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正当下,网上购物越来越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购商品收货起七日内可无理由退换"的规定,为消费者网购"后悔权"提供了法律支持。此后,国家工商总局又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交易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两部规章,细化了"七日内无理由退货"制度。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干果类农产品的网购退货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干果类农产品的网购退货存在退货难度大、退货成本高、退货管理机制不健全、消费者对退货政策的认知度低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完善退货政策、加强退货监管、提高农产品物流管理水平以及明晰退货规则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网购7类商品不适用7日无理由退货从2017年3月15日起实施的《网络购买商品7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明确了7类商品不适用7日无理由退货规定:消费者定制的商品;鲜活易腐的商品;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交付的报纸、期刊;拆封后易影响人身安全或者生命健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农村电商兴起背景下,网购退货现象频繁但退货成本高且回收后的货品无法得到合理处理,造成巨大浪费的问题,项目采用了文献检索、网络结合实地调查、建立数学模型等研究方法,以逆向物流的主要成本作为数据收集重点,将原材料成本与回收批量的关系作为核心研究内容.最终形成原材料成本与回收批量在合理取值区间内的关系图,并基于该图分...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2018,(11)
正网络购物轻松又便捷,然而,对于很多网购新手来说,若没有基本的购物经验,不仅很难买到满意的产品,还可能受到某些不良商家的欺骗。那么,如何才能让网购变得省心省力,以下几种方法值得参考。尽量选择货到付款很多店家,对同城交易一般采用的是"货到付款"的方式,可以验货之后再付款。而异地交易则大部分要款到发货,如果货物有问题或者不满意,退货、退款会相对比较麻烦,当然,有些商品也会货  相似文献   

6.
<正>从3月15日起,消费者期盼已久的网购"后悔权"将得到法律的保障。除特殊商品外,网购商品在到货之日起7日内可无理由退换货。网络购物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但由于网购的远程性和非接触性,很多购物中需细细考量的细节,就易被忽视。于是,在网购收到实物之后,就可能出现消费者后悔的情形。同时,又由于网购系统诚信有待提高,消费者想要更换或维权就变得比较麻烦。所以,很多人网购后即便货不对板,通常也只能自认倒霉或陷入无休止的维权之中。  相似文献   

7.
网络普及到今天,已经覆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网购已因其快捷、价廉等特点占据了销售市场的"半壁江山"。随着网店的火红,各具特色的"网络掌柜"也浮出水面。来自河北,在北京创  相似文献   

8.
农村网购中物流配送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普及为网络购物奠定了基础,如今,在网购成为时尚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网购物流配送不通达的问题,而问题关键就出在农村网购物流配送阶段。目前,网络购物已经逐渐地被农村消费者接受,但是网络购物的配送很大部分是以城市为主的,那么在农村的网购物流配送就成为了一个有待突破的缺口。旨在分析农村网络购物中物流配送的瓶颈问题,寻求农村网购中物流配送的解决措施,保证网络购物整个物流配送过程的顺畅,促进网购物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生活在这个互联互通的网络时代,你轻轻点击一下鼠标,海量的信息就会在一瞬间呼啸而至,并且能够实时实现网络互动,让你全方位走进你所关注的问题。于是,网购、网上阅读、网上搜索资料等网络行为已然成为各个年龄阶层人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人们的消费习惯逐渐发生了变化,从实体消费到网络消费的转变使得网络购物的势头发展迅速,网络购物给人们的生活增加了许多便利,也使快递行业应运而生,为更多人提供了工作机会。与此同时,与网购有关的诉讼也大量增加。本文以一个消费者网络购物的案件为出发点,通过对案件争议点的分析来阐明在网购维权过程中,网络购物平台的法律义务。  相似文献   

11.
网络口碑对消费者网上购买农产品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本文基于价值接受模型,通过构建口碑数量、感知有用性、信任度在感知价值以及农产品网购意愿之间的关系模型,实证分析了网络口碑对农产品网购意愿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口碑数量、信任度显著正向影响感知价值,但感知有用性对感知价值影响作用不显著。感知价值显著正向影响农产品网购意愿,并在网络口碑与农产品网购意愿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效用。  相似文献   

12.
依据社会网络理论和信任理论,构建农户社会网络异质性对其农资网购模式偏好的影响机理模型,并通过345份农户调查问卷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户社会网络异质性对其农资网购模式偏好和交易信任有显著影响。网购异质性高的农户品牌信任度越高,更趋向于选择自主网购模式;网络异质性低的农户更信任农资零售商并偏好线下服务站代购模式;品牌信任和零售商信任在农户网络异质性与其农资网购模式偏好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郭建男 《新农业》2014,(2):52-53
<正>网上购物快捷方便、品种齐全、价格实惠,淘宝网、京东商城、当当网等网站,对于热衷网购的人来说再熟悉不过。关于网购,有些农民朋友认为离自己太遥远,根本驾驭不了。其实不然,现今电脑、网络已经普及,网上购物也会逐渐延伸到农村。简单来说,如果您所需要的产品,在本地买不到,通过网络途径,就可以轻松买到,而且由快递送货上门。笔者为大家介绍网上购物的详尽流程,让你从此不再为买不到心仪的商品而烦恼。  相似文献   

14.
<正>享受补贴购置农机后,发现购买的农机有问题,如何办理退货手续呢?据某市农机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享受补贴购置农机后,符合农机产品"三包"退货规定或购销双方协商同意退货的,可以退货。其中,已申请补贴但尚未领取补贴资金的,购机者到县(市、区)农机、财政部门提出退货申请,由县(市、区)财政、农机部门在购机发票上签署"补贴未发,可退货"意见,并加盖公章后,到机具经  相似文献   

15.
以茶叶网购意向调查问卷为基础,结合技术接受模型(TAM)与结构方程模型(SEM),创建茶叶网购态度的影响因素模型。结果表明,网络购物平台的质量、支付方式、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以及茶叶属性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消费者的茶叶网购态度,其中网络购物平台-感知有用性-茶叶网购态度是最有效的提升消费者茶叶网购热情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16.
<正>便宜实惠、方便快捷,网络购物因其独特魅力赢得众多粉丝,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职业的人都开始加入到网络购物的大军中来,并乐此不疲。电子商务作为信息技术在经济活动中的一个典型应用,越来越成为现代服务业成长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近几年来,一方面各地屡现橘子、大白菜、萝卜等蔬菜滞销烂在田地里,而另一方面,城市居民却忍受着日渐呼呼上窜的高菜价。于是乎,发帖卖菜、微博推销之类一夜间风靡大江南北,大受网友追捧。网购比"农超对接"更有利于菜农  相似文献   

17.
网络购物为人们提供了更便利的消费平台,但是在网络购物中侵权行为肆意严重,网络欺诈、支付隐患等问题都使消费者的财产安全、隐私以及知情权等多项权益受到了严重危害,更有很多网购产品对消费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当前大部分网络消费者对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以及安全保障方面的认识还存在很大缺陷,而网购企业及监管机构的信用制度、立法制度、解决机制也不够完善,由此导致了网购消费者的权益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所以文章中对网购物的具体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网络购物中对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如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有效建议,希予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食品的经营也借助网络平台快速地发展起来,网络食品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食品安全问题,因而如何维护网络食品安全、保障网购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和提高监管部门的监管实效等问题也接踵而至。通过对网络食品经营监管存在问题进行的详细分析和研究,针对市场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从网购消费者、电子商务自营平台、监管部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对网络食品安全的监管方式提出了一些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生鲜农产品网购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电商运营模式各具特色,且生鲜农产品具有的"生"和"鲜"等特点,使得消费者对于其网购具有较强且独特的感知风险。研究以水果网购为例,将电商运营模式分为综合型平台和自营型平台,消费者决策阶段分为支付前和支付后两阶段,细化研究不同情境下的感知风险。结果显示:(1)不同感知风险维度在不同的情境下的重要性表现不同。(2)各感知风险维度在各决策阶段存在不同的动态变化趋势。(3)消费者个人特征对感知风险存在影响。细化风险感知研究,既能有针对性地引导各电商平台的建设,又有利于消费者获得更好的消费体验,促进生鲜农产品的网络交易。  相似文献   

20.
《吉林农业》2014,(24):19
<正>网购,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后已经逐渐成熟,并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因其省时、省力、成本低、送货上门等优点,为广大淘友所青睐。与此同时,因广告宣传、图片信息、结账交易等均是在虚拟网络进行,霸王条款、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等问题也层出不穷。今年以来,江苏省常熟市人民法院受理的网购纠纷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提升。现盘点几个网购风险的典型案例,给消费者和商家都提个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