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麻花药培养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配合纤维用亚麻常规育种、加速亚麻育种速度,以适应亚麻生产发展的需要,我们于1976—1978年进行了纤维用亚麻花药培养试验,初步得出MS培养基是诱导亚麻花药愈伤组织较好的一种培养基。 1977年从花药中诱导出第1棵绿苗。  相似文献   

2.
何裕昌 《中国麻作》1982,(1):41-43,46
多年来,我省亚麻育种科学工作者,采用杂交育种和人工诱变育种相结合的方法,选育出一批纤维用亚麻良种,这些优良品种对我省纤维用亚麻生产的发展,提高单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纤维用亚麻是我国主要的纺织原料作物兼油料作物.随着亚麻种植区域和种植模式的改变。培育优质、高纤、高抗及适应性广的亚麻新品种成为当务之急。经过广大育种工作者的多年不懈努力.纤维用亚麻育种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我省亚麻育种科学工作者,采用杂交育种和人工诱变育种相结合的方法,选育出一批纤维用亚麻良种,这些优良品种对我省纤维用亚麻生产的发展,提高单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兹将已经省标准计量、种子管理部门  相似文献   

5.
魏国江 《中国麻业科学》2009,31(6):350-351,368
本文主要对黑龙江省纤维用亚麻育种概况、"双亚"系列主要品种经济性状、品种育种规律、亚麻育种方向等进行阐述."双亚"系列亚麻品种是黑龙江省亚麻主栽品种,具有优良的经济性状和不同类型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了我国纤维亚麻育种研究的进展和取得的成就;全面介绍了我国纤维亚麻育种研究的常用方法;并对纤维亚麻育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我国纤维亚麻育种研究的进展和取得的成就;全面介绍了我国纤维亚麻育种研究的常用方法;并对纤维亚麻育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8.
纤维用亚麻主要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纤维用亚麻(以下简称亚麻)的纤维产量是一个数量性状,受许多性状的影响和制约,而这些性状彼此间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本文从亚麻主要农艺性状的简单相关着手进行各性状的通经分析,同时剖析产生这些相关的原因和估测各性状的相对重要性,从而为亚麻育种工作中的亲本选配和性状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纤维用亚麻辐射育种是继系统选育、杂交育种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育种技术。它具有方法简便易行,效果显著等优点。已在各种作物的育种中广泛采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亚麻的细胞质雄性不育在半个多世纪前就已发现了,然而直到目前它尚未在纤维用亚麻育种中,作为获得杂种优势种子而被利用。亚麻是一种主要自花授粉植物。具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亚麻类型,有较小的花瓣和郁闭的管状花冠,从而减少了对昆虫的引诱性,更加降低了该类植株自然异花授粉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纤维用亚麻育种工作是建国以后开始进行的,三十年来已取得了一定成就。为进一步满足生产发展的要求,选育出优质、高产、高纤(高出麻率)亚麻新品种,有必要对亚麻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变异规律及性状间的相关性等方面的研究,从而为正确选配杂交组合和有效选择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纤维亚麻栽培历史悠久,而我国却只有八十几年的历史。我国纤维亚麻没有古老的地方品种,国外品种的引进和鉴定起着重要作用,这些品种经过长期的种植和自然、人工的选择,形成了一些适于我国栽培的农家品种。50年代初期,开始应用有性杂交有种技术,把育种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在有性杂交育种实践中,通过正确选择亲本,配制合理的杂交组合,积累了宝贵经验。本文通过有性杂交育种工作对各年度杂交组合的原始系谱、育成品种及正在生产上鉴定的优系材料45份和34个组合为分析主线,以组合号形式,建立起纤维亚麻育种的系谱图,从中我…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一直以栽培纤维型亚麻为主,进入21世纪后,国内外亚麻纤维市场需求发生较大变化,致使我省纤维亚麻种植面积逐步减少。为发挥我省亚麻产业资源优势,我省亚麻主产区用油用亚麻替代部分纤维亚麻种植,相继建设以亚麻籽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开发出亚麻油、阿尔法亚麻酸、亚麻胶、亚麻冲剂等多个新产品,销往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本文主要阐述黑龙江省油用亚麻栽培需要的生态环境,土壤、品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同时提出油用亚麻和纤维型亚麻不同的技术要求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应用多元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构成纤维亚麻产质量性状诸因素的关系,以便找出各农艺性状对亚麻产质量作用的大小,给亚麻育种和制定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纤维用亚麻(以下简称亚麻)的纤维产量是一个数量性状,受许多性状的影响和制约,而这些性状彼此间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本文从亚麻主要农艺性状的简单相关着手进行各性状的通经分析,同时剖析产生这些相关的原因和估测各性状的相对重要性,从而为亚麻育种工作中的亲本选配和性状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国纤维用亚麻育种工作是建国以后开始进行的,三十年来已取得了一定成就。为进一步满足生产发展的要求,选育出优质、高产、高纤(高出麻率)亚麻新品种,有必要对亚麻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变异规律及  相似文献   

17.
亚麻的细胞质雄性不育在半个多世纪前就已发现了,然而直到目前它尚未在纤维用亚麻育种中,作为获得杂种优势种子而被利用。亚麻是一种主要自花授粉植物。具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亚麻类型,有较小的花瓣和郁闭的管状花冠,从而减少了对昆虫的引诱性,更加降低了该类植  相似文献   

18.
纤维用亚麻辐射育种是继系统选育、杂交育种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育种技术。它具有方法简便易行,效果显著等优点。已在各种作物的育种中广泛采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我所于六十年代初期开始亚麻辐射育种研究,采用辐射及辐射与杂交相结合的方法,先后选育出黑亚四号、黑亚六号,还选育出具有丰产、长麻率高、抗倒伏等优良性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纤维亚麻诱变育种始于60年代初,先是开展钴60γ—射线、热中子和快中子进行种子照射,70年代开始辐射与杂交相结合育种,80年代用钴60γ—射线进行亚麻活体照射,先后获得一批优良突变系,育成黑亚四号、六号两个优良品种,并在辐射材料的选择、适宜引变剂量  相似文献   

20.
栽培亚麻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10份来源于世界各地的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资源(栽培品种和育种材料)和1个野生近缘种L.bienne,利用AFLP技术研究形态学上不同的亚麻,即纤维亚麻和油用亚麻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L.bienne明显区别于其他样品,自展值高;纤维亚麻与油用亚麻和不明用途亚麻也能区别开来,但自展值偏低.主成份分析显示,纤维亚麻与油用亚麻区别明显,但L.bienne与油用亚麻之间难以区别,荷兰、法国的纤维亚麻与其他国家的纤维亚麻亦可明显区别,这说明亚麻基因库出现了类群结构.分子方差分析显示,纤维亚麻的变异度低于油用亚麻及不明用途亚麻,因此,油用亚麻和野生亚麻L.bienne是丰富纤维亚麻基因库的潜在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