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流行性腹泻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所引起的,经常伴随着呕吐和脱水的临床症状。猪流行性腹泻病在流行特点、伴随症状以及病理变化等方面和猪传染性胃肠炎非常相像。2013年4月某县,一个养殖场暴发了猪流行性腹泻病,通过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病情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2.
猪流行性腹泻是一种危害十分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患病仔猪死亡率很高,仔猪发病与母猪是否患有乳腺炎及母猪是否有过流行性腹泻病史有关。本文分析了猪流行性腹泻的发展现状及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   

3.
冬春季节寒冷潮湿是猪只腹泻的高发时期,很多养殖场都遇到猪腹泻的问题,特别是仔猪腹泻非常严重。这可能与养殖户对生物安全策略和防疫意识淡薄有很大的关系。猪传染性腹泻病是由冠状病毒、轮状病毒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等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不论猪的品种、性别和年龄大小都可被传染发病,从病原上来分类主要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和轮状病毒。三者临床上都表现为水样腹泻、呕吐、脱水为特征,传播速度很快,要确诊哪一种需要借助实验室检测手段。各种年龄的猪都可发生腹泻,但是主要发生  相似文献   

4.
4.猪的腹泻病猪的腹泻病主要发病群体为仔猪,主要有仔猪三痢、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等,还会由几种病原微生物一起感染导致较为复杂的腹泻症状。这类病发病时间正常在夏秋气温较高的季节,猪场的卫生管理不当,没有定期消毒  相似文献   

5.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乳仔猪和育肥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以水泻为主要特征,迅速脱水致死,俗称"冬泻病"。自2010年以来,该病已成为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又一重要病原。介绍了猪流行性腹泻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诊断与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猪流行性腹泻病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以水泻、呕吐和脱水为特征,俗称冬季拉稀病。该病是冬春季节仔猪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笔者结合多年来的临床实践经验.就一例规模化养猪场发生的典型病例,从发病情况、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其防控措施等方面总结了预防和控制该病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7.
猪早春季传染性腹泻病是由冠状病毒属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可在母猪、公猪、育肥猪、仔猪中暴发。临床上以呕吐、严重腹泻、少食或不食、脱水和酸碱平衡失调,特别是10日龄内仔猪高死亡率为特征。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猪流行性腹泻病和圆环病毒病属于两种病毒性传染性疾病,致病原分别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圆环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是仔猪群中很容易出现的一类病毒性腹泻疾病,而圆环病毒属于典型的免疫抑制疾病。两种疾病混合感染发生,会导致猪临床症状加剧,死亡率升高。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的猪流行性腹泻和猪圆环病毒病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治过程。  相似文献   

9.
<正>猪流行性腹泻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对任何年龄和品种猪都有很强的感染性,特别是哺乳期的仔猪最易受感染,受感染病猪会出现腹泻、呕吐、脱水和食欲下降等症状,严重影响猪的出栏率。为此,迫切需要了解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及流行现状,为养猪户提供有价值的借鉴,提高猪的出栏率,增加经济收益。猪流行性腹泻最早发生于英国,之后相继在比利时、德国、日本等国家开始出现。该病在我国首次出现时间是1976年,之后迅速蔓延全国各个地区,当下仍然有扩大的趋势,已经成为养猪行业最常见的腹泻病之一,它的流行特点与猪传染性肠胃炎相似,但又有一定差别。为此,本文将重点讨论猪流行性腹泻病  相似文献   

10.
<正>猪腹泻病是规模化养猪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损失。一、病原及流行特点1.病原引起生猪腹泻的疫病有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猪轮状病毒病和伪狂犬病等。当前造成生猪腹泻流行的主要病原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2.流行特点各种日龄的猪均易发生,其中哺乳仔猪最为严重,仔猪发病急,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冬、春寒冷季节多发,发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粪口  相似文献   

11.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是引起猪腹泻的主要病原,近几年来,国内猪流行性腹泻呈高发态势,山西省多个地区规模化猪场发生哺乳仔猪腹泻,死亡率高达80%~100%。猪圆环病毒2型是我国目前感染率最高的疫病,可引发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损害免疫系统,造成免疫抑制。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猪病研究室从各地规模化猪场采集因腹泻病死哺乳仔猪肠道内容物及肠系膜淋巴结各53份进行分子学检测诊断。结果发现,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阳性率为90.6%;猪圆环病毒2型阳性率为69.8%。认为当前猪流行性腹泻严重发生与猪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有密切关系。因此,在预防猪流行性腹泻的同时,要重视猪圆环病毒2型的免疫工作,并采取相关的综合防控措施,控制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猪流行性腹泻病的传染性、死亡率较高,一旦生猪患病,将会在极大程度上威胁到养殖户的经济利益。流行性腹泻病毒为猪流行性腹泻病的病原,急性肠炎、腹泻、脱水等是其主要临床症状。为保障生猪健康发育和生长,养殖户要充分了解猪流行腹泻病的病原学特征,科学构建综合防治体系,降低猪流行性腹泻病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3.
正猪流行性腹泻是生猪养殖过程中很容易发现的一类病毒性传染性疾病,该种疾病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具有传播速度快,发病急的特点。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与防治。猪流行性腹泻的致病原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该种疾病是一种典型的胃肠道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主要以腹泻、呕吐、机体脱水为主要症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可以感染危害任何年龄和品种的猪,其中对仔猪尤其是哺乳仔猪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随着猪日龄的下降,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升高趋势。猪流  相似文献   

14.
正在冬季引起猪病毒性腹泻病原中,危害最严重的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猪轮状病毒(PoRV)。这三种病原可以感染所有年龄段猪只,引起猪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并且体温不高。主要集中在冬春多发,其他季节也有发生和流行。对10日龄内仔猪危害尤为严重,尤其是初生仔猪,死亡率最高可达100%。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所称冬春季猪的三大病毒性腹泻病,主要指的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病三种疾病,因这三种病在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方面基本相同,可至幼龄仔猪大批死亡,常给养猪场(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故笔者特将这三种病的发生及防治情况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1流行病学情况三种疾病是由三种不同的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道传染病,即分别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轮状病毒引起,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常于深秋、冬季和早春(11月至翌年3月)为发病高峰期,一般都呈地方流行性和周期性。哺乳后期仔猪和断奶仔猪的发病率高,几乎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某规模化养猪场在2017年2月份到5月份暴发了急性腹泻病,哺乳仔猪的发病率最高,为79.60%,死亡率66.35%,其次为保育猪,发病率为52.33%,死亡率为37.67%。种猪以及育肥猪虽然也感染了猪流行性腹泻,但死亡率并不高。随机采集疑似病猪病料36份,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确诊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母猪粪样17份,阳性率52.94%;公猪粪样2份,阳性率100%;仔猪粪样15份,阳性率26.67%;仔猪呕吐物1份,阳性率0%。通过及时采取返饲等综合防控措施使本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7.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一种高度接触性的急性、高病发、高死亡的传染病,哺乳仔猪、架子猪或肥育猪发病率高,可达100%,哺乳仔猪症状最严重,水样腹泻,病死率在50%左右。本文就猪流行性腹泻的特点及防治措施进行论述,以减少因猪流行性腹泻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猪传染性胃肠炎(TGE)和流行性腹泻(PED)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冬春季节猪群中危害最严重的2种病毒性腹泻病,常引起较高的发病率和仔猪高死亡率。其特点是短时间内大量迅速发病,年龄越小,发病越严重,死亡率越高。发病仔猪往往呈水样腹泻,迅速脱水,并伴随呕吐,由于严重脱水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9.
针对近年在我国再次出现的猪流行性腹泻,尤其是造成初生仔猪大批死亡的情况,本试验应用酵母表达的重组猪α-干扰素开展初生仔猪流行性腹泻病的临床防治试验。选择了3个发病猪场,以口服重组猪α-干扰素方式进行防治。结果表明,口服重组猪α-干扰素对初生仔猪流行性腹泻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仔猪存活率可达50%~70%。同时进行腹腔或/和口服补液,仔猪存活率从53%提升到71%。同时对重组猪α-干扰素进行临床防治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仔猪和育肥猪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腹泻、呕吐和脱水为特征。本病于1980年在我国分离出该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目前呈世界流行趋势,已成为全球危害较为严重的病毒性腹泻之一,并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下面,笔者对本病的诊断与防治谈一些粗浅看法:一、临床症状该病潜伏期短的12—18小时,一般为1—8天,多数病例2—4天,不同年龄的猪临床症状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