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瓜菜》2015,(1):23-25
为了明确现有葫芦种质资源对白粉病的抗性程度,为进一步选育抗白粉病砧木品种奠定基础,通过苗期人工接种的方法,对50份葫芦自交系进行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有5份属抗病类型,8份材料为中抗类型,25份材料为中感类型,12份材料为感病类型。因此,供试葫芦自交系中存在着有利用价值的抗白粉病材料。  相似文献   

2.
SSR标记在南瓜亲缘关系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份分属10个品种群的中国南瓜、印度南瓜和美洲南瓜材料及1份印度南瓜和中国南瓜的种间杂交种为试材,采用390对SSR引物对21份材料进行了多态性及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之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美洲南瓜与中国南瓜亲缘关系较近,二者与印度南瓜的亲缘关系较远;同一亚种内及同一品种群内材料之间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利用SSR分子标记做出的聚类结果基本可以将供试材料按照不同品种群分开.  相似文献   

3.
为培育早熟、抗病性好的南瓜新品种,筛选具有该优良性状的自交系材料,以42个南瓜自交系为材料,对其物候期进行观察,利用聚类分析法对花期和熟性进行分类,并调查分析其对病毒病、白粉病的抗性。结果表明,42个南瓜自交系的出苗期、抽蔓期、始花期、始收期等物候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花期及熟性可被聚类分为:早花早熟型(18个)、中花中熟型(12个)、晚花晚熟型(12个)3大类;抗病性分析发现1个病毒病的免疫自交系,3个高抗自交系,免疫和高抗材料占总调查材料的9.5%;此外,12个自交系对白粉病表现免疫,占总调查材料的28.6%。由此可见,筛选抗病性材料是抵御南瓜白粉病的有力手段。经过综合分析,最终筛选出11个早花早熟型的抗病性南瓜自交系材料,即‘321’‘上海盒盆’‘487-2’‘344’‘460-2’‘北观’‘靖边南瓜’‘绥德府南瓜’‘枕头南瓜’‘063-2’‘猪头番瓜’。  相似文献   

4.
籽肉兼用型南瓜--丰雪,其母本95-2系从日本引进的一个印度南瓜分离出的纯合品系,父本95-19是从俄罗斯引进的一份印度南瓜材料获得的自交系.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6种不同自交系南瓜花中的10种营养成分.结果表明:6种供试材料中的矿质元素(全N、全P、全K、Ca、Mg)的含量中以058-1和360-3较高,而有机营养(可溶性糖、氨基酸、粗纤维、维生素C、β-胡萝卜素)中以467-1的较高.所测的10个指标中,除了全K、Ca和粗纤维含量达到显著水平外,其余指标在不同材料间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甘蓝枯萎病抗源材料筛选及抗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采自北京延庆的甘蓝枯萎病病原FGL③-6对117份甘蓝自交系材料进行抗性鉴定,共获得47份抗病材料,其中高抗材料37份。对其抗性表现与地理来源、球型及叶色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高抗材料主要由来自日本、韩国、俄罗斯和荷兰的种质资源中选出;扁球型和叶色灰绿的自交系中抗病材料比例高,而尖球类型中未发现抗病材料。通过苗期人工接种重复鉴定和田间鉴定,筛选出5份既抗枯萎病又具有优良经济性状的抗源材料。21份材料对延庆菌株FGL③-6和美国甘蓝枯萎病1号小种FOAM对比接种试验的结果显示,相同材料对二者抗性表现基本一致,认为引起延庆的甘蓝枯萎病原很可能为1号小种;对美国甘蓝枯萎病2号小种的初步研究表明,2号小种有更强的致病力。以延庆菌株FGL③-6为供试菌株,用8个抗病 × 感病甘蓝杂交组合和其中两个杂交组合的F2及回交一代作试材,初步研究了甘蓝对枯萎病抗性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甘蓝对延庆枯萎病菌株的抗性为显性单基因遗传。  相似文献   

7.
试验以"蜜本"南瓜为对照,以Sphaerotheca fuliginea(Schlecht.ex Fr.)Poll.白粉病为病原菌,采用幼苗期接种鉴定、成株期叶片叶盘法接种鉴定和田间调查的方法鉴定中国南瓜"112-2"自交系对白粉病的抗性,并在扫描电镜下比较了它们的叶片表面结构。结果表明:苗期接种白粉病11 d后,"112-2"自交系的病情指数显著低于"蜜本"南瓜,病情指数分别是28.8和47.6;叶盘法接种4 d后,"112-2"自交系的病情指数显著低于"蜜本"南瓜,病情指数分别是7.5和38.6;田间调查"112-2"自交系和"蜜本"南瓜的病情指数分别为0和21.7;说明"112-2"自交系是高抗白粉病的材料。在电镜下观察,"112-2"自交系的气孔密度、刚毛密度和刚毛长度显著大于"蜜本"南瓜,而气孔长度和宽度显著小于"蜜本"南瓜。  相似文献   

8.
中国不结球白菜种质资源对芜菁花叶病毒的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6~ 2 0 0 0年对我国 982份不结球白菜种质资源材料进行苗期对芜菁花叶病毒 (TuMV)的抗病性鉴定 ,试验结果表明 ,表现高抗的材料有 9份 ,占鉴定总数的 0 .92 % ;抗病材料 4 9份 ,占鉴定总数的 4 .99% ;中抗材料2 5 5份 ,占鉴定总数的 2 5 .97% ;感病材料 2 5 5份 ,占鉴定总数的 2 5 .97% ;高感材料 4 14份 ,占鉴定总数的 4 2 .15 %。  相似文献   

9.
对26份沙棘品种(系)进行抗干缩病性鉴定与筛选,其结果无免疫品种,中抗、抗病品种材料8份,占供鉴总数的31%.中感、感病、高感材料18份,占供鉴总数的69%,研究表明沙棘品种抗病性与抗日烧性关系密切,与熟期相关.  相似文献   

10.
以籽用印度南瓜自交系98-2 及肉用印度南瓜自交系312-1 为试材,对印度南瓜果实淀粉含量及淀粉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12-1 和98-2 果实中的总淀粉和支链淀粉积累模式存在明显差异,312-1 中总淀粉和支链淀粉积累模式相似,都是随着果实发育逐渐积累,在授粉后40 d 时达到高峰,随后略有下降,而98-2 中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一直维持在果实发育初期(授粉后5 d)水平,没有显著积累的过程;在果实发育的各个时期312-1 中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均极显著高于98-2。2 份材料中直链淀粉的积累模式大致相同,都维持在果实发育初期的积累水平,但在果实发育的各个时期312-1 中直链淀粉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98-2。在淀粉组成上,2 份材料均是以支链淀粉为主。淀粉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除ISAⅢ、SSSⅡ和SBEⅡ基因外,GPT、AATP、PGM、AGPaseL、GBSSⅠ、SSSⅢ和SBEⅠ基因在2 份材料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趋势相似,其表达量在2 份材料中存在较大差异,结合2 份材料果实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推测GPT、AATP、AGPaseL、GBSSⅠ、SSSⅡ、SSSⅢ、SBEⅠ和SBEⅡ基因是调控印度南瓜果实中淀粉积累的关键酶基因。  相似文献   

11.
选择耐盐性不同的6份砧用南瓜(Cucurbita moschata)自交系为材料,采用完全双列杂交法对杂交后代耐盐性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研究砧用南瓜耐盐性遗传规律。结合各配合力的分析,在36个配制组合中,选出较为优良的配制组合18C0077×18C0005、18C0077×18C0046、18C0077×18C0049、18C0024×18C0046、18C0024×18C0049、18C0024×18C0026。同时,以耐盐性强的砧用南瓜自交系18C0077(P_1)和耐盐性弱的砧用南瓜自交系18C0005(P_2)配制得到的6个世代(P_1、P_2、F_1、B_1、B_2和F_2)为材料,利用数量性状遗传模型进行砧用南瓜耐盐性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砧用南瓜耐盐性的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砧用南瓜各世代耐盐性主基因遗传率在34.62%~62.08%之间,以主基因遗传为主,且主基因遗传力在B1中最高,适合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2.
曹岩坡  冯贺敬  代鹏  全秀伟  戴素英 《园艺学报》2009,36(10):1553-1554
 ‘绿洲天使’是由引自日本的南瓜自交系‘98-6-2-1-3-1-2-2’与引自印度的南瓜自交系‘99-12-2-4-1-1-3’配制而成的黄瓜砧木用南瓜新品种。该品种嫁接亲和力好, 嫁接苗抗枯萎病能力强, 耐低温弱光能力好, 产量高, 嫁接黄瓜品质优良, 适宜全国各地日光温室、大棚及露地黄瓜嫁接栽培。  相似文献   

13.
辣椒白粉病抗性QTL 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辣椒(Capsicum annuum)白粉病抗、感病亲本H3 和83-60 构建的包含142 个重组自交系的RIL(H3×83-60) F8 群体为试验材料,基于亲本重测序数据设计KASPar 引物,构建了包含16 个连锁群的辣椒遗传连锁图谱,总图距1 356.5 cM,标记间平均图距为4.69 cM。基于2016 年和2017 年重组自交系群体白粉病发病表型数据,获得了PMR6.1、PMR9.1、 PMR11.1、PMR11.2 和PMR5.1 等5 个白粉病抗性QTL 位点,其中PMR6.1、PMR9.1 在两年中均被检测到,表型贡献率在 10.8%~21.4% 之间。通过辣椒白粉病抗性QTL 定位,开发与白粉病抗性基因连锁的SNP 分子标记,对于辣椒抗病辅助育 种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苦瓜枯萎病抗性鉴定与抗性遗传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4 份田间抗性水平不同的苦瓜为材料,探讨了适用于苦瓜苗期人工接种枯萎病菌的抗性 鉴定方法;以此为基础,对来自国内外的43 份苦瓜种质资源进行了抗源筛选,以其中的抗病亲本‘0417’ 和感病亲本‘472113’为材料,研究了苦瓜对枯萎病抗性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直接水培接种法是较适 合于苦瓜苗期枯萎病抗性鉴定的方法,适宜的接种菌液孢子浓度为4 × 106 · mL-1。在苦瓜种质资源中,枯 萎病抗源普遍存在,尤以野生种或半栽培种抗病性较强。苦瓜枯萎病抗性受单一显性核基因控制,其广 义遗传力为90.78%。  相似文献   

15.
小南瓜新品种旭日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旭日是由两个株系C2-8-1-9-4-3和B5-3-6-2-6-1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抗霜霉病、灰霉病和疫病,较抗枯萎病,耐病毒病和白粉病.植株长势中等,春季第一雌花节位为第7节,老熟瓜在开花后春季45~50天,秋季50~60天采收.单瓜重1.0~1.5 kg,瓜圆形稍扁,瓜皮瓜肉呈橙红色,品质甜粉.  相似文献   

16.
采用喷雾法与浸根法,分别对99份国内外甘蓝种质资源(83份自交系、16份杂交种)进行黑腐病与枯萎病苗期人工接种抗性鉴定。共筛选出26份抗黑腐病的材料,其中2份表现高抗,即99-192和20-2-5(病情指数10);同时还筛选获得引162、奥奇娜、96-100-919等54份高抗枯萎病的材料(病情指数10)。其中,秋德、99-192、HB34、JS119、ZL66为高抗或抗黑腐病兼高抗枯萎病的材料,且JS119和ZL66为早熟、圆球类型材料。进一步对抗性材料的地理来源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发现83份自交系材料中高抗枯萎病的材料多来自日、韩等国家,且多为早熟、圆球类型;而高抗黑腐病材料多为晚熟、扁球类型,早熟类型中对黑腐病有较强抗性的材料较少。分别对不同抗性材料配制的16份杂交种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甘蓝黑腐病、枯萎病的抗性分别符合隐性和显性遗传。  相似文献   

17.
晋西葫芦5号是以自交系A-95为母本,96-1-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中早熟,生长势强,叶色深绿,第1雌花节位为第5~7节,连续坐瓜率高。瓜条顺直,棍棒形,瓜皮翠绿色,品质好,果肉脆嫩,单瓜质量250~300g。中抗白粉病,对病毒病的抗性强于对照早青一代。适宜华北、东北、西北地区早春小拱棚和日光温室越冬栽培,一般每667m2产量4000kg左右。  相似文献   

18.
温玲  赵丹  王刚  赵松  尤海波 《园艺学报》2015,42(10):2097-2098
‘龙园红冠’是从由日本和俄罗斯引进经分离选育的两个高代自交系(‘2011-11-7’ב2011-30-6’)杂交配制而成的早熟红皮南瓜新品种。果实厚圆形,果皮红色艳丽,平均单果质量2.0 kg。果肉橘黄色,肉质甜面,香甜适口。从出苗到采收78 d左右,产量37 500 kg·hm-2。坐果能力强,适应性强,抗白粉病和霜霉病,可菜用、加工及观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