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选择优质果袋选择正规厂家出厂的优质果袋,果袋纸张抗张度、撕裂度等方面均符合国家标准。纸面用蜡打过、粘合好、内层面光、上方有铁丝、袋底两侧有通气孔。二、套袋前管理1.疏花疏果根据不同品种,定果间距不同,红富士25~30厘米,金冠、梨20~25厘米,留单果,留下垂果,留果  相似文献   

2.
为增强果品商品率,提高果实品质,增加果农收入,现将我们多年来在生产中的苹果套袋措施总结如下,供果农朋友们参考。一、套袋果园应具备条件1.合理修剪树冠必须通风透光,树体结构良好,枝组强壮,配备合理,负载适中。2.疏花疏果红富士苹果套袋时必须疏成单果,留中心果、大果、端正  相似文献   

3.
试验以温室早红2号油桃为试材,调查修剪前后的枝量、长度、枝条基部粗度、节数,疏果后的留果数、新梢数量、叶片数。结果表明温室栽培早红2号油桃在升温前修剪疏除的各类果枝中,以中果枝的疏除量最大,其次为短果枝和长果枝。修剪后各类留果枝的枝条长度依次为短果枝8.83cm,中果枝12.81cm,长果枝16.58cm。留果量依次为长果枝每枝平均留果2.03个,中果枝每枝平均留果1.44个,短果枝每枝平均留果1.14个,花束状果枝每枝平均留果0.79个。  相似文献   

4.
<正> 1 套袋前的技术管理 1.1 合理修剪。综合运用扭梢、摘心、疏枝等夏剪措施,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每667m~2留枝节不超过10万个。 1.2 严格疏花定果。选择果形端正、果萼紧闭、发育好的幼果套袋。套袋必须疏成单果,留强壮枝和下垂枝上的中心果。每667m~2留果8000~10000个。 1.3 防治病虫害。一般用进口的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2.5%绿色功夫乳油2500倍+15%扫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留果量对甜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设5种留果量处理,以不疏果作对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留果量与单株产量呈正相关,但叶果比为20:1的处理商品果和优质果产量最高;柿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叶果比为20:1和30:1的处理中比较高;叶果比在40:1以上蒂隙和裂果较多;生理落果率与留果量呈负相关。甜柿疏果需考虑开花时间和果实生长状况,去弱留强,并配合树体整形修剪进行。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留果量对甜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设5种留果量处理,以不疏果作对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留果量与单株产量呈正相关,但叶果比为20∶1的处理商品果和优质果产量最高;柿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叶果比为20∶1和30∶1的处理中比较高;叶果比在40∶1以上蒂隙和裂果较多;生理落果率与留果量呈负相关。甜柿疏果需考虑开花时间和果实生长状况,去弱留强,并配合树体整形修剪进行。  相似文献   

7.
1苹果套袋栽培存在的主要问题1.1树体修剪不合理,疏花疏果不到位。大枝过多,枝条过密,通风透光差,导致套袋苹果着色不好,质量差;留果量过多、过密,套袋苹果达不到优质果标准。  相似文献   

8.
葡萄果穗套袋可以明显改善果实品质、防止病虫害、减少农药残留、改善果实风味、提高果品质量和商品价值,是生产无公害、优质、高档果品的重要措施。1套袋前的果穗处理在葡萄开花前,根据花穗的数量和质量疏去一部分多余的、发育不好的花穗,使养分集中供应给留下的优质花穗,以提高果实品质和座果率。疏穗时通常疏除花器发育不好、穗小、穗梗细的劣质花穗。为使花穗外观一致,所结果实成为标准化、规格化的优质商品,还需修剪花穗,先除副穗,把花穗上部的2~3个小穗摘除,下端的穗尖要掐掉1~2厘米。整个花穗留14~15个小穗,使果穗整齐、美观。在…  相似文献   

9.
苹果实行套袋能够防病、防虫、防裂、防锈、防雹、防污染,能减少农药喷布次数和残留含量,同时,还能促进果面光洁、着色鲜艳。据调查,果实实行套袋,裂果率能降低54.6%。轮纹病烂果率:套袋果为1.31%,不套袋果则为6.21%;桃小食心虫虫果率:套袋果为0.018%,不套袋果则为1.39%;农药残留量:喷“1605”液7天后,套袋果比不套袋果减少65%~78.76%,喷甲胺磷7天后调查,套袋果比不套袋果残留量减少45%~84.85%.  相似文献   

10.
小年果少、营养消耗少。小年是恢复树势的一年,同时又是防止果树旺长的一年。总体上,要做到“二控二增”,即控水、控氮、增磷钾、增施有机肥。1.小年果少,见果就留。一个果台上可以留双果,但不要留多果。红富士苹果斜果率为15%~30%,一台多果会增加斜果率。小年之中,仍然会有部分大年园和大年树,此类园树,仍然按照20~25厘米的果距留中心果。2.每10~20天,树冠喷500倍液光合微肥或300倍液的惠满丰、绿美施、氨基酸等,连喷2~3次,单果平均增重15%左右。也可用3~5倍液的惠满丰、绿美施、氨基酸涂干,也可涂原液。涂干的宽度要在30厘米以上,涂1…  相似文献   

11.
正在苹果园花后管理、幼果生长和新梢旺长时期,要注意一些管理要点,如疏果定果、夏季修剪、补钙防病、防治病虫、果园种草、覆草保墒和选择果袋等。依据目标产量法进行留果,优质果园每亩2000~3000千克,留果1~1.5万个,按每15~20厘米间距疏留。实际操作中,依据品种、树势、枝势等因素灵活应用。一般大型果每50~60个叶片留1  相似文献   

12.
夏季是高温多雨季节,既是苹果花芽形成的时期也是幼果迅速膨大的时期,还是病虫多发且危害严重时期。因此搞好果园夏季管理就是显得极为必要。应以疏果套袋为中心,抓好夏剪,做好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切实搞好夏季管理。1.疏果定果等距法疏果,每20~25厘米留1果;果台枝法,1个果台留1  相似文献   

13.
<正> 在苹果树花量较多时,根据品种特性,树体生长势及肥水条件合理留果,对于克服“大小年”现象,提高果品的品质和产量效果显著。其具体做法是: 1 因树留果。实践表明,按苹果树干中间的横截面积留果定产,既准确合理,又简便易行。一般壮树留果量为0.5kg/cm~2,较弱树留果量为0.3~0.4kg/cm~2。 2 因枝留果。树冠内膛和中下层枝应少疏多留,外围枝和上层枝少留果;辅养  相似文献   

14.
(一)采收与保鲜贮藏1郾采收时间与方法摇采收期为11月初至11月下旬,贮藏果实在11月中旬前采收。选择晴天露水干后采摘,采果时采用“一果两剪法”,即先剪留果柄1~3厘米,然后在果柄齐果肩处剪平。采下的果实要小心轻放,避免碰伤、摔伤。2郾采后药物杀菌保鲜摇果实采后2天内,及时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的苹果套袋技术近年来在东陵区(浑南新区)广泛推广。其实质是使果实与外界隔离,改变果实微域环境,有效影响果实发育。现将寒富苹果套袋技术总结如下。1.套袋前检查认真检查前期疏果情况,将树体上的病、残、小(长不大的)、果型不正以及密处多余的果疏除,保持每隔20~25厘米留一个果,同时注意选留较长的中果枝和较短的长果枝上的中心果。套袋前还应仔细喷药,注意不要漏喷(特别是果实),喷药后最好待1~2天后再套袋。  相似文献   

16.
<正>苹果树疏花疏果是生产高档优质果品的关键,确定留果量的方法很多,生产中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干周法。根据苹果树主干周长,(地面50厘米处)确定留果量:单株留果数等于干周(单位厘米)的平方除以5。2.枝组粗度法。枝组基部直径为0.5厘米的枝留1~2个果,直径为1厘米的枝留2~3个果,1.5厘  相似文献   

17.
1"1、3、6、9~12"修剪法品种为龙眼、巨峰、玫瑰香等,棚架栽培,株距1~1.50米,无主干,两条龙干形或三条龙干,架面上每隔50厘米左右摆布一个龙蔓,双枝更新或单枝更新.该修剪法的含义是,在棚架面上,每1米龙蔓内留3个结果枝组(约30厘米,在蔓的不同侧留一个),留6个结果母枝(包括预备枝,平均每个枝组留2个结果母枝),共留9~12个芽.  相似文献   

18.
一、整形修剪 藤稔葡萄整型可采用篱架或棚架。篱架多采用主蔓扇形,定植时留3、4个主蔓,次年春每个主蔓上留1-3个新梢培养成结果母蔓;棚架在定植当年等新梢长到1.5米时摘心,冬剪适当长截(1~1.4米)。次年先端留一新梢长放成主蔓,其余新梢按10-15厘米留一结果蔓,以后主蔓长放,不留侧蔓,每隔10-20厘米留1个固定结果枝组,直至占满架为止。  相似文献   

19.
1 花果管理 疏花疏果的原则:以树定产、分枝负担,根据树势和地力条件,确定留果量。具体分四步:①冬剪 细致修剪结果枝具体指标要按枝果比,壮树按4:1,弱树按5:1;②疏花4月上旬进行花期修剪,对串花长枝要短截,过密的结果枝要间疏,以疏除结果枝为主;③疏果5月上,中旬定果,疏除小果,对腚果、畸形果、病虫果,5月下旬根据留果量1次定果,果间距40~50厘米左右;④限量根据树龄主杆粗度和枝杆粗度、长度定产定量。栽植后2年挂果,全部  相似文献   

20.
<正> 红富土套袋果出口的商品率可达到50%以上,产值可以提高30%以上。浓而鲜艳,果面光洁美观,能有效地防止金帅果锈的发生为害。果实不皱皮,失水轻,耐贮性好。同时,能避免农药污染,减少农药残留量。 一、保护袋规格 1、双层纸袋 外层袋外面灰色里面黑色,内层袋涂有石蜡为红色,红黑两层全部遮光,使果实在黑暗条件下生长,果皮叶绿素消退,去袋后果皮细嫩着色鲜艳,非常适合新红星、乔纳金、红富士等红色品种使用。纸袋规格依果实大小而定,一般宽13.5~14.5厘米,长15~17厘米,纸袋上口中央开一个3厘米切口,上口边缘夹以3厘米长的细铁丝,纸袋下部两角开有0.5厘米的通气孔。这种纸袋的好处是着色好,问题是袋内温度高,并使幼果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