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湖南林业》2009,(7):6-6
第一条 为普及全民生态知识,增强全社会生态意识,加快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使全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2.
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创建更好更多的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大力传播和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提高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途经和有效措施。这对于普及全民生态知识,增强全社会生态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生态文化建设也愈来愈被提上议事日程。今年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贾治邦局长在讲话中明确指出: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提升生态文明水平。一要加强林业宣传,积极策划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林业的地位和影响力;二要推进生态文明基地建设,新建一批生态文化博物馆、科技馆、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主题公园、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三要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4.
《云南林业》2013,(4):20-21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七彩云南建设,推进我国生物多样性重要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增强全社会生态意识,普及生态知识,加快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使云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和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根据国家和云南省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云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是面向全社会的生态科普和生态道德教育基地,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示范窗口。第三条云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是指具备一定的生态景观或教育资源,能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价  相似文献   

5.
《云南林业》2012,(2):30-33
正第四章"十二五"主要建设任务(续上期)三、生态文化建设建立生态文明道德规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加强生态文明、生态文化宣传,打造生态文化品牌,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道德观念。生态文化建设重点项目包括开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明确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提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可以说,生态文明的核心就是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自然保护区作为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直接、最具体的区域,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沿阵地和基本作战单位,更是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和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7.
马嘉 《中国林业》2012,(11):35-35
我们的社会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时代产物,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繁荣生态文化。生态文化将是未来文化的主流,是全社会参与的一项重要工程,而林业在生态文化建设中具有  相似文献   

8.
浅议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湄洲岛示范基地的林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湄洲岛具有建设生态文明基地的林业基础和深厚的妈祖文化和谐底蕴,是中国第一个海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基地.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林业建设作为湄洲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基地建设的排头兵,必须着力抓好.岛内林业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对顺利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基地构成了阻碍.  相似文献   

9.
张娟 《新疆林业》2011,(6):12-14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践这一目标,不仅要从治理和保护出发,更重要和迫切的是需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大力普及和提升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文明道德教育,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让全社会关注生态环境、重视生态保护,从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基地是有效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载体,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农林类高职院校,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多年来,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和突出的学科优势,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并在教育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8月1日~2日,第二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层论坛在黑龙江省漠河县举办,省森林植物园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此次被授予该荣誉称号的共有10家单位。  相似文献   

12.
8月1日~2日,第二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层论坛在黑龙江省漠河县举办.省森林植物园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此次被授予该荣誉称号的共有10家单位。  相似文献   

13.
邸华 《中国林业》2012,(13):24-24
祁连山地处欧亚大陆中心,位于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交会地带,是关系河西经济社会发展和华北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生态屏障。祁连山也是一座巨大的自然博物馆和天然实验室,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和教学实习的理想场所。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管理局")1988年成立以来,遵照生态教育、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三位一体的建设原则,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管理局2008年被甘肃省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祁连山保护区2010年3月被命名为"甘肃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同年10月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狠抓项目建设夯实教育基地管理局按照"以管护为主,积极造林,封山育林,因地制宜进行抚育,不断扩大森林资源,提高水源涵养能力"的经营方  相似文献   

14.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树立生态道德意识。生态文明的实现是建立在生态伦理道德基础上的,而伦理道德形成的主要渠道在教育: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道德关念引入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中,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完善的生态教育机制学校无疑是生态教育的主要基地。除此之外,要运用新闻媒体,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生态文明的产生过程及其内涵,阐述了加强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是高校德育的时代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我国竞争力的必然需要;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提出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生态环境现状教育;生态科学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规律教育;生态文明观教育;绿色精神教育。探讨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重新认识与思考教育价值观;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活动;注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6.
杨劼 《云南林业》2011,(3):20-20
5月10日,国家林业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生态文化协会联合授予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善洲林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旨在进一步把向杨善洲学习活动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7.
9月23日,第四届中国生态文化高峰论坛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层论坛在辽宁省鞍山市举行。会议举行了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生态文化村予以表彰授牌仪式。湖北省因在生态文化建设中成绩卓著,3个单位受到表彰。其中国家林业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  相似文献   

18.
《绿色科技》2012,(8):235
湖北省林业厅、教育厅、共青团湖北省委联合发文,授予9个单位"湖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至此,我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增至25个。  相似文献   

19.
从生态文明基地转变到乡村旅游景区,是乡村型生态文明基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研究其旅游形象感知可以为其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本文以安吉余村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为例,采用游客受雇拍摄法(visitor-employed photography,VEP)对其旅游形象感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受访者对科普宣传设施关注度最高,对景区评价主要以正面评价为主,但仍然存在部分负面评价;2)景区缺乏本土特色、体验活动不多,景区运营管理不够严格和智慧化程度不高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促进以教育参观为主的乡村型生态文明基地有效转变为户外体验为主的生态文明基地型乡村旅游景区,应该从挖掘本土文化、增加“特色建筑”配套设施、完善景区管理制度、建设智慧化景区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20.
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高校应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加强绿色大学建设。绿色大学建设的关键,是要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是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为培养具有明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和意识、丰富的生态文明知识、正确对待生态文明的态度、高度的生态文明建设热情和实用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技能的新型人才而实施的教育。目前,我国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存在教育内容较为散乱、缺乏独立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等突出问题。因此,高校要在处理好生态文明教育与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承接关系的基础上,从课程目标、结构、建设原则、组织实施等方面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