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向日葵菌核病是向日葵的主要病害之一,又称白腐病、烂盘病.这种病害在向日葵主产区里每年发病率在50%左右,严重时可达80%以上,对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该病除为害向日葵外,也为害大豆、烟草、西葫芦、大麻、胡萝卜和芹菜等作物. 1、病症 向日葵菌核病在整个生育期间都能发生,主要为害茎秆和花盘.受害植株逐渐凋谢至干枯,花盘腐烂.在苗期感病,即使形成了花盘和花朵,植株也会死亡.在生长后期感病会减产一半,千粒重  相似文献   

2.
<正>向日葵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也是我区主栽作物之一,由于向日葵耐寒,耐贫瘠,耐盐碱,人们不但在农田中种植,也常常在玉米或马铃薯等地头补苗种植。由于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向日葵价格不断上涨,北林区向日葵的种植面积逐渐增加。但是由于连年种植,近几年我区向日葵病害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危害严重,呈上升趋势,发病严重地块可减产三成,已成为影响向日葵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通过对影响向日葵主要病害发生的各种因素调查  相似文献   

3.
向日葵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向日葵主要病害防治技术1、向日葵霜霉病向日葵霜霉病是向日葵的主要病害,造成向日葵植株矮化,不能结盘或幼苗死亡。1.1发病症状:向日葵霜霉病侵染幼苗、子叶、真叶、出现淡黄色病斑。随着病斑扩大,幼苗生长受阻,植株生长矮化,叶片皱缩,节间缩短。叶背面布满灰白色霉层,有的不能形成花盘,有的干枯死亡。有时病菌侵染局面部叶片,在叶脉处出现大型褪绿斑,背面长满白色霉层,花被害后变褐干枯。花盘病部后期落黄时仍呈黄绿色,结实率低,减产严重。  相似文献   

4.
<正>就目前我国农业发展而言,农作物可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导致各类病害的发生。特别是向日葵作为基础农产物的一种,对我国农业有着极深的影响。但是,向日葵锈病的发生不仅制约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会可能会导致作物枯萎的现象。因此,采用针对性的防治技术,借助不同的治疗方法予以二次改善,以提高作物的基础能力。基于上述,本文重点分析了向日葵锈病的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技术。向日葵可作为制作可食用油原料的一种,其果实也能被直接使用,中心的使用效率和使用价值也相对较高。因此,需保证种植过程的有效性,结合选品、维护、种植等技术,针对向日葵的生长环境、生长因素做出系统的调研,从而为作物的生长提供良  相似文献   

5.
轮作,是向日葵耕作制度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环。轮作可减轻病害、改善土壤水分、调剂土壤状况等。本文拟介绍有关国家在向日葵轮作中的一些做法以及我省在发展向日葵生产中应注意采取的一些措施。一、轮作与病害向日葵连作一般要减产20—30%。减产原因主要是病虫害和列当所致。锈病、霜霉病、黄萎病、凋萎病、斑病和菌核病是最主要的病害。列当是世界性检疫对象,寄生在向日葵根部,对向日葵产量和品质都有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向日葵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等地区,内蒙古则是向日葵最主要的产地。现阶段,随着栽培条件的改善和集约化经营模式的实施,向日葵病害成为向日葵种植的最大难题。其中,向日葵菌核病在东北三省、内蒙古、山西等省区发生尤为严重。基于此,简要概述向日葵菌核病在我国一些地区的发病、分布、危害、防治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向日葵是内蒙古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对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就需要重视对向日葵主要病害的防治,防治向日葵病害对当地经济的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主要围绕内蒙古向日葵主要病害进行分析,并就其防治对策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
向日葵既是河北省涿鹿县主要经济作物,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向日葵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病原生物的侵染或不良环境条件的持续干扰,使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在生理和外观上表现出异常,从而发生了病害,严重影响着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基于此,对向日葵主要病害识别及防治技术进行初报,为种植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奇善宝对向日葵促生、增产和抗病作用,2011、2012年在陕西省靖边县进行了奇善宝对向日葵拌种和生育期喷雾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奇善宝具有促进向日葵根系生长、叶肉变厚变绿和植株增高等作用,且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同时,奇善宝也能增强向日葵对向日葵菌核病、黄萎病和叶斑病的抵抗能力。良好的促生增产和病害防控作用,显示出奇善宝在向日葵生产上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向日葵主要病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近年来威胁山西省向日葵生产的主要病害是向日葵菌核病、霜霉病、褐斑病和黑斑病。根据对这4种向日葵主要病害的为害严重性、病症特点及发病规律的调查,提出以选用抗病品种、播前处理种子、加强农业技术措施为内容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向日葵菌核病是我市向日葵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每年都有程度不同的发生,严重时对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向日葵喜欢阳光,它的大圆盘会跟着太阳照射的方向而转动,这样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让果实长得饱满。然而在向日葵里最常见的疾病就是病虫害,不仅会减少产量,而且还会遍布在田野里,危害其他蔬菜,如胡萝卜、大豆、白菜、芹菜、菠菜和圆葱等。本文分析了向日葵病虫害发生时的气象条件。1.向日葵主要病虫害(1)向日葵菌核病经过长时间的种植研究和发现,影响向日葵生长的主要病害之一是菌核病。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人们逐渐创新了向日葵种植技术,增加了种植户数量,扩大了向日葵种植规模,但是向日葵菌核病越来越严重,直接影响向日葵安全生产,使产业经济  相似文献   

13.
向日葵是阿勒泰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由于连年重茬种植,病害发生严重,影响了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根据历年病害调查和防治经验总结出适合本地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北方地区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其生长,产量相对稳定,所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这也为玉米的各种病害发生及传播提供了条件。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各种病害,其中玉米大斑病是十分常见的病害之一,一旦发生,会对玉米的生产造成不利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同时也给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希望对玉米生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向日葵菌核病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日葵菌核病是在世界性范围广泛发生的真菌性病害,是栽培向日葵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几乎在世界各向日葵种植国均有发生,严重地影响了世界向日葵产业的正常发展。随着我国向日葵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以及未实行合理的轮作倒茬制度,造成了我国向日葵产区菌核病的普遍发生和严重危害,在传统的向日葵种植区甚至出现了因此而造成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的趋势,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我国向日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向日葵菌核病菌属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核盘菌属。寄主植物非常广泛,多达361种,其中向日葵是最易感病的植物之一。菌核在土壤中一般可存活5~6年以上,…  相似文献   

16.
向日葵菌核病、黄萎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山西省向日葵生产上的主要病害是向日葵菌核病及黄萎病,这2种病害的发生严重威胁着向日葵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该文主要介绍了上述2种病害的发病特点、发病规律、流行因素等,提出了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调整播期、加强栽培管理、化学防治等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7.
向日葵病虫害是严重影响呼伦贝尔地区向日葵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009-2011年对呼伦贝尔地区向日葵病虫害种类、分布以及对向日葵药害和向日葵抗病性进行调查.为该地区向日葵生产中病虫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当地向日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调查的结果表明:(1)呼伦贝尔地区向日葵传染性病害发现17种,其中真菌性病害11种,细菌性病害2种,病毒性病害1种,寄生性种子植物病害3种.真菌性病害中菌核病、霜霉病、褐斑病、黑斑病、黑茎病和锈病等危害最重.非传染性病害共发现9种,干旱和药害危害最为严重.(2)呼伦贝尔地区向日葵害虫发现6目、24科、42种,整个生育期都有不同害虫危害,地老虎、草地螟和葵螟等危害较重.  相似文献   

18.
孙向伟  杨松 《北京农业》2016,(5):131-132
通过对河套灌区向日葵生长季内的农业气象条件对向日葵生长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病害发生程度低,灾害性天气影响小,日照足,温差大,2015年向日葵产量3540 kg/hm~2,比2014年增加60 kg/hm~2。  相似文献   

19.
菊芋在向日葵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菊芋( H elianthus tuberosus L.)属菊科,向日葵属,是另一种栽培的向日葵属种,它也以野生形式存在。列为野生向日葵的一种,在美国、加拿大及欧洲广泛分布,我国也有分布,零星种植。在国外,把菊芋视为向日葵多种病害的一种潜在抗源,使菊芋广泛用于向日葵种间杂交育种已有很多年的  相似文献   

20.
在明确了5月中下旬与6月中下旬降雨量对向日葵锈病流行的作用基础之上,进一步研究表明病菌的初始菌量也是影响病害流行程度的一个重要因子。向日葵锈病的年度流行主要由环境因素和越冬后的初始菌量两者共同影响的。初始菌量由上年病害发生程度作出估计。据此可作病害流行程度的中期或长期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