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玉米精良播种技术的农业应用现状分析随着二十一世纪中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农业生产部门的科技进步迎来一次又一次的突破性革命。在农业经济作物种植技术领域中,玉米精良播种技术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对玉米经济作物种植技术利用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玉米作为我国非传统经济作物,在我国种植面积广大,土壤与气候适应能力强、单位面积产量高,深受广大农作物种植户的喜爱。另外,玉米这  相似文献   

2.
刘媛 《现代农业》2015,(3):34-35
唐山是农业大市,种植历史悠久,产量较高,素有"冀东粮仓"之称。其中玉米种植面积最大,文章通过计算玉米作物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以期为唐山市的农业政策提供参考数据和理论参考,从而进一步提高玉米作物的生产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玉米种植是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农业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年种植面积可占全区粮食总种植面积的84%左右。为提高玉米高产优质,从气候角度出发,利用科尔沁区多年气候资料,对当地玉米生长季光、热、水等气候资源进行分析探讨,得知科尔沁区光热资源基本可满足玉米生长需求,相对于光热来说,水分成为限制玉米生长的主要因素。因此,今后应加强玉米生产气象服务,选育优良品种适时播种,推广农业适用技术等抵御低温、干旱等气象灾害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阿拉善左旗玉米种植气候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阿拉善左旗多年玉米种植面积、产量、效益基础上,充分考虑适宜玉米种植的气候条件和特点,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阿拉善左旗玉米种植范围做出适宜气候区划。其成果不但能揭示不同地区农业气候的区域差异,而且还可根据农业气候相似理论和地域分布规律,为合理配置农业生产、改进耕作制度以及引入和推广新产品提供气候依据。为分区分类指导玉米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对提高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计划性和科学性,因地制宜安排玉米生产,趋利避害,防灾减灾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东北地区是国内第一大玉米种植生产区,其种植面积占据了我国玉米种植总面积的1/3。其产量占据了全国总玉米产量的45%,其东北地区的玉米种植生产,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供给以及安全。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气候变暖对人类、农业、生态以及水资源等各方面的影响以及已经成为世界上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根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气候变化对于农业生产有着极其明显以及广泛的影响,不仅会导致增加其农业生  相似文献   

6.
孙莺歌 《北京农业》2013,(27):132-133
因暴雨变化和气候暖化,丹东地区的农业生产出现了较大变化。喜温高产的玉米和水稻种植面积扩大,高产种植品种不断增加。由于播种期提前,粮食产量不断上升。只有认真分析丹东地区气候波动情况,了解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才能保证丹东地区农业作物优产、高产。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卫辉市位于该省北部,是主要粮食产区,平原为主的地形、地貌,气候类型、条件非常适合优质小麦、玉米等大宗农产品种植。玉米既是粮食作物、饲料作物,又是经济作物。近年来消费与生产稳步快速增长,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美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作为国内一个主要玉米出产地,每年玉米种植总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0.00%。卫辉市是玉米适生区,就目前种植情况来说,在玉米种植加工产业中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有利于提高玉米的总产量,满足市场日益增大的需求缓解河南省乃至国内玉米紧缺的现状。玉米高产有挑战也有机遇,有潜力也有难题,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应采取必要的策略和农业措施增加玉米生产。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我市第二大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以春播为主的南北山区和以夏播为主的川塬灌区。近年来,随着玉米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气候、技术管理水平、行业政策、种植效益等因素影响,玉米常年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从常年种植200万亩左右下降到现在的150万亩左右,种植减少主要集中在夏播区。为确保我市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巩固全市粮食安全,应对国内外粮食市场供应变化,有序推进我市耕地轮作制度,不断扩大夏播区玉米种植面积。本文立足宝鸡玉米生产现状,深入分析了玉米扩面积种植过程存在问题和限制因素,并对今后如何扩大玉米生产提供了科学可行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东回镇位于澜沧县城西南部,在气候条件上属于亚热带气候,全年的平均气温可以达到17.6摄氏度,无霜期比较长。东回镇各村的经济构成以农业为主,拥有耕地72178亩,农业种植有陆稻、小麦、玉米等种类,其中玉米是重要农业作物之一。本文将对东回镇的玉米生产的现状和发展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北方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玉米的价值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价值,玉米的收获直接关系到种植技术,因此玉米种植技术是最关键的技术。我国北方气候和土壤结构适宜玉米种植。在玉米种植业的发展中,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一直是我国农业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中,相关技术的不成熟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对农业发展形成了巨大的阻力。北方玉米种植发展以来,从市场经  相似文献   

11.
农业种植生产活动中,玉米种植所占比重较大。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土地、气候、病虫害等是重要影响要素。该文以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玉米种植现状为例,分析玉米种植过程中常见病害锈病、瘤黑粉病、穗腐病的症状与防治方法,并对玉米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进行探究,建议综合利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化学防治技术,以有效缓减病虫害对玉米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地膜覆盖是当前先进的种植技术,运用地膜覆盖技术,可以实现保温保墒的目的,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当前农业发展中应用的范围较广,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云南地区地理面积广阔,且气候和降水充足,是发展农业的重要地区,但是由于地理环境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导致云南地区存在温度和降水不均匀的现象,具有区域的差异性,影响农作物的种植。如,在云南地区玉米种植过程中,利用地膜覆盖的技术,可以有效地避免此类问题,促进玉米的种植,实现玉米产量的提高,对云南地区的农业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根据云南地区玉米种植的现状,探讨地膜覆盖技术的相关要点,促进地膜覆盖技术在云南地区的有效应用,实现地膜覆盖技术的优势,促进玉米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是农业大国,尤其是东北地区多以玉米为主要的种植作物,但是在玉米的种植中,因为劳作的繁重,病虫害以及杂草的危害逐渐加重,生产管理的松散,使玉米的产量逐年下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改良玉米的种植技术,增加玉米产量,是值得农业工作者研究的问题。1我国玉米种植的现状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平原地域辽阔,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很适合玉米的生长、种植。随着机械化种植的宣传,一部分地区已经开始普及机械化生产。但是一些较偏远的地区  相似文献   

14.
玉米种植过程中,气候条件对玉米的产量及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玉米是当前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农作物,近年来在很多地区都在进行大规模种植,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及质量,应该要对玉米种植过程中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为玉米的种植提供良好的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15.
秦皇岛市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玉米是秦皇岛市的第一大作物,年种植面积约占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2.6%。摸清全市玉米生产现状,加速玉米产业升级是我们当前的工作重点。一、我市玉米生产现状1、全市玉米种植区域范围扩大,面积增加近些年来,随着种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玉米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全市玉米生产上实现了突破,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据统计2004年全市玉米种植面积为100万亩,2009年玉米110万亩,到了2014年已达154万亩,占全市农作物总面积42.6%,占粮食作物面积的58.6%,在全市粮  相似文献   

16.
玉米在河北省有着广阔的种植面积,是河北省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廊坊市,常年玉米的种植面积20万hm~2以上,玉米产量直接影响着廊坊市农民的农业收成。因此,保证玉米的高产种植并做好病虫害防治,是保证农业高产的重要因素。需因地制宜,根据河北省的自然气候与土壤成分来实施正确的栽培技术,继而实施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以保证玉米的高产种植。  相似文献   

17.
《新农业》2018,(23)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因其有适宜的气候、充足的光照条件适宜玉米种植与栽培,所以河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广,产量大。本文主要从玉米种植技术及相关推广应用等几个方面介绍河南地区玉米种植。  相似文献   

18.
2003年是农业生产上罕见的多灾年份.持续阴雨、洪涝灾害以及高温干旱,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粮油作物大幅减产,农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农业经济损失.玉米是我县的主要粮食、饲料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均在40万亩以上,由于2003年特殊的气候,我县玉米减产达四、五成以上.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安徽省玉米种植的主产区,淮北地区具备独特的生产条件,玉米种植潜力较大。随着现代科技和农业经济的发展,玉米种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在这一背景下,从淮北地区玉米种植现状入手,分析了该地区玉米种植的限制因素以及对玉米病虫害防治提出的一些思考。引言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动物饲料和工业生产原料,种植面积仅排在水稻和小麦之后,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现如今,淮北地区玉米种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决定了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20.
正玉米是澜沧县大山乡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单产高低、面积大小直接影响到大山乡粮食生产安全、畜牧业产业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社会稳定等。本文分析了大山乡玉米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总结相适应的高产栽培技术,推进大山乡玉米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确保粮食增产、农业增收、畜牧业健康发展。1大山乡生产发展现状大山乡海拔750-2489m,属亚热带山地季风立体气候,雨量丰沛,日照充足,为不同类型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栽培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