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人参种植是吉林地区的重要经济产业,而在参业发展过程中主要以农田土种参为主,由于人参在生长过程中对土壤条件要求比较高,而国家林业发展政策也不断调整,对伐林栽参等种植措施加强了管理,因此为了提高人参种植的质量,老参地的土壤改良非常重要,本文根据吉林地区老参地土壤现状,结合人参栽培技术对老参地土壤改良进行了深入探究,以便为人参栽培质量的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前广西已规模化种植巴西人参,但很多种植户对巴西人参知之甚少,特别是对其生长环境条件和种植技术了解不深,所以给巴西人参的种植带来一定的困难。文章主要分析巴西人参的栽培地选择、栽培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和质量标准,期望给广大种植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人参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广受人们喜爱。近年来,野生人参资源枯竭,仿野生栽培的林下山参应势而生。为了更好地指导林下山参种植,在总结辽宁省抚顺市林下山参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根据生产实践,从种植场地选择、整地、选种催芽、播种养护、病虫鼠害防治等方面总结林下山参栽培管理技术,以及采收要点。  相似文献   

4.
<正>种植人参需要林地。近几年国家出台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等一系列林地资源保护政策,各省也出台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吉林省出台了《关于严控利用林地种植人参的紧急通知》。由于林地审批难,人参种植面积不断减少,东北三省2005年种植面积为1 333hm2,到2010年减少至550hm2,到现在只剩400多公顷,所以必须改变栽培制度,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现将栽培管理要点简述如下。1选地与整地人参种植需选择地势高、土质疏松肥沃、保水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长白山区林下炭疽病病害种类及其病因,本研究从发病林下参叶中分离纯化病原,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病原菌,对病原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病害由人参生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panacicola Uyeda Takimoto)侵染所致,是人参炭疽病。炭疽病一般侵害栽培人参(园参)的叶片、果实和茎,这是首次在林下参上发病的报道,提醒广大种植户在林下参种植护育中注意防控。  相似文献   

6.
不同土壤环境下种植的人参皂苷含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发展平地栽参技术,并考察其质量,以人参皂苷为指标,比较2种土壤环境下种植的人参皂苷含量。[方法]采用药典方法提取人参皂苷,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总皂苷含量,并用HPLC法测定8种单体皂苷的含量.[结果]不同土壤种植的4~5年生人参的总皂苷含量均在6%以上;8种腐殖土人参单体皂苷含量高于其对应的农田土人参单体皂苷含量.[结论]同年生人参,农田土人参皂苷含量低于腐殖土人参皂苷含量.  相似文献   

7.
归纳总结了国内农田地栽培人参的现状,对国内农田栽参的相关技术、试验结果及文献资料进行了汇总,从栽培人参农田地的选地、休闲养地、整地做床、土壤消毒、播种、育苗、搭设荫棚、田间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农田栽参的技术要点,为切实可行的农田栽参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长白山园参野化栽培又称山参栽培、林下参栽培、家参野化栽培.就是把长白山园参种子种植在与野山参生长相似的林地内.在人为管理看护下自然生长十几年、几十年。使人参根部形态和内在质量与野生人参相似的一种栽培方式。园参野化栽培具有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林地立体经营综合利用.提高人参产品质量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我国目前农田栽培人参现状及人参生长习性进行了简述,并从土壤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及生物特性3个方面综述了土壤特性对人参生长及品质形成的影响,此外也对我国未来农田栽参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为改变传统的人参生产的模式、保证农田栽培人参的品质以及为农田参地土壤的科学改良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胡文超 《吉林农业》2010,(11):106-106
人参农田栽培技术一直是困扰广大参农的一个难题,文章结合多年来的人参农田栽培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完整的人参农田栽培技术,为广大参农提供了人参农田播种育苗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1.
颜廷林 《新农业》2012,(15):50-52
一、选地整地1.选地选择生态环境和地势适宜,不易发生水灾的地块。土壤结构通透性好,并远离交通干道和厂矿,确保附近无污染源。在栽培区域内选地势较高燥、向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土地种植。可利用平地、山坡地种植外,也可利用果树行间,幼林行间种植。土壤以黑钙土、草甸土、黑土、暗棕壤及砂土均可。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来,人参都以"东北三宝"驰名中外。而山参是人参中的珍贵品种,主要在东北地区的山林地带种植。近年来,长春的多个地区在林下参的栽培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因此,本文对长春地区的林下参栽培技术展开了分析,为其他地区的林下参种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吉林农业》2015,(7):16
<正>一是科学调整优化人参种植结构。在2015年全面停止长白山林区天然林主伐的影响下,切实加强参地资源管理,合理确定人参种植规模,充分利用人工林皆伐迹地种植人参,规范发展林下参,加强人参重茬轮作技术研究,加大非林地栽参技术普及推广。对全县的农田进行普查,确定适宜种植人参的农田资源总量,制定非林地栽参种植规划,积极推进规范化种植,在保持总体年产量不减的情况下实现可持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对人参种植过程中传统的种植模式进行了集中的探讨,对其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农田栽培、林下护育山参的优势,明确了农田栽培人参是我国人参种植产业发展的首要方式,而林下护育山参是人参重视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同时在人参产业发展过程中还需要解决老参地问题,切实保证人参产业健康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参种植产业链的不断延展,人参种植业最终将形成融合了先进现代技术和设备 的产业集群。传统生产技术和加工技术形成的产业链系统由于生产管理方法分散,技术水平 低,人参质量低,规模小,产品经济特性不断追求微薄的利润,存在着诸多的发展问题,因此需要 按照现代产业链发展模式进行改造。本研究综合吉林省人参种植产业发展的现状,对于吉林省 人参种植产业未来的发展对策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研究结论对于改善吉林省人参种植产业发 展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人参生产过程中农药残留问题,在抚松县5个人参种植地区采集17份参土、人参和参籽样品,以丙酮-石油醚为萃取溶剂,采用超声波提取结合气相色谱法进行栽参土壤、人参和参籽中有机氯残留的检测,为栽培人参土壤的选择提供可参考方案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吉林农业科学》2016,(5):92-96
针对人参生产过程中农药残留问题,在抚松县5个人参种植地区采集17份参土、人参和参籽样品,以丙酮-石油醚为萃取溶剂,采用超声波提取结合气相色谱法进行栽参土壤、人参和参籽中有机氯残留的检测,为栽培人参土壤的选择提供可参考方案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前言人参是我省主要特产药材之一,主产于东部山区各县,有几百年的栽培历史。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人参忌连作,产区绝大部分一直沿用伐林客土栽参方式,致使林地不断减少,老参地逐年增加,限制了参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人参有机氯农药残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人参生产过程中农药残留问题,在抚松县5个人参种植地区采集17份参土、人参和参籽样品,以丙酮-石油醚为萃取溶剂,采用超声波提取结合气相色谱法进行栽参土壤、人参和参籽中有机氯残留的检测,为栽培人参土壤的选择提供可参考方案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是人参种植、生产加工大省,是世界人参主产区,近年来,吉林省大力发展人参产业,实现了人参由土特产向现在产业的转变,但是人参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暴露了人参种植、生产、加工及标准化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限制了吉林省人参产业的快速、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吉林省人参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人参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