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集覆盖抑蒸、垄沟集雨、垄沟种植技术为一体,实现了保墒蓄墒、就地入渗和雨水富集的效果。作者就张掖市甘州区的玉米全膜双垄沟灌栽培技术做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
玉米双垄沟覆膜节水集水灌溉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双垄沟覆膜节水集水栽培技术,为解决我国北方因春季干旱和夏季少雨而严重影响玉米正常播种和玉米苗期正常生长问题提供参考。[方法]将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机械化栽培技术、地膜玉米双垄沟栽培技术和玉米灌后覆膜栽培技术组合起来,提出玉米双垄沟覆膜节水集水灌溉栽培技术的设想。[结果]通过理论探讨可知,节水效果明显,播种前种床补水灌溉补水量为30~50m3/hm2,播种时注水量为40~90 m3/hm2。集水效果好,占大垄50%以上面积的雨水可以集中到双垄沟内。增产效果明显,单产可达10 000~13 000 kg/hm2,增产幅度可达35%以上。该项技术适用于降雨量在350 mm以上、春季蒸发量比较大、灌溉水源比较少的地方。[结论]玉米双垄沟覆膜节水集水灌溉栽培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正>1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概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是在地表起大小垄后,用地膜覆盖全田,在沟内播种作物的技术。该技术集"大小垄种植、地膜覆盖、垄沟种植"于一体,能够显著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能够大幅度提高旱作业区粮食产量。2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试用范围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适用于土壤墒情差和降水量较少的旱作农业区,以坡耕地增产效果明显。3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增产原理  相似文献   

4.
玉米垄膜沟灌栽培技术是甘肃省在水资源短缺的河西灌区示范推广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模式,该技术模式较当地玉米半膜覆盖漫灌栽培常规模式相比抗倒伏性增强、灌水量减少、产量增加,作者为了进一步研究玉米垄膜沟灌栽培条件下最佳垄沟宽度对玉米的节水和增产效果,开展了此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垄高和沟深一致的条件下,以垄宽、沟窄的垄膜沟灌栽培技术模式节水和增产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技术及密度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一项集覆盖抑制蒸发、垄面集流、垄沟种植为一体的旱作节水农业技术,马铃薯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技术使土壤水分、地积温增加,为马铃薯生长发育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探讨最佳马铃薯适宜的种植密度,提高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技术增产的效益。  相似文献   

6.
玉米全膜双龚栽培技术是一项针对玉米种植的新兴创新技术。这项技术主要是将膜面集雨、增温抑草、覆盖抑蒸、垄沟种植等技术集为一体,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玉米水分和温度,充分提高了自然降水利用率和土壤水分利用率,具有十分明显的抗旱效果。本文全面介绍了玉米全膜双垄栽培技术的技术要点,以期实现玉米种植的标准化栽培,促进玉米种植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全膜双垄集雨栽培技术就是在田间起大小双垄后,用地膜全覆盖,在垄内播种作物的种植技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使自然降水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大幅度提高了降水利用率、水分利用效率和作物产量。使农田降水利用率达到70%以上,全膜覆盖后,土壤温度高,水分含量稳定,为土壤微生物生存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微生物的活动和繁殖,从而加速  相似文献   

8.
孙飞 《现代农业》2014,(10):50-51
<正>玉米是我旗农业经济的一项主导产业,每年玉米播种面积都在17万亩以上,其中旱地玉米11万亩以上,水地玉米5万亩以上,饲用玉米主推了"一增四改"技术:即增加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粗放施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改匀垄种植为大小垄种植。在籽玉米种植中,引进了旱作玉米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在目前全球气温变暧、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该技术是旱作农业领域一项带有突破性的创新技术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旱作农业领  相似文献   

9.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效益与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3年不同覆膜方式效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0-20cm土壤温度为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早春全膜双垄沟播〉播期全膜双垄沟播〉秋季半膜覆盖〉早春半膜覆盖〉播期半膜覆盖,0~20cm土壤含水量为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早春全膜双垄沟播〉播期全膜双垄沟播〉秋季半膜覆盖〉早春半膜覆盖〉播期半膜覆盖,产量和效益为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早春全膜双垄沟播〉播期全膜双垄沟播〉秋季半膜覆盖〉早春半膜覆盖〉播期半膜覆盖,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比常规半膜覆盖增产25%-30%,优势十分明显。通过玉米不同补灌时期试验、不同海拔玉米品种试验、玉米密度试验、玉米大垄中间套种其他作物示范。初步完善了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0.
浅山地区马铃薯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山地区马铃薯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栽培技术是旱作节水农业项目中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在田间形成了较大的集雨面,使垄上降水向垄沟内聚集叠加,可以聚小雨为大雨,聚无效雨为有效水.为马铃薯生长发育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了产量,综合协调了影响产量的各主要因子。2008年在湟中县浅山地区海子沟乡示范推广了300亩,今年我县浅山地区示范推广了8000亩。  相似文献   

11.
全膜微垄沟灌技术是利用机械将土地平整成微垄,在垄上或沟内种植作物,在垄沟内实行节水灌溉的农田高效节水技术,主要在麦类等密植作物上应用.适用于年降水量在50~250毫米的干旱灌溉农业地区.  相似文献   

12.
食用向日葵是民勤县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1万hm2左右。2010年以来,民勤县在借鉴旱作区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灌区特点,示范推广了食用向日葵全膜双垄垄播栽培技术,食用向日葵平均产量达5 250kg/hm2,较常规平膜种植增产375 kg/hm2,节水900 m3/hm2,具有显著的增产和节水效益,有较  相似文献   

13.
最近,来自农业部和全国29个省市区的农业专家和农技人员在甘肃省榆中县连搭乡石头沟、小康营乡范家山两个千亩旱作农田节水技术示范点,实地查看了由榆中县农牧局技术人员研究发明的“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沟播栽培技术”(简称“双垄沟”)试验情况。往年干旱荒芜的田地,因实施了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如今长出了颗粒饱满的玉米、翠绿的甘蓝和丰硕的番瓜,代表们对这种旱作农业节水技术钎叹不已。  相似文献   

14.
全膜双垄玉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全膜双垄玉米栽培技术2008年在民和县引进试点成功,该技术将"膜面集雨,覆盖抑蒸,垄沟种植"三种技术合为一体的新技术。具有集雨保墒,抗旱保苗,提温促熟,抑制  相似文献   

15.
旱地马铃薯双垄全膜集雨栽培技术,是在推广玉米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沟播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形成的。该技术具有集雨保墒,增肥,抑蒸,抗旱,抑制杂草,增产效果明显。特别是在干旱的情况下,对春季一次性保全苗的作用非常突出,从而为马铃薯生长发育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农田生态环境,使马铃薯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1栽培技术优点1.1双垄全地面都覆盖地膜,春季微降雨,通过膜面汇集到垄沟内,有效解决了旱作区因春旱严重影响播种的问题,保证马铃薯正常出苗。1.2全膜覆盖能保蓄马铃薯生长期间的全  相似文献   

16.
玉米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技术是一项突破性的旱作节水农业新技术,集垄面集流、覆膜抑蒸、垄沟播种于一体,使土壤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土壤水分、土地积温增加为玉米的生长发育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在变化的条件下进行密度试验,探寻同心县旱作玉米种植区最佳种植密度,是挖掘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技术增产潜力的重要途径。为此,在该县旱作玉米种植区进行了密度试验,为完善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技术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旱地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是对玉米常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延伸和突破,该技术在永靖县2a的试验示范表明,其节水、抗旱、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明显。为了配套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大面积推广,寻找适宜不同地域的最佳品种,最大水平发挥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土壤的生产潜力,特进行该试验。  相似文献   

18.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套种黄豆栽培技术,就是采用在全膜大垄中间套种大豆模式,使全膜的大垄沟进行再利用.这种套种技术既提高了玉米光合作用效率,促大穗,增粒重,还提高土地利用率,培肥了土壤地力,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9.
旱地小麦全膜微垄集水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旱地小麦全膜微垄集水栽培技术是继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后的又一旱作农业技术创新,其核心是针对密植作物(小麦、胡麻、油菜、糜子、谷子等)的特点,依据“膜面集雨、雨水就地入渗、覆盖保墒”等农艺节水理论,通过改变田间垄型结构,将大垄全膜覆盖变为微垄全膜覆盖,充分接纳自然降水,以提高降水利用率。相对小麦全膜覆土技术而言,膜面透明无覆土,能够最大面积接受太阳辐射能,增加土壤有效积温,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缩短生育期,可连茬种植生育期较短作物,改旱作区传统的一年一熟制为一年两熟制,翌年还可在微垄上或垄沟种植春小麦、胡麻、春油菜、柴胡、板蓝根等密植作物。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不断扩大,作为呼和浩特市第一大主栽作物的玉米,常年播种面积稳定在290万亩以上,占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0%以上。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及种植水平的差异,使得玉米平均亩产在600千克左右。如何提高玉米单产仍然是呼和浩特市农业今后一个时期开展的重点工作。为此,我中心围绕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好处,在旱作区玉米上积极引进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是在传统地膜覆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