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五味子又名山花椒,俗称北五味、南五味。北五味子产于东北三省,其肉质厚,油分多,皮色深紫,泽润无燥性,品质较优。近年来对五味子市场需求量逐渐增加,野生资源已远不能满足需求,人工栽培已是大势所趋。人工种植五味子,栽培架式、病虫害防治等,对其丰产、稳产及品质有着较大的影响。本文简单介绍北五味子的人工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知识,文中所涉及的五味子皆是北五味子。  相似文献   

2.
北五味子是木兰科多年生藤本植物,其果实能做药用。由于北五味子的果实具有酸、咸、苦、甘、辛等五味,而称其为北五味子。近年来,北五味子野生资源逐年减少,产量逐渐下降,价格居高不下,而国内、国际药材市场需求量却大增。在这种情形下,采用人工栽培方式进行北五味子的生产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根据作者多年栽培经验,将北五味子的育苗技术及栽培方式总结成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五味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各地栽培技术仍不完善,霜害和药剂危害时有发生,根据海城地区危害,提出五味子霜害防治方法,并针对五味子药害发生特点,提出防治及补救技术措施。五味子为木兰科五味子属木质藤本植物,别名北五味子、辽五味。具有益气敛肺、滋肾、涩精、生津、止泻、敛汗等功能。近年来,北五味子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在五味子栽培过程中,晚霜危害和药害对五味子  相似文献   

4.
五味子也称五梅子,属于多年生木兰科木质藤本植物,其成熟果实药用价值极高,受到人们的青睐。五味子在全国很多地区都有栽培,在东北地区比较集中,质量也相对较好,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都比较高。本文主要总结了栽培五味子的技术要点,以期为五味子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多年来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加上近些年来五味子价格的不断攀升,北五味子栽培成为众多农户争先发展的项目。林区、山区利用林间空地,河流两岸大量空地栽培北五味子是一项很有  相似文献   

6.
李宏  孙长山 《吉林农业》2011,(4):113-113
五味子是重要的经济植物,野生资源日渐枯竭,随着人工栽培面积的扩大,五味子的主要病害如白粉病、叶枯病、茎腐病以及生理性病害日灼和霜冻对五味子的栽培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文章简单论述了各种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为人工栽培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五味子的绿枝劈接育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味子是我国东北的大宗道地中药材。近年来,由于需求的增加,使野生资源的无序采摘加剧,野生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五味子的大面积人工栽培方兴未艾。与栽培产业的迅速发展相比,五味子的无性繁殖技术明显滞后,其人工栽培还停留在实  相似文献   

8.
庭院五味子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庭院及房前屋后的空地栽培五味子,不但能增加经济收入,解决土地不足问题,而且还能消暑解热、遮阳纳凉、绿化庭院、美化环境。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的住宅、工厂、学校、机关等,都可以利用庭院栽培五味子,这是一项很有前景的创造性项目。1 栽培特点 1.1合理利用空间,方便管理 五味子属于蔓性果树,  相似文献   

9.
五味子为木兰科,属多年生木质藤本药用植物。五味子具敛肺虚咳嗽、口渴自汗、劳伤遗精,失眠久泻、肝炎等症,是珍贵中药材。五味子从90年代初栽培,八五二农场引进五味子栽培于2003年,效益突出,盛果期后,每年每公顷产鲜果9000公斤,折干4.5:1,约干果2000公斤,产值6~8万  相似文献   

10.
五叶子是木兰科五味子属藤本植物,是常用的名贵中草药。五味子有南北之分,北五味子主要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本文所述五味子即北五味子。五味子的果实可以入药,还可制成五味子酒、五味子茶等。但由于五味子野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因此,发展五味子栽培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为农民开拓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渠道。本文针对五味子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芳香木蠹蛾(Cossus cossus Linnaeus)又名杨木蠹蛾,多为害杨、柳、榆、核桃、苹果、梨等树木。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五味子栽培及加工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组经田间调查发现,随着五味子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该虫已经成为五味子的主要虫害之一。其为害五味子2a发生1代,1年生幼虫主要蛀食植株地上部的主  相似文献   

12.
五味子茎基腐病为五味子栽培生产中新发生的一种病害,本文对该病害的症状及危害程度、发生原因、发病规律、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供广大栽培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由于辽五味子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栽培面积不断扩大,2008年本溪市五味子种植面积已达2000hm^2。定植技术是栽培五味子关键技术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五味子苗的成活率及长势。但目前辽五味子各种植区定植技术还不规范,制约了辽五味子的产业化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研究了提高五味子成活率的定植技术,并与农户常用定植技术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五味子是我国传统地道的名贵药材之一,木兰科五味子属,多年生木质落叶藤本植物,以干燥果实入药。近年来,五味子的多种用途不断被开发,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行情不断看好,目前的干果售价为120元·kg-1左右,极大地提高了广大药农栽培五味子的积极性。但栽培五味子会经常受到多种病虫的危害,严重影响了五味子的生长发育,降低药品质量。要提高五味子的品质和产量,必须对五味子的常见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15.
袁永林 《新农业》2006,(2):18-19
五味子是辽宁地道药材,素以“辽五味”著称于世。近几年,由于过度采摘,野生五味子资源几乎枯竭,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各地相继开始了人工栽培。各地自然气候土质不同,受其适应性限制,五味子人工栽培主要是坐果率低和生长后期落果问题,严重影响进一步开发。积极开展五味子人工栽培技术的研究,认真总结栽培经验,尽快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已成为发展生产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北五味子实生播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味子为木兰科藤本植物。其适生区域广,可分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南五味子主产于华北地区以南,北五味子主产于东北地区,故称北五味子。由于近些年北五味子人工栽培的发展,育好苗也成为当前栽培的重要环节,现将规范化育苗技术介绍如下。1采种及种子处理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选择粒大饱满、成熟度基本一致的果实采摘,用清水洗掉果肉,将洗出的种子置于阴凉处储藏。12月中、下旬用清水浸泡种子2~3天,每天换1次水,按1:3的比例将湿种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北五味子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保护地栽培作为一种新兴的高效农业产业正在兴起,同时五味子保护地栽培对今后品种选育、树体管理、温湿度和各种病虫害调控防治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一定规格的容器中装入营养基质播种培育的苗木称为营养钵苗。我们在2002~2006年,在日光温室中生产五味子营养钵苗500万株。铁力市伸龙五味子种植公司、铁力市长山五味子科研基地等栽培园都是用日光温室生产的五味子营养钵苗定植的。上述五味子栽培园面积大、树体长势好,已进入了结实盛期。实践验证了营养钵苗比裸根苗有以下优点:  相似文献   

19.
五味子与平贝母间作种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五味子为多年生藤本植物,人工栽培面积较大。建园后一般生长20年左右,且栽培行距较大。利用五味子行间空地种植平贝母,既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又解决了五味子园行间草荒问题,还可利用五味子植株为平贝母遮挡强光照射,给平贝母夏季休眠创造凉爽湿润的环境条件,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单位面积产值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五味子生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博 《吉林农业》2010,(11):107-107
五味子为木兰科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其药用、食用价值极高。无论进行林冠下大面积基地栽培,还是全光大面积基地栽培都具有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文章就五味子的生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论述,以期为农民生产栽培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