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白荞祯  程遂营 《绿色科技》2014,(4):296-300,304
对安徽屯溪老街历史文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设施从三个维度进行了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游客对屯溪老街建筑的特色、控高、色彩及其历史文化氛围和整体景观效果满意度较高,而街区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对当地生活体验的游客满意度稍低;游客对街区便利的交通、环境卫生、治安、噪音和拥挤度等的满意度较高,而对卫生间、休息设施、车辆停放等的满意度较低;游客对购物商店环境和商品特色、餐馆就餐环境等的满意度较高,而餐饮价格、娱乐场所数量和娱乐项目种类的满意度稍低,据此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屯溪老街旅游发展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厚朴树高、胸径和树皮厚度对其产量的影响,从而为厚朴品种选优及丰产栽培提供理论指导。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了10~14 a的90个厚朴单株样本,测量其单株树高、胸径、树皮厚和树皮产量,通过建立和分析厚朴产量回归方程可知,胸径、树高和树皮厚与产量均成正相关关系;胸径、树高、树皮厚对产量的直接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胸径、树高、树皮厚,其中胸径对产量的影响以直接影响为主,树高对产量的间接影响稍高于直接影响,其间接影响主要是通过胸径对产量产生影响,树皮厚主要通过胸径和树高对产量产生间接影响,直接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北京地区不同湿地植物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北京地区芦苇、东方香蒲、水芹、睡菜和蒿柳5种湿地植物,设计6种不同的植物配置方式,研究不同湿地植物单种及其配置对水中pH值、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和总磷(TP)的净化效果。通过连续6个月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湿地植物对污染物有明显的净化效果,且9月份前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植物的生长逐步提高,9月份后净化效果上升趋势趋于缓和或下降。单种湿地植物中,东方香蒲对pH值净化效果最好,睡菜对COD净化效果最好,芦苇对TN净化效果最好,蒿柳对TP净化效果最好,东方香蒲、蒿柳对上述污染物的综合净化效果最好;从湿地植物单种和植物配置对污染物的净化效果比较来看,植物配置对pH值、TN的净化效果高于单种,而对COD和TP的净化效果低于单种,芦苇和睡菜适合与其他植物配置使用,而东方香蒲、蒿柳和水芹单种使用对污染物的综合净化效果高于与其他植物配置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北京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相关文献资料为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及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北京山区海拔、坡向、坡度、土壤质地、土壤类型、土壤厚度、枯落叶厚度等7个因子对林木生长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因子对不同龄级油松人工林平均树高、胸径及蓄积量的影响不同,对Ⅲ龄级、Ⅳ龄级各生长量影响最大。对Ⅰ龄级和Ⅲ龄级油松人工林各生长量均有影响的立地因子是海拔和坡向,对Ⅱ龄级油松人工林各生长量均有影响的立地因子是坡向,对Ⅳ龄级油松人工林各生长量均有影响的立地因子是海拔、土壤质地和土壤厚度。土壤因子对油松人工林Ⅲ、Ⅳ龄级的生长情况影响较大,对Ⅰ、Ⅱ龄级油松人工林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湿地生态系统遭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损害。因此,对湿地保护理论、对策和技术的研究变得日益紧迫和重要。本文系统的阐述了湿地概念、湿地分类、湿地管理、湿地保护和恢复的理论和方法,在对已有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湿地保护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湿地保护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城市绿化体系的规划建设对改善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城市绿化体系规划的内容、范围和步骤、目标和时限、布局结构等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初步的理论和方法,旨在对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因子进行选取和等级划分,从地形因子、气象因子和地表因子方面对森林公园进行生态敏感性调查分析,构建森林公园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采用自然间断法将所得数据划分为生态极度、重度、中度、轻度和不敏感区域 5个等级,对森林公园整体生态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表现出较高的生态敏感性,大部分处于生态重度至轻度敏感区域。对2015—2020年福建省生态敏感性分布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不同森林公园生态极度、重度、轻度和不敏感4个方面的森林面积整体保持增长趋势,不敏感和轻度生态敏感的森林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0%,中度生态敏感森林面积呈下降趋势。建议在今后森林公园资源开发利用中注重对生态敏感性的调查分析,对生态中度敏感区域进行基础设置优化和特色开发,减少对生态极度和重度敏感区域的开发,实现对森林公园生态的进一步保护。  相似文献   

8.
胡琴 《中国林业》2012,(5):22-27
世界各国实践证明,经济越发达,对木材和林产品的需求量就越大。而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又对保护森林资源提出了强烈要求。森林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的刚性需求两者之间的矛盾要求我们必须高效利用森林资源。对木材进行保护处理,是节约和合理利用木材资源最经济、最实用的技术手段之一。它是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技术手段对木材及其制品进行保养、维护或功能性改良,减少或避免各种生物或非生物因子对木材的侵害,以提高木材品质和提升木材使用价值的一门技术。它主要是通过木材防腐、防霉、防虫、阻燃和改性等技术处理,改善木材使用性能,延长木材使用寿命,扩大木材用途,实现低档木材高档化,对节约和合理利用木材资源、保护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 6年生火炬松 4种不同密度 (135 0、16 0 5、1895和 2 5 0 5株·hm-2 )试验林的调查和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密度对 6年生火炬松树高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 ,而对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影响差异显著 ,且随着密度的增大呈递减趋势。对冠幅、生物量和生长曲线的比较分析表明 ,福建省引种火炬松宜适当稀植。并通过对胸径和冠幅间线性关系的回归分析 ,计算出火炬松各径级林分的保留株数  相似文献   

10.
木材质量是决定木材适用性的重要因素。间伐与修枝是人工林经营常用的抚育措施,能减少林分密度,降低林分竞争压力,增加光利用率,改善林分结构。合理间伐和修枝对木材质量有影响。该文梳理两种措施对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外观质量、微纤丝角、纤维形态和化学性质的影响,探讨两种措施对木材质量的综合影响。间伐和修枝对木材质量的影响机制仍需进行深入研究,包括间伐和修枝引起的风荷载、内源激素和微观结构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干缩特性和外观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研究4个耐水湿树种沙柳、杞柳‘微山湖’、水紫树和墨西哥落羽杉在浙江杭州一处重金属污染稻田中的生长情况和重金属积累能力,为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树木修复提供依据。[方法]实地采样,测定树木各项生长指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土样和树木不同部位中重金属含量,分析比较不同树种的重金属耐受力和积累能力。[结果]表明:在土壤Cd、Zn、Pb、Cu不同污染程度下,4个树种能够维持生长,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不同树种对重金属的积累能力存在差异,杞柳‘微山湖’对Cd、Zn、Cu的积累量最大,分别为462.58、4 341.32、261.86 mg·株-1,沙柳对Pb、Mn积累量最大,分别为106.97、577.61 mg·株-1。在当地栽植密度下,经过6 a的生长,杞柳‘微山湖’对Cd、Zn、Pb、Cu、Mn迁移量分别达到3.70、34.73、0.66、2.10、4.23kg·hm-2,沙柳对Zn迁移量达到22.26 kg·hm-2,水紫树在4 a内对Mn迁移量达到3.80 kg·hm-2。[结论]沙柳和杞柳‘微山湖’对Cd和Zn具有较强的积累能力,水紫树和墨西哥落羽杉分别对Mn和Cu污染的淹水土地具有修复潜力。  相似文献   

12.
怀来葡萄     
该文以考古和文献记载为依据,总结了怀来葡萄的发展历史,对葡萄种植、分布、产业规模、酒庄发展、品牌建设和产业贡献的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光、温、湿气候条件进行了认真梳理,对土壤环境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气候、土壤环境对葡萄外观及内在理化性状的影响,为怀来葡萄产区生产优质鲜食和酿酒葡萄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竹笋总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辅助水提法得到竹笋总多糖,醇沉去除色素及蛋白后得到多糖纯化液,研究了多糖纯化液对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对Fe3+的还原作用和对油脂氧化的抑制作用,并与抗坏血酸(Vc)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竹笋总多糖对·OH、O-2·具有不同程度的清除能力,对Fe3+的还原效果好,对动物油及植物油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抑制作用,当质量浓度均为0.5 g/L时,多糖对·OH、O-2·的清除能力分别为47%和18%,对植物油和动物油的保护率分别为58%和30%,Vc对·OH、O-2·的清除能力分别为55%和90%,对植物油和动物油的保护率分别为78%和65%。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多糖抗氧化活性与浓度均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效应。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聊城市徒骇河风景区10种常绿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测定植物群落内的大气颗粒物浓度和叶面积指数、叶表特征等指标,结果表明,10种群落对3种粒径大气颗粒物的吸附作用存在较大差异。刚竹、圆柏对PM2.5和PM10的吸附作用较强,而白皮松、红叶石楠对PM2.5和PM10的吸附作用则较弱;圆柏、广玉兰对TSP吸附作用较强,大叶女贞、红叶石楠对TSP的吸附作用则较弱;叶面积指数和叶表特征对植物群落吸附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具有一定的影响。通过观测冬季不同常绿植物群落对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的削减作用,以及叶表面特征和群落冠层对其影响,为大气颗粒物污染的治理在植物选择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杨树不同品种和育苗方式育苗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杨树不同品种和育苗方式的育苗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品种和育苗方式对扦插成活率、苗高、地径生长和合格苗出圃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合格苗出圃率和地径生长的影响显著,但对扦插成活率和苗高生长的影响不显著;不同育苗方式对苗高、地径生长和合格苗出圃率的影响均达显著,但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通过引进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和现代农业设施原理,对石斛组培苗的繁育和栽培基质对比试验,对石斛进行种苗繁育和栽培关键技术的系统研究,通过试验、筛选,提高种苗合格率、成活率和产品质量,掌握石斛的生长和变化规律、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苗圃管理中,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判断和决策的过程,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的存储、处理和自动检索,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又使苗圃的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1—12月和2007年1月,在陕西黄龙山采用样带法对褐马鸡冬季沙浴地选择进行研究。在选定的8条样带上测定54个利用样方以及96个对照样方。结果表明:褐马鸡沙浴地偏好利用下坡位、阳坡和半阴半阳坡以及山坡面和山脊,对中坡位是随机选择,避免选择中上坡位、阴坡和山沟。对林型的利用无选择性。对利用样方和任意样方进行比较,褐马鸡冬季通常选择水源距离、林边距离和人为干扰距离较小的低海拔地方作为其沙浴地,且其沙浴地以乔木数量低及其盖度、高度和直径较小、灌丛数量和高度较小但盖度大、草本盖度和高度较大以及可视度高为主要特征。褐马鸡也选择岩洞作为沙浴地,占总沙浴地的35.19%。对19个岩洞和35个非岩洞沙浴地进行比较,表明岩洞沙浴地具有人为干扰距离大、坡度大、可视度低、乔木数量和盖度较大而直径小、灌丛数量和盖度大、草本高度较高的特征。逐步判别分析表明:人为干扰距离、坡位、林边距离、海拔、可视度、灌丛盖度和乔木数量具有重要作用,由这7个变量构成的方程在对冬季沙浴地利用样方和对照样方进行区分时,正确判别率可以达到93.60%。  相似文献   

19.
针对煤矿运输现状,结合现有箱式矿车和平板车的轮对结构和受力情况、工作条件及轮对失效形式,分析了矿井运输车辆轮对的使用情况、常见故障及其产生原因,提出了维护和管理措施,指出应加强矿井运输车辆编码管理和和周期维护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轮对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提升矿井运输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0.
对1年生枸杞进行盆栽配方施肥试验,使用N、P、K不同用量和比例,测定了枸杞的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产量,通过分析得出了对枸杞生长结实的最佳N、P、K配比,以及枸杞在不同时期对N、P、K需求情况,为枸杞不同时期N、P、K施用量和比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