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国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联盟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基地已设立六年,辐射东北一百多个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推广基地,按照农业农村部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要求,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实践取得明显成效,本文就2021年的工作进行总结,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东北黑土种植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长期采取粗放开垦与高强度利用的农业生产方式,迫切需要对黑土地进行保护。以辽宁省为对象,在深入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辽宁省黑土地保护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黑土地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为探索黑土地保护利用的新模式、新途径,10月12日,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组织召开了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培训会。金正大集团、正大集团、先正达等一批农业领域的领军企业代表和东北地区各土肥站技术管理人员共80余人齐聚吉林松原,为黑土地的保护利用出谋划策。会上,由金正大牵头组织的黑土地保护农企合作全产业链模式,令人耳目一新。该模式通过聚集上下游资源,对项目进行全程监督管理,统一组  相似文献   

4.
正本报讯8月13日,农业农村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设立国家专项开展东北黑土地综合调查监测与保护开发利用的建议(第7069号建议)给出了部分答复。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落实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要求,加快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稳步扩大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范  相似文献   

5.
黑土地保护利用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措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黑土地保护利用的保障与抓手,统筹推进黑土地保护与乡村振兴是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用好养好黑土地,通过乡村振兴提升黑土地高质量可持续利用,解决黑土地保护急需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全面推进东北黑土区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文章分析了东北黑土区黑土地保护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阐述了黑土地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间存在的困境,提出了统筹推进黑土地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大生态建设、科技体制创新和人才战略等解决路径和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东北地区拥有广阔的黑土地,是中国重要的粮食基地。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做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助推东北黑土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和东北乡村振兴,2019年6月28日,中国农学会在哈尔滨成功举办新时代农业绿色科技发展论坛,汇聚院士专家智慧,研讨农业绿色科技发展的前沿热点和东北未来农业绿色发展的路径方向,并提出专家建议。本次论坛呼吁要把黑土地保护放到与粮食生产同样重要的位置,并为农业绿色科技发展和东北全面振兴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黑土是我国粮食生产的“稳压器”和“压舱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为科学保护黑土地、提升黑土耕地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聚焦黑土地保护利用,明确黑土资源利用特征,分析了东北黑土“变薄、变瘦、变硬”的质量退化现状,从科学规划黑土地保护利用、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稳步推进黑土地保护立法工作3个方面梳理了黑土保护的政策方案和保护条例,从强化政府统筹和管理职能,强化资金和政策支持,强化科技支撑,强化宣传引导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黑土地是一类珍贵的耕地资源,然而长期的过度集约化、不合理利用使得我国东北黑土区面临土壤“变薄、变瘦、变硬”的困境,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了一定威胁。随着国家对黑土地保护重视程度的提升,我国东北黑土区已开始全面实施黑土地保护的措施,一定数量的农户作为黑土地保护的实施主体参与到了黑土地保护工作中。本文基于感知价值理论,运用文献资料法构建了农户黑土地保护继续参与行为机制模型,探究已参与黑土地保护农户群体继续参与黑土地保护的行为过程机制,并在分析农户行为机理基础上提出农户继续参与黑土地保护行为的因应策略,如继续完善黑土地保护补贴政策、注重提升农户黑土地保护意识、着重宣传黑土地保护成效、鼓励农户参与制定黑土地保护实施方案、组织农户学习新农机和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正铁岭县是农业大县,位于东北黑土区,现有耕地面积157万亩,年产粮食11.13亿斤以上。尽管农业发展较快,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黑土地质量较低、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不强等问题依然突出,黑土地保护亟待加强。2015年以来,铁岭县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创新思路,强化措施,扎实推进黑土地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三年来,共争取中央  相似文献   

10.
<正>为进一步促进黑土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解决长期集约种植模式下黑土地面临的"用养脱节"问题,促进东北粮食主产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国农业大学和梨树县人民政府于9月6日~8日联合举办了2015年梨树黑土地论坛,邀请到中国科学院院士、专家、学者等就黑土地利用与可持续生产、黑土地区现代农业产业模式与发展、黑土地区气候变化及农业减灾、黑土地经营管理模式等展开交流。  相似文献   

11.
《新农业》2021,(17)
正近日,中国科学院在黑龙江哈尔滨市发布《东北黑土地白皮书(2020)》,这是我国首次发布黑土地白皮书。中国科学院希望通过黑土地白皮书的发布,为"用好养好"黑土地提供科技支撑,同时能够让全社会对黑土地有明确的科学认知,珍惜大自然赋予的这份宝贵资源,并在全社会形成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合力。中国科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中国科学院将通过白皮书方式及时发布我国在保护利用东北黑土地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东部湿润区坡耕地面积较大,因坡岗地、低洼地的特殊自然条件,亟待探索适宜推广的黑土地保护模 式,本文围绕当前黑土地保护“按区施策”的原则,从减量施肥途径、秸秆还田方式、构建有机肥质量评价体系、合理构 建耕层、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协同创新技术推广等五方面入手,全面细致地分析了吉林省东部半山区黑土地保护机制的 路径,为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是珍贵的农业资源和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次黑土地情况调研以长春地区为主,调查了长春地区黑土地的基本情况和所面临的的问题,通过调研提出长春地区黑土地保护的建议,以期能够为长春地区黑土地永续利用提供合理依据。调研通过随机走访长春地区部分农技部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当地农户。调查发现:长春地区黑土地保护治理的农机具不配套;农民对黑土地保护的积极性不高;黑土地保护资金不足;黑土地保护技术存在弊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中国科学院在黑龙江哈尔滨市发布《东北黑土地白皮书(2020)》,这是我国首次发布黑土地白皮书。中国科学院希望通过黑土地白皮书的发布,为"用好养好"黑土地提供科技支撑,同时能够让全社会对黑土地有明确的科学认知,珍惜大自然赋予的这份宝贵资源,并在全社会形成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合力。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黑土地保护与利用。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推广保护性耕作模式",黑土地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5.
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高产栽培技术是一项新的栽培技术,它是由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发的科研项目,在我省运行几年,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特别是休耕轮作对黑土地的保护意义非常重大。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述了黑土区作为粮食主产区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了黑土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概述了我国、我省关于推动黑土地保护工作的重大决策,介绍了目前较为成熟的几种黑土地保护技术;结合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承担的北大荒集团黑土地保护专项调研工作,阐述了黑土地保护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明确了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的科研人员作为黑土地保护工作的先行者,在未来工作中的重要方向与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现场推进会在吉林四平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梨树视察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态度,扎实有序推进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今年是行动计划实施的第1年,东北4省(区)各级政府迅速行动,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地,超额完成了4 000万亩保护性耕作年度任务,成功抵御了春寒、夏旱、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黑土地的开发与保护逐渐成为吉林省广泛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全国"两会"和东北地方"两会"上,越来越多的代表提出的意见与黑土地相关,并呼吁要重视黑土地的保护。黑土地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吉林省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提高以黑土地为基础的资源集合和生产加工能力,对保障国家和吉林省地区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是以秸秆覆盖还田和少免耕种植为核心的现代农业耕作体系,是保护并利用土壤的一种农业可持续措施。东北黑土地存在土壤侵蚀加剧、结构改变和土壤蓄水能力下降等问题,依据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实际和土壤可持续发展需求,分析了保护性耕作的优势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支持、规模化经营、科技支撑及示范引导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黑土富含有机质,最适宜农作物种植。全球仅有三大块黑土地,分别位于美国、乌克兰和我国东北平原。但是当前我国黑土地的数量、质量都在下降,黑土地保护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