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唐宏科  王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039-1041
[目的]制备新型的疏水缔合阳离子淀粉絮凝剂,研究其絮凝性能。[方法]以淀粉为原料,丙烯酰胺,乙酸乙烯酯为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少量乙醇为互溶剂,甲醛和二甲胺为阳离子化试剂,通过接枝聚合反应获得聚合产物,通过mannich反应进行阳离子化,制备新型的疏水缔合阳离子淀粉絮凝剂。并测定接枝率和胺化度,最后进行絮凝效果试验。[结果]新型疏水缔合阳离子淀粉絮凝剂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单体质量比为1∶3,引发剂用量为1.25%(单体),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4 h,疏水单体比例为10%;mannich反应的最佳条件为:酰胺-甲醛-二甲胺的比例为1∶1∶1.5,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 h。[结论]该絮凝剂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2.
张淑娟  林亲铁  张旭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613-2614,2617
[目的]探讨淀粉基复合絮凝剂的最佳制备条件及其絮凝效果。[方法]以淀粉、硫酸铝与硫酸亚铁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淀粉基复合絮凝剂。采取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CODCr去除率和色度去除率为指标,研究了pH、Fe/淀粉(质量比)、Al/淀粉(质量比)3种因子对复合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效果的影响。[结果]从CODCr去除效率考虑,复合絮凝剂的最优制备条件:pH为2.5,Fe/淀粉(质量比)为0.35/1、Al/淀粉(质量比)为1.8/1。从色度去除效率考虑,复合絮凝剂的最优制备条件:pH为2.5,Fe/淀粉(质量比)为0.30/1、Al/淀粉(质量比)为1.8/1。[结论]在实际应用该复合絮凝剂时,应根据去除CODCr与色度的具体目的选择优化制备条件。  相似文献   

3.
以木薯淀粉、丙烯酰胺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 )为原料,用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作引发剂,通过试验得到改性木薯淀粉阳离子化絮凝剂对处理高岭土和硅藻土悬浊液的最佳配方。以高岭土和硅藻土悬浊液作为处理水体系研究该絮凝剂的絮凝性能,结果表明,最佳絮凝剂用量为4 mg/L。絮凝剂的处理水体系pH范围为4~10,pH适应范围较广,絮凝剂的处理水体系最适pH为7。通过红外分析和阳离子化度的测定,可知所得聚合物是阳离子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  相似文献   

4.
林俊岳  曾建忠  罗剑钦  胡萃  周小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3090-3091,3111
[目的]研究絮凝剂产生菌A-6利用糯米淀粉废水制备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特性,为絮凝剂的低成本生产提供材料和糯米淀粉的清洁生产奠定基础。[方法]以絮凝剂产生菌A-6为试验菌种,探索絮凝剂合成的最佳条件。[结果]A-6菌最佳培养条件为COD4 000 mg/L,NaNO31.0 g/L,培养48 h,培养温度38℃;最佳絮凝条件为在1 L高岭土水中投加1~5 ml微生物絮凝剂,pH值为5时,絮凝率达95%;由A-6菌株合成的微生物絮凝剂对造纸废水和糯米废水COD的去除率最高分别可达93%和70%。[结论]利用糯米淀粉废水制备微生物絮凝剂大大降低了絮凝剂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木薯淀粉和蔗糖为起始原料制备淀粉改性聚氨酯泡沫塑料,研究反应条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方法]用FT-IR、SEM、DSC和TG分析产品的结构及热稳定性,通过土埋试验考察产品的降解性能。[结果]淀粉在聚氨酯的制备过程中参与交联反应,随着淀粉含量的增加,产品的降解速度有所加快,且降解的程度也越大。[结论]淀粉改性聚氨酯泡沫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较低的导热系数和优异的生物降解性能,可以作为环保的保温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6.
木薯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合成高吸水性树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木薯淀粉合成高吸水性树脂。[方法]以木薯淀粉和丙烯酸单体为原料,过硫酸铵-亚硫酸钠为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得淀粉基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淀粉与单体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中和度和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产品吸水率的影响。[结果]得出产品在室温下1 h内吸去离子水1 844 g/g、0.9%NaCl盐水224 g/g。[结论]该研究为以木薯淀粉与丙烯酸为原料制备高吸水树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杨铁金  王琦  厉悦  刘敏  刘亚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011-7013
[目的]研究玉米淀粉基缓释膜的制备条件及特征。[方法]以玉米淀粉与聚乙烯醇为原料,在交联剂的作用下,制得包膜料液,用此料液给尿素涂膜,制得包膜尿素。通过红外光谱对膜的结构进行表征和分析,研究改性淀粉膜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结果]制备玉米淀粉基缓释膜的最佳反应条件是淀粉和PVA的质量比为1∶1,PVA的含量为15%,吐温0.2 ml,尿素0.5 g,丙三醇1.5 g,甲醛2ml,硼砂0.2 g,引发剂用量0.5%,反应30 min,反应温度控制在80℃。[结论]制备得到的包膜材料具有成本低、可生物降解、无环境污染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研究超声波作用对木薯淀粉结结晶结构的影响。[方法]用偏光显微镜对超声波作用后的木薯淀粉进行表征。[结果]超声波处理木薯淀粉的最佳条件为:以浓度5%硫酸钠溶液为溶剂,木薯淀粉悬浮液中淀粉含量为16.7%,功率为400 W,作用时间300 s。经超声作用的木薯淀粉颗粒的偏光十字特征减弱或消失,木薯淀粉颗粒的结晶结构减弱或消失。[结论]超声作用破坏了淀粉的结晶结构,颗粒表面与反应试剂的接触面积增多,从而提高了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9.
郭旭辉  梁宗琦  周文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537-5538,5548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菌株SS-3的絮凝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高岭土悬浊液法测定絮凝率,选择絮凝率高的菌株分别改变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条件,优化其产絮凝剂的最佳参数。[结果]分离获得1株产絮凝活性高的棉生枝孢菌株SS-3(Cladosporium gossypicola SS-3),为国内首次报道棉生枝孢产絮凝性物质。该菌株的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条件是:可溶性淀粉20.0g,硫酸铵2.0g,CaCl20.5g,30℃、150r/min下摇床培养72h。[结论]SS-3产絮凝活性受培养基成分、无机盐、培养温度、通气量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0.
阳离子淀粉对含锰(Ⅶ)废水的絮凝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淀粉为原料,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阳离子醚化剂,采用湿法制备阳离子淀粉。考察了pH、絮凝剂用量、絮凝时间和絮凝温度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阳离子淀粉对含锰(Ⅶ)废水的絮凝工艺条件为:pH 5~6,絮凝剂用量0.4 g,絮凝时间2.0 h,絮凝温度40℃。在上述条件下,阳离子淀粉对含锰(Ⅶ)模拟废水的絮凝率可达90.2%。  相似文献   

11.
马红霞  李耀仓  肖铮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151-12153
[目的]研究环保型复合絮凝剂的制备与应用。[方法]以天然生物制品壳聚糖(CTS)、硫酸铁(Fe2(SO4)3)以及聚合氯化铝(PAC)为主要原料制备了4种环保型絮凝剂,并对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活污水进行絮凝处理,以污水COD、浊度为主要指标,研究了复合絮凝剂配方、絮凝剂用量、水体pH变化等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制备的CTS/PAC和CTS/Fe2(SO4)3复合絮凝剂对污水COD和浊度去除率比单独使用无机絮凝剂有较大提高;CTS/PAC最佳体积配比为1.0∶5.0,每500 ml水复合絮凝剂CTS/PAC最小投加量为4.0 ml,对水体COD和浊度的去除率在pH=7.2时效果最佳,分别为78.5%、98.4%,比单独使用PAC对COD的去除率提高了36.5%,对于浊度的去除率提高21.5%。[结论]CTS/PAC是一种理想复合絮凝剂,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制备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对造纸废水进行混凝处理。[方法]以硫酸铝、硫酸铁、硅酸钠为主要原料制备一种新型高效无机高分子聚硅酸硫酸铝铁絮凝剂,并与聚丙稀酰胺复配使用处理造纸废水。[结果]在试验条件下,造纸废水的浊度去除率可达96.2%,色度去除率可达87.6%,COD的去除率可达79.3%。与聚合氯化铝相比,具有去除率高、矾花密实、投加量少、pH值范围较宽等优点。[结论]用聚硅酸铝铁和聚丙烯酰胺共同处理造纸废水可以达到较好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茵的筛选与絮凝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瑞娟  柴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068-11069
[目的]筛选出活性高、用量少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茵,探讨絮凝剂的成分及其絮凝特性。[方法]通过稀释涂布法和划线法,从花园土壤中筛选到一株稳定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茵WH一2,探讨其最佳培养条件。[结果]在最佳培养条件下,其发酵液对高岭土悬液的絮凝率高于90%。该茵产生的絮凝剂不舍还原糖。当絮凝剂的投加量为3m1时,絮凝率最高,达75.4%。[结论]WH-2具有重要的研究前景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鉴定出高絮凝活性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方法]通过培养基培养分离纯化出高絮凝活性的菌株并通过培养特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测定鉴定筛选出的菌株。[结果]通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和初筛后,从供试土样中共分离到14株具有絮凝性能的细菌,经复筛后得到5株絮凝活性较高(絮凝率〉70%)的絮凝剂产生菌,其中1株经多次传代培养后絮凝活性仍很稳定(絮凝率始终〉90%),其标记为TS-1。TS-1菌为具有荚膜的革兰氏阳性杆菌,并且菌体内无类脂物质如聚β-羟基丁酸。TS-1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故将该菌定名为Bacillus TS-1。[结论]该试验筛选出的菌株可用于淀粉工业废水的絮凝处理和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15.
马金华  张万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083-7084,7087
[目的]研究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马铃薯深加工工艺蛋白废液的最佳条件。[方法]以3%聚丙烯酰胺为絮凝剂,研究不同温度、pH、絮凝剂用量、处理时间等对马铃薯深加工的废液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每100 ml马铃薯深加工工艺蛋白废液,在3%聚丙烯酰胺用量为8 ml、pH为5.5、处理时间为36 h、温度为30℃条件下进行絮凝,有机污染物(CODCr)的沉降率可达53.69%。[结论]有机絮凝剂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能有效絮凝沉淀马铃薯深加工工艺蛋白废液中的大量有机污染物,达到用微生物净化去污需要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万俊杰  梁耀开  邓毛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600-8603,8685
[目的]利用食品废水培养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AS1-296产絮凝剂吸附Cu2+。[方法]以味精废水和啤酒废水作为替代培养基培养枯草芽孢杆菌AS1-296制备含γ-聚谷氨酸的絮凝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培养条件,对枯草芽孢杆菌产的絮凝剂进行了明胶-戊二醛交联固定处理,并对Cu2+进行吸附和解析研究。[结果]培养枯草芽孢杆菌AS1-296产絮凝剂的最佳条件为:pH为7,培养时间为48 h,啤酒废水与味精废水的体积比为15。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絮凝剂主要由γ-聚谷氨酸和多糖组成。固定后的絮凝剂最佳Cu2+吸附条件为:最佳吸附pH为5,絮凝剂投加量为0.6 g,温度为40℃,Cu2+初始浓度为30 mg/200 ml,最大Cu2+吸附容量为4.1 mg/g。最佳Cu2+解析条件为:pH为2,最大解析率为81%。[结论]利用味精废水和啤酒废水作为主要原料,使培养枯草芽孢杆菌AS1-296产絮凝剂更具有经济和实用价值,真正实现了"以废治污"。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几种无机絮凝剂以及复配入有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对阿维菌素厌氧废水的絮凝效果,并确定最佳的絮凝条件,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FeCl3、Fe2(SO4)3、Al2(SO4)2、KAl(SO4)2以及和PAM的复配处理阿维菌素厌氧出水,研究絮凝剂处理后废水的COD、色度的去除率。[结果]FeCl3+PAM复配絮凝剂为最佳絮凝剂,即投加量为每吨废水125 g FeCl3与5 gPAM时,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53.51%和65.81%,絮凝剂以分析纯计算,FeCl3+PAM复配絮凝剂的处理成本为2.52元/t废水。[结论]复配入PAM后,无机絮凝剂的处理效果大幅提高;FeCl3+PAM复配絮凝剂为阿维菌素厌氧出水的最佳絮凝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