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门源县天然草地有毒植物的种类、分布、毒性成份及其对家畜的危害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关于有毒植物防除与利用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天祝高山草地主要有毒植物及其防除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毒植物的繁衍生息,侵占了大片优质草地,降低了草地生产能力,而且还直接毒害家畜。造成家畜死亡。重点论述了天祝高山草地主要有毒植物及其分布,并提出了相应的防除措施。  相似文献   

3.
阿拉善天然草地有毒植物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阿拉善天然草地中有毒植物有30科70属142种,其中以草甸和草原草地类出现最多,占有毒物植物总种数的83.2%。文章就阿拉善草地上对家畜有毒害作用的植物种类分布,有毒成分及对家畜危害程度等方面者了研究,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阿拉善左旗天然草地有毒植物及其防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拉善左旗天然草地有毒植物有30科71属139种,在对家畜有毒害作用的植物种类分布,有毒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全旗分布面积最广,生长密度最大,对家畜危害程序最重的3种主要有毒植物-异黄芪,小花棘豆,醉马草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境条件,家畜中毒症状作了重点阐述,使广大牧民和畜牧工作者能够识别有毒植物,了解家畜中毒症状和掌握急救方法,并提出防除草草措施,以减少家畜中毒死亡。  相似文献   

5.
西藏天然草地主要有毒植物及其防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西藏天然草地主要有毒植物的种类、产地、生态分布、毒性成分及其对家畜的危害。并对如何防治此类植物引起的家畜中毒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山西天然草地主要有毒植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山西省天然草地中有毒植物有35科91属148种,其中以亚高山草甸类草地中出现较多,占总产草量的15%-18.1%。文章就山西天然草地上出现数量较多,易引起家畜中毒的植物,从生态分布、有毒成分及对家畜的危害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防除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科尔沁草地有毒植物及其防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大量的调查和资料整理,查明科尔沁草地有毒植物共164种,隶属于42科93属。生活型和水分生态类型分析表明,该草地的有毒植物成分中多年生中生、中旱生草本植物占多数。在水分条件较好的草地类型或局部地段有毒植物分布较多。本文归纳了有毒植物所含的毒物成分,指明了引起家畜中毒机会较多的植物种类,探讨了草地有毒植物的防除措施,指出毒草防除工作应列为草原建设的一项内容。  相似文献   

8.
科尔沁草地有毒植物及保障家畜安全的对策   总被引:26,自引:6,他引:20  
邢福  王正文 《草业学报》2000,9(3):66-73
为了保障家畜采食安全,对科尔沁草地有毒植物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资料整理,初步查明了科尔汤草地有毒植物植物共164种,隶属于42科93属,首次对这些有毒植物进行了生活型和水分生态类型分析,结果表明:有毒植物以多年生中生、中时时生草本植物占多数;在水分条件相对较好的草地类型或局部地段有毒植物分布较多,较常见的有毒植物所含有的主要毒物成分为生物碱、甙类化合物、匝类化合物、酚类及其衍生物、无机物和简单有机舶  相似文献   

9.
中国天然草地有毒植物及其放牧家畜中毒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世界草地资源大国,天然草地作为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和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同时也是发展草地畜牧业的重要基地和牧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但长期以来,人们只重视天然草地的生产功能,而忽视了对天然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使得我国天然草地长期处于过度利用状态,造成草地退化,进一步引发有毒植物等生物灾害多发、频发,可食牧草种类和产量锐减,生物多样性失调及生态环境恶化。本文简要概述了我国天然草地有毒植物的种类与分布,介绍了有毒植物给目前我国天然草地以及畜牧业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危害,针对疯草类有毒植物、乌头属有毒植物、橐吾属有毒植物、瑞香狼毒、醉马芨芨草、紫茎泽兰6种危害较为严重的有毒植物的毒理学与中毒病及其防治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概述,对未来在有毒植物中毒的防控方面提出几点建议,旨在为我国草原牧区放牧家畜有毒植物中毒病综合防控和健康养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正> 自从人类认识到某些植物的毒性之后,便开始关注有毒植物对家畜的影响。然而,要对这些影响进行大量的研究,尚有待系统地运用科学方法,更确切地说,有待于物理和生物科学的发展。关于有毒植物对家畜的影响,在本世纪初叶美国和澳大利亚两国的有科学家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那时以来,他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一直居领先地位。这些研究以鉴定有毒植物开始,既而从宏观和微观方面研究有毒植物对家畜的影响。近几年来,两国的有关科学家们正在努力研究毒素的结构,形态和家畜的病理反应,目的在于运用这些知识降低草地家畜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黄梅  尚占环 《草地学报》2019,27(5):1107-1116
毒草型退化草地是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退化的主要类型之一,毒草型退化草地的毒草丛生、蔓延及其危害已成为草地利用和畜牧业生产中面临的严峻问题,亦是退化草地治理和植被恢复中不容忽视的研究论题。物理、化学、生物防除是目前国内外主要的毒草治理技术。本文以青藏高原藏北棘豆型、祁连山狼毒型、川西北甘南黄帚橐吾型、青海湖海西醉马草型、三江源黑土滩次生毒草型这5类典型的毒草型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综述了青藏高原毒草的基本情况及危害、毒草入侵及扩散机制、青藏高原毒草治理技术,集成了毒草型退化草地恢复技术,以期使毒草的生态地位和经济价值被重视,为青藏高原生态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新疆草地药用及毒害植物的霜霉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疆草地药用植物及有毒有害植物的霜霉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采自新疆天山及平原绿洲的97份草地药用及毒害植物霜霉菌标本,共鉴定出分别寄生于15科36属44种寄生植物上的5属34种霜霉菌,包括2个新种,7个全国新记录种有5个新寄主记录,其中寄生于26属34种草地药用植物上的霜霉菌5属25种,寄生于10属11种草地毒害植物上的霜霉菌2属10种,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及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在挖掘我  相似文献   

13.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草地有毒植物对于生态环境和畜牧生产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建立中国草地有毒植物数据库(The Database of Poisonous Plants on Grassland of China)是为了方便科研工作者在草地有毒植物研究过程中能快速从繁多的资料中查找到相关信息,数据库采用Visual C++ 6.0和SQL server 2000进行设计,包含系统管理和数据查询两大模块,主要实现用户管理和数据的录入、修改和删除操作,以及数据查询、查询结果显示和详细信息等功能。该数据的建立将为我国开展草地有毒植物中毒病预防与诊断治疗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数据,也为我国开展动物中毒咨询服务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徐松鹤  尚占环 《草地学报》2019,27(4):949-955
为了改善和治理青藏高原三江源区"黑土滩",本文利用生态位理论,以青藏高原三江源区"黑土滩"毒杂草次生植被形成三阶段群落特征为基础,分析了群落结构变化及毒杂草植被形成机理,提出了"剩余空间"概念。结果表明:随着"黑土滩"三阶段的演替,可食性牧草重要值降低。株型较小、对资源需求少的莎草科和禾本科物种与株型较大、对资源需求多的大型毒杂草相比,存活株数相对较多,生态位相对较宽。随着草地秃斑面积扩增,相似生活型的宽生态位物种会高度重叠,留出"剩余空间"。具有无性繁殖特征的多年生毒杂草会充分利用"剩余空间",加剧土壤养分分布的不均匀性,增大土壤的空间异质性,从而形成"水热空洞效应"。本文提出了草地恢复可利用毒杂草作为先锋植物占据"剩余空间",再通过人工干预,逐步改良"黑土滩"的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15.
采用样方调查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江河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高寒湿地及其二者交错区的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结果表明,交错区植物群落多样性最高,"黑土滩"退化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明显高于高寒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高寒湿地植物群落中以莎草科植物占优势,"黑土滩"退化草地则以毒杂草占绝对优势,交错区可食性杂草类群较多。从3种植物类型区物种构成变化看,尽管3者互相毗邻,但是"黑土滩"可能是其他高寒植被类型退化演替而形成,不能证明"黑土滩"与其临近的高寒湿地存在群落发生学关系。以毒杂草构成为主的"黑土滩"次生植被则对其周边高寒湿地具有明显的侵入性和生态胁迫,因此必须加强对江河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的治理。  相似文献   

16.
应用除草剂灭除天然草地毒草对下层植被影响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天然低地草甸上使用除草剂灭除害草光果大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除草剂对草地地上植物生物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适宜浓度的除草剂能效地灭毒草,提高退化草地植被优良牧草含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高寒草甸天然草地实施划破、补播、施肥及综合处理,探讨了不同草地植被恢复措施对高寒草甸有毒植物物种组成、多样性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草地中,有毒植物的组成及比例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相比,补播、划破和施肥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群落中有毒植物的物种数和Shannon Wiener指数(P<0.05),不同处理草地有毒植物物种数和Shannon Wiener指数排序分别为补播<施肥=综合处理<划破<对照,补播<划破<施肥<对照<综合处理。补播、施肥和综合处理均可有效降低群落中有毒植物的地上生物量(P<0.05),而草地划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有毒植物的地上生物量(P>0.05),不同处理草地有毒植物地上生物量排序为补播<综合处理<施肥<对照<划破。补播形成的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单一优势群落使有毒植物物种数、物种多样性及地上生物量均下降到最低值,对于毒杂草型退化草地的改良,草地补播是可供参考的有效恢复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瑞香狼毒生物学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丽珠  王堃 《草地学报》2018,26(3):525-532
瑞香狼毒是我国天然草地重要的毒害草之一,其地理分布贯穿我国大部分草原地区,北自内蒙古高原东部、南至青藏高原西部和云贵高原,是一种分布范围极其广泛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近年来,由于天然草地持续退化,瑞香狼毒在退化草地上的扩散日益严重,影响我国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安全。本文综述了近20年来我国学者在瑞香狼毒生物学、生态学以及化学防除效果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全面了解这种重要的毒害草,为瑞香狼毒的防除、维持草地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