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正>Y,yn0接线配电变压器是沿用前苏联时期设计的配电变压器,但目前多数国家采用D,yn11接线配电变压器。Y,yn0接线配电变压器高、低压侧均采用星形连接,D,yn11接线配电变压器高压侧采用三角形连接,低压侧采用星形连接。两者主要区别有如下几点。(1)Y,yn0接线配电变压器高压绕组的绝缘强度要求较之D,yn11接线配电变压器稍低。(2)Y,yn0接线配电变压器其二次侧负荷产生3n  相似文献   

2.
我们经常接触的10 kV降压配电变压器接线组别有Y,yn0和D,yn11,如何用一种简单的测试方法判断出其可能是哪种接线组别呢?笔者通过用数字电感表对10余台10 kV降压变压器高压侧电感量的测量,发现这两种10 kV配电变压器高压侧绕组的接线组别与电感量的大小存在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方向 《农村电工》2003,11(10):26-26
1供电质量接线组为Y,yn0配电变压器,主磁通为平顶波,因而在副绕组中产生的感应电势亦为平顶波,导致供电质量差。接线组为D,yn11型配变,主磁通成为正弦波,副绕组中的感应电势也为正弦波,因而提高了输出电压的波形质量,即提高了供电质量。2运行效率Y,yn0接线组的配电变压器,原绕组中不能通过励磁电流中的三次谐波分量,使主磁通成为平顶波,即在主磁通中含有三次谐波分量。三次谐波磁通分量在铁心中无法形成回路,只有通过油箱等铁件作为回路,因而增加了磁阻使损耗剧增,导致局部发热温升增大,运行效率下降。而D,yn11接线组的配电变压器则无此现…  相似文献   

4.
孙宁 《农村电工》2008,16(5):35
在安装配电变压器的过程中,曾出现一次由于10 kV配电变压器接线组别不一致而导致并列调试失败的例子.现将常见的10 kV三芯柱铁心配电变压器两种接线组别Y,yn0和D,yn11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正>某机械厂从一条10 k V高压架空配电线路上,经2台配电变压器接引电源向厂内供电,2台配电变压器1台运行(记作T),1台备用(记作T′),供电接线如图1所示。2台配电变压器均为S9-400/10型,Y,yn0接线;短路电压UK为4%;额定容量为400 k VA;额定电压为10 k V/0.4 k V。配电变压器高压侧设置有RW4-10/50型跌落式熔断器1组,用于配电变压器的投切及短路保  相似文献   

6.
黄俊龙 《农村电工》2007,15(2):24-24
1农用配电变压器防雷保护设置现状 当前农村配电普遍采用10.5/0.4 kV、接线组为Y,yn0的配电变压器.防雷保护的设置一般有如下两种情况:一种为在高、低压侧都装设一组避雷器;另一种为仅在高压侧装设避雷器.  相似文献   

7.
正10 kV配电变压器接线组别大多仍为Y,yn0,每到雷雨季节,配电变压器遭受雷击而损坏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地势较高地带或地下矿藏资源丰富地区这一问题尤为严重。1原因分析1.1对三点共同接地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接地点连接不规范或为无效连接如图1所示,10 kV配电变压器高压侧避雷器接地端、配电变压器金属外壳和其低压侧中性点连在一起后通过接地引下线再与接地体相连,称为三点共同接地,这种连接方式非常经典,并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一、基本情况当前农村用电发展很快,配电变压器大量增加。宜昌地区属雷击区,年平均雷暴日超过30天,配电变压器受雷击损坏较多。因此,对农村配电变压器的防雷保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雷击区损坏的配电变压器,经解体检查,均为高压绕组被击穿,低压绕组完好无损。有的是在正常运行时被击穿;有的是在高压侧断电的情况下被击穿。宜昌地区农用配电变压器大量使用的是10/0.4、Y/Y_0 -12型,容量多在75千伏安以下,其接线如图1所示。高压侧避雷器接地线,低压侧零线及变压器外壳联在同一  相似文献   

9.
王克勇 《农村电工》2004,12(4):22-22
定期(一般每周1次)对配电变压器的三相负荷分别用钳形电流表进行测量,根据接线Y,yn0和D,yn11的不同,中性线不平衡电流的允许值分别不超过配电变压器额定电流的25%和40%。若超过此值时,即对用户进行相间负荷调整,使其达到平衡。对农村集镇、用电量大的农村用电台区,采用两台配电变压器并列  相似文献   

10.
在农村10kV配电网中,正确选择配电变压器的联结组,对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以往的电网运行中,我们多采用Y,yn0联结组的配电变压器,但事实上,D,  相似文献   

11.
2011年,山东省夏津县香赵庄台区线损率高达7.63%,较夏津县供电公司下达指标高出2.85个百分点,较供电所年度线损率高出3.15个百分点。10月份测得三相电流不平衡率高达52%,确认是导致台区线损率居高不下的直接原因。1台区现状(1)台区配电变压器基本位于负荷中心,为S7型125kVA的配电变压器,接线组别为Y,yn0。(2)香赵庄台区共有东、西两条低压线路,主线路  相似文献   

12.
配电变压器三相平衡与无功自动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城乡电网中,大量采用三相四线制配电方式,配电变压器Y/yn0接线。由于存在很多的单相负载、用电不同时性等原因,因此配电变压器的三相不平衡运行是不可避免的。配电变压器的不平衡运行,中性线电流的增大  相似文献   

13.
1 概述电力系统中 ,变压器有三种常见的连接组别 ,即 Y0 d- 1 1、Yd-1 1、Y0 y- 1 2。其中分子是高压侧绕组的连接图 ,分母是低压侧绕组的连接图 ,后面的数字表示高、低压侧绕组的线电压 (或高、低压侧线电流 )的相位差 ,也就是变压器的连接组别。变压器的并列运行固然具有很多优点 ,然而并非所有的变压器均能并列运行 ,变压器并列运行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一是变压器的接线组别相同 ;二是变压器的变比相同 (允许有± 0 .5%的差值 ) ,这两个条件保证了变压器空载时绕组内不会有环流 ;三是变压器的短路电压相等 (允许有± 1 0 %的差值 ) ,…  相似文献   

14.
<正>3.1.6联络间隔(含分段间隔)(1)线路侧电压互感器配置在母线侧。应配置在线路侧。(2)应配置断路器而配置隔离开关。应正确配置。(3)电流互感器配置不到位。每个断路器均应配置。3.2 0.4 k V系统配置图3.2.1变压器(1)变压器接线组别为Y,yn0。宜为D,yn11。(2)变压器型号选用S11(SCB10)系列以下,不应选用低于  相似文献   

15.
用移相方式进行变压器有载调压改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双曲折接线移相调压的技术,采用调压二次绕组同配电变压器高压绕组串联进行串补调压,通过调压绕组感应电热相位的转移对电压的波动量进行补偿,实现变压器用间接控制的有载电压调节。  相似文献   

16.
1 配变选型及技术经济分析(1) S7系列配变:50~500kVA配电变压器的阻抗电压均为4%,结线方式为Y,yn0,高压侧无励磁调压范围±5%,经济负载率为40%~70%,其它技术性能完全满足农村用电的技术要求。但运行费用较高。(2) S9系列配变:50~500kVA变压器的阻抗电压均为4%,结线方式为Y,yn0,高压分接范围亦为±5%,经济负载率为42%~70%,其它技术性能也完全满足农村的需要。S9系列变压器的总损耗较S7系列的低,其中铁损减少了10%~20%,铜损减少了24%~26%。(3) SH(非晶合金)系列配变的技术参数:50~500kVA变压器的阻抗电压均为4%,结线方式为D,…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控制系统电压在合格范围,配电变压器常常设置有调挡装置。调挡装置是利用改变配电变压器变比进行调压的。变比公式可表示为K=N_1/N_2=U_(1N)/U_(2N)其中,N_1表示配电变压器高压侧绕组的匝数,N_2表示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绕组的匝数,U_(1N)表示配电变压器高压侧额定电压,U_(2N)表示配电变压器低压侧额定电压。理论上,在配电变压器运行时,若高压侧接入系统  相似文献   

18.
目前 ,农村电网中还存在 6k V配电线路 ,随着农网改造工程进展 ,将逐步改造成为 1 0 k V线路 ,为此要进行升压改造 ,变压器内高压接线 ,即由原来三角形接线改为星形接线 ,从而使变压器改线前、后高压侧每相线圈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符合配电变压器铭牌标注的额定电压。当配变一、二次变压比一定时 ,只有按照不同的电压等级 ,更改配变相应的接线 ,才能满足配变低压侧电压为 :380 / 2 2 0 V。在更改配电变压器接线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 首先 ,应核对变压器的铭牌。如 :型号、短路阻抗、额定电压、变比等。高耗能配变 ,已列入淘汰产品 ,…  相似文献   

19.
殷乔民 《农村电工》1995,(12):20-20
某乡镇企业有两台配电变压器,铭牌技术参数分别为,T1变:型号 S7—100/10;阻抗电压4.2%,接线组别Y,yno;T2变:型号 S7—80/10;阻抗电压 4%,接线组别Y,yno。因需要故将两台变压器并列运行。运  相似文献   

20.
1 预防低压侧线路单相接地和相间短路 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发生单相接地或相间短路时,产生一个高于额定电流20~30倍的故障电流,这个电流会对变压器高压绕组产生一个机械应力.并破坏高压绕组的绝缘而烧毁变压器,使配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或过流跳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