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进步,现代林业发展面临着重要的战略转型期,这对林业发展战略进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基于社会对现代林业的发展需求,生态建设成为林业发展战略制定的基础。本文对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性加以分析,基于生态建设为主的社会需求,对林业发展战略创新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近些年,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发生了质的改变。与此同时,人们生活的环境也遭到了一定的破坏,我国很多地区的林业资源遭到破坏。但是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推广,人们开始逐渐重视林业生态建设。而在事实上,林业生态是林业资源管理的一个最主要的内容,因此本文主要是从我国目前林业生态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林业资源管理与林业生态建设的相互作用2方面来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3.
郑永强 《吉林农业》2011,(6):209-209
林业是我国生态建设的主体,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人类对环境的必然需求,如何实现林业生态是摆在我国当前的大问题。进入新世纪,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尤其受到空前关注,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文章将针对当前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以便于人们更好的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时代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林业建设工作的开展。林业建设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在社会生态系统内,林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可以说,林业生态建设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重要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就应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全面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力度,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阐述了现代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现代林业生态建设的措施;探讨了保护林业生态建设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林业沿处在较低层次的发展阶段,森林资源增长缓慢与社会对林业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现阶段林业的主要矛盾,生态需求成为社会对林业的主要需求,生态建设是林业建设的首要任务。本文就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林业产业的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宁夏改革开放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提出了全力推动现代林业科学发展,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把改善生态和改善民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以生态文明引领生态建设,以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态意识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效果。为了促使林业生态建设达到新的高度,需要将林业育苗技术和造林方法作为林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促进林业育苗技术的创新,确保造林方法的合理性,来提高林业育苗技术水平,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长江中下游废弃煤矿区林业生态修复工作已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以萍乡市林业生态建设为例,着重对废弃煤矿区林业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结合萍乡废弃煤矿区林业生态修复的实践经验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9.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产业和公益事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人们对生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林业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文章从分析沾益县德泽乡林业基本现状和建设情况入手,来评价沾益县德泽乡当前林业生态建设的效果,探讨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全乡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具体目标及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我国经济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大量林地资源被砍伐,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各种极端天气不断出现,威胁到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以来,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日趋增加,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有效规范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破坏生态环境所面临的惩罚。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在现阶段的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不同地区的林业种植技术发展和相关种植理念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现代化林业育苗理念的推广应用能够大大提高林木种苗的培育质量,更好的推动林业生态建设的高效发展。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探讨了现代林业育苗的理念,然后论述了相应的育苗技术,希望通过研究对更好的推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业建设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1.
<正>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突显出来,在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发等严峻趋势下,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接或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战略作用。因此,推进林业改革是十八大之后发展现代林业的关键。然而,近年来我国林业改革在推进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这需  相似文献   

12.
从提高对林业生态建设的认识,坚持全民绿化;加强森林经营管护,为生态建设提供有效保证;深化林业改革,为生态建设提供源泉;实施种苗工程,为生态建设打好物质基础;推进重点工程,为生态建设构筑主体、框架;实施科教兴林战略,为生态建设开辟途径等方面总结了祁连县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以期为该县林业的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朝阳市按着国家的要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和绿色城市,在生态建设上取得一定的成绩,尤其是林业生态建设方面。本文分析了朝阳市近年来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林业沿处在较低层次的发展阶段,森林资源增长缓慢与社会对林业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现阶段林业的主要矛盾,生态需求成为社会对林业的主要需求,生态建设是林业建设的首要任务。本文就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林业产业的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问题进行探讨。一、我国的林业生态建设直接影响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世纪之交的1998年,一场持续百天的全国性特大洪水,冲毁了无数良田、家园,洪峰频率之密、洪水流量之大、  相似文献   

15.
林业技术推广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几年中,我国的重点任务就是林业生态建设,在实际建设中,要对林业技术进行推广,选择适合的建设方式,保证各项技术都能达到林业生态建设的标准,进而促进林业生态的发展。本文根据林业生态建设的情况,分析了林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问题的根源,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林业资源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导致近些年人类活动的加剧,加上无序的开发,使得对环境的破坏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环境日益恶化,生态受到严重的影响。在未来的林业发展中,如何确保营林生产可持续发展,是林业工作者乃至全社会都要思考的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营林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希望对于林业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7.
生态问题备受关注,作为对于生态环境改善及保护最为有效的行业,林业部门应当更加重视生态建设。纵观近几年来林业行业的发展,以及生态建设的情况,发现确实也在不断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还并没有达到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以下内容详细分析了当前林业生态建设所存在的一些较为主要的问题,并且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其有效解决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林业生态建设不管是对生态环境保护还是国民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最近几年,随着国家和社会对林业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山西省作为一个林业大省最近几年采取了多项措施,积极开展林业生态建设,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是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林地产权和制度等方面建设不足,林业生态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林业建设可持续发展有一定助益。  相似文献   

19.
在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之下,城市污染的问题愈发严重,尤其是近几年工业化的大力发展,引发了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间的矛盾与冲突,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使得人们对于环境问题越来重视,要想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不可少平。对于改善环境污染的现状,通过加强生态林业建设是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加强对于林业技术的推广。进行林业技术的推广,能够提高人们对于城市绿化的重视程度,促进生态林业建设,有助于改善环境污染的问题,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效的保障。而目前在林业技术推广中,还存在非常多的问题,应该对这些问题重视起来,并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林业技术,并科学的应用到生态林业建设中,从而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质量。本文主要介绍了林业技术推广的必要性,以及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如下。  相似文献   

20.
林业经济的发展对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有着双重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近几年雾霾天气的肆虐更是激发了人们对改善空气环境的需求,加强林业经济的发展是大势所趋。然而林业经营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阻碍了林业产业的发展,严重影响了生态建设和生态效益。故此,本文详细分析了林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