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该文针对湘北红壤旱土季节性干旱现状,以防旱避旱节水栽培为中心,通过试验与示范总结提出了湘北红壤丘岗旱地玉米节水避旱丰产栽培配套措施:①选用早熟耐旱紧凑型品种;②适期早播,一般以3月下旬播种为宜;③保温育苗移栽可早播早栽,争季节,节水避旱;④抗旱节水覆盖栽培具有避旱防旱保水保肥丰产效果;⑤旱坡土等高筑梯土,改土培肥,综合运用玉米密肥调控技术可实现玉米高产。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明确种植甬籼15等早熟早籼稻品种对双季稻生产的贡献,在浙江省双季稻主栽区以早熟早稻品种甬籼15、中熟早稻品种中早39和连作晚稻品种甬优1540、浙粳96为材料,研究分析不同熟期早籼稻品种搭配相同连晚品种的双季产量及效益。结果表明,同期播种的甬籼15成熟期比对照品种中早39早3~8d,甬籼15+双季模式较对照中早39+双季模式每667m2平均增产稻谷44.5kg、增效135.9元,种植甬籼15等早熟早籼稻品种可实现双季的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3.
中二软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粳籼21作母本,以长丝占作父本杂交育成的常规优质稻品种,2001年3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华南双季稻区可早、晚季兼用,长江流域作单季稻种植。特征特性丰产性1999年早季参加本所品种比较试验,产量566.0kg/667m2,比对照种粤香占增产5.50%,增产不显著;1999年晚季参加广东省常规稻优质组区试,产量395.65kg/667m2,比对照种粳籼89减产0.64%,减产不显著;2000年复试,产量417.36kg/667m2,比对照种增产2.47…  相似文献   

4.
苏中地区为稻麦两熟制地区,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和稻虾综合种养规模扩大的影响,水稻迟播迟栽现象较为普遍,使水稻品种的生长发育等与光、温资源不匹配,成为制约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在迟播迟栽(6月12日播种、6月30日移栽)条件下,采用毯苗机插方式,设置4个纯氮施氮量(N0:0 kg hm–2; N240:240 kg hm–2; N300:300 kg hm–2; N360:360 kg hm–2)、3个穴栽苗株数(D3:3株苗、D4:4株苗、D5:5株苗)处理,以适播适栽期(5月29日)常规施氮量和穴栽苗株数处理(N300D4)为对照(CK),探究氮肥水平与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为提升苏中地区迟播迟栽粳稻产量潜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较CK相比,迟播迟栽条件下各处理产量均下降,主要原因是迟播迟栽处理群体颖花量显著降低, 2年最高群体颖花量分别较CK分别降低11.94%和8.12%;迟播迟栽条...  相似文献   

5.
扬中市为长江中岛屿,水稻均为晚粳。2002年,我们与粮食部门合作,立足开拓国内商品粮市场,试种两优培九1.91hm2获成功。测产每公顷平均10.87t,最高田块13.0t,按粮食部门入库标准数量,平均比粳稻9915增产17.2%。成熟期比当地粳稻早15~20天,是多种秋播经济作物的好茬口,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现就两优培九在扬中市的性状表现和栽培措施作一初步探讨。1.植株性状和生育特性1.1生育期和生育类型水育秧苗,5月16日播,6月12日栽,8月21日抽穗,10月6日左右成熟,全生育期144天,一生…  相似文献   

6.
湘南冬闲稻田小黑麦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黑麦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研究表明,通过选用良种,适时早播,加强肥水管理等措施可明显提高小黑麦产量。通过3年试种,筛选出产草高,抗性好,生育期适中,耐寒耐瘠薄,适应湘南冬闲稻田大面积种植的小黑麦品种OH1621和H1881,OH1621适时早播(10月29日播种与11月18日播种比较)可使小黑麦增产鲜草19386kg/hm^2,增幅为115.2%;有机肥、无机肥配合(NPK+M)比单纯化肥(NPK)10765.5kg/hm^2,增幅49%.比单施有机肥(OM)增产鲜草11605.5kg/hm^2,增幅55.0%。  相似文献   

7.
新型果树三叶木通扦插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惠玲  陈明德  吴乔明 《种子》2002,(6):108-109
采用ABT(2号)生根粉、萘乙酸(NAA)、清水(对照)三种处理方法,对产于修文的三叶木通扦插育苗试验表明:用ABT生根粉处理的插穗生根时间比对照提前10-20天;生根数量比对照多一倍;苗高全年生长期比对照处长一个月;茎蔓高生长量比对照大65.42%;发枝数比对照多66.67%。经方差分析检验结果,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萘乙酸和对照生长表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晚稻移栽至分蘖期旱栽旱管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1992年,我们在浙江省龙游县对五个晚稻组合(品种)移栽至分蘖期旱栽旱管的产量和基本特性反应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旱栽旱管组合(品种)群体生长缓慢,抽穗推迟,并影响后期穗部性状导致减产;杂交稻旱栽旱管比常规粳糯稻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验用增产灵和2,3,5-三碘苯甲酸(TIBA)对间作大豆不同生态类型品种进行喷施。喷施增产灵后,对早熟矮杆品种各处理均表现增产,其增产幅度为0.37%-6.75%,施用时期以结荚期为佳;早中熟、中杆、生长较为繁茂的品种仅在开花期喷30ppm可增产12.06%;增产灵的增产作用主要是由于提高了单株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单株粒重和百粒重。喷TIBA后,对植株主要起降矮壮杆的作用,株高降矮0.52-10.78cm,抗倒能力增强,早熟、矮杆的75-88-13开花期喷施呈减产效应,而结荚期喷施可增产0.47%-3.5%;早中熟、中杆的冬二则在开花期喷施可增产6.42%.  相似文献   

10.
在适宜直播的区域,选择苗期耐寒品种,适时早播利于延长生育期,保障后期籽粒灌浆及安全成熟。选用龙粳31、龙粳29和龙粳53共3个品种,以常规播期为对照,采用分期提前播种方法(间隔3d天),测定出苗率、秧苗素质及生物积累量,并计算根冠比和壮苗指数等。结果表明,播期提前对不同品种的影响存在差异,龙粳53壮苗指数高、根冠比大、苗期耐寒性好,出苗率、秧苗素质和生物积累量与常规播期均无显著差异,具有根系活力强、扎根深及早生快发等优点,更适于直播生产。应选择苗期耐寒性好的品种适时提前播期,以延长直播稻有效生育期,但播期提前天数不宜过长。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麦(油)后复播棉的促早避霜技术。麦后复播棉有效开花结铃期短而集中,总结铃数的73.3%-88.9%集中在7月31-8月14日之间。山西南部适宜种植的密度为12-15万株/hm^2。筛选出运379(3)h,晋棉17号等早熟品种。喷施避霜剂-壮早丰,可以降低株高,塑造理想株型,促进早熟、皮棉增产9.74%。麦后复播棉避霜技术应采用早熟品种、早播种、早施肥、早灌水、高密度、早打项、喷施避霜剂(壮早丰)和乙烯剂和及早防治病虫害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2.
在低热区地推广水稻旱育浅植,以适时早播早插为好,移栽叶龄3.1-4.1叶为宜,早播早插时宜稀,迟播迟插时宜密,肥力中上等稻田,在3月5日播种的条件下,移栽叶龄的3.1叶。亩插1.3万穴;在3月20日播种的条件下,移栽叶龄为4.1-5.1叶,亩插1.5万穴,在4月4日左右播种,移栽叶龄为3.1-4.1叶,亩插1.7万穴,本试验因素对产量的影响为播期〉叶龄〉密度,即播期是影响低热地区水稻旱育浅植产量的  相似文献   

13.
双低杂交油菜云油杂2号的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云油杂2号(原名2000 F 100 D)系云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的甘蓝型优质油菜两系杂交种,在云南省秋播油菜区试和示范种植中均表现出生长优势强、产量高、品质优、抗倒伏、早熟等优良特性。云南省区试平均单产3570.9kg/hm^2,比对照花油3号增产29.13%,示范种植中平均单产2445~5880kg/hm^2,比当地邻田或同田推广品种花油3号、花油6号、A弘等增产7.6%-53%,最高单产达到5944.5kg/hm^2,表现出了显著的增产效果。2005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鲁花14花生品种系山东省花生研究所选育,1995年分别经山东省和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年引种表明它早熟高产,增产潜力大,经济效益高,一般比当地花生品种增产4至7成,推广前景广阔。1特征特性 属早熟直立大花生,生育期春播130天,夏播105天。疏枝,株丛较矮。果柄短,结果集中。百果重200g,百仁重110g。种皮粉红色,肉种皮桔黄色。抗旱性好。轻抗叶部病害和条纹病毒病。 丰产性好经3点试验平均4804.5kg/hm2,比对照增产39.8%。示范 0. 3hm2,折合产量 5014kg…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江苏省镇江市大面积推广早熟晚粳水稻,水稻单产明显提高、总产稳定,但也带来了新的矛盾。一是由于水稻腾茬晚,大面积小麦播期推迟到11月15~30日,造成迟熟、产量不稳。二是小麦迟熟导致水稻播栽推迟,由于大面积水稻为机插、旱直播方式,更推迟了水稻栽种时间,加大了水稻高产稳产的风险。稻麦双晚造成了栽种季节紧张不利于养地、不利于安排机械劳力,错过了最佳播栽时间不利于高产、稳产、抗倒抗病等优良l生能表现,更增加了寒露风、低温冷害、七(五)代飞虱为害的几率。为充分利用我地温光资源,更好地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更好地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和小麦轻简栽培,更好地以稻麦双丰收确保全年粮食丰收,研究稻麦周年高产稳产技术意义重大。本试验安排了江苏省镇江市推广小麦品种不同迟播播期的生产性能试验,期望为小麦生产选择适宜播种期、适应品种和合适的成熟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水稻旱作膜秸接力覆盖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水稻旱作以够苗期为界的膜秸接力覆盖栽培,能使地膜覆盖与秸草覆盖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可比全覆膜旱作增产近20%。其技术要点为,选用耐旱高产优质良种;旱育矮壮带蘖秧;增施有机肥和长效酸(中)性化肥;宽行早栽,适当稀植;覆膜旱栽,够苗期揭膜覆秸;逢旱润水,多蓄雨水;综合防治草虫病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进一步探讨HA(风化煤)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为腐植酸资源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HA与微肥配合施用对茼蒿生物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①所有施肥处理比对照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4.55%-18.08%。HA与微肥配施生物量比对照平均增加了14.14%;②所有施肥处理茼蒿VC(维生素C)含量比对照平均增加了32.97%,HA与微肥配施显著提高了VC含量;③所有施肥处理茼蒿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T/S)比对照都显著增加,增加幅度分别为20.4%59.6%、17.82%--84.99%;HA与微肥配施的处理可溶性糖含量,T/S比对照都显著增加,平均增加了51.1%、60.79%。【结论】HA与微肥配施显著提高了茼蒿的生物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干旱条件下进行玉米抗旱育苗和抗旱试验,旨在为玉米抗旱提供指导。结果表明:穗粗、穗长、行粒数、行数都比对照的高,使用抗旱剂能增加玉米的产量,只用FA抗旱龙拌种的单产最高,为789. 58kg,比对照增产8%,用旱立停拌种并喷施处理和只喷施旱立停处理下产量相差不大,分别比对照增产6. 7%和6. 4%,只喷施FA抗旱龙处理比对照增产5. 4%,旱立停拌种处理只比对照增产2. 38kg。  相似文献   

19.
杂交玉米营养球,营养块育苗移栽与直播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冯贤友 《耕作与栽培》1998,(3):23-24,33
为了探讨杂交玉米育苗移栽的最佳栽培模式,良种结合良法。进行了不同育苗移栽方式与露地直播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营养球育苗移某比对照增产21.6%,营养块育苗移栽比对照增产15.9%。试验效果是营养球育苗称栽〉营养块育苗移栽〉直播。投产比依次是1:1.33,1:3.29,1:2.97。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干旱条件下进行玉米抗旱育苗和抗旱试验,旨在为玉米抗旱提供指导。结果表明,穗粗、穗长、行粒数、行数都比对照的高,使用抗旱剂能增加玉米的产量,只用FA抗旱龙拌种的产量最高,为789.58kg/667m~2,比对照增产8%,用旱立停拌种并喷施处理和只喷施旱立停处理下产量相差不大,分别比对照增产6.7%和6.4%,只喷施FA抗旱龙处理比对照增产5.4%,旱立停拌种处理只比对照增产2.38kg/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