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玉米每个节位的叶腋处都有一个腋芽,除去植株顶部5~8节的叶芽不发育以外,其余腋芽均可发育;最上部的腋芽可发育为果穗,而靠近地表基部的腋芽则形成分蘖。  相似文献   

2.
正玉米的每个茎节上都着生一片叶,每个叶腋处都有一个腋芽。正常情况下,只有中上部1~2个腋芽可发育为果穗,果穗以下其他腋芽都受到抑制不能生长,或生长到一定程度就终止。但也经常发生分蘖等情况,有的年份或一些地块还特别严重。影响玉米苗期出现分蘖的因素:(1)品种。有的品种容易出现分蘖,而有些品种则很少。(2)播种期。同一品种春季播种易发生分蘖,而夏播则很少发  相似文献   

3.
正一、玉米分蘖玉米属于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玉米植株靠近地表基部的腋芽经过发育可形成分蘖,玉米植株的顶端优势比较强,一般情况下分蘖会受到抑制,因此,玉米植株产生分蘖的情况也比较少见。(一)发生时间玉米分蘖一般发生在出苗期至拔节期阶段,花期前后也可少量发生。(二)发生原因1.生理原因,即禾谷类作物常见的现象。2.品种特性。大部分品种不易产生分蘖,部分品种容易产生分蘖。3.气候条件影响。玉米在苗期遭遇高温、  相似文献   

4.
史素英 《河南农业》2014,(11):29-29
<正>一、玉米多穗造成玉米多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遗传因素不同品种的腋芽发育进度不一样,有的品种在适宜条件下多个腋芽均同步分化发育易形成多穗。有的品种则第一腋芽分化发育优势明显,从而抑制下一节果穗发育进程,不形成多穗。(二)顶端雄花序生长受抑制促进雌穗发育  相似文献   

5.
玉米果穗是由茎秆中上部叶腋的腋芽分化而成。玉米的果穗数与品种的特性及栽培条件有关。栽培条件好,茎秆上有1~2个或更多的腋芽发育成果穗,若栽培条件不好,影响果穗分化和籽粒发育,就会形成空秆。  相似文献   

6.
分蘖是禾本科作物的固有特性,分析了玉米出现分蘖的原因,如玉米的基部腋芽都有可能发展成分蘖,此外玉米的分蘖发生还会受品种、种植密度、极端气候、播种时间、土壤肥力、种衣剂、病害及药害等的影响,从种植合适的品种、人工去除、采用科学的田间管理措施等方面提出了防除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 玉米雌穗是由叶腋内的腋芽发育而成的,结籽后称为果穗.一株玉米通常有7-13个腋芽,目前推广品种一般只有10-12个腋芽,而收获玉米时,仅有1-2个正常的果穗.即腋芽数大大超过最后发育成的果穗数.其余的腋芽为什么没有发育成果穗,其  相似文献   

8.
正玉米(Zea mays L.)是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分为爆裂玉米,普通饲料玉米和主要食用果穗的甜玉米和糯玉米、高油玉米等。禾本科植物其本身具有分蘖的特性。玉米分蘖在鲜食的甜玉米和糯玉米中出现较多,作为普通饲料的玉米多为不分蘖或分蘖较少的品种,这主要是人工不断驯化和选育的结果,玉米分蘖一般发生在近地表的叶腋处。多年的研究表明玉米分蘖的影  相似文献   

9.
玉米分蘖的影响因素及去除措施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介绍了玉米分蘖腋芽的发育及其对玉米生长的影响,总结了玉米分蘖的影响因素和去除措施,以期指导农民适时合理掰除分蘖,保证玉米株主茎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
<正>绿豆是一种豆科蝶形花亚科豇豆属植物,原产印度、缅甸地区。现在东亚各国普遍种植,非洲、欧洲、美国也有少量种植,中国、缅甸等国是主要的绿豆出口国。绿豆的主根系不发达,侧根多而细长,在根上着生根瘤,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素。绿豆子叶出土后即枯死。第一对真叶为单叶,以后真叶为三出复叶。叶片着生处为节,节之间为节间,叶腋处生有腋芽。茎基部腋芽多形成分枝,绿豆茎分枝多,茎的生长习性因品种而不同,大体分为三种类型:直立丛生型、半蔓生型、  相似文献   

11.
用硬粒种黄火燥和马齿种英粒子二品种为试验研究材料,春播期是四月廿一日,夏播期是六月八日。在土壤水分不缺乏的条件下,春播玉米约需10—12天出苗,夏播玉米由于温度较高,发芽生长较快,约需4—6天出苗。玉米植株各叶出现的间隔期,一般的说先后都还均匀一致,春播的是三天左右,夏播的是二天左右,其中第二、三叶出现的间隔期常较短,而最上一叶出现的间隔期则常较长。同一品种叶数少的植株,各叶出现平均间隔期,常比叶数多的长,即叶片愈多的植株,各叶出现的平均间隔期有愈短的趋势。同一品种,夏播植株的叶片数,有比春播植株的叶片数增多的趋势。玉米的最长叶片常在植株的中上部(自茎基向上的第10—12叶),最宽的叶片常是最长叶片上面的一、二叶,最短最窄的叶片常是第一叶。玉米叶片的寿命(自出叶到枯死),一般是25—70天,植株中上部叶片的长度最长,寿命也常常最长。玉米的剑叶常比植株中上部叶片(即寿命最长叶片)早枯死7—16天。玉米自出苗到拔节的天数常因播种期早迟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夏播玉米常因气温高生长快,出苗到拔节的天数显著缩短。玉米植株在拔节时常具有8—10片叶子,株高(地面至叶顶)约80—90厘米上下。玉米雄穗伸长期均在拔节之前,当时植株具有6—8片叶子,株高约40—50厘米。夏播玉米自出苗到雄穗伸长天数,雄穗伸长到抽穗天数和始花到终花天数都显著的比春播的少,而抽穗到始花天数则有相反的趋势。玉米果穗伸长期都在开始拔节以后,当时植株约有10—12片叶子(春播英粒子品种约有8—10片叶子),株高约90—100厘米。玉米植株中部五、六个腋芽(约在第7—14叶),一般都可以伸长发育,上部的腋芽先开始伸长,但只有最上一、二个腋芽才能发育成为果穗,其他腋芽均在开始伸长后不久停止发育。果穗多着生在第10—14叶的叶腋,果穗以上的腋芽都潜伏不发育,植株基部的几个腋芽也都不发育。玉米自出苗到果穗吐丝这段生育期的发育,夏播的比春播的快,自吐丝到成熟的发育,夏播的由于气温已经逐渐降低,故反而比春播的慢。夏播早熟玉米的生长期都比春播的短。  相似文献   

12.
玉米生理病害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外界环境条件,如土壤、肥料、水分、空气与光照等条件不良,阻碍玉米的正常发育,形成生理病害第二类是内部因素,即遗传因素的影响,如品种抗逆性不强,种子生活力弱,种子发育不健全.. 一、倒伏 1、症状 根倒伏是由于根系发育不良、雨水过多或灌溉后遇大风而倒.茎折主要出现在抽雄前多因抽雄前生长较快,茎秆组织脆嫩或遭虫害,降低抗风能力引起的.玉米倒伏有茎倒、根倒和茎折3种类型.茎倒主要是因为茎秆节间细长,植株过高,基部机械组织强度差,地上部重量和基部节间能承受的力量不相适应,引起茎秆倾斜或弯折.  相似文献   

13.
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分蘖发生过程中内源激素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分蘖发生与衰亡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探讨内源激素对玉米分蘖的调控作用。【方法】选用不同分蘖能力的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调查研究分蘖发生规律的基础上,于分蘖高发期与消亡期测定基部茎节和功能叶中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分蘖能力受基部茎节中激素含量及其之间比值的控制,分蘖高发阶段,基部茎节和功能叶中玉米素核苷(ZR)值较高或呈升高趋势,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值较低或呈降低趋势;激素之间平衡状态对分蘖的影响表现为,在分蘖高发阶段,IAA/ZR、ABA/ZR值较低,分蘖停止发生时其值较高。不同玉米类型之间,分蘖高发阶段,分蘖能力最强的墨西哥玉米(MXG)的ZR值较高,IAA、ABA、GA值较低,IAA/ZR、ABA/ZR较低。【结论】ZR促进分蘖发生,IAA、ABA和GA抑制分蘖发生,促进分蘖衰亡。分蘖的发生,还由激素间的平衡状态决定,更重要的是以互作的方式影响分蘖发生,即低IAA/ZR、ABA/ZR值促进分蘖发生;高IAA/ZR、高ABA/ZR值则抑制分蘖的发生,促进分蘖的衰亡。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比较了6个玉米纯系材料及其与大刍草杂交后代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玉米材料与大刍草杂交后,生育期均有推迟,绿期显著增长。各F1代材料的株高均较母本显著增加,叶长增加,叶宽减少,但单枝叶片数量变化不大。各材料在叶腋出均出现分蘖,材料5230杂、B34杂、511杂和H630杂在茎秆基部也出现分蘖,其中H630杂基部分蘖达8.25个。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独脚金内酯对不结球白菜腋芽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独脚金内酯人工类似物GR24处理不结球白菜‘如皋毛菜’,调查腋芽表型的变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测定叶腋处细胞分裂素(Z+ZR)和生长素(IAA)的含量,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叶腋处分蘖/分枝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外源GR24能抑制不结球白菜腋芽的萌发,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同时还能抑制腋芽的伸长,但低浓度GR24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外源GR24处理后,不结球白菜叶腋处的Z+ZR和IAA含量显著降低,且低浓度的GR24发挥作用快。外源GR24能促进叶腋处独脚金内酯响应基因MAX2和BRC1的表达,且MAX2的表达量变化比BRC1的变化早;外源GR24能抑制细胞分裂素合成相关基因LOG1的表达;外源GR24处理后,抑制腋生分生组织形成与生长的基因SPS和抑制新叶形成的基因SPL9的表达量都明显升高。[结论]外源GR24能直接抑制不结球白菜腋芽的萌发和伸长,也能通过调控其他激素相关信号和分蘖/分枝相关基因的表达来间接抑制不结球白菜腋芽的萌发和伸长。  相似文献   

16.
1娃娃穗 即一个大玉米棒附着多个小玉米棒的现象。原因为玉米雌穗苞叶的叶腋中也能形成腋芽,在雌穗生长点受到外界条件影响,特别是在玉米雌穗幼穗分化敏感时期,受到高温、干旱影响,雌穗分化异常,出现分杈。加之后期阴雨寡照,雌穗主穗授粉和灌浆速度缓慢,有利于雌穗分杈生长。另外,出现病害腐烂、虫害啃食等情况也不能正常发育,腋芽就发育成多个果穗,遂称为“娃娃穗”。  相似文献   

17.
1娃娃穗 1.1发生原因。玉米雌穗苞叶的叶腋中也能形成腋芽,并发育成果穗。在雌穗生长点受到外界不良环境影响时,雌穗分化异常,出现多个腋芽,如连续出现阴雨寡照情况,雌穗主穗授粉和灌浆速度缓慢,有利于腋芽生长,腋芽发育成多个“果穗”。  相似文献   

18.
正一、玉米结实不良的症状玉米结实不良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空棵,整株不结子;二是玉米"半拉脸",玉米穗一面整行没子,呈弯曲状;三是玉米"突尖",玉米上部无子或籽粒干瘪;四是玉米"满天星",玉米穗缺粒分散状;五是玉米穗靠近穗柄的基部缺粒。二、玉米结实不良的原因1.品种问题。玉米审定时根据土壤、环境和栽培条件要求有一定的区域,若不适合本地栽培的玉米品种会出现结实不良现象;种植单一品种也会在不适天气时出现结实不良现象。2.玉米的雄穗是由顶芽发育而成,具有顶端优势,生长势强,分化较早。玉米雌穗是由腋芽发能而成,生长势较弱,分化较晚,外界条件不当时,会出现雄、雌穗吸收营养不均衡现象,雄穗抑制雌  相似文献   

19.
以新株型 (NPT)水稻为供试材料 ,特青和汕优 63为对照 ,从分蘖动态与形态解剖特征对 NPT水稻分蘖特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NPT水稻具有分蘖力弱、分蘖期和有效分蘖期相对较长、低节位分蘖极少、平均有效穗少、成穗率高等特点 .分蘖原基解剖观察表明 ,NPT水稻各分蘖节均有腋芽原基发生 ,但高节位与低节位的芽原基发育存在差别 .低节位的芽原基绝大多数成为败育腋芽 ,有些低节位分蘖腋芽发育正常 ,但因其根原基发育不良或幼叶生长锥萎缩变形造成腋芽难以成蘖 .高节位的腋芽则发育良好 ,都能成蘖 .在试验中还观察到 NPT水稻顶芽发育良好 ,具有明显的顶端优势  相似文献   

20.
<正>一、多穗的形态1.手指穗。在玉米植株中部的同一茎节(叶)处同时长出多个小穗,形似手指状,基本不结籽,人们常常称之为"手指穗",也有人称之为"香蕉穗"。2.单秆多穗。在玉米植株中部的3个以上不同茎节(叶)处分别长出1~2个小穗,致使玉米单株上结有多个无效果穗。3.多秆多穗。在同一玉米植株茎节上分蘖出另外的植株,这些分蘖植株的茎节(叶)处分别长出多个无效果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