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一、基本条件1.池塘4口培育池塘均为4亩水面,南北走向,光照、通风条件良好,保水性能良好,最高水深3.5米,注排水独立设置,排污口设在塘底,有完善的排污管道,排污效果较好。每口池塘安装自动投饵机和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各一台。  相似文献   

2.
一、池塘条件 池塘水源充足,水质达到无公害标准。面积3~5亩,水深1.8米。池底平坦,淤泥少,进排水方便,上层管道进水,池底中央铺设管道排污。每口池塘配备0.75~1.5千瓦的增氧机2~3台。  相似文献   

3.
朱文龙 《农家致富》2006,(11):41-41
一、池塘设置 养殖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池底平坦、淤泥少、进排水方便。池塘面积以5~10亩为宜,蓄水高度1.5米左右,同时,每口池塘要求配备3千瓦功率的水泵及4千瓦功率的增氧机各1台。  相似文献   

4.
黄颡鱼对池塘的要求不严,凡是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土池、水泥池均可养殖。一般池塘水深1.5米左右,面积1~4亩。放养前10~15天,每亩池塘用生石灰130公斤化浆全池泼洒,池塘消毒的第2天加注水0.8-1米深.第3-4天每亩、施300公斤发酵腐熟的有机肥,以繁殖天然饵料生物,供黄颡鱼摄食。  相似文献   

5.
正以梁鹏等(2014)黄海2号对虾、海蜇、贝类无公害立体养殖技术为例。1养殖池塘的选择1.1位置选风浪小,潮流畅通,海水交换好,易排灌,不受雨水和工厂排污影响,泥沙底质无渗漏的池塘。1.2规格长方形、东西走向、面积13.3hm~2的4口池塘,  相似文献   

6.
一、池塘条件 主养黄颡鱼可采用一般无工业污染的池塘.要求水深1.5米左右,以3—10亩面积的池塘容易管理:有条件的地方.每口池塘应安装增氧机,可增加放养密度.提高亩产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天津市津静路附近池塘水与排污井的水质,对其附近的5个地上水体和5个排污井进行了水质BOD和COD分析。结果显示:地上供试水体的BOD值是校外排污河>城建后池塘>农学院荷花池和城建荷花池>农学院砚池,其中,校外排污河和城建后池塘的水体BOD值明显高于其他3个水体,城建后池塘水的BOD值是其余两个池塘的2倍以上。校外排污河与城建后池塘水的BOD值均未达到国家地表水最低水质要求,农学院荷花池水的BOD值达V类水标准,城建荷花池水达IV类水标准,农学院砚池水达II类水标准。供试水体中的COD值为城建后池塘>校外排污河>农学院砚池、城建荷花池、农学院荷花池。城建后池塘的COD值最高,甚至高于排污河,说明该水体化学污染严重,远远超过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其他3个水体的COD值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IV类地表水标准。而排污井水的BOD值从高到低依次是校内4号公寓>校内浴池>校外公寓>校内7号公寓>主楼,BOD值为132~1 370 mg/L。排污井水的COD值从高到低依次为校内4号公寓>校内7号公寓和校内浴池>主楼和校外公寓,COD值为432~1 483 mg/L。根据国家污水排放水质标准,各测试点的污水均不能直接排放。  相似文献   

8.
1.室外池塘要求。池塘面积不宜超过3335平方米(5亩),水深1.5~3米。排、注水口应设置防逃设施.若水面距池塘上沿较近.需在池边设置防逃网,尤其是在下大雨或注水时.要预防逃跑。鲇鱼苗放养前15~20天.应进行池塘清整。若池底淤泥较厚应挖除.然后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清塘后3天注入新水.并施少量基肥,待池水毒性消失后.即可放入革胡子鲇越冬鱼苗。  相似文献   

9.
半流水式池塘立体养鱼,是四川省杨长荣等同志于1985年率先在四川郓县试验成功的一种新的池塘养鱼形式。1987年,该县花园镇渔场一口面积为3.84亩的参试塘,获得了平均亩产1078.4公斤的高产量,比原来静水式养鱼产量提高了1.5倍。近10年来的大面积实践证明,半流水式池塘立体养鱼饲养密度大、成活率高、易管理,十分有利于精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颇佳。现将这一新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1.池塘条件及配套设施。2口池塘,面积均为0.33公顷,池深1.8米,水深1.5米,底质为壤土,淤泥10厘米厚,排灌方便,水源充足无污染,且具有生产配套设施,水、电、路、管理房齐全,并为每口塘配备了1台1.5千瓦的增氧机。  相似文献   

11.
1、池塘水源充沛,无污染。注排水系统分开;底质以壤土为好。无渗漏,淤泥厚小于10厘米;池水适宜DH值为7—8.5,溶氧在2毫克,升以上。一般每口池塘在3-10亩左右较为适宜,池深1.5—2米,要求坡比为1:3:池子长方形,东西向,长宽比2:1左右。  相似文献   

12.
池塘养殖     
1、池塘条件青虾主养池塘要求水量充沛,注水、排水方便,池塘呈长方形,面积0、33公顷左右,水深1.2米-1、5米,长宽比2-3:1,坡比1:3-4,池坡有较宽浅水滩脚,浅水区水深0.4米左右,池埂和池底不渗漏,池底淤泥厚以10厘米左右为宜,池中央开挖宽1米、深0.4米的虾沟,并在排水口处挖面积为10平方。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笔者等人在江苏盐城市盐都区水产村4口池塘2.67公顷水面进行南美白对虾与甲鱼混养,1年后,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池塘收获南美白对虾430.8千克、甲鱼463.6千克。具体做法如下。1.池塘条件。池塘进、排水设施齐全,每口池塘配备2~3台增氧机。水质无污染,盐度为0.1%。池塘四周设置高出池埂40厘米的防逃  相似文献   

14.
胡海 《农家致富》2004,(13):42-42
养虾池塘应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水质质量符合GB11607的规定。池底平坦,淤泥少,进排水方便。面积3~10亩.最适面积为3~5亩,水深1.8~2.5米。每只池塘需配备2~3台增氧机。  相似文献   

15.
池塘面积选择8~12亩,水深要求2米以上,水源充足、无污染,进排水系配套,每口池塘配1台1.5千瓦叶轮式增氧机。池塘在鱼种投放前进行改造和清塘,保留底泥15~20厘米.并进行翻耕曝晒,然后用生石灰清塘消毒。  相似文献   

16.
一、囤养池塘要求池塘面积5—10亩.保持池水1.5米水位,水源良好,池埂不漏水.池埂面宽2~3米,进排水方便.池底淤泥厚度小于15厘米。河蟹入池前10天,用生石灰清塘,7天后注水放养。  相似文献   

17.
湘西州龙山县在承担实施湖南省主持的农业部渔业丰收计划“淡水池塘80比20养鱼新技术”的推广项目中,根据山区池塘的特点,利用3口池塘,连续2a开展了主养、混养和套养斑点叉尾鮰试验,获得鱼产量455.528kg/667m^2,产值4931-7859元/667m^2,摄食性鱼的产量在80%以上,鱼的增长倍数在6—9倍之间,成活率在85%-95%之内,投入产出比为1:1.62-1:1.72的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革胡子鲇室外池塘饲养育成技术 室外池塘要求池塘面积不宜超过3335平方米(5亩),水深1.5~3.0米。排、注水口应设置防逃设施,若水面距池塘上沿距离较近,需在池边设置防逃网,尤其是在下大雨或注水时,要预防逃跑。鲇鱼种放养前15-20天,应进行池塘清整。若池底淤泥较厚应挖除,而后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清塘后3天注入新水,并施少量基肥,待池水毒性消失后,即可放入革胡子鲇越冬鱼种。  相似文献   

19.
张茂友 《农家致富》2006,(13):39-39
池塘条件要求池底平坦.淤泥少于20厘米,排灌方便。鳜鱼种培育池面积以2~5亩为宜,并配备1.0~3.0千瓦左右的增氧机1台;鳜鱼饵料鱼培育池塘面积可稍大.两者的面积之比约为1:4。每年3月底之前做好池塘的清整和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20.
现将青虾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池塘条件一般成鱼池和鱼种池均可养虾,要求池塘呈长方形,面积5~10亩,水深1.5~2m,池塘埂坡比1:3,不渗漏,要有充足、良好的水源。池底淤泥深20~30cm。池底中间开一条集虾沟,宽3~4m,向排水口倾斜,浅水处深40cm,便于干塘时捕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