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商品猪需求量的增加,农村自繁自养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如果母猪产后管理不得当,极易引起母猪产后子宫炎、产后瘫痪、产后不食等诸多疾病。产后对母猪进行疾病预防和加强饲养管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仔猪成活率,文章就母猪产后如何做疾病预防和饲养管理做了分析,给出了办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母猪产后常发疾病,包括产后不食、产后少乳、产后瘫痪及产后不发情,具体分析临床表现、致病原因及治疗方法,同时提出预防母猪产后发生疾病的主要措施,希望能为母猪养殖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3.
正1母猪产后不食病因:母猪产后不食指母猪产后胃肠功能紊乱、食欲减退的一种病症。母猪产后不食主要因母猪怀孕期间,饲料单纯、营养不良引起;产前饲喂精料过多,或突然变更饲料种类,也可引起本病;产后母猪催患子宫炎、低血糖、低血钙、严重的寄生虫病等疾病,也影响母猪食欲。症状:母猪产后精神不振,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严重时则食欲废绝,粪便先稀后干,泌乳减少,体温正常或略高。治疗:本病主要是由母猪脾虚所致,因此治宜活血化  相似文献   

4.
母猪产后经常发生消化系统紊乱问题,导致母猪食欲减退,并且一旦母猪出现产后不食症状也会伴随其他疾病,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养殖场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追求的提高,养殖场想要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要做好相关的疾病预防工作,建立完善的疫病防治系统,给母猪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本文具体分析母猪产后不食的原因及其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吕科 《中国畜禽种业》2014,(10):109-109
目前在农村多数地区,农民朋友都是通过传统手段防治母猪产后疾病,这些手段既不科学、也不安全,不利于母猪饲养和生产。对此,本文就母猪产后常见的几种疾病从症状、病因入手,提供科学的防治手段,为广大朋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母猪产前产后减料有的养殖户认为,为了避免母猪产前产后消化不良、便秘,母猪产前产后要减料。大量的对比试验证明,减料并不能有效防止上述疾病的发生;相应的,产前产后正常给料也不会导致母猪发生上述疾病。二、母猪断奶前后减料有的养殖户认为,为了减少断奶母猪乳房炎等疾病的发生,母猪断奶前后要减料。实践证明,断奶后,母仔分离,母猪自然就停止产奶了,多吃点料对是否发生乳房炎也无明显关系。三、秸秆或鸡粪喂猪秸秆(如玉米秸秆)喂猪已被许  相似文献   

7.
母猪产后机体的抵抗力减弱,很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在生产中一定要注意预防。一.母猪产后不食母猪产后不食症是母猪哺乳期常见的普通疾病之一,是指母猪在哺乳期间食欲不振.甚至废绝。该病一旦发生可造成泌乳机能下降,导致哺乳仔猪腹泻、抵抗力减弱,生长缓慢甚至变成僵猪或发生营养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8.
在农村,由于部分养殖者缺乏对母猪的精心饲养管理,致使母猪产后经常出现胎衣不下、缺乳和乳房炎等产后疾病,轻则引起母猪产后发热、泌乳品质下降、产后缺乳,导致仔猪的成活率下降,重则造成母猪产后死亡,严重影响经济效益。笔者根据临床治疗母猪产后疾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也称为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是猪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该种疾病主要造成母猪产后泌乳量减少,乳汁稀薄,同时也会影响母猪产后正常的恢复和泌乳,需要针对性的采取治疗措施,加以避免,提高养猪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的养猪场逐步转型为规模化和集约化养猪场,但是母猪产后不食症的发病率却在显著提高。产后不食是母猪产期中比较常见的疾病,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对母猪和仔猪都会造成不小的影响。基于此,通过对母猪产后不食症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研究,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以期对养猪场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母猪产后瘫痪是母猪产后因气血耗损、感受风寒而引发的一种疾病. 一、病因母猪产后瘫痪主要是缺乏钙和磷,或钙、磷比例失调,也有的因骨盆神经和产道神经挫伤所致.母猪产后没有得到很好护理,畜舍内寒冷、潮湿,常引起此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母猪产后不食症的中西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因分析 母猪分娩过程体力消耗过大,造成胃肠消化机能失调;母猪怀孕期营养过度,直接影响产后哺乳期的食欲;分娩时母猪感染风寒或发生中署;饲料过精,粗纤维或青饲料不足造成母猪产后便秘,食欲废绝;产后母猪患子宫内膜炎、产褥热等疾病,引起体温升高,食欲不振。这些都是引起母猪产后不食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1母猪发病情况母猪子宫内膜炎是繁殖障碍中主要疾病之一,是影响养猪业良性循环的重要因素。由于该病所带来的配种受胎率不高、繁殖率低、死胎多,产后母猪食欲减退、少奶等诸多疾病,对猪场造成的经济损失正日益加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以治疗母猪产后几种疾病的体会分析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母猪产后几种疾病为主要依据,从母猪产前产后、子宫内膜炎、乳房炎、无乳症状及泌乳不足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强母猪产后疾病治疗效果,为我国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做铺垫。  相似文献   

15.
猪产后热是母猪产后1~3天出现以高热、不食为特征的一种疾病,亦称母猪产褥热,属六经病,在兽医临床上较为多见。病势发展快,如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常会导致病猪久卧不食,极易继发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16.
母猪产后不食症是指母猪产后由于体力消耗过大造成胃肠功能紊乱、食欲减退的一种病症。也有个别不食症是由于母猪怀孕期营养不良、体质消瘦、产后初乳泌乳量不足而人为于母猪产后大量饲喂精饲料导致胃积食所致。  相似文献   

17.
正研究分析中兽医在母猪产后疾病治疗中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站2016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60例产后疾病母猪,采取常规导尿法、挤压法并结合中药治疗,观察中兽医治疗的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中兽医治疗后,60例产后疾病母猪有57例痊愈,治愈率达到95%。结论:中兽医治疗法在母猪产后疾病治疗中的效果非常显著,使用中兽医治疗方法能够增强母猪的体质,提高母猪自身  相似文献   

18.
产褥热是母猪产后局部软组织炎症感染而发生的一种常见母猪产后全身性发热、不食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有的称为产后败血症或母猪产后热。病因产房潮湿不洁、贼风侵袭,助产中消毒不严,滞产或难产时助产操作不当而损伤产道,均能引起本病的发生。本文介绍了母猪产褥热的临床症状和诊断方法,提出了治疗与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是指母猪分娩后2~3d内出现泌乳量下降或无乳疾病。是规模养猪场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生该病后可造成母猪泌乳量减少,乳汁清稀如水,有的乳汁中带有絮状沉淀物;该病发生后往往造成母猪产后发情期延长或不发情,或出现发情不规律,甚至造成母猪淘汰,经济损失严重;仔猪因确乳常造成生长  相似文献   

20.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繁殖障碍中的主要疾病之一,此病对规模化猪场影响很大,许多猪场均存在此病,发病率20%左右,有的猪场高达40%以上。该病的病原涉及多种病原微生物,多发于产后,常引起配种受胎率不高、死胎多、产后母猪食欲不振、少乳、仔猪黄白痢等诸多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