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柳树耐水湿、速生,是长江中下游防护林造林的重要树种。通过对2000,2001年在江苏省金湖县宝应湖滩地、安徽省和县、芜湖市长江滩地造林试验区初步筛选得到的苏柳549等无性系,及2011,2013年在江西省彭泽县、安徽省铜陵市长江滩地和安徽省怀远县涡河平原造林试验区无性系的对比试验,根据其冠形、干形、分枝结构及在不同水湿环境的生长和适应性,选出耐水淹、生长量高、适宜作滩地防浪林造林的苏柳549、苏柳797和适合作护岸、护路、农田林网栽植的雄株无性系苏柳335、苏柳1034(垂柳)4个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2.
湿地松等5树种在太湖滩地造林耐淹水性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太湖滩地用湿地松、美国白蜡、水杉、池杉和柳树(对照)进行了不同树种、不同区域、不同淹水期和不同淹水深度的耐水湿对比造林试验。在淹水深度20~60.5cm、连续淹水时间达40d时观察结果为:①湿地松和柳树(对照)的成活率分别为99.7%和99.5%;美国白蜡、水杉和池杉的成活率分别为19.5%,30.2%和31.1%。②在太湖滩地湿地松表现与柳树(对照)一样,生长势和生长量一切正常,湿地松为常绿树种,病虫害较少,从绿化、美化和景观考虑,建议湿地松作为太湖滩地造林树种之一,并建议作为我国太湖地区淡水森林湿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的适生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3.
从江苏省林科院引进了选育的苏柳172、苏柳194、苏柳369、苏柳799等4个乔木型柳树优良品种,经育苗、造林试验,初步筛选出了在小陇山林区生长表现好的苏柳172、苏柳194。经造林后7年的生长分析:苏柳172胸径、树高生长量比对照黄花柳大20%和19%,苏柳194胸径、树高生长量比对照黄花柳大19%和5%;认为苏柳172、苏柳194生长优于本林区的对照黄花柳,作为造林树种引种获得成功,可在沟谷、水渍地等特殊生态位区作为恢复乔木层的速生树种进行推广造林。  相似文献   

4.
苏柳 795、苏柳 90 3两个新品种具有耐水湿、生长迅速等优点 ,是沿江滩涂地区营造速生丰产林、防护林的首选树种。滩涂营造杂交柳树采用插干造林技术 ,省时、省工、省造林成本 ,又能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 ,具有推广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4个耐水湿树种在太湖滩涂造林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造林区域内水位、种植点与水岸间距离等对造林树种的生长均有一定的影响。综合分析认为,试验造林树种应选择地下水位50~100 cm的立地为宜,水位太高将造成植株浸水时间过长,植株生长不良。不同树种间受水位、坡度的影响也不同,其中垂柳、水杉、池杉3个树种的平均地径随平均水位下降而增大。  相似文献   

6.
根据长江滩地立地条件,试验分析了低湿滩地苏柳无性系人工林密度效应,不同规格苗木造林后期生长情况,插干、修枝、施肥的效果。由此提出推广滩地柳树插干造林,造林密度不应低于1677株/hm2,造林苗高2.5m~3.5m和要因地施肥等造林、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苏柳172、795、799三个无性系在洞庭湖区的引种栽培试验,研究了不同长度截杆扦插造林与耐水性的关系及三个无性系不同规格苗木造林生长对比,结果表明苏柳795耐水性最强,没顶淹水13 d存活率仍达98%,各无性系前期生长及其不同规格苗木的前期年均生长量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安徽升金湖淡水森林湿地适生树种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安徽升金湖自然保护区水陆过渡带种植15种木本植物,测试各树种的耐水性。结果表明:1)本土树种枫香、垂柳、金丝垂柳、中山杉、乌桕、水杉、江南桤木和枫杨成活率分别为98.9%,98.3%,91.3%,51.2%,50.0%,7.3%,4.0%和1.8%;引进树种美洲黑杨、池杉、彩叶杞柳、日本甜柿、落羽杉、美国山核桃和水紫树成活率分别为79.7%,72.4%,56.8%,55.7%,34.6%,15.8%和6.3%;2)垂柳、枫香、美洲黑杨和池杉在持续淹水第60~90天(淹水深度为81.7cm),其淹水成活率分别为100%,100%,100%和95.2%;金丝垂柳和中山杉在持续淹水第60~90天(淹水深度65.9cm),其成活率分别为97.7%和93.8%。初步筛选出垂柳、枫香、金丝垂柳、池杉、美洲黑杨和中山杉这6个树种作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淡水森林湿地植被恢复和重建的适生树种。  相似文献   

9.
<正> 苏柳优良无性系具有生长快、材质好、耐水淹等优点。目前已在我市沿黄濮阳、范县、台前三县推广66万亩,是我市黄河滩区、滩地的一个主要造林树种。最近几年,我们在濮阳县对苏柳172插条进行了 ABT 生根粉1号50、100、150、200ppm、清水(对  相似文献   

10.
盐城粉沙淤泥质海岸立地条件及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盐城粉沙淤泥质海岸射阳幸福大道和大丰市王竹海堤内侧两个试验样地立地条件分析为基础,对其造林树木生长情况作了野外调查。根据土壤含盐量和pH值,将盐城5县(市)8个试验样地划分成轻、中、重度盐渍土造林区,选取美国白蜡、弗吉尼亚栎、苏柳、七叶树等20多个树种进行造林。调查数据表明,盐城5县(市)造林平均成活率为81%,但不同立地条件树种生长情况和成活率也不同。  相似文献   

11.
在太湖滩地采用水杨梅、光蜡树、水杉、池杉和柳树(对照)进行耐水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在淹水深度10.0~30.0 cm、连续淹水时间40 d,水杨梅和柳树(对照)的成活率分别为100%和99.5%,光蜡树、水杉和池杉的成活率分别为19.5%,30.2%和31.1%。(2)水杨梅的耐淹水能力略高于柳树(对照),水杨梅的生长势和生长量一切正常,且叶色翠绿。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下游滩地柳树无性系造林经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长江滩地立地条件,试验分析了低湿滩地苏柳无性系人工林密度效应,不同规格苗木造林后期生长情况,插干、修枝、施肥的效果。由此提出推广滩地柳树插干造林,造林密度 低于1677株/hm^2,造林苗高2.5-3.5m和要因地施肥等造林、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13.
垂柳(Salix bsabylonica)属杨柳科树种,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树形优美,枝柔下垂,繁殖容易,是水乡、平原、低湿滩地的重要造林树种,也是防浪、护岸的水土保持树种和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但近几年由于垂柳腐烂病的危害,严重影响了垂柳的生长发育,降低了园林观赏及护堤防浪的作用。垂柳腐烂病,又称烂皮腐,病原菌为黑腐皮壳(Valsa Sordida)。是多种柳树杨树品系的重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14.
鄂西北半干旱地区多季节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鄂西北秋季造林比春季造林成活率可提高30%左右,差异显著;苗木高生长可提高1.6~6.0倍,地径生长变化不大;对于不同树种,中、晚秋造林成活率不同,针叶树种如湿地松、杉木等中、晚秋造林成活率变化不大,而阔叶树如刺槐、沙棘等晚秋造林成活率则明显高于中秋造林。因此,鄂西北地区造林应根据造林树种不同而选择相应的造林时间,尤其是阔叶树种应在10月中旬造林效果最佳,针叶树种造林时间可以提前到9月中旬。  相似文献   

15.
柳树无性系壮苗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树生长快适应性广是平原地区重要的造林绿化树种。江苏省林科院通过杂交试验,选育出了一批速生、干形优良的柳树无性系,主要有适应北方寒冷地区造林的垂爆109柳,在黄河流域、江淮地区广泛栽植的苏柳172和适宜生长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苏柳795、苏柳799等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16.
金丝垂柳J841和苏柳794都是通过杂交培育而成的新品种,经过两年的引种试验,证明金丝垂柳J841和苏柳794能适应本区及生态环境,可正常生长,生长期不需采取保护措施,尤其是金丝垂柳苗期性状比垂柳更好、观赏性更强,是一种非常好的城市绿化树种,而苏柳794表现出速生、抗寒、耐旱、耐低度盐碱的优良特性,使我区用材林和防护林建设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  相似文献   

17.
滩地柳树无性系人工林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长江滩地4年生苏柳172等无性系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密度对蓄积量生长和林木干形影响显著,1m×1.5m密度林分,蓄积年生长量达27.5m^3/hm^2,滩地柳林造林密度应不低于1667株/hm^2。  相似文献   

18.
在盐城侵蚀性海岸射阳新海堤选用白蜡、苦楝、苏柳172、女贞、乌桕、榉树、丝棉木、金叶女贞、蜡杨梅、红叶石楠、黄杨、龙柏、柽柳、弗吉尼亚栎和紫穗槐15个树种进行盐碱土造林试验,并对其成活率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除丝棉木造林成活率略低外,其他供试树种造林成活率90%以上;土壤改良可明显提高造林成活率,成活率均值由81%提高至94%。  相似文献   

19.
水土流失立地下的绿竹栽培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选择2种水土流失严重的立地崩岗地和河边滩地进行绿竹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种立地条件下,绿竹均能生长良好,母竹成活率、出笋率均在95%以上;绿竹在河边滩地的生长状况好于崩岗地。因此,绿竹可以作为治理水土流失的优良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20.
平原多功能林业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研究并提出了平原林业林农复合栽培、滩涂林业开发、平原绿化、通道绿化四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①采取林-粮、枣-粮复合栽培比单一作物种植增值1.8倍~18.8倍。②通过4年滩涂林业开发,河津市完成了6000hm^2滩地的防风固沙生态林建设,风沙危害减少了50%,滩地人均收入由原来的607元增加到1800元,春、秋、冬三季造林成活率达到85%以上。③在平原绿化模式上,采取长寿树种搭骨架、珍稀树种拉网带、经济林增覆盖、花草立体配置的绿化美化模式。④通道绿化模式以绿化、美化、实用为原则,提出了毛白杨、垂柳、火炬树、黄花槐、白皮松行状混交和品字形排列的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