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局,水稻病虫防治技术的运用对水稻增产丰收至关重要,其中农药减量技术更是水稻病虫防治的关键部分。本文在对水稻病虫防治中农药使用量现状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关于水稻病虫防治上农药使用量的实验,通过两组不同的农药使用的效果对比,提出了水稻病虫防治的具体措施,通过农药减量、创新生态农业模式等进一步提高水稻病虫防治的水平和能力,促进水稻的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2.
我国水稻种植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此过程中,病虫草害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原因。因为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人们对于水稻的种植方法在不断改变,为了能够增加经济收益,不断加大农药的使用量,导致米质下降和环境污染。那么,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既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又能有效防治病虫,提高稻米品质减轻环境污染呢?本文先说明稻田病虫草害带来的影响,然后对病虫草害防治方法进行反思和相应调整,最后说明绿色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玉米种植技术获得了进步,玉米品种不断的增加,由于栽培技术的发展使得玉米的产量不断的增加。但是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由于厂谱性农药被广泛的使用在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使得玉米病虫对农药有了一定的抵抗性,因此本文主要是对常见的玉米病虫害的种类以及合理防治的建议进行分析研究。1常见玉米病虫害的种类分析1.1不同时期病虫害不同时期玉米病虫害,这些病虫害主要出现在玉米种植的  相似文献   

4.
方正县水稻田农药减量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方正县目前水稻病虫危害的控制仍然以化学防治为主,而农药减量使用技术是应对水稻病虫害、降低农药污染的重要举措~([1])。合理使用农药,尽量采取其它替代技术措施,科学合理的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尽量减小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提高水稻质量和生产效益,实现农民的粮食稳产和节本增收~([2])。本文介绍了农药减量使用技术在水稻病虫防治中的应用,通过农药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生物防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把大米作为主要的粮食之一,在我们的餐桌上基本上上顿顿离不开大米饭。我国水稻的种植面积广,种植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严重的就是水稻病虫害问题,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病虫害种类。近几年以来,我国一直在控制农药的使用,那么,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该如何基于水稻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成为了一大难题。本文从我国我国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现状出发,分析了近年来水稻生长过程中遇到的主要病虫害以及在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最后对我国水稻种植过程中的病害以及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绥化市是寒地黑士绿色水稻主产区,每年种植水稻20万hm^2以上。过去水稻病虫害防治单纯依靠化学农药。随着农业耕作制度和种植结构的发展变化、稻田生态学的不断改变、加上农药的作用和病虫适应性的变化,病虫害种类演变加剧,二化螟、中华稻蝗、稻摇蚊、水稻潜叶蝇、水稻负泥虫、稻瘟病、水稻立枯病、青枯病、水稻恶苗病等重大病虫暴发成灾的频率增加,危害日趋严重。为了适应市场对无公害、绿色水稻的需求和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水稻生产的整体质量水平,绥化市推广了水稻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病虫害防治工作一直是水稻种植中的一项重要难题,受到病虫害的威胁,会对水稻造成减质减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在种植区大都采用农药防治的方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且也会对水稻本身的生长环境形成负面影响,因此,应对农药的使用量进行减少,推行农药减量技术,了解农药用量过大所导致的后果,将农药减量技术应用到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就浅析水稻病虫防治中农药减量技术的有效运用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8.
水稻病虫草无害化治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生长期长,病虫草发生多,防治技术复杂,其中农药防治是控制病虫危害的主要手段.过去因片面追求产量和药剂防效,在稻田大量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造成环境污染和稻米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十分突出,因此迫切需要改进原有的水稻病虫草防治和用药技术,为此2001年起我们开展了水稻病虫草药剂治理无害化的专项研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水稻防治工作是科研工作人员的主要目标。经过这些年的研究,科研人员不断的研发出新的品种来应对病虫。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是水稻生产过程中尤为重要的环节。水稻病虫害依然是现在农民头疼的难题。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但现如今推荐绿色防控技术,所以尽可能的少量使用农药来治理害虫。在保证农民收入的情况下,努力实现水稻病虫害的可持续治理。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地处海岛,水稻是当地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但常年遭受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等病虫为害。水稻病虫绿色综合防控技术是一项通过集成应用栽培控害、生态调控和生物化学防治技术等,综合控制水稻病虫害的防控技术,现对该技术在定海区的具体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能明显促进水稻生产节工省本,减轻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障稻米质量安全,降低稻谷农药残留,提高稻米品质,实现稻米优质优价,增加水稻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正>1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必要性1.1病虫害类型增加近年来,水稻种植范围进一步扩大,水稻病虫害类型变得越来越多,防治愈加困难。随着水稻种植朝着机械化方向发展,单一水稻病虫害逐渐增加,病虫害越来越严重,同时外来病虫害不断出现,导致病虫害得不到有效防治,水稻整体质量及产量下降,种植户损失非常严重。1.2病虫害威胁较大随着水稻种植范围不断扩大,一些外来危害性病虫开始增多。  相似文献   

12.
宣州区专业化统防统治通过示范片建设,辐射带动周边水稻的统防统治,在宣州区植保站技术和政策扶持下,统防统治组织不断壮大,植保防治技术、装备不断增强,病虫害防控应急能力不断提高,日作业能力超过1万公顷,目前宣州区水稻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40%以上,单季稻一个生长周期病虫防治次数减少1—2次,为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保障,降低了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在水稻种植中病虫害是限制水稻种植产量与种植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全面提升水稻种植产量,必须做好病虫害防控。但过量使用农药会对作物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区域水稻种植中要重点推广农药减量增产技术。通过合理选取农药种类、强化病虫害监控、创新化学防治技术、加强对种植户技术培训等措施,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害发生,并大大降低农药的实际使用量,实现水稻绿色、高产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我国对于农作物的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经验。而玉米则是我国与水稻、小麦并重的三大粮食作物,在粮食种植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作用。与其他农作物相同,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难免受到病虫的侵蚀。随着农作物种植技术的发展,对于玉米栽培技术的高产化和种植过程中病虫的防治手段都在不断的提高和完善,这也在不断推动着我们农业的发展。对于玉米的种植,我们一方面要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和土壤环境选择适宜生长的品种,另一方面要辅以适当的栽培技术和防治病虫的手段措施,这样才能提高玉米的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15.
水稻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内容,但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类病虫害,如果不合理的采用化学农药对其进行防治,不仅会影响到水稻的安全性,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采用农药减量增产技术,既能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又能增加水稻的产量,本文以试验的形式,对农药减量增产技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了解水稻种植基础、抗病虫能力、各大病虫发生危害特性的基础上,结合水稻多种病虫害同时或重叠发生的实际,采用"一药多治"、"多药多治"技术,实施健身栽培、物理防治、混合农药防治的综合防控技术,能有效减少施药总量、施药次数,降低管理成本,确保环境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7.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我国是世界上著名的稻米产地与发源地。农药作为水稻种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承担着提高水稻产量的任务,还可以使水稻免受病虫害的侵蚀。但是农药的使用必须有节制科学合理地使用,本文就水稻种植过程中农药的使用技术进行综合论述,以期提高我国的水稻种植农药的使用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达到有效控害、农药减量使用的目的,诸暨市开展了农药减量控害暨拜耳"更多水稻"技术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拜耳公司"更多水稻"病虫管理方案能在控制水稻病虫为害的前提下,实现了节本增效和减轻农药面源污染两大目标,其中农药使用次数比农户自主用药减少1.5次,农药有效使用量减少68%,产量增加11.47%、农民增效13.12%。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虽然科研工作人员不断培育出水稻抗病虫新品种,农民也加强了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许多高效农药在防治水稻病虫害中也投入了使用,但受气候、种植制度、栽培方式、生态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水稻重大病虫害仍然是影响粮食生产的最主要的生物灾害水稻病虫害主要以稻  相似文献   

20.
《新农业》2020,(16)
当前时期,化学防治是水稻病虫害全程防控的一项最为有效的措施,近年来,随着水稻病虫害问题的日益严重,对水稻的整个生长过程都造成较大危害,但频繁使用农药进行除虫,会对周边环境和其他农作物生长造成一定影响。本文对水稻病虫防控节药增效技术适用性展开分析,并结合水稻病虫防治问题进行相应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