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粉拟青霉南北株系和白僵菌主要生理特性及毒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2 5℃条件下 ,粉拟青霉 (Paecilomycesfarinosus)南北株系和白僵菌 (Beauveiabassiana)在水滴中的孢子萌发率分别为 79 8%、6 7 2 %和 78 4%。而当RH为 90 %以下时 ,孢子萌发率急剧下降 ,白僵菌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 2 5℃ ,粉拟青霉均为 2 0℃ ;15℃以上时 ,S -Pf菌株萌发率高于N -Pf菌株 ,15℃以下相反。在PDA培养基上 ,粉拟青霉南北株系产孢量基本相同 ;N -Pf最适生长温度 ;产孢温度为 2 0~ 2 5℃ ;S -Pf则为 2 0℃ ;在 2 0℃以上 ,Bb对马尾松毛虫的感染率高于粉拟青霉 ,但在 15℃以下 ,粉拟青霉则明显高于白僵菌。  相似文献   

2.
在 16、2 0、2 4、2 8、32、36℃的 6种恒温条件下 ,以竹裂爪螨各螨态为饲料 ,系统研究了温度对竹盲走螨实验种群生长发育、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 ,36℃条件下竹盲走螨不能完成世代发育。在 16~ 32℃范围内 ,各螨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 ,卵至成螨的发育历期在 16、2 0、2 4、2 8、32℃ 5种恒温条件下分别为 16 0 1、10 80、5 81、5 12和 4 6 8d ;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 10 4 4℃和 93 77d·℃。分别用王 -兰 -丁模型和逻辑斯谛模型拟合了温度与发育速率的关系 ,其中王 -兰 -丁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出竹盲走螨在高温下发育受到抑制的现象。产卵期和雌成螨寿命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平均每雌产卵量在 2 4℃最高 ,为 31 2 6粒 ,32℃条件下仅为 9 2 0粒 ,每雌产卵量 (Y)与温度 (T)之间呈二次抛物线关系Y =- 171 6 94 2 17 2 732T - 0 0 36 3T2 (R =0 96 4 8 )。用年龄等级法分析表明 16℃、32℃条件不利于竹盲走螨种群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相似文献   

3.
木麻黄沿海防护林小气候效应的定位研究初报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对惠安木麻黄沿海防护林的小气候进行了定位观测。其结果为 :惠安木麻黄沿海防护林内年平均气温为 19 6℃ ,年平均最低气温为 17 3℃ ,年平均最高气温为 2 2 6℃ ,均比林外低 ;木麻黄林内外年平均气温均 >10℃ ;全年林内≥ 10℃的积温 6 990 7℃ ,占≥ 5℃林内积温的 97 5 % ,惠安沿海热量资源很丰富 ,可利用性大 ;年平均降水量为 1190 8mm ,降水主要集中春夏两季 ,冬秋季降水少 ,10月、11月份林分干旱 ;木麻黄林年平均地面温度为 2 0 4℃ ,比林外低 2 7℃ ,木麻黄林分对地温的影响比气温大。  相似文献   

4.
1999年冬韶关市区园林植物冻害调查初报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韶关市地处广东省北部 ,北纬 2 4°8 ,东经 113°6 0 ,年平均气温 2 0 .1℃ ,1月平均气温 10℃ ,7月平均气温 2 9.1℃ ,年降雨量16 0 0毫米 ,3- 8月为雨季 ,冬季偶有飘雪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市区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低气温 195 9年的 - 5 .℃。因此 ,很多园林工作者对在绿化中大量引用本省南部的园林苗木感到忧虑 ,担心数年一次的严重冻害导致多年的绿化成果毁于一旦。1999年年底强冷空气南侵 ,市区最低气温降到 - 4.3℃ ,是有气象记录以来仅次于19 5 9年的低温 ,12月 2 3- 2 6日的最低气温分别是 - 4.3℃、 - 2 .7℃、 - 1.8℃、 0 .7℃ ,…  相似文献   

5.
桃嫩叶及DNA处理方法用于RAPD分析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桃 (AmygdaluspersicaL .)幼嫩叶 ,用格兰仕微波炉中火档干燥处理 3min、6min ,其中 6min处理明显影响DNA扩增 ;3min处理对DNA扩增没有太大的影响。桃幼嫩叶三种保存方式 ( - 72℃  1 2 - 1 8d ,- 2 0℃  30d ,- 2 0℃  2 40d)DNA的质量和扩增带均较好。DNA在两种温度 ( 4℃和 - 2 0℃ )下保存 2 1 0d ,经过对其扩增 ,仍可获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0、-2、-4、-6、-8℃温度下对近无柄雅榕(Ficus concinna)叶片中MDA、可溶性糖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叶片中MDA含量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在0~-4℃条件下逐渐增高,在-4℃时达到最高值,在-4~-8℃条件下逐渐降低;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从0~-2℃大体呈现上升趋势,-2℃时达到最高值,从-2~-8℃过程中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本特草在低温胁迫下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草坪草本特草离体叶片为材料,设置3种低温处理:2℃,冷冻2d;2℃,冷冻2d后在-9℃下冷冻1d;-9℃直接冷冻1d;并以鲜样(田间直接取样)为对照,然后测定保护酶SOD、POD的活性、叶片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剧,SOD、POD活性下降,叶片伤害率增大。各处理问差异显著(P〈0.05)。(2)在相同冷冻温度下,预先2℃低温锻炼的叶片,其SOD、POD活性明显比未经锻炼直接冷冻的高。低温抗寒锻炼能有效增强本特草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8.
轻木(Ochroma lagopus)是木棉科多年生木本植物,其木材主要用于制造风力发电机叶片;然而我国轻木完全依赖进口。为保障新能源产业稳定发展,轻木国产化刻不容缓;本研究探索轻木种子的最佳萌发条件、轻木对低温的耐受性以及苗木生长的最适pH值,完善轻木种植技术,指导轻木国产化种植。(1)轻木种子浸泡过夜后分别置于45℃、 50℃、 55℃、 60℃、 65℃、 70℃、 75℃、 80℃水浴中处理50min后,置于培养基上萌发;(2)轻木幼苗分别在0℃、2℃、4℃、6℃、8℃低温条件下处理3 d后,比较损伤率和恢复指数;(3)轻木植株用不同pH值的水持续浇灌调节土壤pH值,设置4.0、4.5、5.0、5.5、6.0、6.5、7.0七个pH值进行持续处理,并统计轻木幼苗120 d的生长量。轻木种子55℃处理后萌发率最高,可达80%;而未处理的种子萌发率仅34%,热处理提高了轻木种子的萌发率。低温处理结果显示4℃、6℃、8℃处理幼苗几乎不受损伤,0℃和2℃幼苗叶片损伤严重;0℃、2℃和4℃处理后幼苗死亡率分别为79.24%、35.83%和6.28%。5℃和4℃低温处理土培苗3 d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对湿加松SSR反应体系中模板DNA的用量、Mg^2+浓度、dNTPs及Taq酶的用量、变性温度、退火温度、反应循环次数共7个影响SSR扩增效果的因素,逐一设置单因素多水平进行试验,以目测比较确定谱带条数、亮度、清晰度、背景透明度以及结果的重复性等为判定反应条件适合程度的指标,其反应体系为25uL,扩增程序经优化后确定为:10ng的模板、1×PCR缓冲液、2.5mM的Mg^2+、0.2mMdNTPs、0.6UTaq酶、正反向引物各0.2uM;最优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2min之后进入循环,每个循环94℃变性45s,退火45S,72℃延伸45S。退火温度从Tm开始,每隔2个循环降低1℃,直至(Tm-10℃),维持40个循环。循环结束,72℃延伸5min。  相似文献   

10.
红松苗木高生长与气象因子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定样方和定期观测的方法研究红松苗木高生长和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红松2 a生和3 a生苗木的高生长与气温、土壤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之间有良好的相关关系,相关方程通式为:Y=a bX cX2,最小的相关系数R为0.86005。2 a生红松苗生长的适宜气温为17.5℃~22.5℃,地温为27.5℃~32.5℃,相对湿度为75.0%~80.0%;3a生红松苗生长的适宜气温为20.0℃~25.0℃,地温为27.5℃~32.5℃,相对湿度为77.5%~82.5%。  相似文献   

11.
木材亚-超临界流体非等温萃取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学仁  李坚 《林业科学》2002,38(4):117-124
在半连续实验装置上 ,运用非等温动态萃取技术 ,进行了木材亚 超临界乙醇 (有或无水 )萃取特性的研究 ,主要考察了压力和水对木材亚 超临界乙醇萃取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木材主要萃取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 1阶段温度范围为 2 0 0℃~ 2 80℃ ,在 2 5 0℃左右萃取物生成速率有极大值 ;第 2阶段温度范围为 2 80℃~ 380℃ ,在 35 0℃左右萃取物生成速率有极大值 ,该阶段同时生成大量气体。提高压力或增加混合溶剂中水的摩尔分数均能使木材转化率和萃取物产率增加 ,气体产率降低。压力效应主要体现在 2 5 0℃以后 ,而水效应主要体现在 30 0℃以前。通过温度、压力和混合溶剂中水的摩尔分数等过程变量的调控 ,亚 超临界萃取技术可适合不同产业目的的木材资源转化途径  相似文献   

12.
经试验测定,鞭角华扁叶蜂蛹、卵在室温条件下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3、8.5℃,有效积温分别为130.9℃、176.1℃;在恒温条件下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4℃、9.2℃,有效积温分别为127.2℃、164.9℃。  相似文献   

13.
香榧RAPD分析实验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通过系统的比较研究 ,建立了香榧 RAPD分析的优化反应体系和实验条件 ,即 2 0μl的反应体系中含有 5 0 ng DNAtemplate、1.5μl 10× Buffer、1U Tag NDA聚合酶、2 .4mmol/L Mg Cl2 、2 40μmol/L d NTPs、0 .8μmol/L Primer。适宜的扩增程序为95℃变性 3 min,1个循环 ;94℃变性 3 0 s,3 6℃退火 3 0 s,72℃延伸 60 s,3 5个循环 ;72℃延伸 5 min,反应终止。该反应体系重复性高 ,条带亮度均匀 ,弥散现象少  相似文献   

14.
杨梅贮藏保鲜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八成熟东魁杨梅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不同温度、气调包装、臭氧消毒、加冰包装保鲜贮藏试验,结果表明,28~34.5℃、(22±2)℃、(11±1)℃和(24±1)℃4种温度下的保鲜贮藏期分别为25.5、60、174和384h;以10%O2、2%CO2、88%N2和12%O2、2%CO2、86%N2的气调包装贮藏21d杨梅好果率仍可达90%以上;臭氧消毒保鲜效果也较明显;泡沫包装箱内加冰块对杨梅短途运输保鲜有较好效果,常温下运输保鲜期1.5~2 d.冷链条件下可延长至3 d.  相似文献   

15.
1 自然概况神池县地处东经 111°4 2′~ 112°18′,北纬 38°5 6′~39°2 4′之间 ,位于黄河流域上中游、晋西北黄土丘陵沟壑风沙区 ,属亚寒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县土地面积 14 .6 7万 hm2 ,其中山地占 30 %、丘陵地占 5 8%、平川地占 12 %。全县平均海拔为1782 m,最高海拔 2 5 45 m,最低海拔 12 80 m;年平均气温 4 .7℃ ,波动在 3.8℃~ 5 .4℃之间。极端最低气温 -33.8℃ ,最高温 34.8℃。 1月份平均气温 - 12 .7℃ ,7月份平均气温 19.5℃ ;年日照时数 2 816 .7小时 ;太阳辐射量 14 4 .0 3千卡 / cm2 ;无霜期 114天左右 ,最短 90天…  相似文献   

16.
葡萄SSR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葡萄新鲜幼嫩叶片为材料,研究了SSR分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包括Taq酶、Mg2 、dNTP、引物、模板DNA浓度、退火温度等,建立了适合葡萄SSR反应的PCR体系,即20μl反应体系中含有Taq酶1.0 U、Mg2 浓度为1.5 mmol/L,dNTP 0.2 mmol/L,引物0.5μmol/L,模板DNA20~30 ng。扩增程序为:95℃预变性4 min;95℃变性50 s、50~60℃退火1 min7、2℃延伸1 min 30 s,30个循环;最后72℃延伸7 min。  相似文献   

17.
2022年在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高新农业技术试验园,以枸骨和全缘冬青的花粉为试验材料,设置室温(20~23℃)、4℃、-20℃、-80℃4种贮藏温度,采用离体培养法测定花粉萌发率,探讨适宜的花粉贮藏温度。结果表明,2种冬青的新鲜花粉在室温下存放3 d内均可保持较高的活力;2种冬青花粉在4℃条件下贮藏16 d时萌发率已经低至基本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全缘冬青花粉、枸骨花粉分别在-20℃、-80℃贮藏90 d时萌发率均大于50%。因此,全缘冬青花粉、枸骨花粉长期保存的适宜温度分别为-20℃、-80℃。  相似文献   

18.
山东昌邑农业局 1988~ 1999年用蛭石、珍珠岩、锯末、河沙 4种基质进行了葡萄温床扦插试验。试验室温不高于 7℃ ,以防止插条上部芽眼萌发。插条为 1年生京秀葡萄枝条 ,长 15cm ,保留 2个芽。热源为电热毯 ,通电 15h后测量插条基部温度。 4种基质插条温度分别为 2 5 5℃、2 4 2℃、18 5℃、17℃。表明蛭石和珍珠岩保温效果好。 4种基质的葡萄插条生根所要时间分别为 :15d、17d、2 2d、2 5d ,生根率分别为 :98 5%、95 7%、92 3%、91 6%。说明以蛭石和珍珠岩为基质的葡萄插条不但生根快 ,且生根率也高。蛭石和珍珠岩质轻、搬运方便 …  相似文献   

19.
孙小燕 《绿色科技》2023,(3):124-127
为明确弗吉尼亚栎幼苗对温度和湿度的响应,设置3个温度,分别为T1:昼温/夜温(15℃/5℃),T2:昼温/夜温(25℃/15℃),T3:昼温/夜温(35℃/25℃),设置2个土壤湿度,分别为W1: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65%~70%,W2: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55%~60%。研究了幼苗生长指标、光合参数和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结果表明:弗吉尼亚栎幼苗株高、地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以及GS、NR和GOGAT活性在同一湿度处理下随着温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W2土壤湿度均高于W1湿度。因此,昼温/夜温(25℃/15℃),土壤湿度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55%~60%弗吉尼亚栎生长状况最好。  相似文献   

20.
以 1年生喜树苗为材料 ,研究了低温胁迫下喜树苗期叶SOD、Chl、MDA、pro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10天 8℃低温胁迫下SOD活性、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 (30℃± 2 )下降2 5 31%、11 91% ,丙二醛、脯氨酸含量比对照提高 14 82 %、50 72 % ;18天 4℃低温胁迫下SOD活性、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下降 2 2 56 %、37 19% ,丙二醛、脯氨酸含量比对照提高2 9 4 2 %、58 7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