标树优化措施可为生态风景林的林分优化提供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6.
湘东中山区风景游憩林林内景观质量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业资源管理》2017,(3):91-97
以湘东中山区风景游憩林林内景观为研究对象,共设置36个林内景观样地,采用SBE法对林内景观质量进行评判,研究采用逐步线性回归法,保留7个景观要素,并构建了林内景观质量评价模型,保留的要素按贡献率大小排列依次为林下层统一度(30.6%)、枯树倒木(20.3%)、趣味性(14.2%)、枯落物(13.4%)、水平透视距离(8.7%)、草本高度(7.0%)和色彩丰富度(5.8%)。该研究构建了湘东中山区风景游憩林林内景观评价体系,可为林内景观的质量评价分析和林间抚育、林下清理和地被植物培育等方面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冀北山地不同疏伐密度下油松风景林美景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比不同密度油松风景林的景观质量、探究研究区景观林合理的抚育经营措施,以冀北山地五道沟风景林区不同密度的油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SBE法进行景观质量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密度按林分美景度值由大到小排序为375株/hm2、300株/hm2、525株/hm2、825株/hm2、675株/hm2、1 049株/hm2,密度为375株/hm2的林分最受人们喜爱;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知,林分密度(X_1)、树干形态(X_2)、胸径(X_3)、枝下高(X_4)、枯枝数(X_5)这5个景观要素对林分美景度值影响较大,模型为:SBE=-4.656-1.662 X_1+0.287 X_2+0.035 X_3+0.400 X_4-0.101 X_5;分析可知,密度小、胸径大、树干通直、枯枝数少、枝下高在4~5m之间的林分美景度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人工油松风景林的林木分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西山林场的人工油松风景林13个林分中554株林木为研究对象,依据能反映单木形体特征的9个测树指标和树高、胸径、冠幅等林木生长指标,构建林木个体美景度与形态指标、生长指标间的关系模型,并依此进行油松人工风景林林木分级。为了使生长指标更具有通用性,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林木的树高、胸径和冠幅的生长势。结果表明:油松单木形态指标和生长指标与美景度值间呈多种规律变化,树高年均生长量、树干通直度、径高比与美景度值间呈二次曲线规律变化;树冠体积、胸径年均生长量、冠幅年均生长量、冠长率、树冠伸展度和生长势与美景度值间呈正线性降低变化趋势;死枝树冠长度占树冠总长度比例与美景度值间呈负线性增加变化趋势。因此,非线性模型能从总体上较好地反映油松形态指标和生长指标与美景度间的关系。根据因子分析结果构建可表征树木冠形、干冠协调性、生长和干形4个综合因子指数,并利用这4个指数构建美景度与单木个体质量特征关系的二次多项式模型。依据二次多项式模型预测的单木美景度值和林木生长势,利用聚类和Topsis方法,将人工油松风景林分为景观主体木(Ⅰ)、景观有益木(Ⅱ)、景观有害木(Ⅲ) 3个等级,并进一步划分为景观提景木(Ⅰ1)、景观核心木(Ⅰ2)、景观辅助木(Ⅱ1)、景观潜力木(Ⅱ2)、景观有害木(Ⅲ1)和景观障景木(Ⅲ2)6个亚类。  相似文献   

9.
植物群落的美观程度,受到诸多要素的影响。对呼和浩特市大青山南麓植物群落样地实地进行调研,并运用美景度评价法对各个样地进行美景度评价。运用回归分析法,系统分析了林分结构和群落特征因子与群落景观美学质量间的关系,并得到了各自的景观评价模型。影响景观美学质量的林分结构因子为林层比针叶树种比例乔木平均冠幅叶面积指数植株密度;影响景观美学质量的群落特征因子为树干形态树干质地均衡感树冠质地色彩亮度色彩差异季相变化空间形态轮廓清晰度生长势形态差异。研究结果可用于风景林景观优化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10.
湘东常绿阔叶林林内景观质量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位于湘东的浏阳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阔叶林的林内景观为研究对象,从所拍摄的照片中选取了45张最具代表性的,采用SBE评价法对景观的质量进行评价。把林内景观分解为13个要素,每个要素设置3~4个类目,共计39个景观要素组合。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归回分析,剔除了相关性小的要素,保留了6个相关性较大的要素。结果表明,林内景观要素对美景度的贡献率依次为平均树高(27.7%)、平均胸径(20.2%)、林分密度(17.3%)、色彩丰富度(16.4%)、枯树倒木(9.4%)、绿视率(9.0%),据此建立了景观美学质量与各景观因子类目之间的多元回归模型。提出了修枝、调整林分密度、清理枯倒断木、增加地被植物等提质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以沈阳棋盘山风景区主要林内景观类型为评判对象,选取了52个典型的景观样本,采用美景度评判法进行评价,每个林内景观的喜好度值以标准化公式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数量化理论-Ⅰ的线性模型建立了棋盘山风景区森林林内景观的数量化评价模型。建模结果显示,影响该区域林内景观质量的主要因子依次为林下植被总盖度、树干形态、郁闭度、自然整枝、坡度以及枯树倒木。同时,将所得的数量化评价模型应用于实际评价中,所有景观样本的得分值总和为12.324,表明棋盘山风景区的森林林内景观质量总体上并不高,有必要进行林相的改造和建设。  相似文献   

12.
郁闭度对风景游憩林林下植被及林内景观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试图通过分析郁闭度对林下植被和林内景观的影响,探讨部分群落生态学因子与林内景观美景度的关系,为风景游憩林经营管理提供数量化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所调查风景游憩林侧柏刺槐林的林内景观美景度不高,急需进行人工干预;不同郁闭度类型林下植被的物种组成成分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存在差异,郁闭度0.6~0.7时,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和均匀度最大,生态优势度最小;尽管林内景观美景度与郁闭度的关联性不显著,但林下植被物种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均匀度与美景度标准化值呈显著负相关,生态优势度与美景度标准化值呈显著正相关。综合考虑风景游憩林的多种功能需求,本研究认为风景游憩林侧柏刺槐林的郁闭度以0.6~0.7为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合理的林分密度是风景林经营的关键,为了提升风景林景观质量,应首先确定合理的经营密度.[方法]以北京市西山人工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风景林为研究对象,基于61块20 m×30 m标准样地的林分调查数据,结合空间竞争和树冠半径生长模型研究树冠生长规律并确定油松风景林的合理经营密度.[结果]1)从...  相似文献   

14.
以中山市生态风景林为评价对象,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获得美景度值,利用多元化理论模型建立了美景度与9个景观因子之间的回归关系,得到了对美景度影响的5个变量因子,研究表明:该模型对提高中山市生态风景林美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影响宅间植物景观质量的主要因素,文章运用美景度评价法对长沙市的117个植物景观单元进行评价,分析美景度值与景观要素之间的关系。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对景观质量影响较大的项目有灰色比、林下灌草覆盖率、植物冠形、视野通透度、树干可见性、植物层次丰富度、枯落物。各项目随着美景度值的增大,灰色比变化趋势不明显;林下灌草覆盖率呈上升趋势;植物冠形向球形或半球形靠拢;视野通透度呈下降趋势;树干可见性变化趋势不明显;植物层次向丰富方向靠拢;枯落物呈减少趋势。以筛选出的7个项目建立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枯落物对景观美景度模型的贡献最大,其次是植物层次丰富度、林下灌草覆盖率、灰色比、植物冠形、视野通透度、树干可见性。  相似文献   

16.
以浙江中部城市周边低山在生态公益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游憩林为研究对象,采用SBE评判法对其林内景观进行美学质量评价。选择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5个林型的代表性群落计48个,设置与森林照片场景对应的三角形样地,通过样地测量和图片解析获取群落结构等定量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5种森林类型间的SBE值差异不显著,SBE值主要由群落结构因子、测树因子和空间感知因子所决定;2)采用全定量化指标,建立的统计模型形式简单且有较高精度;3)影响景观质量的指标主要是林内透视距离、近中景草本高度、近中景乔木树种数以及前景开阔度、近中景乔木密度、近中景草本盖度、近中景灌木盖度和绿视率;4)根据SBE与相关指标的单因子曲线拟合分析,提出森林景观优化提升对策,包括林木形态塑造、林下层结构调控及视觉空间优化等。  相似文献   

17.
应用传统林分结构因子配合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和开敞度4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了川西山地退化风景林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林分结构较为简单,林分乔木层由7个树种组成,树种密度分布差异较大,树种结构相对单一;林分垂直结构特征明显,可分为3个林层,呈现出典型的复层林结构特征;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46,以中强度混交单元为主,所占比例达61%;平均角尺度为0.483,属于随机分布状态;林木的胸径大小比数为0.286,有接近30%的林木处于优势状态;林分平均敞开度为0.309,林木生长空间基本充足.岷江冷杉种群优势度明显,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他5个树种由于株数较少,且径级分布不连续,自然更新较困难,经过一定时间的演化,将死亡,因此必须切实采取保护措施,保证其顺利生长,以保持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对黄土高原半干旱的山西黄土丘陵沟壑区17年生4种造林密度(1 5m×2m、1 5m×4m、1 5m×6m、1 5m×8m)的人工刺槐林、2种造林密度(1 5m×3m、1 5m×5m)的白榆林及2种造林密度(1 5m×3m、1 5m×5m)的油松林地土壤水分、林下光照强度进行了观测;并对各林分林木的生长状况和林下植物的种类、数量、生长及发育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林分类型中,密度小、营养空间大的林分林内土壤水分、光照强度有显著随林分密度增大而减小的趋势。在刺槐林内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渐渐出现干旱、半干旱地区成龄人工林所具有的土壤干化现象,林下植被的种类和数量相应减少,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也降低,且逐步由以田旋花、小菅草为典型的中生植物,向以铁杆蒿、达乌里胡枝子、铁丝草为典型的旱生植物过渡;白榆林密度1 5m×5m的林分中已有30%的林木出现枯梢,密度为1 5m×3m的林分中65%的林木严重枯梢,林下植被以耐旱性强的达呼里胡枝子为主要植物;油松林两个密度的林分林地平均土壤水分含量均比其他林分低。反映出林分内的小环境条件、林木生长状况和林下植被发育水平随林分种类、林分密度变化而变化的特点。因此,在半干旱区的营林中,树种选择要以其生物生态特性和实际生长状况为依据,且密度不可过大,以此提高林分的  相似文献   

19.
从景观质量、生长质量和稳定性上构建了环城林带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通过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的综合权重确定了指标权重,在林带小班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武汉市环城林带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的综合权重更好地平衡了评价指标的客观信息和评价者的主观意志。准则层中景观质量所占权重最高,季相多样性、树种混交状况和灌木层盖度是反映林带综合质量的关键指标。武汉市环城林带的生长质量和稳定性较高,景观质量较差,林带的质量仍具有极大的提升空间。林分密度过高、树种混交度低、季相变化不明显,林下灌草层盖度不高是影响武汉市环城林带质量的主要因素。以林带景观质量提升为重点,加强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的林分改造,提高树种混交度及灌草层盖度,增加林分的季相变化及结构完整性,合理地调整林分密度是提升林带质量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基于SBE法的北京市郊野公园绿地结构质量评价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北京市已建的郊野公园为研究对象,共收集46张一般绿地景观照片、50张建筑与小品和道路等人造硬质景观周边绿地景观照片、54张滨水植物景观照片和相关资料,采用景观美景度评判法对郊野公园这3种绿地类型进行景观评判,并利用多元数量化模型Ⅰ构建相应的美景度模型,对绿地结构的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影响一般绿地结构主要因素为绿视率、郁闭度、植物色彩数量、植物色彩对比度、生活型构成和植物野趣程度;影响人造硬质景观周边绿地结构的主要因素为相对枝下高、总体协调性、栽植方式、枝叶密度和建筑物风格;影响滨水植物景观结构的主要因素为植被空间占有率、总体协调性、栽植方式和层片结构。根据景观美景度模型所反映的群众喜欢度,对郊野公园上述3种绿地的结构调整提出如下经营建议:1)对于一般绿地,应充分利用野生花草和乡土灌木,构建以乔灌草为主的林分结构,以增大绿地的绿视率,促进植被向近自然方向发展;结合密度调整,对现有绿地进行局部物种组成调整,充分利用不同色系植物营造出具有一定变化和对比度的景观;建议将郁闭度控制在0.6~0.8;加大大径级林木的培育力度,营造疏密有致的林下游憩空间;2)对于建筑、小品和道路等人造硬质景观周边绿地,可通过合理的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