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凯 《科学养鱼》1994,(1):26-26
鳖“疖疮”、“腐皮”并发症的防治近年来,笔者在舒城、六安等县市农村调查,发现大多数养鳖户习惯将鳖高密度因养育肥,鳖“疖疮”、“腐皮’讲发症日益增多,造成病鳖大量死亡,养鳖户蒙受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困扰了农村养鳖业的发展。为此,本文试图就鳖“疖疮”“腐皮...  相似文献   

2.
1987年永康县掀起了“养鳖热”,一年来,该县养鳖又有新进展。人工养鳖场仍是5个,养鳖专业户已由10户增至14户,存塘1.9成鳖万只,比原5。000只增加了1.4万只,并人工孵化了幼鳖6,125只。今年该县计划孵化幼鳖1万只,养成鳖2万只。他们的主要经验是,县水产主管局、科委因势利导,组织群众成立永康县特种水产研究会,承担甲鱼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3.
林易  陆露 《内陆水产》2005,30(3):35-35
这些年,少鳖味的“温室鳖”(温室养的鳖),价格跌到20—30元/kg也少有人问津,养殖者基本上无利可图甚至亏本。而“生态鳖”(仿生态养的鳖),由于其色泽、肥满度、食用口感均十分接近野生鳖,且安全、无公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现将土池仿生态养鳖配套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鳖“疖疮”“腐皮”并发症的特点、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凯 《水产科学》1994,13(6):35-35
鳖“疖疮”“腐皮”并发症的特点、原因及防治胡凯(安徽省舒城县张母桥畜牧水产站231370)近年来,笔者在舒城、六安等县、市农村调查发现,大多数养鳖户习惯将鳖高密度囤养育肥,导致鳖“疖疮”“腐皮”并发症日益增多,造成病鳖大量死亡,使养鳖户蒙受巨大经济损...  相似文献   

5.
随着“三高”农业不断发展,我国养鳖业发展迅猛,1995年广东省养鳖水面超过1万亩,东莞市投入2亿元资金,建立30多个养鳖场,养鳖水面3,000多亩。随着集约化、高密度养鳖水平的提高,鳖病已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一大障碍,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鳖病诊治的实践,将危害较大的鳃腺炎病的疹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章剑 《水产养殖》1997,(1):10-11
家庭工厂化养鳖,采用“养鳖温室自动加温控温装置”新专利、“无沙养鳖”新工艺和鳖病防治新技术,难鳖经12个月的饲养。平均规格即可达到500克的商品鳖。苏州市郊缀福生家庭,工厂化养鳖500只,1995年盈利44万元。其主要饲养技术总结如下。1温室控温培育推幼鳖及露天池养成1.1全封闭型温室保温系统温室内养殖水温应恒定在30℃,气温33C。全封闭温室保温性能好,热损失小,常采用钢架混凝土永久性结构,延长使用年限。屋顶用接板封顶,围护结构中屋顶、墙体和养殖池底与土层接触面,均选用导热系数小、保温性能好的泡沫塑料作保温材料。…  相似文献   

7.
全国著名的“养鳖大县”潢川,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土法快速养鳖,现已拥有5000个养鳖、经营实体户,年产鳖20万kg,创利达1000余万元。如潢川黄岗乡养鳖大王李开同,近2年竞售鳖3000kg,获纯利10万元。目前全县养鳖面积已达1万余亩,1994年可产鳖50余万kg,将可使3万农户脱贫致富。其主要技术是:  相似文献   

8.
养鳖经济效益很高,但鳖种不足会影响到养鳖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和养鳖业的进一步发展。人工孵化鳖则是解决鳖种不足的一个重要手段,但须把握好以下六项技术措施。一、把好亲鳖的选择关亲鳖选择要坚持“五不要”,以保证亲鳖的质量。一是不要轻易地购买市场上出售的商品鳖作亲鳖。市场上的商品鳖,捕获方法多种多样,有的为垂钓所得,有的为叉戳而获,还有的为清塘所捕。因捕获方法不当,水鳖遭受伤害,影响生理机能甚至造成死亡。二是不要购买脱水鳖作亲鳖,鳖离开水18小时以上者,体液失衡,代谢功能发生障碍而且很难恢复,购来进行人工…  相似文献   

9.
人工快速培育亲鳖试验初报本场自1985年开始进行“甲鱼人工快速饲养”试验,在温室养鳖试验成功后,于91年放养过一批经温室饲养快速育成的大规格成鳖用于培育亲鳖,但这批成鳖于翌年开春大批死亡且产蛋率极低,当时我们认为经过温室快速育成的成鳖似乎不适合做亲鳖...  相似文献   

10.
“玉垒菌”对温室养鳖池水质净化效果的试验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玉垒菌”对温室养鳖池水质净化效果的试验翟士君,朱选才(崇明县大新镇养鳖场,202179)(上海市水产研究所,200433)近年来,国内采用了温室养鳖新技术,使商品鳖的养殖周期从原来自然环境条件下的3~4年缩短为14~16个月,大大提高了人工养鳖的经...  相似文献   

11.
家庭温室养鳖,采用“养鳖温室自动加温控温装置”、“无沙养鳖新工艺”和“温室养鳖生态调控与综合防病新技术”,稚鳖经12个月的饲养,平均规格即可达到500g的商品鳖,小型温室20m2~30m2,养鳖500只;中型温室30m2~50m2,养鳖1000只,并...  相似文献   

12.
稻田养鳖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鳖是利用稻田在种稻的基础上再搞养鳖的立体生态种养新技术。稻田养鳖在不影响水稻产量的基础上可亩产商品鳖150kg左右,净增亩收入1500元左右,是目前农村发展经济的实用新技术,现把这项新技术作一通俗的介绍,供有条件的地方参考应用。一、稻田养鳖的基...  相似文献   

13.
养鳖业在我市城乡发展很快,全市现有养鳖面积52亩,共有25个养鳖户,年产商品鳖3000kg,年产值208万元。在发展养鳖过程中存在不少技术难题。其中稚鳖期死亡率高是制约养鳖成功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稚鳖的成活率,笔者结合生产实践,谈点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林冰 《内陆水产》2013,(11):54-55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兴起工厂化养鳖,90年代,工厂化养鳖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养鳖成本大幅度降低,“养鳖热”的高潮风起云涌,供需矛盾日渐突现。1996年后,甲鱼价格开始下滑,由最高峰期的250-300元/kg跌至最低谷的50~60元/kg。大部分甲鱼养殖场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规模小的养殖场只能倒闭、转产,勉强支撑下来的也缩小了养殖规模。今年,甲鱼价格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存塘高,价格低”这字眼频频从养殖户口中吐出,足以说明今年甲鱼行情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5.
用配合饲料饲养温室稚鳖的试验潘柏林(浙江省杭州市四季青常青特种水产试验总场)季龙辉(浙江省名特优水产饲料公司)“富浙牌”鳖用配合饲料是浙江省名特优水产饲料公司经多年努力,于1993年开发成功的新产品,经省内外80余家养鳖场试用,效果良好,为了进一步验...  相似文献   

16.
解决养鳖饲料的几种途径黄志勤,潘婉南(福建省永春县水产技术推广站362600)近年来,养鳖生产发展很快,已成为农民致富的一种好门路.但如何解决养鳖的饲料一直是养鳖户所关心的重要问题,对此.笔者根据养鳖户的经验进行总结,现将解决养鳖饲料的几种途径介绍如...  相似文献   

17.
陈凡  张阿彬 《水利渔业》2002,22(1):36-36
1 历史回顾自 80年代末湖南省水产研究所“利用地热水养鳖技术”和杭州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工厂化快速养鳖技术”的研究成功 ,打破了鳖冬眠的习性 ,控温养鳖技术的突破 ,使养鳖生产产生了质的飞跃。随后养鳖业异军突起 ,成为水产品养殖品种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回顾养鳖业 10多年的发展历程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1996年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养殖巅峰期 ,种鳖达到 136 0元 /kg、稚鳖为 36元 /只、商品鳖 5 0 0元 /kg。巨额利润驱使各地区、各行业涌入养鳖业。该年 6月是高峰期的拐点 ,下半年鳖价快速回落。经历了外行到内行 ,疯狂…  相似文献   

18.
李传武 《内陆水产》1996,21(7):22-22
提高稚鳖成活率的技术措施一般把鳖苗孵出至越冬前统称为推鳖养殖阶段。由于稚鳖个体小、适应能力差、病害多.养殖技术要求高,所以这一时期是养鳖周期中最关键最困难的时期、1995年,笔者在福建省厦门宏辉养殖场负责技术工作,并调查了附近几家养鳖场,对提高稚鳖养...  相似文献   

19.
越冬亲鳖上浮死亡治疗措施近年来,由于养鳖业的蓬勃兴起,鳖苗种的价格一涨再涨,迫使很多养鳖场纷纷购进亲鳖,自己繁殖鳖苗。但是在亲鳖培育过程中,特别在越冬期,发生亲鳖不能正常越冬,上浮水面或趴在水底,随后陆续死亡的现象,给养殖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99...  相似文献   

20.
温室无沙养鳖工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室无沙养鳖法是对传统的有沙养鳖进行重大改革,其主要特点是能克服底质和池水极易污染的问题,从而改善栖息环境,提高放养密度。“人工鳖巢”是一种较理想的栖息隐蔽物,有它替代河沙,排污比较彻底,洗池省工省时。试验证明,无沙养鳖法具有高产、优质、低成本,以及观察检查,饲养管理和干池捕鳖均很方便等优点。这种新工艺对稚鳖和幼鳖都适用,但它是一项综合性的养殖技术,除用“人工鳖巢”替代河沙作鳖的栖息隐蔽物外,在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